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2014 FIFA World Cup Brazil Copa do Mundo de Futebol FIFA Brasil 2014 | |
---|---|
![]() 201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官方標誌 Juntos num só ritmo (All in one rhythm) (同一个节奏) | |
賽事資料 | |
屆數 | 第20屆 |
主辦國 | ![]() |
比賽日期 | 6月12日–7月13日 |
參賽隊數 | 32 隊(來自5個大洲) |
球場 | 12個(位於12個城市) |
衛冕球隊 | ![]() |
最終成績 | |
冠軍 | ![]() |
亞軍 | ![]() |
季軍 | ![]() |
殿軍 | ![]() |
賽事統計 | |
比賽場數 | 64場 |
總入球數 | 171球(場均2.67球) |
入場人數 | 3,429,873人(場均53,592人) |
最佳球員 | ![]() |
最佳射手 | ![]() (6 球)[1] |
最佳守門員 | ![]() |
最佳年轻球員 | ![]() |
201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英語:2014 FIFA World Cup Brasil,葡萄牙語:Copa do Mundo de Futebol FIFA Brasil 2014)是第二十届國際足聯世界盃,於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舉行。巴西是在2007年獲得本屆賽事的舉辦權,這是巴西繼1950年後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比賽,這也是南美洲第五次舉辦世界盃足球賽。
共有32支國家隊通過資格賽進入決賽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是首次登場。在12個足球場舉行共64場比賽[2]。德國國家足球隊在決賽加時赛由格策113分钟绝杀擊敗阿根廷隊,奪得冠軍,也是第四次奪得冠軍,成為了世界盃史上第一支在南美洲國家舉辦的世足賽裡奪冠的歐洲國家足球隊。
本届赛事是首届使用门线技术、隱形噴劑的世界盃。
申办[编辑]

2003年3月7日,国际足联宣布2014年世界杯将自1978年以来首次回到南美洲举办,以符合其当时「由各大洲联合会轮流举办世界杯」的政策[3][4]。為繼1930年、1950年、1962年和1978年於烏拉圭、巴西、智利和阿根廷以來,第五次在南美洲舉辦世界盃。该决定意味着将首次在欧洲以外地区连续举办两届世界杯。而早在2003年1月,南美洲足球联合会就表示,阿根廷、巴西和哥伦比亚三国有意愿申办2014年世界杯[5]。但到3月18日,南美足联一致表决通过巴西作为2014年世界杯唯一候选申办国的决议[6]。
尽管如此,哥伦比亚后来仍未放弃[7],并于2006年12月19日正式宣布参与竞争[8];巴西则在2006年12月13日,即早于哥伦比亚一周正式宣布[9]。然而,哥伦比亚于2007年4月11日撤回决定,且并未给出任何原因,留下巴西成为唯一候选国[10]。
2007年10月30日,国际足联正式确认巴西将承办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11]。这是巴西继1950年后再次承办男子足球世界杯。
比賽場館[编辑]
共有12個城市的12个场馆(7个升级场馆和5个新建场馆)被選為2014年世界杯比賽地點[12]。场馆分布覆盖了所有巴西主要地区,且比1950年世界杯分布更加均匀[13]。因此,球队需要更长途的旅行[14]。在世界杯期间,巴西也开辟了32个训练基地,以及举办可以观看比赛的官方球迷狂欢会[15]。
美景市 | 巴西利亞 | 庫亞巴 | 庫里奇巴 |
---|---|---|---|
米內羅體育場 | 巴西利亞國家體育場 | 潘塔纳尔体育场 | 拜沙達體育場 |
容納人數:62,547 (升級場館) |
容納人數:70,042 (重建場館) |
容納人數:42,968 (新建場館) |
容納人數:43,981 (升級場館) |
![]() |
![]() |
![]() | |
福塔雷薩 | 馬瑙斯 | ||
