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 | |||||||||||||||||||||||||||||||
| |||||||||||||||||||||||||||||||
| |||||||||||||||||||||||||||||||
![]() |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是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又稱「107年九合一選舉」)的一部份,於2018年11月24日舉行,包含直轄市自治法施行以來的第7次直轄市長選舉,以及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的第18次縣市長選舉。當選人於同年12月25日就職。
2018年全國縣市長選舉政黨布局日程表[编辑]
選務工作日程 | ||
---|---|---|
辦理日期 | 工作項目 | |
2017年 | 8月20日 | 中國國民黨舉行全國代表大會,將討論2018年全國縣市長選舉佈局,部份縣市將以現任首長為優先提名。 |
9月24日 | 民主進步黨舉行全國代表大會,將討論2018年全國縣市長選舉佈局,部份縣市將以現任首長為優先提名。 | |
11月29日 | 民主進步黨行首波提名,提名基隆市長林右昌、桃園市長鄭文燦、新竹市長林智堅、台中市長林佳龍、彰化縣長魏明谷、雲林縣長李進勇、嘉義市長涂醒哲、屏東縣長潘孟安、澎湖縣長陳光復。 | |
12月20日 | 中國國民黨進行首波提名,提名苗栗縣長徐耀昌、南投縣長林明溱、連江縣長劉增應、彰化縣初選勝出的王惠美。 | |
12月27日 | 民主進步黨進行第二波提名,南投縣徵召洪國浩、台東縣徵召劉櫂豪。 | |
2018年 | 1月31日 | 中國國民黨進行第二波提名,提名臺東縣初選勝出的饒慶鈴、新竹市初選勝出的許明財、宜蘭縣徵召林姿妙、雲林縣徵召張麗善、花蓮縣徵召徐榛蔚。 |
2月7日 | 中國國民黨進行第三波提名,基隆市提名謝立功。 | |
2月7日 | 花蓮縣發生地震災情嚴重,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宣布暫停競選活動,全力投入救災。 | |
2月21日 | 中國國民黨進行第四波提名,提名臺中市初選勝出的盧秀燕。 | |
2月27日 | 中國國民黨進行第五波提名,提名嘉義市初選勝出的黃敏惠。 | |
3月14日 | 民主進步黨進行第三波提名,提名嘉義縣初選勝出的翁章梁、台南市初選勝出的黃偉哲、高雄市初選勝出的陳其邁、宜蘭縣提名立委陳歐珀、苗栗縣不提名,苗栗縣禮讓徐定禎。 | |
3月21日 | 中國國民黨進行第六波提名,提名澎湖縣初選勝出的賴峰偉。 | |
4月11日 | 中國國民黨進行第七波提名,提名新北市初選勝出的侯友宜、桃園市初選勝出的陳學聖。 | |
4月25日 | 民主進步黨進行第四波提名,花蓮縣徵召劉曉玫、新北市徵召蘇貞昌、新竹縣徵召鄭朝方。 | |
4月25日 | 中國國民黨進行第八波提名,嘉義縣徵召吳育仁、屏東縣徵召蘇清泉。 | |
5月9日 | 中國國民黨進行第九波提名,提名臺北市初選勝出的丁守中、金門縣徵召楊鎮浯。 | |
5月16日 | 民主進步黨選舉對策委員會決定,臺北市將啟動徵召程序,自提人選,不再禮讓現任市長柯文哲。 | |
5月23日 | 中國國民黨進行第十波提名,提名高雄市初選勝出的韓國瑜、台南市初選勝出的高思博。 | |
5月30日 | 民主進步黨進行第五波提名,臺北市徵召姚文智。 | |
6月4日 | 樹黨提名蘇柏豪參選連江縣。 | |
6月13日 | 中國國民黨進行第十一波提名,新竹縣徵召楊文科。 | |
10月21日 | 宜蘭縣蘇澳鎮的台灣鐵路新馬車站發生普悠瑪列車出軌事故,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宣布暫停競選活動,全力投入救災。 |
2018年全國縣市長選舉工作日程表[编辑]
選務工作日程 | |
---|---|
辦理日期 | 工作項目 |
2018年8月16日 | 發布選舉公告(距離2018九合一選舉倒數最後100天)。 |
2018年8月23日 | 公告候選人登記日期及必備事項。 |
2018年8月27日至8月31日 | 受理候選人登記之申請。 |
2018年8月31日 | 政黨推薦之候選人政黨撤回其推薦截止。 |
2018年10月16日前 | 審定候選人名單,並通知抽籤。 |
2018年10月19日 | 候選人抽籤決定號次。 |
2018年11月4日 | 選舉人名冊編造完成。 |
2018年11月8日 | 公告直轄市長選舉候選人名單。 |
2018年11月9日至11月23日 | 辦理直轄市長選舉公辦政見發表會。 |
2018年11月13日 | 公告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區)長選舉候選人名單。 |
2018年11月14日 | 選戰倒數10天,依中選會規定不得公布民調。 |
2018年11月14日至11月23日 | 辦理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市(鎮、鄉)長選舉公辦政見發表會。 |
2018年11月18日 | 公告市(鎮、鄉)民代表、村(里)長選舉候選人名單。 |
2018年11月20日 | 公告選舉人人數。 |
2018年11月24日 | 投票及開票。 |
2018年11月30日前 | 審定當選人名單。 |
2018年11月30日 | 公告當選人名單。 |
2018年12月14日前 | 發給當選證書。 |
2018年12月25日 | 新任百里侯就職、地方議會選出正副議長。 |
2018年12月30日前 | 通知候選人領取補貼之競選費用。 |
全國統計[编辑]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全國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 |
![]() |
![]() |
![]() | |
新台灣國策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28日 | 29.5% | 38.6% | 0.4% | 10.5% | |
趨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6日 | 36.4% | 25.9% | 0.8% | 15.2% | |
台灣民意基金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8日 | 33.9% | 24.2% | - | 14.9% |
選舉結果[编辑]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當選人[编辑]
粗體代表成功連任的當選人。
直轄市[编辑]
行政區 | 當選人 | 黨籍 |
---|---|---|
臺北市 | 柯文哲 | ![]() |
新北市 | 侯友宜 | ![]() |
桃園市 | 鄭文燦 | ![]() |
臺中市 | 盧秀燕 | ![]() |
臺南市 | 黃偉哲 | ![]() |
高雄市 | 韓國瑜 | ![]() |
縣、市[编辑]
行政區 | 當選人 | 黨籍 |
---|---|---|
基隆市 | 林右昌 | ![]() |
新竹縣 | 楊文科 | ![]() |
新竹市 | 林智堅 | ![]() |
苗栗縣 | 徐耀昌 | ![]() |
彰化縣 | 王惠美 | ![]() |
南投縣 | 林明溱 | ![]() |
雲林縣 | 張麗善 | ![]() |
嘉義縣 | 翁章梁 | ![]() |
嘉義市 | 黄敏惠 | ![]() |
屏東縣 | 潘孟安 | ![]() |
宜蘭縣 | 林姿妙 | ![]() |
花蓮縣 | 徐榛蔚 | ![]() |
臺東縣 | 饒慶鈴 | ![]() |
澎湖縣 | 赖峰伟 | ![]() |
金門縣 | 楊鎮浯 | ![]() |
連江縣 | 劉增應 | ![]() |
政黨席次變化[编辑]
政黨 | 本屆席次 | 上屆席次 | 兩屆差額 |
---|---|---|---|
![]() |
15 | 6 | ▲ 9 |
![]() |
6 | 13 | ▼ 7 |
![]() |
1 | 3 | ▼ 2 |
政黨輪替縣市[编辑]
縣市別 | 上屆當選人黨籍 | 本屆當選人黨籍 |
---|---|---|
臺中市 | ![]() |
![]() |
彰化縣 | ![]() |
![]() |
雲林縣 | ![]() |
![]() |
嘉義市 | ![]() |
![]() |
高雄市 | ![]() |
![]() |
宜蘭縣 | ![]() |
![]() |
花蓮縣 | ![]() |
![]() |
澎湖縣 | ![]() |
![]() |
金門縣 | ![]() |
![]() |
直轄市[编辑]
臺北市[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臺北市市長身為中華民國首都的行政首長,代表意義十分重要,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皆曾任臺北市長,被認為是通往中華民國總統的一個跳板,同時也是政黨選舉必爭之地[1]。2008年後,泛藍基本盤領先泛綠十幾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1945年台灣光復後,臺北市成為省轄市,市長從1951年起隨著台灣地方自治實施由市民直選,除了第三、四屆市長黃啟瑞為中國國民黨籍之外,臺北市便一直由黨外人士主政[3]。臺北市在1967年改制為直轄市後,市長改由中央政府派任,至1994年起再度改為民選[4]。
在首屆直轄市長選舉中,民主進步黨的陳水扁在國、民、新三黨鼎立的狀態下當選[5]。
1998年,由於新黨與國民黨之間發生棄保效應,新黨支持者捨棄選情低迷的王建煊,轉投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擊敗尋求連任的陳水扁,國民黨並展開四屆十六年的執政[6]。
2014年,獲民進黨支持的在野聯盟整合出的無黨籍醫師柯文哲以五成七的票數擊敗長期執政的國民黨[7][8]。
近年來,國民黨在臺北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2年市長選舉,由馬英九以六成四的票數當選連任。民主進步黨在臺北市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英仁配以五成二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八,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一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臺北市八席區域立委中,國民黨贏得五席,民進黨兩席,時代力量一席。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臺北市市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6年12月23日[9] | 柯文哲 | ![]() |
現任臺北市市長、曾任台大醫院外科醫師。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8年3月9日[10] | 王治權 | ![]() |
退役軍官。 | 未登記參選。 |
2018年3月24日[11] | 邱文祥 | ![]() |
曾任臺北市副市長。 | 宣布退選、支持丁守中。 |
2018年5月2日[12] | 高國華 | ![]() |
補教名師。 | 宣布退選、支持丁守中。 |
2018年5月20日[13] | 許純美 | ![]() |
藝人。 | 未登記參選。 |
2018年6月10日[14] | 曾國民 | ![]() |
作家。 | 宣布退選。 |
2018年8月30日[15] | 吳蕚洋 | ![]() |
時任兆豐產物保險花蓮分公司經理。 | 自行登記參選。 |
2016年8月9日[16] | 鍾小平 | ![]() |
時任臺北市議員、曾任臺北縣議員。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6年9月18日[17] | 羅智強 | ![]() |
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總統府副秘書長。 | 宣布退選、支持丁守中。 |
2016年11月20日[18] | 葛永光 | ![]() |
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監察委員 。 | 未登記政黨初選。 |
2017年11月18日[19] | 丁守中 | ![]() |
曾任臺北市立法委員、中國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7年12月18日[20] | 鄭麗文 | ![]() |
曾任不分區立法委員、行政院發言人。 | 宣布退選。[21] |
2018年2月20日[22] | 張顯耀 | ![]() |
曾任陸委會副主委。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8年2月20日[23] | 孫大千 | ![]() |
曾任桃園市立法委員。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8年3月16日[24] | 韓國瑜 | ![]() |
時任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曾任北農總經理、台北縣立法委员、台北县議員。 | 宣布退選、轉戰高雄市長。 |
2018年3月25日[25] | 李錫錕 | ![]() |
兼任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7年12月17日[26] | 姚文智 | ![]() |
時任臺北市立法委員,曾任行政院新聞局長。 | 政黨徵召候選人。 |
2018年3月3日[27] | 蘇煥智 | ![]() → ![]() |
曾任台南縣縣長、台南縣立法委員。 | 宣布退選、轉戰台南市長。 |
2018年6月11日[28] | 呂秀蓮 | ![]() → ![]() |
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桃園縣縣長。 | 宣布退選。 |
2018年1月23日[29] | 古文發 | ![]() |
時任建國黨黨主席。 | 未登記參選。 |
2018年3月18日[30] | 陳永昌 | 台灣民族黨 | 時任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 | 未登記參選。 |
2018年3月22日[31] | 蔡丁貴 | ![]() |
時任自由台灣黨黨主席。 | 未登記參選。 |
2018年5月4日[32] | 范雲 | SD 社會民主黨 | 時任社民黨召集人。 | 宣布退選。 |
參選人[编辑]
- 時任無黨籍市長柯文哲宣布爭取連任。
- 中國國民黨經過初選,提名前立委、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丁守中參選。
- 民主進步黨徵召立委姚文智參選。
-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李錫錕自行宣布參選。
- 兆豐產物保險花蓮分公司經理吳蕚洋自行登記參選。
競選過程[编辑]
本屆選舉呈現多人角逐的局面,原本選舉初期,民進黨對於是否繼續支持現任市長柯文哲呈現紛爭,後來民進黨決定於5月30日正式通過徵召現任立委姚文智參選[33],因為柯文哲上任後屢次批評民進黨政府,甚至拒絕蔡英文所提出的台灣價值答卷。三足鼎立的態勢確立後,姚文智民調低迷,也有獨派團體施壓柯文哲退選[34]。
- 爭取連任的柯文哲以「進步價值」為競選主軸。[35]並以「改變成真持續發生」為競選口號。[36]
- 國民黨丁守中以「拚台北驕傲」為競選主軸,並誓言為國民黨奪回首都,並主打「台北未來在手中」為競選口號。[37]
- 民進黨姚文智以「國家首都」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李錫錕以「國家要發展 臺北要進步」、「台北啟,動台灣」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吳蕚洋以「平安、健康、智慧、慈悲」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臺北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無黨 柯文哲 | 國民 丁守中 | 民進 姚文智 | ![]()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5月4日 | 40% | 39% | 9% | 12% | |
三立 | 2017年7月17日 | 32.1% | 31.8% | 15.7% | 20.4% | |
美麗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2月12日 | 43.1% | 28.2% | 11.4% | 17.3% | |
台灣指標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2月14日 | 36.6% | 15.7% | 6.8% | 22% | |
全國公信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2月9日 | 44.2% | 26.6% | 16.1% | 13.1% | |
三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2月12日 | 39.8% | 30.3% | 13.9% | 16% | |
山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2月25日 | 47.6% | 25.6% | 15.2% | 11.6% | |
大社會民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3月7日 | 42.4% | 30.9% | 13.5% | 13.2% | |
循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4月25日 | 35.0% | 25.6% | 21.5% | 17.9%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3日 | 48.5% | 32.1% | 4.0% | 15.4% | |
民主進步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3日 | 35% | 30% | 25% | 10% | |
台灣綠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3日 | 31% | 35% | 25% | 9% | |
美麗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14日 | 35.2% | 33.1% | 15.0% | 16.7%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17日 | 36.4% | 37.5% | 13.4% | 12.7% | |
聯合報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1日 | 38% | 39% | 8% | 16% | |
新台灣國策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2日 | 39.4% | 33.6% | 13.8% | 13.2% | |
世新大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8日 | 29.0% | 29.1% | 13.5% | 28.4%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1日 | 31% | 33% | 13% | 23%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4日 | 34.7% | 40.2% | 12.2% | 12.9% | |
