053H3型导弹护卫舰
053H3型 ![]() |
|
---|---|
![]() 053H3型 565“葫芦岛”舰
|
|
概觀 | |
艦種 | 护卫舰 |
艦名出處 | 中國城市名(大中城市) |
擁有國 | ![]() |
前型 | 053H2G型护卫舰 |
次型 | 054型护卫舰 |
同型 | 10艘 |
現況 | 10艘服役中 |
技术数据 | |
標準排水量 | 2250吨 |
滿載排水量 | 2393吨 |
全長 | 115.4米 |
全寬 | 14.3米 |
吃水 | 4.3米 |
动力方式 | 柴柴联合(CODAD) 2轴推进 |
动力 | 18E390VA柴油发动机额定14,000马力(10,000千瓦)x2MTU柴油发动机额定8,840马力(6,500千瓦)x2 |
最高速度 | 27节 |
續航距離 | 4000海里(18节) |
乘員 | 168人 |
武器系统 | 海红旗-7防空导弹×1 4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 PJ33A型双管100毫米舰炮×1 H/PJ76A双管37MM自动炮×4 3200型6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2 |
艦載機 | 直-9C×1 |

053H3型护卫舰(北約代號:Jiangwei II,或译“江卫”II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第二代配备防空导弹的护卫舰,是053H2G型护卫舰的升级版本。
首舰嘉兴号(521)于1997年6月上海沪东造船厂下水,于1998年11月服役,入役东海舰队,其后共有十艘同级舰建成服役。
建造背景[编辑]
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与90年代定位于近海防御,以及可能的对台军事行动,既海军主要活动在第一岛链以内区域,所以这个时期的海军装备主要以轻型舰只为主。而50-60年代服役的大量早期053型护卫舰面临退役周期,因此海军需要一批新型护卫舰替换原有舰只。
由于这个时期海军活动区域基本在岸基航空兵的覆盖范围之内,防空主要依靠岸基航空兵的支持,海军舰艇仅需舰载近程防空导弹提供基本的自卫能力。而研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海红旗-61导弹技术已经落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20世纪80-90年代引进法制响尾蛇防空导弹的技术吸收,发展出海军专用的海红旗-7(HHQ-7)舰载近程防空导弹,有效提高了海军主要舰只的近程防空自卫能力。该型导弹还装备在同期的052型驱逐舰,改装后的051型驱逐舰以及带有实验性质的051B型驱逐舰,是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主力舰载防空力量。直到从俄罗斯购买的现代级驱逐舰服役之前,该系统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最有效的防空力量。
装备[编辑]
防空力量以海红旗-7防空导弹为主,近程点防御,该导弹的外贸型号为FM-90N,全长3米,弹径156毫米,翼展0.55米,发射重量84.5千克,最大速度2.3马赫,射高15—5500米,最大射程10到12千米,最小射程500米,杀伤概率约70%,能拦截飞行高度5米以下的低空目标,系统反应速度6.5秒。
四联装鹰击-83反舰飞弹是解放军海军驱护舰的标准配备,长6.86米,翼展1.18米,弹径0.36米,全重850千克,战斗部重165千克,掠海飞行高度35米,于距离目标5千米处降至距海面5-7米,最大射程150-180千米,单发命中率95%以上。
该型舰的电子设备主要使用成熟国产装备,前桅主体顶端为一部363S型E/F频对海对空二坐标搜索雷达,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为150千米,对掠海反舰导弹作用距离50千米,探测高度达 10000米。前桅杆前方设有一个平台,上面设置两具射控雷达,其中位置较前的是控制舰炮与反舰导弹的344型(MR-34)光电/雷达射控系统,其后为导引红旗-7导弹的345(MR-35)型照明雷达,每次只能导引一枚红旗-7导弹接战。前桅杆还上设有两座Racal Decca 1229 I频导航雷达。
后桅顶端的球形护罩内设有346型X频2D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此外直升机库上方布置有一座导控两座76A式双37mm近防炮的347G I/K频射控雷达,以及两座76A式双37mm近防炮。
出口[编辑]
在053H3基础上设计的F-22P,2009年起向巴基斯坦海军出口,共4艘。
舰名列表[编辑]
序号 | 舷号 | 舰名 | 造船厂 | 下水时间 | 服役时间 | 所属舰队 | 所属支队 | 现状 |
第一批次 | ||||||||
---|---|---|---|---|---|---|---|---|
1 | 522 | 连云港 | 沪东造船厂 | 1997年8月 | 1999年1月 | 东海舰队 | 护卫舰14支队 | 已服役 |
2 | 521 | 嘉兴 | 沪东造船厂 | 1998年6月 | 1999年6月 | 东海舰队 | 护卫舰14支队 | 已服役 |
3 | 523 | 莆田 | 沪东造船厂 | 1998年1月 | 1999年12月 | 东海舰队 | 护卫舰14支队 | 已服役 |
4 | 524 | 三明 | 沪东造船厂 | 1998年12月 | 1999年12月25日 | 东海舰队 | 护卫舰14支队 | 已服役 |
5 | 564 | 宜昌 | 黄埔造船厂 | 1997年12月 | 1999年12月 | 北海舰队 | 驱逐舰10支队 | 已服役 |
6 | 565 | 葫芦岛 | 黄埔造船厂 | 2000年7月31日 | 北海舰队 | 驱逐舰10支队 | 已服役 | |
7 | 566 | 怀化 | 黄埔造船厂 | 2000年10月 | 2002年6月2日 | 东海舰队 | 护卫舰15支队 | 已服役 |
8 | 567 | 襄阳 | 黄埔造船厂 | 2002年5月 | 东海舰队 | 护卫舰15支队 | 已服役 | |
第二批次 | ||||||||
9 | 527 | 洛阳 | 沪东造船厂 | 2004年8月 | 2005年9月 | 南海舰队 | 护卫舰支队 | 已服役 |
10 | 528 | 绵阳 | 黄埔造船厂 | 2004年5月 | 2005年4月 | 南海舰队 | 护卫舰支队 | 已服役 |
參考資料[编辑]
參照[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