卡斯特勞體育場 | 亞馬遜體育場 | ||
容納人數:64,864 (升級場館) |
容納人數:46,000 (新建場館) | ||
![]() |
![]() | ||
納塔爾 | 阿雷格里港 | ||
沙丘球場 | 河岸球場 | ||
容納人數:42,086 (新建場館) |
容納人數:51,300 (升級場館) | ||
![]() |
![]() | ||
累西腓 | 里約熱內盧 | 薩爾瓦多 | 聖保羅 |
伯南布哥體育場 | 馬拉卡納體育場 | 新水源體育場 | 聖保羅體育場 |
容納人數:46,154 (升級場館) |
容納人數:76,935 (升級場館)[16] |
容納人數:56,000 (升級場館) |
容納人數:68,000 (新建場館)[17] |
![]() |
![]() |
![]() |
![]() |
参赛球队[编辑]
外圍賽[编辑]
外圍賽于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举行,下面32队获得决赛圈资格,括號內的數字為外圍賽后最终国际足联世界排名[18]。32队中的24队参加过2010年世界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是唯一没有世界杯决赛圈经验的球队[註 1][19];哥伦比亚缺席16年后重新取得世界杯决赛圈资格;俄罗斯和比利时12年后重返决赛圈。没有取得决赛圈资格的最高排名队伍是乌克兰(16名)[18]。
国际足联2014年6月球队排名[18] | |||
---|---|---|---|
国家 | 联盟 | 排名 | |
1 | 西班牙 | 欧足联 | 1 |
2 | 德国 | 欧足联 | 2 |
3 | 巴西(东道主) | 南美足联 | 3 |
4 | 葡萄牙 | 欧足联 | 4 |
5 | 阿根廷 | 南美足联 | 5 |
6 | 瑞士 | 欧足联 | 6 |
7 | 乌拉圭 | 南美足联 | 7 |
8 | 哥伦比亚 | 南美足联 | 8 |
9 | 意大利 | 欧足联 | 9 |
10 | 英格兰 | 欧足联 | 10 |
11 | 比利时 | 欧足联 | 11 |
12 | 希腊 | 欧足联 | 12 |
13 | 美国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协 | 13 |
14 | 智利 | 南美足联 | 14 |
15 | 荷兰 | 欧足联 | 15 |
16 | 法国 | 欧足联 | 17 |
17 | 克罗地亚 | 欧足联 | 18 |
18 | 俄罗斯 | 欧足联 | 19 |
19 | 墨西哥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协 | 20 |
20 | 波斯尼亚 | 欧足联 | 21 |
21 | 阿尔及尼亚 | 非足联 | 22 |
22 | 科特迪瓦 | 非足联 | 23 |
23 | 厄瓜多尔 | 南美足联 | 26 |
24 | 哥斯达黎加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协 | 28 |
25 | 洪都拉斯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协 | 33 |
26 | 加纳 | 非足联 | 37 |
27 | 伊朗 | 亚足联 | 43 |
28 | 尼日利亚 | 非足联 | 44 |
29 | 日本 | 亚足联 | 46 |
30 | 喀麦隆 | 非足联 | 56 |
31 | 韩国 | 亚足联 | 57 |
32 | 澳大利亚 | 亚足联 | 62 |
决赛阶段抽签[编辑]
32支球队被分为8个小组。抽签队伍事先由国际足联依照地区和种子队分为四档,排名前七的球队加上东道主巴西作为种子队。[20]和以前的比赛一样,国际足联为使地理分隔最大化,因此非种子队的安排基于地理考虑。[21][22]2013年12月6日,决赛阶段分组抽签仪式在巴伊亚州度假胜地邵伊皮海滨举行,8位前世界杯冠军队代表担任抽签嘉宾。[23][24]
根据赛事筹委会于2013年12月3日举行的会议,其他三档球队如下[25]:
第一檔次 (東道主及種子隊伍) |
第二檔次 (非洲、南美洲) |
第三檔次 (亞洲、中北美洲) |
第四檔次 (歐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抽签程序如下[26]:
- 先随机将一支第四档的欧洲球队抽入第二档,让每个档次都有八支球队[27]。
- 除巴西预定进入A组外,其他第一档七支种子队被抽到B-H组。
- 为使地理分隔最大化,将四支南美种子队抽到辅助档(X档),从这四支球队中抽出一支(乌拉圭被抽出)。
- 将第二档唯一一支欧洲球队跟从辅助档抽出的南美球队抽到一起(意大利被抽到),避免三支欧洲球队组合到一起。
- 剩下的队伍依照档次分组抽签(顺序为2、3、4档,相应的组别顺序为A组、B组,如此类推)。第二档抽签期间,可跳过该档两支不能进入有南美种子队组别(其他三组)的南美队伍。
- 除了八支种子队顺序位列第1外(如巴西为A1),八个组别中的非种子队将就组内顺序抽签。
抽签结果 | ||||
---|---|---|---|---|
组别 | 第一档次 | 第二档次 | 第三档次 | 第四档次 |
A组 | ![]() |
![]() |
![]() |
![]() |
B组 | ![]() |
![]() |
![]() |
![]() |
C组 | ![]() |
![]() |
![]() |
![]() |
D组 | ![]() |
![]() |
![]() |
![]() |
E组 | ![]() |
![]() |
![]() |
![]() |
F组 | ![]() |
![]() |
![]() |
![]() |
G组 | ![]() |
![]() |
![]() |
![]() |
H组 | ![]() |
![]() |
![]() |
![]() |
参赛名单[编辑]
与2010年世界杯一样,每只球队由23名球员组成(其中三名必须是守门员)。每个参赛协会必须在世界杯开赛10天前确定23名球员名单[28]。如果名单内的球员伤势严重,球队可在首场比赛前24小时之前替换人选[28]。一场比赛中,每支球队最多可替换三名球员(假如球员没有被停赛)[28]。
训练基地[编辑]
训练基地是供32支国家队在世界杯期间休整和训练之用。2014年1月31日,国际足联和巴西世界杯组委会确定了参赛队伍选择的宾馆和训练中心[29],国际足联共授权83块场地作为世界杯期间的官方训练基地[30]。大多数球队选择巴西东南部作为大本营,只有八支球队选择其他区域;五支球队(克罗地亚、德国、加纳、希腊和瑞士)选择了巴西东北部,三支球队(厄瓜多尔、韩国和西班牙)选择待在巴西南部。没有球队选择巴西北部或巴西中西部地区[31]。
国家队基地 | |||||||||||||||||||||||||||||||||||||||||||||||||||||||||||||||||||||
---|---|---|---|---|---|---|---|---|---|---|---|---|---|---|---|---|---|---|---|---|---|---|---|---|---|---|---|---|---|---|---|---|---|---|---|---|---|---|---|---|---|---|---|---|---|---|---|---|---|---|---|---|---|---|---|---|---|---|---|---|---|---|---|---|---|---|---|---|---|
|
|
球證[编辑]
2013年3月,国际足联发布了52名预期裁判员名单,每名主裁判根据相同国籍配备两名助理裁判,来自六个洲足联。2014年1月14日,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任命25个三人裁判组和8个两人候补裁判组代表43个国家[32][33]。来自日本的西村雄一和来自意大利的尼古拉·列佐里分别执法揭幕战和决赛[34][35]。
裁判员列表 | ||||
---|---|---|---|---|
联盟 | 主裁判 | 助理裁判 | 候补裁判(主裁/助裁) | |
亚足联 | 拉夫山·伊尔马托夫 (乌兹别克斯坦) | 拉苏罗夫(乌兹别克斯坦) | 巴哈杜尔(吉尔吉斯斯坦) | 阿里雷扎·伏盖尼 (伊朗) /哈桑·卡马雷尼法尔 (伊朗) |
西村雄一 (日本) | 相乐亨(日本) | 名木利幸(日本) | ||
纳瓦夫·舒赫拉拉 (巴林) | 亚瑟·图雷发 (巴林) | 易卜拉欣·萨利赫(巴林) | ||
本·威廉姆斯 (澳大利亚) | 马修·基利姆 (澳大利亚) | 哈坎·安纳斯 (澳大利亚) | ||