信傳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11日 | 38.9% | 27.5% | 11.0% | 22.6% | |
美麗島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12日 | 36.7% | 27.7% | 13.8% | 6.2%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12日 | 40% | 30% | 11% | 19% | |
趨勢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16日 | 42.8% | 25.6% | 7.7% | 15.9%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30日 | 42.4% | 30.9% | 5.4% | 21.3% | |
自由時報4 | 2018年9月1日 | 33.43% | 24.71% | 14.9% | 21.3% | |
東森新聞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9日 | 41.7% | 29.9% | 8.4% | 13.3% | |
世新大學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2日 | 34.9% | 30.8% | 10.4% | 21.9% | |
TVBS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6日 | 37% | 32% | 11% | 20% | |
美麗島8 | 2018年9月18日 | 34.6% | 23.5% | 11.1% | 23.6% | |
聯合報系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9日 | 37% | 29% | 8% | 25% | |
三立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9日 | 36.1% | 25.8% | 11.1% | 25.2%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5日 | 41.6% | 27.2% | 15.2% | 16% | |
美麗島11 | 2018年10月12日 | 37.5% | 25.0% | 11.3% | 14.7% | |
臺灣民意基金會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6日 | 42.1% | 28.5% | 11.6% | 15.2% | |
TVBS1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5日 | 40% | 33% | 12% | 13% | |
TVBS1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5日 | 34% | 29% | 11% | 12% | |
大社會民調1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9日 | 36.6% | 34.3% | 12.7% | 15.7% | |
聯合報系1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30日 | 38% | 35% | 8% | 18% | |
民主進步黨1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31日 | 35.9% | 24.4% | 19.7% | 17.1% | |
世新大學1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7日 | 34.1% | 31.4% | 7.1% | 25.9% | |
美麗島1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7日 | 38.6% | 27.1% | 8.3% | 18.0%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8日 | 38.4% | 36.8% | 7.6% | 17.2%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1日 | 33.6% | 32.8% | 14.8% | 17.1%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1日 | 39% | 36% | 12% | 13% | |
註:* 民意調查包含其他候選人。
1: |
選舉預估[编辑]
2018年臺北市市長選舉預估 | ||||||
---|---|---|---|---|---|---|
預估來源 | 完成日期 | 投票率 | 無黨 柯文哲 | 國民 丁守中 | 民進 姚文智 | 無黨 李錫錕 |
美麗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8日 | >70% | 47.4% ~ 49.6% | 30.7% ~ 33.1% | 16.9% ~ 19.0% | 1.3% ~ 1.7%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5日 | 71% | 44% | 40% | 15% | - |
美麗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7日 | >70% | 49.1% ~ 52.7% | 30.2% ~ 34.4% | 14.1% ~ 16.1% |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1日 | 73% | 46% | 40% | 13% | - |
選舉結果[编辑]
現任市長柯文哲雖在網路及年輕族群中擁有高人氣,但臺北市的選民結構本身較利於藍營,加上民進黨提名姚文智分食泛綠票源,且民進黨選前操作棄柯保姚,使的本屆選情格外緊繃。從下午4時開票起,由於台北市選委會的不作為導致開始開票後仍然有民眾持續投票。開票持續到25日凌晨2點多開票結束,確定柯文哲僅以三千多票差距驚險連任成功,此次選舉為自歷屆台北市長選舉中,前兩名差距最小的一次,國民黨繼2014年之後再次在未公開分裂的情況下,輸掉臺北市長選戰,得票率再次創下僅次於1994年的次低紀錄,姚文智則僅拿到24萬多票,得票率17%,創下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選舉的最低票紀錄,但分裂投票情況明顯,市議員國民兩黨得票數都高於市長票。不過,柯文哲亦打破紀錄,繼陳水扁後成為首位在臺北市得以連任的非國民黨籍市長。
選後丁守中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69條規定,票數差距在千分之三內,聲請驗票,驗票結果未能翻盤,差距反而略為增大,最終差距為3567票,由於電視台的結果有時自己領先而之後自己票數就停住,認為是棄保讓自己落選,但中選會結果卻是一路由柯小幅領先,這反而讓丁當作一個打訴訟的烏龍證據,且丁陣營稱查到多項不符合選舉規範的行政流程,將改提選舉無效之訴訟,並聲稱有逾千人願意幫他作證。[38][39][40][41][42],由於丁陣營律師認為選務工作為柯市府主導,因此判決選舉無效要求不是重選,因為重選還是輸,而是由第二名的自己遞補,但在選舉無效開庭之後,另外宣稱法院驗票不公,法官態度不積極,要求重新驗票以及選舉人名冊,因此驗票無效驗票費用以及保證金該國賠,2019年5月10日一審判決丁守中敗訴,自己遞補無望,認為判決不公。總共認為選舉無效、驗票無效、一審判決無效,已於2019年5月30日提出上訴,並且要求勝訴之後不必重選,由自己遞補。2019年12月17日高等法院判決出爐仍判決其敗訴,結果成定局無法回復以及改變。
過去的類似案例: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連戰vs陳水扁)、2006年高雄市市長選舉(陳菊vs黃俊英)、2012年立法委員選舉彰化縣第一選區(陳進丁vs王惠美)、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桃園市第三選區(陳學聖vs徐景文)、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桃園市第四選區(鄭寶清vs楊麗環)。結果均未翻盤。
2018年臺北市市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吳蕚洋 | ![]() | 5,611票 | 0.40% | |||
2 | 丁守中 | ![]() | 577,096票 | 40.82% | |||
3 | 姚文智 | ![]() | 244,342票 | 17.28% | |||
4 | 柯文哲 | ![]() | 580,663票 | 41.07% | ![]() |
||
5 | 李錫錕 | ![]() | 6,158票 | 0.44%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2,164,155人 | ||||
投票率 | 65.95% | 投票人數 | 有效:1,413,870人 無效:13,355人 |
新北市[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新北市位處臺灣本島最北端,是台灣境內人口最多的都市,全市環繞著臺北市。由原臺灣省下轄之臺北縣於2010年底升格改制而成[43][44]。由於幅員遼闊,選舉人數高達三百萬,號稱全國最大票倉,是藍綠必爭之地[45][46]。本市選民結構呈現藍略大於綠,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改制前的臺北縣在戒嚴時期,一直是由中國國民黨執政[47]。但在1989年底,甫成立的民主進步黨贏得縣長寶座,並展開了長達四屆十六年的執政[48]。2005年,適逢民進黨中央執政滿意度嚴重下滑,獲國民黨提名的周錫瑋當選末任臺北縣長[49]。在2010年升格直轄市後,國民黨的朱立倫亦當選兩屆市長[50]。
近年來,國民黨在新北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蕭配拿下六成一的票數。而上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朱立倫僅以兩萬票、一個百分點的的微幅差距險勝民進黨候選人游錫堃。此後,朱立倫因換柱流失大量支持,民主進步黨在新北市獲得歷年最高得票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英仁配獲得五成五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三,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二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新北市十二席區域立委中,民進黨贏得九席,國民黨兩席,時代力量一席。
現任市長朱立倫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新北市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新北市市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8年1月14日[51] | 金介壽 | ![]() |
曾任新北市議員、臺北縣議員。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8年1月28日[52] | 周錫瑋 | ![]() |
曾任臺北縣縣長、臺北縣立法委員。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8年2月28日[53] | 侯友宜 | ![]() |
時任新北市副市長、內政部警政署長及中央警察大學校長。 | 政黨提名候選人。[54] |
2017年7月8日[55] | 羅致政 | ![]() |
時任新北市立法委員,曾任民主進步黨新北市黨部主委。 | 放棄爭取政黨提名。 |
2017年7月8日[55] | 吳秉叡 | ![]() |
時任新北市立法委員。 | 放棄爭取政黨提名。 |
2017年10月24日[56] | 陳景峻 | ![]() |
時任臺北市副市長,曾任三重市長。 | 放棄爭取政黨提名。 |
2018年4月12日[57] | 蘇貞昌 | ![]() |
曾任行政院院長、民主進步黨主席及臺北縣縣長。 | 政黨徵召候選人。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進行初選,提名前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參選。侯在擔任新北市副市長前,曾擔任內政部警政署長。
- 在野的民主進步黨徵召曾任行政院院長、總統府秘書長、民進黨主席、民進黨秘書長、臺北縣縣長(新北市市長前身)、屏東縣縣長、立法委員、臺灣省議會省議員的蘇貞昌參選。
競選過程[编辑]
本屆選舉初期,民進黨爭取提名人選民調均落後國民黨擬參選人侯友宜,其後民進黨徵召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參選。
- 國民黨侯友宜以「安居樂業、重情重義」為競選主軸。
- 民進黨蘇貞昌以「新·新北」為競選主軸,並表示打造千萬人大舞臺。
民意調查[编辑]
選舉預估[编辑]
2018年新北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國民 侯友宜 | 民進 蘇貞昌 | ![]()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2月6日 | 48% | 39% | 13% | ||
美麗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月12日 | 41.5% | 41.7% | 17.8%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2月26日 | 53.8% | 33.6% | 12.6%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3月1日 | 51.4% | 27.4% | 21.2% | ||
民主進步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3月24日 | 39.1% | 39.0% | 21.9%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4月1日 | 54.3% | 26.4% | 19.3% | ||
蘋果日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4月7日 | 61.37% | 27.54% | 11.09% | ||
台灣世代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4月11日 | 41.7% | 42.6% | 15.7%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4月11日 | 46.4% | 22.7% | 30.9%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4月12日 | 40% | 32% | 28% | ||
聯合報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1日 | 45% | 26% | 29%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1日 | 50.6% | 27.1% | 22.3% | ||
新台灣國策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2日 | 44.3% | 30.7% | 25% | ||
美麗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15日 | 41.7% | 23.6% | 34.7%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5日 | 48% | 31% | 21% | ||
台灣世代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9日 | 41.0% | 38.3% | 20.7%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17日 | 48% | 29% | 23% | ||
信傳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26日 | 46.3% | 31.1% | 22.6% | ||
台灣世代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27日 | 42.6% | 40.6% | 16.8%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10日 | 45% | 24% | 31% | ||
台灣世代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31日 | 43.9% | 43.2% | 12.9% | ||
自由時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7日 | 39.86% | 30.89% | 29.25% | ||
世新大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4日 | 40.2% | 29.4% | 30.4% | ||
美麗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4日 | 41.7% | 28.2% | 18.1%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6日 | 48% | 32% | 20% | ||
聯合報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7日 | 48% | 24% | 28% | ||
台灣世代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2日 | 44.3% | 40.9% | 14.8%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7日 | 49.4% | 32.8% | 15.6% | ||
民主進步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4日 | 39.3% | 39.1% | 21.6%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6日 | 49.1% | 31% | 19%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8日 | 50% | 30% | 21% | ||
美麗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6日 | 44.4% | 22.5% | 19% | ||
聯合報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2日 | 54% | 26% | 20% | ||
三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3日 | 40.2% | 39.2% | 20.6% | ||
