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臺北電影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13屆臺北電影獎
日期2011年7月8日 (2011-07-08)
地点臺灣臺北市信義區寒舍艾美酒店
主持人
舉辦方
摘要
获獎最多
电视转播
电视台華視主頻

第13屆臺北電影獎是表揚2011年傑出的臺灣電影,隸屬於台北電影節之下。該屆電影節於2011年6月24日至7月16日間,在臺北市中山堂台北信義威秀影城、總督數位影城舉辦[1][2]。7月8日在台北寒舍艾美酒店舉行頒獎典禮,由陶晶瑩阿Ken共同主持,華視主頻自晚間6點30分開始轉播[3][4][5]

張艾嘉接任電影節主席,關錦鵬出任評審團主席,其他評審包括李宗盛張震黃文英聞天祥郭力昕、傑宏·巴宏(Jérôme Baron)、謝楓(Shelly Kraicer)及關本良共九名[6][7]。紀錄片《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與《爸爸節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共同獲得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劇情長片《當愛來的時候》與《消失打看》則以4項獎座共同成為該屆大贏家。該屆首設卓越貢獻獎,也是首次頒予影評人[8][9][10][11][12]

入圍暨得獎名單[编辑]

作品 導演 獲得獎項
劇情類
當愛來的時候 張作驥
消失打看 陳宏一
歸·途 錢翔 最佳男演員獎吳朋奉
命運化妝師 連奕琦 最佳女演員獎謝欣穎[註 1]
翻滾吧!阿信 林育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九把刀
我的拼湊家庭 劉振南
河豚 李啟源
熊熊愛上你 鄭芬芬
寶島漫波 王啟在
紀錄片類
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 黃信堯
爸爸節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 羅興階王秀齡
尋找背海的人 林靖傑 媒體推薦獎[註 4]
化城再來人 陳傳興
世紀懸案-劉吶鷗傳奇 廖敬堯
兩地 楊力州
被遺忘的時光
疼惜天地 王承洋
森之歌 柯金源
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
落番 唐振瑜
與愛無關 郭笑芸
遙遠星球的孩子 沈可尚
短片類
下落村的來電 王威人 最佳短片
那一夜的正義 林暐智 最佳剪輯:林暐智、柯孟融
焉知水粉 張騰元
變態,無賴,與被夾在中間的女人。 陳良侯
小情小愛 鄭如娟
庭院 詹嘉文
記得打給她 王孔澂
小偷 陳鈺杰
裙擺上的夏天 徐麗雯
生靈 周亭汝
烏龜和眼淚 周旭薇
動畫類
彼岸 陳秋苓 最佳動畫片
飛魚 曾嘉琪 最佳藝術設計:曾嘉琪
小水滴的奇幻旅程 史明輝
晚餐 劉千凡
火車地下室 賴邦妮
白雪公主 方信凱
光之塔 紀柏舟
咖啡戀人 蔡昀潔
櫻時 蔡旭晟

頒獎嘉賓[编辑]

頒獎嘉賓 頒發獎項
關錦鵬魏德聖 最佳劇情長片 [7][13]
姜秀瓊彭于晏 最佳紀錄片、最佳技術獎 [5][14]
隋棠溫昇豪王柏傑 最佳短片 [14][15]
李烈畢曉海楊祐寧 最佳動畫片最佳新演員獎 [5][14]
戴立忍楊貴媚 最佳導演獎 [7][13]
湯唯金泰勇 最佳編劇獎 [15][14]
阮經天陳意涵 最佳男演員獎 [7][13]
張震張榕容 最佳女演員獎 [7][13]
仲村亨張艾嘉 最佳男配角獎 [15][16]
蔡振南謝欣穎 最佳女配角獎 [5][14]
李宗盛徐若瑄 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 [7]
王子李千娜林辰唏吳慷仁 媒體推薦獎觀眾票選獎 [5]
蔡明亮郝龍斌 卓越貢獻獎 [7][13]

註釋[编辑]

  1. ^ 1.0 1.1 以兩部劇情片《消失打看》與《命運化妝師》並列獲獎。
  2. ^ 與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並列獲獎。
  3. ^ 3.0 3.1 兩部紀錄片並列獲得兩項大獎。
  4. ^ 與劇情長片《翻滾吧!阿信》並列獲獎。

參考資料[编辑]

  1. ^ 2011年 第十三屆 台北電影節 得獎名單. 台北電影節.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7). 
  2. ^ 歷屆電影節 > 2011 得獎名單. 台北電影節.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3. ^ 黃宗茂. 台北電影獎主持人陶子、阿KEN走英倫風. 大紀元時報. 2011-06-29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4. ^ 陳慧貞; 陳珮伶; 張菫宸. 豬哥被嫌份量不足 撂話不參加金字獎-秀場王氣嚷快中風 影展總監稱誤會. 自由時報. 2011-07-07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5. ^ 5.0 5.1 5.2 5.3 5.4 蕭軒. 台北電影節 國際影星閃耀. 大紀元時報. 2011-07-04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6. ^ 蔡伯杰. 李宗盛等9人評選台北電影獎. 自由時報. 2011-07-02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蕭軒. 台北電影獎第二波頒獎人 重量登場. 大紀元時報. 2011-07-08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8. ^ 李佩蓉; 蕭軒. 台北電影節 雙紀錄片獲百萬首獎. 大紀元時報. 2011-07-08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9. ^ 李佩蓉; 蕭軒. 台北電影節 人文、感情受評審青睞. 大紀元時報. 2011-07-08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10. ^ 台北電影節 吳朋奉、謝欣穎奪影帝、后. 自由時報. 2011-07-08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11. ^ 台北電影獎 吳朋奉稱帝 謝欣穎封后 - 當愛來的時候大贏家 勇奪4大獎. 自由時報. 2011-07-09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12. ^ 黃雯犀. 李幼鸚鵡鵪鶉貢獻獎獻吻. 中國時報. 2011-07-09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林志勳. 《河豚》《當愛》呼聲高 小天意涵來頒獎. 中國時報. 2011-07-07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江芷稜. 隋棠溫昇豪犀利回鍋 為台北電影節頒獎. 中國時報. 2011-07-05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15. ^ 15.0 15.1 15.2 活動及成果 > 成果花絮 > 2011台北電影節.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16. ^ 蔡伯杰. 仲村亨7月來台 別再叫他仲村徹. 自由時報. 2011-06-10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