非洲 | 诺曼地·杜尔 (科特迪瓦) | Songuifolo Yeo (科特迪瓦) | Jean-Claude Birumushahu (布隆迪) | Néant Alioum (喀麦隆) / Djibril Camara (塞内加尔) - / 亚丁·马尔瓦 (肯尼亚) |
巴卡利·加沙马 (冈比亚) | Evarist Menkouande (喀麦隆) | Félicien Kabanda (卢旺达) | ||
贾迈勒·夏伊摩迪 (阿尔及利亚) | Rédouane Achik (摩洛哥) | Abdelhalk Etchiali (阿尔及利亚) |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 | 乔尔·阿吉拉尔 (萨尔瓦多) | 威廉姆斯·托雷斯 (萨尔瓦多) | 胡安·尊巴 (萨尔瓦多) | 罗伯托·莫雷诺 (巴拿马) / 埃里克·博永 (美国) 沃尔特·洛佩斯·诺斯 (危地马拉) / 莱昂内尔·莱亚尔 (哥斯达黎加) |
马克·基格 (美国) | 马克·赫德 (美国) | 乔·弗莱彻 (加拿大) | ||
马尔科·罗德里格斯 (墨西哥) | 马尔文·托伦特拉 (墨西哥) | 马科斯·金特罗 (墨西哥) | ||
南美足协 | 尼斯高·比达拿 (阿根廷足球协会) | Hernán Maidana (阿根廷) | 胡安·巴勃罗·巴拉迪 (阿根廷) | 域陀·胡果·巴尔加斯 (秘鲁) / Rodney Aquino (巴拉圭) |
桑德罗·列治 (巴西) | 艾默生·德·卡瓦略 (巴西) | 马塞洛·范·盖斯 (巴西) | ||
安立奎·奥施斯 (智利) | 卡洛斯·阿斯特鲁扎 (智利) | |||
韦马·劳当 (厄瓜多尔) | 翁贝托·克拉维霍 (哥伦比亚) | Eduardo Díaz (哥伦比亚) | ||
卡路士·韦拉 (厄瓜多尔) | 克里斯蒂安·雷斯卡诺 (厄瓜多尔) | 拜伦·罗梅罗 (厄瓜多尔) | ||
大洋洲足协 | 彼得·奥莱利 (新西兰) | 亨德里克·欣茨 (新西兰) | 马克·鲁德 (新西兰) | 诺伯特·夏华达 (大溪地) / - |
欧洲足联 | 菲利克斯·布吕希 (德国) | 斯特凡·鲁普 (德国) | 马克·罗松 (德国) | Svein Oddvar Moen (挪威足球协会) / 金·黑格隆德(挪威) |
乔历·卡基亚 (土耳其) | 巴哈提·都兰 (土耳其) | Tarık Ongun (土耳其) | ||
乔纳斯·埃里克森 (瑞典) | 马蒂亚斯·加西尼尔斯(瑞典) | 丹尼尔·沃马克 (瑞典) | ||
比约恩·库伊佩尔斯 (荷兰) | 桑德·范·洛珂(荷兰) | 埃尔温·泽恩斯特拉(荷兰) | ||
米洛拉德·马哲 (塞尔维亚) | 米洛万·里斯蒂奇(塞尔维亚) | 达利伯·久尔杰维奇 (塞尔维亚) | ||
佩德罗·普罗恩卡 (葡萄牙) | 伯蒂诺·米兰达(葡萄牙) | 蒂亚戈·特里戈(葡萄牙) | ||
尼古拉·列佐里 (意大利) | 雷纳托·费弗尼(意大利) | 安德烈·施蒂芬尼 (意大利) | ||
卡路士·韦拿斯高·卡巴洛 (西班牙) | 罗伯托·阿隆索·费尔南德斯(西班牙) | 胡安·卡洛斯·修斯特·希门尼斯(西班牙) | ||
霍华德·韦伯 (英格兰) | 迈克尔·穆拉基(英格兰) | 达伦·卡恩 (英格兰) |
判罰爭議[编辑]
[可疑]
- 6月13日的揭幕戰由東道主巴西對克羅地亞。68分鐘,巴西前鋒費特在禁區與克羅地亞後衛德扬·洛夫伦碰撞,前者倒地,日本籍球證西村雄一判罰十二碼並給與洛夫雲一張黃牌,尼馬主射得手,令巴西反超2-1。然而費特這個動作有插水嫌疑,賽後克羅地亞教練尼科·科瓦奇也批評西村雄一胡亂判罰十二碼致使克羅地亞無故輸了比賽。不過西村雄一因這個誤判而在今次揭幕戰之後就再沒有在今屆世界盃中出現過[36]。
- 6月14日,墨西哥在首輪分組賽對喀麥隆,哥倫比亞籍球證韋馬·勞當在30分鐘內把墨西哥兩個沒有問題的入球吹判成越位,因而惹來批評[37]。
- 6月15日,D組英格蘭在首輪分組賽對意大利,戰至56分鐘時謝拉特在禁區被對手踢跌,慢鏡顯示這個動作足以判罰十二碼。然而荷蘭籍球證古比斯卻沒有任何表示。
- 6月15日,C組科特迪瓦對日本。第57分鐘亚亚·图雷帶球進入禁區準備射門之際,日本中堅吉田麻也忽然從後將耶耶托尼剷跌。慢鏡顯示吉田麻也並沒有踫到皮球,而且動作亦極度礙眼。同樣地,智利籍球證安立奎·奧施斯沒有任何表示。