世新大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8日 | 36.4% | 30.7% | 32.9%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8日 | 39.9% | 34.0% | 26.1%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1日 | 48% | 34% | 18% |
2018年新北市市長選舉預估 | ||||||
---|---|---|---|---|---|---|
預估來源 | 完成日期 | 投票率 | 國民 侯友宜 | 民進 蘇貞昌 | ||
美麗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0日 | 82.3% | 51.5% ~ 53% | 47% ~ 48.5%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9日 | 62% | 56% | 44%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1日 | 70% | 55% | 45% |
選舉結果[编辑]
由於侯友宜民調大幅領先民進黨所有潛在的候選人,民進黨最後徵召民調最高、曾宣稱不會選第三屆的前台北縣長蘇貞昌出戰。選戰期間,大群館、張天欽事件、深澳電廠等紛擾,令蘇貞昌長期陷於民調低迷的苦戰之中,選舉結果,市政府所在地板橋區蘇貞昌輸兩萬多票,藍營票倉新店區、中和區、永和區侯友宜均勝出超過六成以上;綠營優勢區三重區、蘆洲區蘇僅險勝侯百餘至千餘票左右,新莊區、樹林區及五股區均落後的情形下,結果蘇貞昌以二十九萬多票的差距大敗,此次選舉為自新北市升格及民進黨創黨以來,選舉兩黨差距最大的一次。
2018年新北市市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蘇貞昌 | ![]() | 873,692票 | 42.85% | |||
2 | 侯友宜 | ![]() | 1,165,130票 | 57.15% | ![]()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3,264,128人 | ||||
投票率 | 64.00% | 投票人數 | 有效:2,038,822人 無效:50,305人 |
桃園市[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桃園市在2014年底,由原臺灣省下轄之桃園縣升格改制而成[58]。桃園市也是台灣最大外籍勞工集散中心。本市選民結構,由泛藍領先泛綠約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桃園縣在1990年代以前,除第八屆縣長許信良為黨外人士之外,即長年由中國國民黨主政[47]。然而,在1997年縣長補選,民主進步黨提名的呂秀蓮高票當選,並於該年底的縣長選舉順利連任[47]。2001年,桃園縣再度變天,並由國民黨執政三屆十三年[59]。但在2014年,民進黨提名的鄭文燦以三萬票的微小差距,當選首屆直轄市長[60]。
近年來,國民黨在桃園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蕭配拿下六成五的票數。民主進步黨歷年在桃園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1997年縣長選舉,由呂秀蓮獲得五成六的票數順利連任。在2016年總統大選,英仁配在桃園市以五成一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四,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五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桃園市六席區域立委中,民進黨贏得三席,國民黨兩席,無黨籍一席。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桃園市市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11月29日[61] | 鄭文燦 | ![]() |
現任桃園市市長,曾任民主進步黨桃園縣黨部主委。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2月6日[62] | 陳學聖 | ![]() |
現任桃園市立法委員,曾任中國國民黨桃園市黨部主委。 | 政黨提名候選人。[54] |
2018年2月23日[63] | 魯明哲 | ![]() |
時任桃園市議員,曾任桃園縣議員、中壢市長。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8年8月18日[64] | 楊麗環 | ![]() → ![]() |
曾任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桃園縣議員、里長。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8年5月31日[65] | 朱梅雪 | ![]() |
現任中華航空企業工會秘書長。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8年8月31日[66] | 吳富彤 | ![]() → ![]() |
執業獸醫。 | 自行登記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提名現任市長鄭文燦競選連任。鄭擔任市長前,曾任民進黨桃園縣黨部主委、行政院新聞局長,亦參選過2009年桃園縣長選舉、2012年桃園第一選舉區立委選舉等。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進行初選,提名中壢區立法委員陳學聖參選。陳在擔任立委前,曾擔任中國國民黨桃園市黨部主任委員。
- 前桃園區立法委員楊麗環宣布退出中國國民黨後,以無黨籍身分參選。
- 無黨籍華航工會朱梅雪自行宣布參選。
- 客家黨吳富彤以無黨籍登記參選。現任為獸醫,曾參選2009年桃園縣長。
競選過程[编辑]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桃園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民進 鄭文燦 | 國民 陳學聖 | 無黨 楊麗環 | ![]()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6月24日 | 61% | 21% | – | 18% | |
大社會民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1月1日 | 54.3% | 25.1% | – | 20.6% | |
台灣指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2月13日 | 53.6% | 20.2% | – | 26.2%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4月2日 | 46.7% | 31.7% | – | 21.6% | |
新台灣國策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2日 | 61.4% | 17.8% | – | 20.8%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12日 | 51.5% | 24.9% | – | 21.5% | |
我是台灣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3日 | 59.3% | 29.6% | – | 11.1%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20日 | 56% | 20% | – | 24% | |
自由時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10日 | 56.19% | 16.06% | – | 27.75% | |
東森新聞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20日 | 50.7% | 23.8% | – | 25.5% | |
TVBS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6日 | 56% | 17% | 6% | 25.5% | |
世新大學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0日 | 42.3% | 18.5% | 5.4% | 33.7% | |
聯合報系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5日 | 51% | 16% | 6% | 26% | |
世新大學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4日 | 36.9% | 26.8% | 2.4% | 32.9% | |
三立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7日 | 58.1% | 16.9% | 4.5% | 18.0%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8日 | 45.9% | 27.6% | - | 26.5% | |
註:* 民意調查包含其他候選人。
1: |
選舉預估[编辑]
選舉結果[编辑]
鄭文燦上屆以三萬票的少幅差距勝選,在任四年間的政績博得市民認同,滿意度更維持在六成以上,自選戰起跑以來,鄭之民調便大幅領先對手,加上陳學聖無法整合桃園的泛藍團隊,雖然大環境不利於泛綠陣營,但鄭文燦大贏陳學聖15萬票,除了龍潭及中壢票數未過半之外,是民進黨有史以來首度在桃園市下轄的行政區皆獲勝,連藍營票倉及對手的立委選區也不例外。
2018年桃園市市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朱梅雪 | ![]() | 18,200票 | 1.76% | |||
2 | 陳學聖 | ![]() | 407,234票 | 39.42% | |||
3 | 楊麗環 | ![]() | 51,518票 | 4.99% | |||
4 | 吳富彤 | ![]() | 3,867票 | 0.37% | |||
5 | 鄭文燦 | ![]() | 552,330票 | 53.46% | ![]()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1,732,591人 | ||||
投票率 | 60.63% | 投票人數 | 有效:1,033,149人 無效:17,378人 |
臺中市[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臺中市為臺灣中部地區的經濟、文化與交通中心,由原臺灣省下轄之臺中縣及臺中市於2010年底合併改制而成[68]。本市選民結構藍大於綠,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原臺中縣在1990年代以前,長年由國民黨紅黑兩派輪流主政,然而在1997年,由於國民黨未能整合成功,而導致民主進步黨籍的廖永來入主縣府[59]。但國民黨的黃仲生在2001年起,兩度當選,並成為末任縣長[69]。
原臺中市則在1980年代以前,長年由黨外人士及國民黨張賴兩派輪流主政[59]。1980年代,國民黨為了奪回執政權而改變提名策略,選擇無派系背景的候選人,並於1981年擊敗尋求連任的黨外市長曾文坡,展開了長達四屆十六年的執政[59]。1997年,時任民進黨籍省議員張溫鷹在藍綠雙方皆處於分裂的狀態下,憑著雄厚的基層實力,以五成的票數當選[70]。2001年,國民黨的胡志強展開兩屆執政,並成爲末任省轄市長[71]。2010年縣市合併,胡志強以三萬票的微幅差距,當選首屆直轄市長。但在2014年,本市再度變天,由民進黨提名的林佳龍高票當選[72]。
近年來,國民黨在臺中地區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蕭配拿下六成的票數。民主進步黨歷年在本市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4年直轄市長選舉,由林佳龍獲得五成七的票數。在2016年總統大選,英仁配在臺中市以五成五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五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臺中市八席區域立委中,民進黨贏得四席,國民黨三席,時代力量一席。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臺中市市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11月29日[61] | 林佳龍 | ![]() |
現任臺中市市長、曾任臺中市立法委員。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6年12月13日[73] | 蔡錦隆 | ![]() |
曾任臺中市立法委員、中國國民黨臺中市黨部主委。 | 未登記政黨初選。 |
2017年10月23日[74] | 盧秀燕 | ![]() |
現任臺中市立法委員,曾任臺灣省議員。 | 政黨提名候選人。[75] |
2017年10月31日[76] | 江啟臣 | ![]() |
時任臺中市立法委員,曾任行政院新聞局長。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8年8月31日[77] | 宋原通 | ![]() |
退休外交官。 | 自行登記參選。 |
2018年3月18日[30] | 吳明宗 | 台灣民族黨 | 曾任台灣民主恊會台中分會會長。 | 未登記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提名現任市長林佳龍競選連任。林在擔任市長前,亦擔任第六選區立法委員、行政院新聞局長等。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進行初選,提名現任立委盧秀燕參選。盧在北、北屯區擔任6屆立法委員,早年亦擔任過臺灣省議員。
- 退休外交官宋原通自行宣布參選。
競選過程[编辑]
本屆選舉為林、盧吃力拉鋸
- 爭取連任的林佳龍以「進步臺中」為競選口號。
- 國民黨盧秀燕以「市長換人、空氣換新。台中PLUS+」為競選主軸,並強調主打「陽光政治、空氣環保、活水經濟」。
- 無黨籍宋原通以「兩岸橋樑移台中,台海隧道通通通,台中未來就看我,台北都要攏叮咚」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臺中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民進 林佳龍 | 國民 盧秀燕 | ![]() | ||
台灣指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7月20日 | 40.1% | 28.8% | 31.1%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8月3日 | 44.2% | 32.2% | 23.4%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8月29日 | 52% | 32% | 16% | ||
三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9月5日 | 49.5% | 23.8% | 26.7%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1月1日 | 44.4% | 29.3% | 26.3%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1月3日 | 37.0% | 34.1% | 28.9% | ||
美麗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1月7日 | 37.4% | 33.1% | 29.5% | ||
大社會民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1月28日 | 52.1% | 28% | 19.9% | ||
三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2月6日 | 47.7% | 25.3% | 27% | ||
台灣指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2月6日 | 40.1% | 17.2% | 28.3% | ||
年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2月28日 | 36.13% | 35.12% | 28.75% | ||
美麗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2月9日 | 35.8% | 37.6% | 26.6%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2月13日 | 36.4% | 30.6% | 33.0%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3月5日 | 32.6% | 32.0% | 35.4%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3月14日 | 47.1% | 33.7% | 19.2% | ||
台灣指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4月21日 | 31.9% | 23.7% | 44.4%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3日 | 33.0% | 35.7% | 31.3% | ||
新台灣國策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2日 | 43.0% | 32.2% | 24.8% | ||
聯合報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8日 | 32.0% | 39.0% | 29.0% | ||
中國國民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9日 | 33.0% | 39.7% | 27%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20日 | 33% | 39% | 28% | ||
新台灣國策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31日 | 37.8% | 35.6% | 26.6% | ||
信傳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31日 | 43.9% | 31.1% | 25.0% | ||
兩岸政策協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31日 | 43.2% | 24.4% | 32.4% | ||
全國公信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10日 | 35.8% | 38.0% | 26.2%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14日 | 31.0% | 35.6% | 23.7% | ||