- 6月15日,G組德國對葡萄牙,該場比賽被稱爲今屆世界盃最具爭議性的球賽之一。首先第12分钟,葡萄牙后卫若奥·佩雷拉禁区阻挡德国中场马里奥·格策,马哲判处佩雷拉黄牌,德国队点球。葡萄牙球员将塞爾維亞籍球證米洛拉德·马哲包围以示抗议,其中就有激动异常的比比。点球判罚遭质疑,葡萄牙主帅保罗·本托称“被迫接受决定。”除此之外,戰至第37分鐘時出現爭議性的一幕,當比比與湯馬士梅拿爭球權時湯馬士梅拿倒在地上,比比用頭頂著湯馬士梅拿,而後者疑似詐傷。該幕被球證馬哲看在眼內並隨即將比比直接紅牌趕出場,此時葡萄牙全部職球員均對此判決非常不滿並找馬哲理論。賽後有球迷認為比比此舉雖然是咎由自取,但不少認為湯馬士梅拿有明顯的表演成分,球證亦應該將其直接紅牌趕出場。包括前世界盃球證布萊恩·霍爾在內的一些評論家,紛紛譴責梅拿用戲劇動作從被「欺騙的球證處或得不公開的優勢」。該場比賽有不少不利葡萄牙的判決,如不少德國明顯的犯規球證馬哲卻視若無睹。
- 6月21日,F組尼日利亞對波斯尼亚的F組次輪賽事中,波斯尼亚前鋒迪斯高的入球被誤判為越位而無效,然而迪斯高差整個身位才越位。不久後,尼日利亞攻入一球,然而此入球有犯規之嫌,艾文歷基傳中時將對手推跌再傳中。紐西蘭籍球證彼得·奧萊利正準備舉起哨子,但最後卻將哨子放下並認為入球有效。最終,尼日利亞以1-0取勝,波斯尼亚則提早出局[38]。這兩個誤判再次反映了FIFA打假球的傳聞,因爲賽後被傳媒影下了奧萊利與尼日利亞門將安耶馬肩並肩而且互有笑容的照片。
- 6月24日,D組最後一輪烏拉圭與義大利的比賽中,第59分鐘,當值裁判墨西哥籍的马尔科·罗德里格斯認為馬治斯奧踩向對手,所以直接紅牌罰下馬治斯奧,馬治斯奧和對手只是輕微接觸,直接紅牌罰出明顯過於嚴厲。令意大利人數上處於劣勢,最終0-1敗給烏拉圭,令意大利在分組賽出局。
- 6月24日,D組最後一輪烏拉圭與義大利的比賽中,蘇亞雷斯舊病再犯,咬傷了義大利隊員基亞連尼,而在比賽中當值裁判墨西哥籍的马尔科·罗德里格斯卻對此沒有做出判罰[39]。事後國際足總重新審查這個事件,才判決將蘇亞雷斯禁賽[40]。
- 6月25日,C組最後一輪希臘與科特迪瓦的比賽中,戰至補時階段,比分為1:1,若以此比分完場,出線球隊將是科特迪瓦。但在臨完場之前,希臘球員佐治奧斯·森馬拉斯在禁區沒被對手踢倒而倒地,球證厄瓜多爾籍卡路士·韋亞卻直指十二碼,最終希臘憑藉此誤判十二碼,以2:1反勝並出線,科特迪瓦再次在分組賽出局[41]。
- 6月26日,H組最後一輪韓國與比利時的比賽中,78分鐘比利時由華湯根射入唯一一球,但重播影片中明顯顯示華湯根越位,但邊球證、主球證及第四球證均沒有任何表示。
- 6月29日,荷蘭對墨西哥,洛賓於完場前在禁區內爭議性的摔倒,為球隊搏得十二碼,助球隊2:1反勝墨西哥,賽後FIFA完全不吭聲。
- 7月5日,半準決賽第二場巴西對哥倫比亞,戰至86分鐘時哥倫比亞右後衛胡安·苏尼加欲搶球時用膝蓋直接撞向内马尔,後者應聲倒地,表情極度痛苦,但當值球證西班牙籍卡路士·韋拿斯高·卡巴洛沒有做出判罰。之後軍醫證實尼馬的第三節椎骨有裂痕,無法參與餘下世界盃的比賽。而事後胡安·苏尼加解釋無意使内马尔受傷。離奇的是FIFA最後沒有做出任何判罰[42]。
- 7月13日,季軍賽,巴西迎戰荷蘭,比賽進行至第2分鐘時,巴西隊長蒂亞戈·席爾瓦在禁區外拉倒阿揚·羅本,阿爾及利亞籍裁判賈邁勒·夏伊摩迪卻給了荷蘭隊一個十二碼,此判決使荷蘭隊先馳得點,最終打敗巴西隊,奪得季軍。但與此同時,球證卻沒有對拉跌羅本的席爾瓦直接出示紅牌驅逐出場,同樣惹起爭議。由於席爾瓦拉倒羅本時,羅本正在單刀,席爾瓦拉跌羅本是「單刀從後攔截」犯規,必須直接以紅牌驅逐離場,然而球證只對席爾瓦出示黃牌。與此同時,該次犯規是否發生在禁區內值得商榷。
開幕典禮[编辑]

2014年6月12日,国际足联世界杯的第20届开幕式在巴西圣保罗的科林斯竞技场拉开帷幕。 在这项活动中,660名舞蹈演员来到体育场,并在一个庆祝国家性质和热爱足球的仪式上表演。继舞者之后,本地歌手Claudia Leitte出现在舞台中央,为观众表演。 随后,古巴裔美国说唱歌手皮普和美国歌手詹妮弗·洛佩兹与她一起演唱了2014年4月8日作为官方单曲发行的锦标赛官方歌曲“We is One(Ole Ola)”。 仪式结束后,进行了开幕式比赛,东道主从后面以3-1击败克罗地亚。[43][44][45]
分組賽[编辑]


賽程表於2011年10月20日是由FIFA總部公布[46]。2012年9月27日,FIFA正式確認所有賽事的日期和時間,首場比賽於6月12日於聖保羅舉行。分組賽的當地比賽時間分別有下午1時、下午4時、下午5時、下午7時、下午10時五種,十六強與半準決賽則是於下午1時及下午5時進行,準決賽時間預計為下午5時,而決賽於下午4時在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辦[47]。
分組賽的首名及次名可晉級淘汰賽[28],而分組排名依照下列準則:
- 全部分組賽獲得積分
- 全部分組賽球差
- 全部分組賽進球
若有球隊在上述三項仍無法分出名次,將會照下列方式計算:
- 比較球隊之間賽事獲得的積分
- 比較球隊之間賽事的球差
- 比較球隊之間賽事的進球
- 由FIFA抽籤決定
A組[编辑]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1 | ![]() |
3 | 2 | 1 | 0 | 7 | 2 | +5 | 7 | 晉級淘汰賽 |
2 | ![]() |
3 | 2 | 1 | 0 | 4 | 1 | +3 | 7 | |
3 | ![]() |
3 | 1 | 0 | 2 | 6 | 6 | 0 | 3 | |
4 | ![]() |
3 | 0 | 0 | 3 | 1 | 9 | −8 | 0 |
B組[编辑]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1 | ![]() |
3 | 3 | 0 | 0 | 10 | 3 | +7 | 9 | 晉級淘汰賽 |
2 | ![]() |
3 | 2 | 0 | 1 | 5 | 3 | +2 | 6 | |
3 | ![]() |
3 | 1 | 0 | 2 | 4 | 7 | −3 | 3 | |
4 | ![]() |
3 | 0 | 0 | 3 | 3 | 9 | −6 | 0 |
C組[编辑]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1 | ![]() |
3 | 3 | 0 | 0 | 9 | 2 | +7 | 9 | 晉級淘汰賽 |
2 | ![]() |
3 | 1 | 1 | 1 | 2 | 4 | −2 | 4 | |
3 | ![]() |
3 | 1 | 0 | 2 | 4 | 5 | −1 | 3 | |
4 | ![]() |
3 | 0 | 1 | 2 | 2 | 6 | −4 | 1 |
D組[编辑]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1 | ![]() |
3 | 2 | 1 | 0 | 4 | 1 | +3 | 7 | 晉級淘汰賽 |
2 | ![]() |
3 | 2 | 0 | 1 | 4 | 4 | 0 | 6 | |
3 | ![]() |
3 | 1 | 0 | 2 | 2 | 3 | −1 | 3 | |
4 | ![]() |
3 | 0 | 1 | 2 | 2 | 4 | −2 | 1 |
E組[编辑]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1 | ![]() |
3 | 2 | 1 | 0 | 8 | 2 | +6 | 7 | 晉級淘汰賽 |
2 | ![]() |
3 | 2 | 0 | 1 | 7 | 6 | +1 | 6 | |
3 | ![]() |
3 | 1 | 1 | 1 | 3 | 3 | 0 | 4 | |
4 | ![]() |
3 | 0 | 0 | 3 | 1 | 8 | −7 | 0 |
F組[编辑]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1 | ![]() |
3 | 3 | 0 | 0 | 6 | 3 | +3 | 9 | 晉級淘汰賽 |
2 | ![]() |
3 | 1 | 1 | 1 | 3 | 3 | 0 | 4 | |
3 | ![]() |
3 | 1 | 0 | 2 | 4 | 4 | 0 | 3 | |
4 | ![]() |
3 | 0 | 1 | 2 | 1 | 4 | −3 | 1 |
G組[编辑]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1 | ![]() |
3 | 2 | 1 | 0 | 7 | 2 | +5 | 7 | 晉級淘汰賽 |
2 | ![]() |
3 | 1 | 1 | 1 | 4 | 4 | 0 | 4 | |
3 | ![]() |
3 | 1 | 1 | 1 | 4 | 7 | −3 | 4 | |