自由時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24日 | 38.52% | 32.41% | 29.07% | ||
台灣世代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27日 | 42% | 33.5% | 24.5% | ||
聯合報系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2日 | 33.0% | 34.0% | 32.0% | ||
台湾指标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5日 | 26.8% | 28.6% | 44.6% | ||
世新大學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5日 | 30.3% | 30.9% | 38.7% | ||
TVBS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6日 | 35% | 38% | 27% | ||
旺旺中時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6日 | 38.1% | 40.2% | 15.9% | ||
中國國民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30日 | 33.6% | 40.1% | 24.6% | ||
信傳媒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4日 | 40% | 34.6% | 22.3% | ||
臺灣世代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4日 | 41.4% | 31.1% | 27.5% | ||
美麗島7 | 2018年10月17日 | 25.6% | 31% | 29.3% | ||
TVBS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2日 | 36% | 44% | 19% | ||
全國公信力9 | 2018年10月27日 | 27.1% | 34.4% | 30.3% | ||
美麗島10 | 2018年11月1日 | 28.7% | 35.7% | 21.7% | ||
信傳媒1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3日 | 39.2% | 33.4% | 23% | ||
東森新聞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4日 | 31.8% | 42.6% | 19.6% | ||
聯合報系1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5日 | 30% | 43% | 25% | ||
三立1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6日 | 45.1% | 34% | 18.3%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8日 | 31.7% | 45.4% | 22.9% | ||
世新大學1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0日 | 32.0% | 34.4% | 32.8% | ||
台灣世代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1日 | 41.4% | 35.6% | 23% | ||
TVBS1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2日 | 39% | 41% | 19% | ||
註:* 民意調查包含其他候選人。
1: |
選舉預估[编辑]
2018年臺中市市長選舉預估 | ||||||
---|---|---|---|---|---|---|
預估來源 | 完成日期 | 投票率 | 國民 盧秀燕 | 民進 林佳龍 | 無黨 宋原通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2日 | 71% | 50% | 49% | 1% | |
美麗島 | 2018年10月26日 | 83.9% | 49% ~ 51.4% | 45% ~ 47.2% | 2.9% ~ 4.3% |
選舉結果[编辑]
林佳龍深耕台中市十年,上任市長後有市府資源加持,推翻多項前任市長之建設,如廢止臺中市快捷巴士(BRT)並將其改制為「優化公車系統」,以及將原先80億暴增至150億的臺灣塔經費案移送政風處追查,但雖然致力於改善台中空氣品質,然而空氣惡化之問題仍未獲得較顯著之改善,且市府被揭發施政問題,例如與一人公司「霍夫曼」合作海水採礦爭議,致使施政滿意度始終在4~5成間徘迴。再適逢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執政的中央政府官員接連失言不得民心,引發民怨,而林佳龍作為民進黨在台中的大家長,在民進黨市議員初選只拉抬子弟兵。在市長選舉期間亦把洪慈庸的時代力量的勢力納入市長競選團隊中,使黨內亦存有不和的氣氛。此時韓流席捲全台,令台中藍營基本盤回歸,使得原本就是屬於多數藍營地方紅黑派的台中市,政治大環境更不利綠營。
盧秀燕為媒體人出身、形象清新、批抨林佳龍政府施政不力,代表國民黨參選台中立委並當選連任超過18年,得到多數市民好感。主打空污議題。盧秀燕成功整合原台中縣的藍營派系基本盤,並於選前三天辭去立委表達決心。使原本評估為五五波的開票情況,意外因韓流發威以二十多萬票大勝,使得本次選舉結果如同上屆翻版,勝選的陣營互換,上屆林佳龍僅輸掉和平區、這回連綠營傳統票倉台中東區、豐原、大里、后里、清水、新社等區都被藍營逆轉,僅在神岡區險勝167票,這也使得長期以來綠營台中縣市長均無法連任的魔咒持續,林佳龍成為2001年後繼前省轄台中市長張溫鷹和前台中縣長廖永來後首位連任失敗的台中地方首長。
2018年臺中市市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宋原通 | ![]() | 15,919票 | 1.09% | |||
2 | 林佳龍 | ![]() | 619,855票 | 42.35% | |||
3 | 盧秀燕 | ![]() | 827,996票 | 56.57% | ![]()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2,213,789人 | ||||
投票率 | 67.46% | 投票人數 | 有效:1,463,770人 無效:29,595人 |
臺南市[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臺南市位於臺灣嘉南平原,是一座文化古都,由原臺灣省下轄之臺南縣及臺南市於2010年底合併改制而成[78]。本市乃綠軍的大本營,就選民結構而言,泛綠基本盤領先泛藍十幾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原臺南縣在1990年代以前,由中國國民黨的地方派系輪流掌政。然而,自1993年民進黨籍的陳唐山當選縣長以來,臺南縣便由藍翻綠,直至縣市合併皆由民主進步黨執政[79]。原臺南市在1990年代以前,則長年由黨外人士及國民黨輪流主政,但自1997年民進黨籍的張燦鍙當選市長起,原臺南市亦一直由民進黨執政至縣市合併。2010年縣市合併後,民進黨的賴清德亦當選兩屆市長[80]。
歷年來,民進黨在臺南地區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14年直轄市長選舉,由賴清德拿下七成三的票數。國民黨近年來在臺南地區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蕭配拿下四成六的票數。在2016年總統大選,英仁配在臺南市以六成八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兩成二,而宋瑩配亦有一成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臺南市境內的五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原市長、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臺南市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臺南市市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6年12月13日[81] | 黃偉哲 | ![]() |
時任臺南市立法委員、曾任國大代表。 | 政黨提名候選人。[82] |
2017年1月23日[83] | 顏純左 | ![]() |
曾任臺南市副市長、臺南縣副縣長。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7年4月9日[84] | 王定宇 | ![]() |
時任臺南市立法委員、曾任臺南市議員。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7年4月29日[85] | 陳亭妃 | ![]() |
時任臺南市立法委員、曾任臺南市議員。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7年5月16日[86] | 李俊毅 | ![]() |
曾任民主進步黨副秘書長、臺南縣立法委員。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7年8月19日 | 葉宜津 | ![]() |
時任臺南市立法委員,曾任臺灣省議員。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7年11月19日[87] | 黃秀霜 | ![]() |
曾任國立臺南大學校長,曾參選臺南市市長落敗。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8年3月7日[88] | 高思博 | ![]() |
現任世新大學副教授,曾任臺南縣立法委員、蒙藏委員會兼行政院政務委員。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7年6月29日[89] | 陳子敬 | ![]() |
曾任臺南市政府警察局長、臺南縣政府警察局長。 | 宣布退選,支持高思博 |
2017年9月6日[90] | 林義豐 | ![]() |
伍彩集團創辦人兼總裁。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8年5月27日[91] | 許忠信 | ![]() |
曾任立法委員。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8年6月29日[92] | 蘇煥智 | ![]() → ![]() |
曾任台南縣縣長、台南縣立法委員。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8年7月20日[93] | 陳永和 | ![]() |
現任台南市龍崎區牛埔里里長。 | 自行宣布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提名現任臺南市第二選區立法委員黃偉哲競選。黃亦擔任過國大代表、臺南縣議員。
- 無黨籍林義豐自行宣布參選。現任伍彩集團創辦人兼任董事長與總經理
- 無黨籍許忠信自行宣布參選。曾擔任台聯黨第8屆不分區立法委員。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提名高思博,高曾擔任過第6屆立法委員,現任世新大學副教授、孫文學校府城分院院長。
- 前臺南縣縣長蘇煥智宣布退出民主進步黨後,自行宣布參選。
- 無黨籍台南市龍崎區牛埔里里長陳永和自行宣布參選。
競選過程[编辑]
- 無黨籍林義豐以「誰與爭豐」、「藍綠擺兩邊,經濟擺中間」、「人民最大,超越藍綠,脫胎換骨」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蘇煥智以「幸福首都,煥您作主」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許忠信以「迎向世界,重返榮耀」為競選口號。
- 國民黨高思博以「新台南起義-廢除暴政,追求幸福」為競選主軸。
- 民進黨黃偉哲以「讓我們做得更好,過得更好;堅定樸實的腳步,走出台南更好的路」為競選口號,將具體兌現在新市政。[94]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台南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民進 黃偉哲 | 國民 高思博 | 無黨 林義豐 | ![]() | |||
新台灣國策智庫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2日 | 42.3% | 18.7% | - | 30.6%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4日 | 31.2% | 18.5% | 2.9% | 30.2% | |||
旺旺中時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11日 | 40.3% | 17.3% | - | 29.7% | |||
循證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3日 | 37.8% | 8.0% | 4.7% | 41.7% | |||
TVBS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6日 | 41% | 15% | 7% | 20% | |||
台灣競爭力論壇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13日 | 31.7% | 16.1% | 6.6% | 32.3% | |||
年代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14日 | 36.66% | 13.09% | 8.21% | 28.99% | |||
循證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3日 | 40.0% | 12.1% | 11.9% | 25.6% | |||
自由時報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17日 | 40.6% | 11.6% | 9.7% | 32%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27日 | 31.3% | 15.9% | 14.1% | 26.7% | |||
全國公信力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6日 | 24.5% | 16.4% | 12.0% | 39% | |||
循證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1日 | 35.8% | 14.1% | 14.3% | 24.7% | |||
高思博團隊1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3日 | 22.9% | 19.0% | 13.9% | 33.8% | |||
民主進步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3日 | 39.9% | 14.7% | 14.6% | 26.5% | |||
世新大學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3日 | 23.9% | 13.8% | 5.9% | 48.1% | |||
TVBS1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6日 | 33% | 14% | 13% | 40% | |||
聯合報系1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5日 | 31% | 12% | 14% | 35% | |||
高思博團隊15 | 2018年10月3日 | 28.1% | 20.1% | 11.8% | 28.5%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7日 | 30.8% | 19.1% | 14.2% | 22.1% | |||
循證1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9日 | 34.5% | 13.6% | 15.3% | 28.1% | |||
世新大學17 | 2018年10月19日 | 27.5% | 20.3% | 10.9% | 31.6% | |||
循證1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6日 | 31.7% | 15.5% | 12.9% | 32.5% | |||
旺旺中時1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8日 | 24.6% | 17.6% | 15.7% | 35.7% | |||
全國公信力20 | 2018年11月4日 | 29.1% | 25.9% | 12.6% | 18.9% | |||
世新大學2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5日 | 25.6% | 21.1% | 6.5% | 40.7% | |||
三立2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8日 | 38.2% | 16.7% | 15.5% | 21.3%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8日 | 30.5% | 19.1% | 17.6% | 33.2% | |||
畢肯23 | 2018年11月9日 | 30.4% | 31.6% | 10.6% | 16.7% | |||
註:* 民意調查包含其他候選人。
1: |
選舉預估[编辑]
選舉結果[编辑]
台南過往是泛綠的大本營,2014年的直轄市長選舉賴清德更是橫掃72%以上的選票,然而面臨今年中央執政不力,民進黨市長初選的選舉恩怨,加上多位由綠營離析出的無黨籍人士參選,分走一部分選票,使得今年黃偉哲雖然當選,但也驚險勝過第二高票的國民黨高思博五萬餘票,國民兩黨的差距是繼2008年總統大選原台南縣及原台南市總和之八萬票最近的紀錄,總算為民進黨保住一都,黃偉哲勝選後亦沒有大肆慶祝,可謂「慘勝」,尤其在舊臺南市區僅以138,274票些微領先國民黨候選人高思博的134,523票。行政區方面對比上屆藍營一個行政區未得的慘敗,本次在傳統公教區與軍眷聚落新營區、永康區、安平區、東區及北區與山區的楠西區、南化區與玉井區等區域取得領先,時任龍崎區牛埔里里長的陳永和則在其主要經營的龍崎區取得領先。
2018年臺南市市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黃偉哲 | ![]() | 367,518票 | 38.02% | ![]() |
||
2 | 高思博 | ![]() | 312,874票 | 32.37% | |||
3 | 林義豐 | ![]() | 84,153票 | 8.71% | |||
4 | 許忠信 | ![]() | 45,168票 | 4.67% | |||
5 | 陳永和 | ![]() | 117,179票 | 12.12% | |||
6 | 蘇煥智 | ![]() | 39,778票 | 4.11%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1,546,862人 | ||||