4 | ![]() |
3 | 0 | 1 | 2 | 4 | 6 | −2 | 1 |
H組[编辑]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1 | ![]() |
3 | 3 | 0 | 0 | 4 | 1 | +3 | 9 | 晉級淘汰賽 |
2 | ![]() |
3 | 1 | 1 | 1 | 6 | 5 | +1 | 4 | |
3 | ![]() |
3 | 0 | 2 | 1 | 2 | 3 | −1 | 2 | |
4 | ![]() |
3 | 0 | 1 | 2 | 3 | 6 | −3 | 1 |
淘汰賽[编辑]
淘汰賽階段的比賽,若正規比賽時間內未分勝負,則必須進行上下半場各15分鐘的加時賽,如依然平手,則需踢球点球決定「勝方」[28]。
晉級圖[编辑]
十六強賽 | 半準決賽 | 準決賽 | 決賽 | |||||||||||
6月28日-貝洛奧里藏特 | ||||||||||||||
![]() | 1 (3) | |||||||||||||
7月4日-福塔雷薩 | ||||||||||||||
![]() | 1 (2) | |||||||||||||
![]() | 2 | |||||||||||||
6月28日-里約熱內盧 | ||||||||||||||
![]() | 1 | |||||||||||||
![]() | 2 | |||||||||||||
7月8日-貝洛奧里藏特 | ||||||||||||||
![]() | 0 | |||||||||||||
![]() | 1 | |||||||||||||
6月30日-巴西利亞 | ||||||||||||||
![]() | 7 | |||||||||||||
![]() | 2 | |||||||||||||
7月4日-里約熱內盧 | ||||||||||||||
![]() | 0 | |||||||||||||
![]() | 0 | |||||||||||||
6月30日-阿雷格里港 | ||||||||||||||
![]() | 1 | |||||||||||||
![]() | 2 | |||||||||||||
7月13日-里約熱內盧 | ||||||||||||||
![]() | 1 | |||||||||||||
![]() | 1 | |||||||||||||
6月29日-福塔雷薩 | ||||||||||||||
![]() | 0 | |||||||||||||
![]() | 2 | |||||||||||||
7月5日-薩爾瓦多 | ||||||||||||||
![]() | 1 | |||||||||||||
![]() | 0 (4) | |||||||||||||
6月29日-累西腓 | ||||||||||||||
![]() | 0 (3) | |||||||||||||
![]() | 1 (5) | |||||||||||||
7月9日-聖保羅 | ||||||||||||||
![]() | 1 (3) | |||||||||||||
![]() | 0 (2) | |||||||||||||
7月1日-聖保羅 | ||||||||||||||
![]() | 0 (4) | 季軍戰 | ||||||||||||
![]() | 1 | |||||||||||||
7月5日-巴西利亞 | 7月12日-巴西利亞 | |||||||||||||
![]() | 0 | |||||||||||||
![]() | 1 | ![]() | 0 | |||||||||||
7月1日-薩爾瓦多 | ||||||||||||||
![]() | 0 | ![]() | 3 | |||||||||||
![]() | 2 | |||||||||||||
![]() | 1 | |||||||||||||
十六強[编辑]
巴西 ![]() |
1–1 (加時賽) |
![]() |
---|---|---|
大衛·雷斯 ![]() |
報告 | 阿莱克西斯·桑切斯 ![]() |
互射十二碼 | ||
大衛·雷斯 ![]() 威廉 ![]() 马塞洛 ![]() 浩克 ![]() 内马尔 ![]() |
3–2 | ![]() ![]() ![]() ![]() ![]() |
哥斯达黎加 ![]() |
1–1 (加時賽) |
![]() |
---|---|---|
布莱恩·鲁伊斯 ![]() |
報告 | 索克拉蒂斯·帕帕斯塔索普洛斯 ![]() |
互射十二碼 | ||
塞尔索·博尔赫斯 ![]() 布莱恩·鲁伊斯 ![]() 贾恩卡洛·冈萨雷斯 ![]() 祖爾·甘保 ![]() :迈克尔·乌马纳 ![]() |
5–3 | ![]() ![]() ![]() ![]() |
半準決賽[编辑]
準決賽[编辑]
季軍戰[编辑]
決賽[编辑]
數據[编辑]
射手榜[编辑]
註:以下排名先按國家的英文名稱排列,再按球員於球衣的英文姓名排列,並非按照球員的先後進球次序排列。
6球
5球
4球
3球
2球
1球
索菲亚内·费古利
拉菲克·哈利切
亚辛·卜拉希米
安赫尔·迪马里亚
伊瓜因
马科斯·罗霍
杰德纳克
凯文·德布劳内
马罗阿尼·费莱尼
卢卡库
德赖斯·梅滕斯
奥里吉
费尔通亨
哲科
伊比舍维奇
皮亚尼奇
弗尔萨耶维奇
费尔南迪尼奥
弗雷德
蒂亚戈·席尔瓦
阿兰克斯
吉安·博塞茹尔
巴尔迪维亚
爱德华多·巴尔加斯
马蒂普
巴勃罗·阿尔梅罗
夸德拉多
特奥菲罗·古铁雷斯
胡安·金特罗
乔尔·坎贝尔
奥斯卡·杜阿尔泰
乌雷纳
奥利奇
鲁尼
斯图里奇
保罗·博格巴
奥利韦尔·吉鲁
布莱瑟·马图伊迪
穆萨·西索科
马蒂厄·瓦尔布埃纳
梅苏特·厄齐尔
萨米·赫迪拉
索克拉蒂斯·帕帕斯塔索普洛斯
萨马拉斯
森馬利斯
卡洛·科斯特利
古查内贾德
马尔基西奥
巴洛特利
本田圭佑
岡崎慎司
李根镐
具滋哲
孫興慜
吉奥瓦尼·多斯桑托斯
安德雷斯·瓜尔达多
哈维尔·埃尔南德斯
拉法埃尔·马克斯
佩拉尔塔
德弗里
利莱·费亚
亨特拉尔
韦斯利·斯内德
奥代姆温吉
纳尼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西尔维斯特·瓦雷拉
卡查哥夫
科科林
哈维·阿隆索
胡安·马塔
费尔南多·托雷斯
大卫·比利亚
布莱里姆·哲马伊利
迈赫迈迪
塞费罗维奇
扎卡
卡瓦尼
迭戈·戈丁
約翰·布魯克斯
祖利安·格連
杰梅因·琼斯
烏龍球
来源:FIFA[48]
助攻榜[编辑]
- 4次助攻
- 3次助攻
- 2次助攻
- 1次助攻
贝拉希米
加布
费古利
梅贾尼
斯利曼尼
迪马里亚
加雷
伊瓜因
梅西
马科斯·罗霍
麦克格文
奥尔
卢卡库
奥里吉
哲科
盧利奇
皮亚尼奇
苏希斯
丹特
路易斯·古斯塔沃
大卫·路易斯
马塞洛
内马尔
奥斯卡
蒂亚戈·席尔瓦
阿伦·尼约姆
阿兰吉斯
皮尼利亚
巴尔迪维亚
巴尔加斯
古铁雷斯
阿德里安·拉莫斯
博拉尼奥斯
迪亚兹
冈波亚
爱德华多
耶拉维奇
佩里希奇
普拉尼奇
拉基蒂奇
帕雷德斯
格伦·约翰逊
鲁尼
德比希
保罗·博格巴
赫韦德斯
赫迪拉
阿萨莫阿
博耶
吉安
蒙塔里
耶卡斯
萨马拉斯
贝克尔斯
内科南
坎德雷瓦
皮尔洛
热尔维尼奥
本田圭佑
长友佑都
希托·赫雷拉
马克斯
多斯桑托斯
德佩
亨特拉尔
罗本
斯内德
巴巴通德
埃梅尼克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维罗索
科姆巴罗夫
李根镐
尹锡荣
法布雷加斯
伊涅斯塔
胡安弗兰
因勒
邁赫邁迪
里卡多·罗德里格兹
布拉德利
卡瓦尼
穆斯莱拉
加斯顿·拉米雷斯
赛事最终成绩[编辑]
注释:若比赛时间内未分胜负,则须进行加时赛,如依然平手,则须进行踢球点球决定“胜方”[50]。
排名 | 組別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最終成績 |
---|---|---|---|---|---|---|---|---|---|---|---|
1 | G | ![]() |
7 | 6 | 1 | 0 | 18 | 4 | +14 | 19 | 冠軍 |
2 | F | ![]() |
7 | 5 | 1 | 1 | 8 | 4 | +4 | 16 | 亞軍 |
3 | B | ![]() |
7 | 5 | 2 | 0 | 15 | 4 | +11 | 17 | 季軍 |
4 | A | ![]() |
7 | 3 | 2 | 2 | 11 | 14 | −3 | 11 | 殿軍 |
5 | C | ![]() |
5 | 4 | 0 | 1 | 12 | 4 | +8 | 12 | 半準決賽 被淘汰出局 |
6 | H | ![]() |
5 | 4 | 0 | 1 | 6 | 3 | +3 | 12 | |
7 | E | ![]() |
5 | 3 | 1 | 1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