投票率 | 64.01% | 投票人數 | 有效:966,670人 無效:23,534人 |
高雄市[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高雄市為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由原直轄市高雄市及臺灣省下轄之高雄縣於2010年底合併改制而成[95]。本市是綠營的票倉,就選民結構而言,泛綠基本盤領先泛藍二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原高雄縣在1980年代以前,長年由國民黨紅白兩派、及黨外黑派輪流主政[59]。1985年縣長選舉中,黨外余陳月瑛擊敗爭取連任的蔡明耀,自此開啟高雄縣至縣市合併,黨外至民進黨創黨(1986年)長達八屆三十三年、一脈相傳的「綠色執政」[96],也是目前泛綠人士連續執政最久的區域,其陣營領先泛藍十餘至二十個百分點。[需要更新]
原高雄市自1950年實施地方自治,省轄市長開放民選後,一直由中國國民黨執政,唯第六屆市長選舉中由黨外勢力支持中國民主社會黨籍的楊金虎勝出。[47]。高雄市在1979年改制為直轄市後,市長改由中央政府派任,至1994年起再度改為市民直選[4]。在首屆直轄市長選舉中,國民黨籍官派市長吳敦義高票當選[97]。但自1998年,民進黨的謝長廷以些微差距擊敗尋求連任的吳敦義,中間歷經陳菊險勝黃俊英,高雄市至五都改制也一直由民進黨執政[59],泛綠陣營始終以小幅差距領先泛藍陣營。2010年縣市合併後,民進黨的陳菊亦當選兩屆市長[98]。
歷年來,民進黨在高雄地區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14年直轄市長選舉,由陳菊拿下六成八的票數。國民黨近年來在高雄地區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共囊括五成一的票數。在2016年總統大選,英仁配在高雄市以六成三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兩成六,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一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高雄市境內的九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原市長、時任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高雄市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高雄市市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6年8月8日[99] | 林岱樺 | ![]() |
時任高雄市立法委員、曾任行政院青輔會主委。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7年1月13日[100] | 管碧玲 | ![]() |
時任高雄市立法委員。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7年3月3日[101] | 陳其邁 | ![]() |
時任不分區立法委員,曾任高雄市代理市長。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7年5月4日[102] | 趙天麟 | ![]() |
時任高雄市立法委員,曾任高雄市議員。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7年9月23日[103] | 劉世芳 | ![]() |
時任高雄市立法委員,曾任高雄市副市長。 | 退出政黨初選。 |
2017年8月7日[104] | 陳宜民 | ![]() |
時任不分區立法委員。 | 政黨提名民調落敗。 |
2017年11月4日[105] | 張德民 | ![]() |
退休教授。 | 未登記政黨初選。 |
2018年4月9日[106] | 韓國瑜 | ![]() |
時任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曾任北農總經理、台北縣立法委员、台北县議員。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5月21日[107] | 蘇盈貴 | ![]() |
曾任高雄市立法委員、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局長。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8年3月20日[108] | 吳益政 | ![]() → ![]() |
時任高雄市議員。 | 宣布退選。 |
2018年4月30日[109] | 璩美鳳 | UP 中華統一促進黨 → ![]() |
時任中華統一促進黨發言人,曾任台北市議員、新竹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 自行宣布參選。 |
國民黨籍高雄市黨部主委韓國瑜曾長時間對外釋放正在自我沉潛思考是否「空降」代表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然而卻在2018年3月中被發現低調回到台北市國民黨中央黨部領表登記參選台北市長,消息一出,各界一陣譁然[110],韓國瑜隨即撤銷申請,對外表示「這個動作是為了向黨中央爭取資源,他不希望有滿漢全席,只希望有一碗滷肉飯,讓他有體力繼續作戰,因此才採取大動作。」[111],黨主席吳敦義則回應要韓國瑜「要自己努力」[112]。
同年4月3日近午,韓國瑜到苓雅區吃滷肉飯,難掩喜悅地說,「雖然黨中央沒有給高雄滷肉飯,但熱情的高雄市民請我吃了滷肉飯」,因此將把戶籍遷到勞工眾多的高雄市林園區,4月9日正式宣布參選國民黨高雄市長選舉。[113]
2018年4月29日,國民黨高雄市長選舉政見發表會登場,雙方皆將政見議題聚焦於高雄市的未來經濟發展。另國民黨組發會副主委林清強說,不同於雙北舉辦的電視辯論會,每場得花費作業費160萬元,高雄市黨部因為沒錢,因此只舉辦政見發表會,並沒有電視轉播。[114]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提名曾任不分區立委陳其邁競選。陳亦擔任過高雄市代理市長、總統府副秘書長等。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提名現任國民黨高雄黨部主委韓國瑜競選。韓亦擔任過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及曾代表國民黨擔任臺北縣議員,及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115]。
- 現任中華統一促進黨發言人璩美鳳以無黨籍參選。
- 無黨籍的蘇盈貴曾擔任高雄市立法委員、台北市政府勞工局(今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局長。
競選過程[编辑]
本屆選舉,呈現陳、韓對決局面。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高雄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民進 陳其邁 | 國民 韓國瑜 | ![]()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8月15日 | 59% | 31% | 10% | ||
新台灣國策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2日 | 52% | 21% | 27%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9日 | 39.5% | 33.1% | 27.4% | ||
吳益政團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0日 | 37.6% | 26.2% | 36.2% | ||
大社會民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7日 | 46.9% | 23.9% | 29.2% | ||
東森新聞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7日 | 32.0% | 30.4% | 24.7%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4日 | 40% | 32% | 28% | ||
大社會民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27日 | 45.7% | 27.3% | 21.7% | ||
自由時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3日 | 38.46% | 26.42% | 35.22% | ||
美麗島 | 2018年8月13日 | 38.9% | 27.8% | 17.4% | ||
吳益政團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17日 | 33.5% | 25.7% | 34% | ||
全國公信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21日 | 33.6% | 31% | 35.4% | ||
東森新聞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3日 | 36.7% | 31% | 32.3% | ||
TVBS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6日 | 39% | 35% | 26% | ||
世新大學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6日 | 33.8% | 31.2% | 35% | ||
信傳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8日 | 41.2% | 35.5% | 22.9% | ||
台灣智庫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9日 | 41% | 30.2% | 25.9% | ||
聯合報系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0日 | 34% | 32% | 31% | ||
全國公信力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3日 | 33.5% | 30.8% | 33.3% | ||
TVBS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6日 | 35% | 42% | 21% | ||
台灣世代智庫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9日 | 39.8% | 32.5% | 24.7% | ||
全國公信力10 | 2018年10月22日 | 32.7% | 39% | 26.3% | ||
全國公信力1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31日 | 32.3% | 43.1% | 22.7% | ||
艾普羅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2日 | 36.2% | 45.3% | 14.6% | ||
三立1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4日 | 44.3% | 43.2% | 11.1% | ||
TVBS1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6日 | 38% | 48% | 14% | ||
艾普羅1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7日 | 37.6% | 40.4% | 10% | ||
信傳媒1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8日 | 39.1% | 39.3% | 20.3%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8日 | 36.6% | 42.6% | 20.8% | ||
全國公信力17 | 2018年11月9日 | 27.1% | 44.1% | 23.8% | ||
聯合報系1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0日 | 32% | 49% | 16% | ||
世新大學1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1日 | 32.6% | 35.4% | 29.9%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2日 | 38.9% | 42.5% | 14.9% | ||
三立2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2日 | 43.6% | 40.5% | 13.9% | ||
註:* 民意調查包含其他候選人。
1: |
選舉預估[编辑]
2018年高雄市市長選舉預估 | ||||||
---|---|---|---|---|---|---|
預估來源 | 完成日期 | 投票率 | 民進 陳其邁 | 國民 韓國瑜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6日 | 67% | 49% | 49%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6日 | 72% | 47% | 52% |
選舉結果[编辑]
選戰初期,陳其邁民調大幅領先,韓國瑜本來只被視作犧牲打。然而2018年8、9月份開始,臺灣823水災後,高雄各地的災情凸顯出民進黨在高雄市(及原高雄縣)的執政問題,民意開始反轉。韓國瑜以親民菜販及底層勞工庶民的形象、簡單明瞭的選舉口號,配合新聞媒體及高雄市民在網路上引發「韓流」現象,韓國瑜亦主打北漂議題,吸引較多愛鄉的北漂青年及離鄉高雄市民返鄉投票,這風潮甚至擴散至全國各地引發討論,使得韓國瑜在年輕選民、攤販選民及經濟選民的支持度上不斷上升,高雄代理市長許立明本來還打算搬出數據指青年北漂人數很少,但陳其邁後來拿香拜跟關注北漂議題,並拍攝相關廣告。
陳其邁陣營最初見民調大幅領先,採用冷處理策略避免炒熱選情。而初選派系撕殺傷痕未平,等9月後才發覺韓國瑜民調追上,10月底起韓國瑜陣營進行三山造勢後,甚至出現五五波局面,各大民調韓國瑜皆領先時,民進黨高層趕緊整合派系,由擔任總統府秘書長的前市長陳菊領軍全力為陳其邁輔選,但為時已晚。民進黨召集十位高雄立委組成總幹事團,但邱議瑩、管碧玲及鄭運鵬等人為了反擊「韓流」,陸續失言。後來連駐日本代表前市長謝長廷從日本趕回來為陳其邁站台輔選,而綠營亦在網上對「韓流」進行反擊攻勢,但仍無法反擊韓國瑜點中的高雄市20年來的執政缺點及陳菊市長的執政包袱,且不斷失言。韓國瑜的「高雄又老又窮」「負債3000億,居全國之冠」「人口數被台中超越,立委席次少一席」說中了民進黨在高雄長期的執政劣勢,儘管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亦失言,嘲諷前市長陳菊為「大母豬」,民進黨高層相繼大力輔選,韓國瑜在辯論上表現較差等情形,也未能挽回局面。
陳其邁在剛開票時,因多為原高雄縣區的農村票倉,仍小幅領先韓國瑜,後來原高雄市的都會區票匭湧入,韓國瑜逆轉少幅領先,差距亦愈拉愈大,最後由韓國瑜大贏15萬票。韓國瑜不僅在藍營傳統的原住民區:茂林區、桃源區、那瑪夏區取得壓倒性勝利,也以大比例收復2014年市長和2016年總統立委選舉中丟失的傳統基本盤軍眷區左營、公教和工業區楠梓及鼓山區,就連綠營優勢區域仁武區、前鎮區、小港區、三民區、湖內區、燕巢區、大寮區等地都被翻盤大勝,今次選舉焦點的「三山決戰」鳳山區、岡山區與旗山區三區,韓國瑜也全數大勝,同時也以六成的比例贏下美濃區;對比陳其邁僅在市區的旗津區和鹽埕區,原高雄縣的傳統深綠票倉梓官區、阿蓮區、田寮區、大社區、大樹區及茄萣區,以及黨外起家的橋頭險勝,並勉強拿下對手韓國瑜戶籍所在地林園區,相差幅度雖不及4%,仍稍為泛綠陣營挽回些許顏面,然陳設籍之左營區,所得選票卻未達四成。此役韓國瑜在原高雄市拿下48萬5026票的高票,更甚2008年總統大選時馬英九的得票,以九萬餘票的差距勝過陳其邁所獲得的39萬1056票;而在近十年來飽受人口大幅流失之苦的原高雄縣區,但韓國瑜卻仍奪下破天荒的40萬7519票,以五萬餘票的差距小勝對手陳其邁的35萬1183票,為1994年開放直轄市長民選以來,國民黨首度掌握高雄縣市的執政權,更收復了1985年以來失去的高雄縣執政權;也是繼2008年馬英九於大高雄小勝八千票以來,首度在大高雄得票勝過綠營。而韓國瑜更是繼吳敦義後,睽違20年首度代表國民黨贏得高雄市長寶座的候選人。
2018年高雄市市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韓國瑜 | ![]() | 892,545票 | 53.87% | ![]() |
||
2 | 陳其邁 | ![]() | 742,239票 | 44.80% | |||
3 | 璩美鳳 | ![]() | 7,998票 | 0.48% | |||
4 | 蘇盈貴 | ![]() | 14,125票 | 0.85%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2,281,338人 | ||||
投票率 | 73.54% | 投票人數 | 有效:1,656,907人 無效:20,743人 |
臺灣省[编辑]
基隆市[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基隆市藍綠政黨版圖約五比三,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96]。自1950年實施地方自治,市長開放民選之後,除第四、五屆市長林番王為中國民主社會黨籍之外,基隆市即長期由中國國民黨執政,至1990年代臺灣民主改革開放後仍無改變[47]。此現象直至1997年,才由曾任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的李進勇打破[48]。當屆選舉,由於國民黨提名的時任省議員劉文雄,與違紀參選的時任議長許財利票源重疊,而導致雙雙落選[117]。2001年市長選舉時,在泛藍整合效應下,國民黨的許財利當選,國民黨並展開三屆十三年的執政[118]。但在2014年,基隆市再度變天,民進黨的林右昌以過半票數當選[119]。
近年來,國民黨在基隆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由謝國樑以六成八的票數當選連任。民主進步黨歷年在基隆市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4年市長選舉,由林右昌獲得五成三的票數。而親民黨過去亦曾經在基隆市具有強大影響力,分別在2001年立委選舉及2004年立委選舉超越國民兩大黨,高居各政黨得票率之首。在2016年總統大選,英仁配在基隆市以四成八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五,而宋瑩配亦有一成六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的蔡適應以四成一的票數當選。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基隆市市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11月29日[61] | 林右昌 | ![]() |
現任基隆市市長。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2月7日[120] | 謝立功 | ![]() |
曾任內政部移民署署長、國安會諮委等,曾參選基隆市長選舉落敗。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提名現任市長林右昌競選連任。林擔任市長前,曾任黨內發言人、副秘書長,亦參選2012基隆市區域立委選舉。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則初選,提名上屆參選落敗的謝立功再披戰袍。謝曾任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副署長、署長等。
競選過程[编辑]
國民黨基隆市長黨內初選於2018年1月28日公佈,由前移民署長謝立功以些微差距勝出,但之後傳出民調相關數據計算有錯誤,經重新計算後,確定由基隆市議長宋瑋莉出線,國民黨組織發展委員會主委李哲華對於「民調數據誤植搞烏龍」表示遺憾,將要求民調公司提檢討報告,明天也將召開專案會議檢討,避免疏失再發生。[121]2月6日,國民黨協調好正式提名謝立功參選市長。[122]
- 爭取連任的林右昌以「我愛基隆」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基隆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民進 林右昌 | 國民 謝立功 | ![]() | ||
三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月16日 | 58% | 15.2% | 26.8%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3月30日 | 44.1% | 24.0% | 31.9%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5日 | 50% | 15.9% | 34.1% | ||
循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0日 | 54.1% | 19.8% | 26.1% | ||
全國公信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9日 | 42.4% | 29.7% | 20.6% |
選舉預估[编辑]
選舉結果[编辑]
2018年基隆市市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謝立功 | ![]() | 86,529票 | 45.86% | |||
2 | 林右昌 | ![]() | 102,167票 | 54.14% | ![]()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309,428人 | ||||
投票率 | 62.45% | 投票人數 | 有效:188,696人 無效:4,555人 |
宜蘭縣[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宜蘭縣選民結構,由泛綠領先泛藍約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本縣在1980年代以前,由中國國民黨掌政[47]。1981年起,黨外的陳定南及民主進步黨的游錫堃與劉守成均成功當選及連任,前後共六屆廿四年由泛綠人士主政[124]。然而,在2005年,適逢民進黨中央執政滿意度嚴重下滑,國民黨的呂國華以些微的差距勝出,成為解嚴後首位國民黨籍的宜蘭縣縣長[125]。但在2009年,宜蘭再度綠化,並由民進黨執政至今[126]。
歷年來,民進黨在宜蘭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14年縣長選舉,由林聰賢拿下六成四的票數。國民黨近年來在宜蘭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由林建榮獲得五成三的票數當選連任。在2016年總統大選,英仁配在宜蘭縣以六成二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二成五,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三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的陳歐珀以五成四的票數當選連任。
原縣長、現任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宜蘭縣再次參選。2017年,林聰賢北上出任農委會主委,由副縣長吳澤成出任代理縣長,但民進黨發覺所有潛在的候選人民調落後於國民黨的羅東鎮長林姿妙,故高層安排吳澤成北上出任政務委員,由原宜蘭縣區域立委、新潮流系的陳金德出任代理縣長,企圖希望陳金德以代理縣長的身份做好縣政再轉身參選。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宜蘭縣縣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2月10日[127] | 林信華 | ![]() → ![]() |
曾任宜蘭縣副縣長、中國國民黨宜蘭縣主委。 | 自行宣佈參選。 |
2018年1月31日[128] | 林姿妙 | ![]() |
現任羅東鎮鎮長,曾任宜蘭縣議員。 | 政黨徵召候選人。 |
2018年3月14日[82] | 陳歐珀 | ![]() |
現任宜蘭縣立法委員,曾任國大代表、代理三星鄉鄉長。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8月27日[129] | 陳秋境 | ![]() |
龍華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畢業,曾任台灣自來水公司、國立宜蘭大學等單位服務。 | 自行登記參選。 |
2018年8月31日[130] | 林錦坤 | ![]() |
曾任員山鄉民代表。 | 自行登記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徵召現任羅東鎮鎮長林姿妙參選,亦擔任3屆12年宜蘭縣議員,並於2009年當選綠大於藍的羅東鎮鎮長。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將提名現任立委陳歐珀競選。陳曾任民進黨宜蘭縣黨部主委、國大代表等。
- 林信華宣布退出中國國民黨自行參選。林曾任宜蘭縣副縣長、中國國民黨宜蘭縣黨部主委。
- 無黨籍陳秋境自行登記參選,曾任台灣自來水公司、國立宜蘭大學等單位服務。
- 曾任員山鄉民代表,參選過宜蘭縣第14屆縣長。無黨籍林錦坤自行登記參選。
競選過程[编辑]
本屆選舉民進黨有意角逐該縣縣長的人選中,民調皆落後於國民黨的候選人林姿妙,而高層安排空降出任代理縣長的陳金德亦宣佈不報名參與初選,只願意接受徵召。經過一段空窗期後,則由現任立委的陳歐珀出馬參選。 選前8個月,林姿妙發起萬人連署「拒絕用肺發電」,林姿妙表示,許多前輩為宜蘭的努力,讓宜蘭有一片好山、好水、好空氣,缺電不能犧牲宜蘭人健康,我們拒絕深澳燃煤發電廠。[131]
- 無黨籍林信華以「超越黨派,興利於民」、「能力決定未來的命運」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宜蘭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國民 林姿妙 | 民進 陳歐珀 | 無黨 林信華 | ![]() | |
艾普羅 | 2017年4月14日 | 28.6% | 18.2% | - | 53.2%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7月21日 | 57% | 23% | 7% | 13% | |
年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2月27日 | 45.89% | 23.37% | - | 30.74%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11日 | 41.2% | 15.8% | 3.9% | 39.1% | |
東森新聞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9日 | 35.6% | 23.1% | 4.4% | 25.6% | |
自由時報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1日 | 37.61% | 23.38% | 4.38% | 34.03% | |
信傳媒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6日 | 40.1% | 26.5% | 5.8% | 25.5% | |
聯合報系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5日 | 42% | 13% | 5% | 45% | |
TVBS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7日 | 47% | 19% | 5% | 28% | |
旺旺中時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7日 | 44.6% | 14.3% | 3.1% | 36.2% | |
台灣指標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1日 | 42.0% | 24.3% | 4.6% | 25.9% |
選舉預估[编辑]
選舉結果[编辑]
由於國民黨候選人林姿妙在這八年羅東鎮長任內勤走基層,足印遍佈全縣,而代理縣長陳金德的強橫施政作風令民進黨在選情上扣分,且在選戰初期與民進黨當時初選唯一的候選人陳歐珀屢傳不合,泛綠內部的整合問題時有所聞,到選戰後期陳金德才與陳歐珀合體助選,加上受到於中央執政不力的影響、1124滅東廠的號召等議題,使得民進黨在長期獨大的宜蘭縣失去支持,票源難以鞏固。時任區域立委陳歐珀在泛藍分裂的情形下仍以兩萬八千多票的差距敗給林姿妙,連自己擔任三星鄉代理鄉長時的「三星蔥」政績牌都失效,甚至在傳統深綠票倉冬山鄉、五結鄉和壯圍鄉等均全數淪陷,只有在自己的家鄉員山鄉以300餘票的些微差距險勝,陳歐珀所獲得的票數及百分比是民進黨創黨以來在宜蘭縣長選舉中的最低紀錄,歷屆兩屆九年的執政,再度交出了政權給國民黨。林姿妙成為第一位女性縣長,也是繼前縣長林聰賢後第二位由曾任羅東鎮長的人當選宜蘭縣長。
2018年宜蘭縣縣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林信華 | ![]() | 27,399票 | 10.95% | |||
2 | 林姿妙 | ![]() | 123,767票 | 49.48% | ![]() |
||
3 | 陳歐珀 | ![]() | 95,609票 | 38.23% | |||
4 | 林錦坤 | ![]() | 1,922票 | 0.77% | |||
5 | 陳秋境 | ![]() | 1,424票 | 0.57%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373,510人 | ||||
投票率 | 69.09% | 投票人數 | 有效:250,121人 無效:7,927人 |
新竹縣[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新竹縣選民結構,由泛藍領先泛綠二十多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然而,由於當地政治生態主要由宗親勢力主導,因此本縣過去亦曾經分別由國、民兩大黨執政過[96]。新竹縣在戒嚴時期,除第六屆縣長劉榭熏為黨外人士之外,即長期由中國國民黨主政[47]。但在1989年底,甫成立的民主進步黨贏得縣長寶座,並展開了長達三屆十二年的執政[48]。2001年縣長選舉時,獲國民黨提名的鄭永金擊敗尋求連任的林光華,新竹縣也自此由國民黨執政至今[134]。
近年來,國民黨在新竹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蕭配拿下七成四的票數。民主進步黨歷年在新竹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0年立委補選,由彭紹瑾獲得五成六的票數當選。上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爭取連任的邱鏡淳,僅以五千多票的微幅差距,險勝獲民進黨支持、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鄭永金。在2016年總統大選,英仁配在新竹縣以四成三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五,而宋瑩配亦有兩成二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國民黨的林為洲以三成七的票數當選。
現任縣長邱鏡淳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新竹縣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新竹縣縣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8月12日[135] | 徐欣瑩 | ![]() |
時任民國黨主席、曾任新竹縣立法委員、中國國民黨第十九屆中常委、新竹縣議員。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7年12月19日[136] | 楊文科 | ![]() |
時任新竹縣副縣長、曾任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局長。 | 政黨徵召候選人[137]。 |
2018年4月3日[138] | 鄭朝方 | ![]() |
時任民主進步黨發言人和民主進步黨客家事務部主任。 | 政黨徵召候選人。 |
2018年7月24日 | 林為洲 | ![]() |
現任立法委員,原欲脫黨參選本屆縣長。 | 宣布退選,支持楊文科。 |
2018年8月30日[139] | 葉芳棟 | ![]() |
機械工廠老闆。 | 自行登記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徵召現任新竹縣副縣長楊文科[140]。
- 在野的民國黨提名主席徐欣瑩參選。徐曾擔任立法院第八屆新竹縣區域立法委員,亦曾擔任中國國民黨第十九屆中常委。
- 在野的民主進步黨提名發言人鄭朝方參選。鄭曾任民進黨客家事務部主任。
- 在野的葉芳棟自行登記參選,曾參選2014年新竹縣長。
競選過程[编辑]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新竹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民國 徐欣瑩 | 國民 楊文科 | 民進 鄭朝方 | ![]() | ||
年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月4日 | 32.18% | 23.59% | - | 24.85%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16日 | 20.1% | 27% | 4.7% | 39.8%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1日 | 18.3% | 21.3% | 4.5% | 38.4% | ||
年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2日 | 40.2% | 23.3% | 8.82% | 18.39%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9日 | 31% | 27% | 9% | 32%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11日 | 19.7% | 26.3% | 9.7% | 44.2%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27日 | 27.5% | 23.6% | 6.5% | 17.1%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1日 | 30.5% | 25.9% | 7.2% | 19.2% | ||
山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24日 | 37.2% | 26.7% | 12.0% | 23.1% | ||
艾普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25日 | 20.4% | 16.9% | 6.2% | 31.1% |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31日 | 28% | 25% | 13% | 34% | ||
年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0日 | 32.56% | 23.25% | 9.11% | 35.08% | ||
全國公信力1 | 2018年9月16日 | 27.8% | 23.4% | 12.6% | 34.8% | ||
聯合報系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日 | 31% | 25% | 11% | 32% | ||
台灣指標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日 | 25.9% | 23.3% | 9.1% | 31.5% | ||
艾普羅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2日 | 24.8% | 27.5% | 10.2% | 28.7% | ||
全國公信力5 | 2018年10月29日 | 24.8% | 26% | 10.4% | 31.4% | ||
聯合報系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2日 | 36% | 29% | 11% | 23% | ||
全國公信力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7日 | 25.4% | 31.7% | 11.7% | 26.3% | ||
旺旺中時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9日 | 26.3% | 28.7% | 10.5% | 25.7% | ||
年代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1日 | 27.56% | 33.41% | 12.21% | 25.10% | ||
趨勢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1日 | 28.8% | 33.0% | 14.8% | 21.4% | ||
展欣科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1日 | 30% | 27% | 23% | 20% | ||
註:* 民意調查包含其他候選人。
1: |
選舉預估[编辑]
選舉結果[编辑]
雖然近兩年以來徐欣瑩勤跑新竹縣基層。而國民黨候選人楊文科雖為副縣長,但從未參選過。加上國民黨初選時的爭議,瀕臨整合失敗,而民進黨的鄭朝方的支持亦主要來自於其父親鄭永金。在國民黨的初選爭議時,民進黨的前縣長林光華亦曾出面支持國民黨林為洲。使徐欣瑩的民調一直領先。選前最後一週民進黨緊咬徐欣瑩的協助派白米爭議,指責徐賄選,間接令徐得票下降,使楊文科得以一萬多票的差距當選。徐欣瑩僅在其經營竹北及新豐小勝,其他地區亦未能拉近與楊文科的差距。
2018年新竹縣縣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楊文科 | ![]() | 107,877票 | 38.20% | ![]() |
||
2 | 葉芳棟 | ![]() | 5,168票 | 1.83% | |||
3 | 鄭朝方 | ![]() | 78,170票 | 27.68% | |||
4 | 徐欣瑩 | ![]() | 91,190票 | 32.29%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427,652人 | ||||
投票率 | 67.95% | 投票人數 | 有效:282,405人 無效:8,195人 |
新竹市[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新竹市選民結構,由泛藍領先泛綠十幾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三成[2]。本市在1980年代升格為省轄市初期,由黨外「施家班」執政,甚至在1984年市長補選中,以官司糾纏之身投入選舉的施性忠仍然高票當選市長[59]。1985年,中國國民黨在激烈的競選過程中,以些微差距贏得市長寶座,並展開了三屆十二年的執政[48]。但在1997年市長選舉,民主進步黨提名的蔡仁堅因獲新黨大老許歷農站臺支持而當選,唯2001年新竹市再度撐起藍天,並由國民黨執政三屆十三年[141]。2014年,本市再度變天,甚至在泛綠分裂的狀況下,仍由民進黨的林智堅勝出[142]。
近年來,國民黨在新竹市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5年市長選舉,由林政則以六成九的票數當選連任。民主進步黨歷年在新竹市的最高得票率則在1997年市長選舉,由蔡仁堅獲得五成六的票數當選。而親民黨過去亦曾經在新竹市具有強大影響力,並在2001年立委選舉一舉超越國民兩大黨,高居各政黨得票率之首。上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由市長許明財尋求連任,民進黨提名市議員林智堅,而前市長蔡仁堅則脫黨參選。選舉結果,林智堅以一千餘票差距,險勝許明財。在2016年總統大選,英仁配在新竹市以五成一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三成二,而宋瑩配亦有一成六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的柯建銘以四成一的票數當選連任。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新竹市市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11月29日[61] | 林智堅 | ![]() |
現任新竹市市長、曾任新竹市議員。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1月31日[128] | 許明財 | ![]() |
曾任新竹市市長、新竹市政府勞工局長。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6月11日[143] | 黃源甫 | ![]() |
時任小兒科醫生。 | 自行宣佈參選。 |
2018年7月11日[144] | 謝文進 | ![]() |
現任新竹市議會議長。 | 自行宣佈參選。 |
2018年8月31日[145] | 李驥羣 | ![]() |
香山老農。 | 自行登記參選。 |
2018年8月31日[146] | 郭榮睿 | ![]() |
政治素人。 | 自行登記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提名現任市長林智堅競選連任。林在擔任市長前,曾任新竹市議員、立法委員柯建銘助理。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提名前市長許明財參選。
- 時任小兒科醫生黃源甫,自行宣布參選。
- 時任新竹市議會議長謝文進,自行宣布參選。
- 香山老農,政治素人李驥羣, 自行登記參選。
- 政治素人郭榮睿,自行登記參選。
競選過程[编辑]
本屆選舉呈現多人角逐局面。
- 民進黨林智堅以「明日新竹 六大幸福」為競選主軸。
- 無黨籍謝文進以「信任X進步 新竹力量」、「新竹我準備好了!」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黃源甫以「白色力量 同行致遠」、「新竹變偉大 為世界之光」為競選口號。
- 無黨籍李驥羣以「驥智驥慧揭弊端,群策群力推善政」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新竹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民進 林智堅 | 國民 許明財 | 無黨 謝文進 | ![]() | |
自由時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11月14日 | 59.9% | 19.8% | - | 20.3% | |
三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月26日 | 56.4% | 23.4% | - | 20.2%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3月27日 | 51.4% | 12.0% | - | 36.6% | |
遠見雜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30日 | 59.7% | 23.3% | - | 20% | |
民主進步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19日 | 55.8% | 14.5% | 7.7% | 22% | |
台灣綠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0日 | 40.9% | 15.9% | 26.8% | 16.4% | |
三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20日 | 51.1% | 13.6% | 10.4% | 24.9%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7日 | 48.4% | 15.3% | 9.5% | 26.8%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16日 | 38.5% | 16.9% | 6.2% | 27.1% | |
台灣綠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8月24日 | 48.5% | 13.6% | 7.9% | 30% | |
民主進步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3日 | 45.6% | 13.2% | 9.9% | 31.3% | |
山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1日 | 40.6% | 17.1% | 14.5% | 27.8% | |
山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6日 | 40.6% | 17.6% | 13.0% | 28.8% | |
謝文進團隊 | 2018年11月6日 | 34.1% | 15.7% | 30.6% | 19.6% |
選舉預估[编辑]
選舉結果[编辑]
2018年新竹市市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謝文進 | ![]() | 44,101票 | 20.31% | |||
2 | 李驥羣 | ![]() | 705票 | 0.32% | |||
3 | 黃源甫 | ![]() | 3,603票 | 1.66% | |||
4 | 許明財 | ![]() | 60,508票 | 27.87% | |||
5 | 郭榮睿 | ![]() | 574票 | 0.26% | |||
6 | 林智堅 | ![]() | 107,612票 | 49.57% | ![]()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338,323人 | ||||
投票率 | 65.44% | 投票人數 | 有效:217,103人 無效:4,299人 |
苗栗縣[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苗栗縣選民結構,由泛藍領先泛綠二十多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唯過去各項選舉藍軍常因派系紛爭而分裂[96]。本縣自1950年代實施地方自治以來,即長年由中國國民黨執政,這種局面直到1990年代才產生改變[59]。1993年,劉派立委何智輝以無黨籍身份擊敗國民黨競選連任的張秋華,而無黨籍人士傅學鵬則自1997年起當選兩屆縣長,使得苗栗縣連續三屆十二年由無黨籍人士主政[59]。2005年,獲國民黨提名的劉政鴻當選,苗栗縣也自此由國民黨執政至今[148]。
近年來,國民黨在苗栗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全縣共囊括七成二的票數。而在上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立委徐耀昌,民進黨提名立委吳宜臻,前無黨籍立委康世儒亦參選。選舉結果,徐耀昌以四成七得票率當選,吳宜臻、康世儒則分別獲得兩成八及一成九的得票率。民主進步黨歷年在苗栗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英仁配以四成五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則為三成八,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七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苗栗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苗栗縣縣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12月20日[149] | 徐耀昌 | ![]() |
現任苗栗縣縣長、曾任苗栗縣立法委員。 | 政黨提名侯選人。 |
2018年3月14日[82] | 徐定禎 | ![]() |
現任苗栗縣頭份市市長。 | 民主進步黨禮讓。 |
2018年3月15日[150] | 黃玉燕 | ![]() |
現任宗教文化出版社總編輯。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8年8月28日[151] | 朱泰平 | ![]() → ![]() |
現任民進黨苗栗縣黨部執委。 | 自行宣布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提名現任縣長徐耀昌競選連任。徐擔任縣長前,曾任苗栗山區立法委員、頭份鎮鎮長。
- 在野整合的現任苗栗縣頭份市長徐定禎。
- 曾經參選苗栗縣議員及立委皆落選黃玉燕自行宣布參選。
- 民進黨苗栗縣黨部執委朱泰平自行登記參選。
競選過程[编辑]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苗栗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國民 徐耀昌 | 無黨 徐定禎 | ![]() | ||
大社會民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月26日 | 46.5% | 21.1% | 32.4%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13日 | 56.9% | 17.6% | 25.5%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7月2日 | 35.9% | 16.5% | 29.7% | ||
旺旺中時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5日 | 47.6% | 13.2% | 37.7% | ||
註:* 民意調查包含其他候選人。 |
選舉預估[编辑]
苗栗縣版圖結構泛藍領先泛綠約20~30%左右,故推測徐耀昌連任機率極高。
選舉結果[编辑]
2018年苗栗縣縣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朱泰平 | ![]() | 6,880票 | 2.26% | |||
2 | 徐定禎 | ![]() | 112,704票 | 37.03% | |||
3 | 黃玉燕 | ![]() | 9,030票 | 2.97% | |||
4 | 徐耀昌 | ![]() | 175,756票 | 57.74% | ![]()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446,507人 | ||||
投票率 | 70.74% | 投票人數 | 有效:304,370人 無效:11,471人 |
彰化縣[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彰化縣多年以來,由藍綠輪流主政,選民結構由藍綠均分,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唯民進黨籍縣長均有無法連任的魔咒。彰化縣在1980年代以前,均由中國國民黨掌政[47]。1981年起,黨外律師黃石城當選兩屆縣長,而民進黨的周清玉並於1989年獲勝,使得彰化縣連續三屆十二年由黨外及泛綠人士主政[59]。1993年,面臨府會關係惡化、及綠軍地方幹部公開倒向對手陣營,周清玉敗給國民黨的阮剛猛,而阮在1997年也僅以數千票之差驚險保住執政權[152]。2001年,民進黨的翁金珠當選縣長,其票數甚至高過國親兩黨的總得票數[152]。2005年起,國民黨的卓伯源當選兩屆縣長[153]。2014年,本縣再度變天,甚至在泛綠分裂的狀況下,仍由民進黨的魏明谷以過半票數當選[154]。
近年來,國民黨在彰化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蕭配拿下五成八的票數。民主進步黨歷年在彰化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英仁配以五成六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則為二成九,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五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彰化縣四席區域立委中,民進黨贏得三席,國民黨一席。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彰化縣縣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11月29日[61] | 魏明谷 | ![]() |
現任彰化縣縣長、曾任彰化縣立法委員。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7年12月20日[149] | 王惠美 | ![]() |
現任彰化縣立法委員,曾任鹿港鎮長。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1月19日[155] | 洪敏雄 | ![]() |
曾任高雄市警察局人事室主任。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8年5月17日[156] | 黃文玲 | ![]() |
曾任![]()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8年8月31日[157] | 白雅燦 | ![]() |
曾任培元中學三民主義老師。 | 自行宣布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提名現任縣長魏明谷競選連任。魏擔任縣長前,曾任彰化縣第四選舉區立法委員。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則辦理初選,提名立法委員王惠美競選縣長。亦曾擔任鹿港鎮鎮長。
- 曾經參選彰化縣長,曾任高雄市警察局人事室主任洪敏雄自行宣布參選。
- 曾經參選彰化縣長,曾任
台聯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曾參選彰化縣立法委員黃文玲自行宣布參選。
- 曾在選舉中抨擊蔣經國被捕,未經公開審判即判處無期徒刑,並囚於綠島監獄。曾於台北市參選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白色恐怖受難人白雅燦自行宣布參選。
競選過程[编辑]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彰化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民進 魏明谷 | 國民 王惠美 | 無黨 黃文玲 | ![]()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7年4月10日 | 39.9% | 25.7% | - | 34.4% | |
年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月8日 | 26.3% | 35.9% | - | 33.06%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2月13日 | 33.6% | 28% | - | 38.4%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3月13日 | 31.9% | 28.3% | - | 39.8% | |
大社會民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4日 | 25.1% | 35.0% | - | 39.9% | |
東森新聞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日 | 29.6% | 29% | 4.7% | 26.3% | |
自由時報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4日 | 31.31% | 30.52% | 2.29% | 35.48% | |
聯合報系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8日 | 24% | 34% | 1% | 38% | |
台灣世代智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3日 | 32.3% | 31.7% | 6% | 30%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4日 | 28.8% | 37.7% | 5.8% | 26.4% | |
信傳媒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6日 | 34.5% | 33.3% | 4.8% | 26.2% | |
全國公信力5 | 2018年10月25日 | 23.9% | 33.4% | 2.6% | 35.5%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8日 | 23.2% | 38.1% | 4.5% | 27.7% | |
聯合報系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6日 | 24% | 41% | 4% | 31% | |
兩岸政經研究學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6日 | 34.2% | 30.9% | 6.1% | 28.8% | |
三立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9日 | 35.4% | 33.4% | 5.8% | 25.3% | |
註:* 民意調查包含其他候選人。
1: |
選舉預估[编辑]
選舉結果[编辑]
2018年彰化縣縣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魏明谷 | ![]() | 283,269票 | 39.87% | |||
2 | 王惠美 | ![]() | 377,795票 | 53.18% | ![]() |
||
3 | 白雅燦 | ![]() | 7,402票 | 1.04% | |||
4 | 黃文玲 | ![]() | 34,690票 | 4.88% | |||
5 | 洪敏雄 | ![]() | 7,263票 | 1.02%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1,031,222人 | ||||
投票率 | 70.90% | 投票人數 | 有效:710,419人 無效:20,717人 |
選戰初期,魏明谷與基層實力雄厚的立委王惠美隨即陷入了激戰,雙方在台泥工業區的議題互相打擊,同時剛才經歷初選廝殺的民進黨中央也極力挽救彰化,要求魏多多宣傳政績,並整合原欲轉戰縣長的時任彰化市長邱建富。未料,民調逐漸出現領先態勢之際,因傳統南部綠營優勢區的治水不利導致韓流興起,眾人對時任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的不滿也宣洩至故鄉彰化縣,同為綠營的首長魏明谷因而首當其衝。上屆因林滄敏和卓伯源派系不合導致大敗的國民黨此次因王惠美過去從政經歷並無交惡情形,而王亦為國民黨當時在彰化的唯一立委,導致派系團結力挺;反而民進黨方面雖是魏明谷爭取連任,卻總有內部派系仍未走出初選的競爭關係,再遭遇農民普遍的泛綠執政的不滿,導致最後局勢反轉,上屆魏明谷以十萬票之差從國民黨九年執政中奪回政權,這次國民黨亦以近十萬票再次拿回執政權,綠營縣長無法連任的魔咒仍然持續。
南投縣[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南投縣選民結構,由泛藍基本盤領先泛綠約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本縣在1990年代以前,一直由中國國民黨執政,直到1997年縣長選舉,曾任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的彭百顯以無黨籍身份順利當選,打破國民黨長期執政局面;而民進黨籍的林宗男也因為泛藍勢力嚴重分裂而在2001年勝出選舉,使得南投縣連續八年由泛綠人士主政[152]。2005年縣長選舉由國民黨的李朝卿當選,南投縣也自此由國民黨執政至今[158]。
近年來,國民黨在南投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全縣共囊括六成二的票數。而在上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林明溱,僅以五千多票的微幅差距,險勝民進黨候選人李文忠。民主進步黨歷年在南投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英仁配以五成二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則為三成二,而宋瑩配亦有一成六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南投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南投縣縣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12月20日[149] | 林明溱 | ![]() |
現任南投縣縣長、曾任南投縣立法委員。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7年12月27日[159] | 洪國浩 | ![]() |
現任草屯鎮鎮長、曾任南投縣農田水利會會長。 | 政黨徵召候選人。 |
候選人[编辑]
競選過程[编辑]
本屆選舉呈現藍綠對決局面。
- 國民黨林明溱以「骨力、肯做。捲袖做事的縣長」為競選口號。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南投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國民 林明溱 | 民進 洪國浩 | ![]()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3月13日 | 59.4% | 11.7% | 28.9%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3月23日 | 37.9% | 8.9% | 53.2% | ||
旺旺中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9日 | 48.4% | 13.0% | 37.6% |
選舉結果[编辑]
儘管林明溱在四年前在大環境不利下以五千多票的微幅差距險勝,但他在四年來勤於縣政,選舉期間民調一直領先,民進黨籍的洪國浩由於起步太遲,結果慘敗,在大環境不佳的情形下連其擔任鎮長的草屯也大輸,民進黨在南投縣各地得票率更全軍覆沒,是民進黨在南投縣的空前慘敗。兩黨差距由上次的五千多票,拉大到九萬多票。
2018年南投縣縣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林明溱 | ![]() | 195,385票 | 66.72% | ![]() |
||
2 | 洪國浩 | ![]() | 97,460票 | 33.28%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413,222人 | ||||
投票率 | 72.75% | 投票人數 | 有效:292,845人 無效:7,763人 |
雲林縣[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雲林縣的地方派系勢力龐大,過去曾是中國國民黨的基本地盤,但近年來已由藍翻綠[59]。就選民結構而言,泛綠領先泛藍約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雲林縣在1990年代以前,一直由中國國民黨執政,然而在1999年縣長補選,無黨籍的時任議長張榮味一舉擊敗國、民兩大黨候選人,張在2001年選擇轉入國民黨並當選連任[59]。2005年,蘇治芬成為第一位民進黨籍的雲林縣縣長,雲林縣也自此由民進黨執政至今[160]。
歷年來,民進黨在雲林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9年縣長選舉,由蘇治芬以六成五的票數當選連任。而國民黨近年來在雲林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1年縣長選舉,由張榮味以六成二票數當選連任。上屆縣長選舉,民進黨的李進勇,以五成七的票數當選。在2016年總統大選,英仁配在雲林縣以六成三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兩成五,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二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雲林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雲林縣縣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11月29日[61] | 李進勇 | ![]() |
時任雲林縣縣長。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1月31日[128] | 張麗善 | ![]() |
時任不分區立法委員,曾任雲林縣立法委員。 | 政黨徵召候選人 |
2018年8月30日[161] | 林佳瑜 | ![]() |
執業牙醫師,2005年亦曾參選雲林縣縣長。 | 自行登記參選。 |
2018年8月31日[162] | 王麗萍 | ![]() |
曾任雲林縣議會議員、不分區立法委員,現任紫色姊妹電臺董事長。 | 自行登記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提名現任縣長李進勇競選連任。李為法官出身,早年擔任基隆市立法委員、基隆市市長。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徵召上屆參選落敗的時任不分區立委張麗善再度參選。張於選前22天辭去立法委員職務以刺激選情,其兄張榮味曾任雲林縣縣長。
- 牙醫師林佳瑜自行登記參選。
- 無黨籍王麗萍自行登記參選,曾任雲林縣議會第11、12、13屆縣議員、民進黨第4屆不分區立法委員,現任紫色姊妹電臺董事長。
競選過程[编辑]
本屆選舉乃繼2014年縣長選舉以來,李、張兩人二度同台角逐。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雲林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民進 李進勇 | 國民 張麗善 | ![]()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5月21日 | 32.8% | 19.6% | 47.6% | ||
全國公信力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7日 | 32.6% | 25.3% | 35.8% | ||
全國公信力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2日 | 30.3% | 28% | 35.9% | ||
註:* 民意調查包含其他候選人。 |
選舉結果[编辑]
儘管選前多份民調皆顯示李進勇以些微差距領先,但因其過去4年任內未能有效處理農民生計問題,導致農產品的售價低於維持生計的水平線,農民血本無歸,所以滿意度始終介於4~5成的低標,再加蘇治芬與李進勇反目成仇、中央施政不力拖累,導致李4年前以5萬7千票贏張,本屆卻以4萬7千票之差落敗,這也是李繼競選連任基隆市長失利後再一次爭取連任失敗。張派及韓國瑜之妻李佳芬本來在雲林就有一定聲望,韓國瑜在北農總經理任內關注雲林果菜市場,此次亦大力輔選。張家終於在十三年後再次取得雲林縣政權。
2018年雲林縣縣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林佳瑜 | ![]() | 6,163票 | 1.57% | |||
2 | 李進勇 | ![]() | 163,325票 | 41.72% | |||
3 | 王麗萍 | ![]() | 11,261票 | 2.88% | |||
4 | 張麗善 | ![]() | 210,770票 | 53.83% | ![]()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565,078人 | ||||
投票率 | 71.57% | 投票人數 | 有效:391,519人 無效:12,928人 |
嘉義縣[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嘉義縣近年來是綠軍的天下,就選民結構而言,泛綠領先泛藍十幾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嘉義縣在2000年臺灣首次政黨輪替以前,除了第二屆縣長李茂松為無黨籍外,即長年由中國國民黨主政[165]。2001年,林派掌門人、時為國民黨籍立委陳明文,以國民黨脫離本土路線為由退黨,帶領整個林派加入民進黨,並於該年底當選縣長。而民進黨也藉由結合地方派系,成功的在嘉義縣執政至今,並進而掌握議會、鄉鎮市長席次,產生完全執政的局面[166]。
近年來,中國國民黨在嘉義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8年區域立委選舉,黨籍候選人在全縣囊括五成的票數。民主進步黨在嘉義縣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英仁配以六成五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二成三,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一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嘉義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現任縣長張花冠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嘉義縣再次參選。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嘉義縣縣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8年3月7日[167] | 吳育仁 | ![]() |
曾任不分區立法委員。 | 政黨徵召候選人。 |
2018年3月14日[82] | 翁章梁 | ![]() |
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委、嘉義縣政府社會局局長。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6月20日[168] | 吳芳銘 | ![]() → ![]() |
現任嘉義縣副縣長。 | 自行宣布參選。 |
2017年10月19日[169] | 林國龍 | ![]() |
退休藥商。 | 自行宣布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經由初選提名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委翁章梁參選。翁為野百合學運總指揮出身,曾任嘉義縣社會局局長等職務。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徵召前不分區立委吳育仁參選。
- 時任嘉義縣副縣長吳芳銘宣布脫黨,自行宣布參選。
- 溪口鄉鄉民林國龍自行宣布參選。
競選過程[编辑]
本屆民進黨縣長黨內初選,現任縣長張花冠支持議長張明達,現任立委、前縣長陳明文支持前農委會副主委翁章梁參選,引爆嘉義「花文之亂」前、後任縣長互相批評。[170]初選後蔡英文總統兼民進黨主席出面斡旋下,民進黨嘉義縣長初選紛爭在2018年3月21日落幕,參加初選的前農委會副主委翁章梁和嘉義縣議會議長張明達兩人公開擁抱數次,強調選後會大團結。[171]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嘉義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民進 翁章梁 | 國民 吳育仁 | 無黨 吳芳銘 | 無黨 林國龍 |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4日 | 34.3% | 15.3% | - | - | 50.4%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4日 | 29.3% | 22.8% | 5.0% | 2.6% | 32.4% |
選舉結果[编辑]
2018年嘉義縣縣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翁章梁 | ![]() | 145,288票 | 50.95% | ![]() |
||
2 | 吳芳銘 | ![]() | 51,020票 | 17.89% | |||
3 | 林國龍 | ![]() | 4,596票 | 1.61% | |||
4 | 吳育仁 | ![]() | 84,243票 | 29.54%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428,649人 | ||||
投票率 | 70.75% | 投票人數 | 有效:285,147人 無效:18,122人 |
嘉義市[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傳統上,嘉義市選民以支持黨外及泛綠者為多,唯近年來藍綠已呈現勢均力敵的態勢,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五[2]。自1982年升格為省轄市以來,嘉義市曾經長達二十多年由黨外「許家班」(即許世賢,張博雅,張文英三母女)主政,也因此本市往往被稱為「民主聖地」[172]。然而,此現象隨著2005年起,「許家班」票源分裂,國民黨的黃敏惠成功當選兩屆市長,而被打破[173][174]。惟在2014年,嘉義市再度變天,民進黨的涂醒哲以過半票數當選[175]。
近年來,國民黨在嘉義市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5年市長選舉,由黃敏惠獲得五成五的票數當選。上屆市長選舉中,民進黨的涂醒哲以八千多票的差距,小贏國民黨的陳以真。民主進步黨在嘉義市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英仁配以六成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二成八,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二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的李俊俋以五成四的票數當選連任。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嘉義市市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11月29日[61] | 涂醒哲 | ![]() |
現任嘉義市市長,曾任不分區立法委員及行政院衛生署長。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1月16日[176] | 黄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 | ![]() |
自由工作者,曾參與過2014年嘉義縣縣長及2016年嘉義市立委的選舉皆落敗 | 自行宣佈參選。 |
2018年2月27日[177] | 黃敏惠 | ![]() |
嘉義市第7、第8屆市長、第6屆嘉義市立法委員、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中國國民黨代理主席。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2月2日[178] | 蕭淑麗 | ![]() → ![]() |
現任嘉義市議會議長,曾任嘉義市農會總幹事。 | 自行宣佈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提名現任市長涂醒哲競選連任。涂擔任市長前,曾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不分區立法委員,亦曾參選過2009年嘉義市長選舉。
- 無黨籍蕭淑麗宣布脫離中國國民黨自行競選市長。蕭現任職嘉義市議會議長,曾任嘉義市農會總幹事,亦曾於2014年嘉義市長選舉以無黨籍身份競選,後退選改選2014年嘉義市議員選舉當選嘉義市議員,並以中國國民黨籍的身分當選嘉義市議長職位。
- 曾參選嘉義縣縣長、嘉義市立法委員皆落選的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自行宣佈參選。
競選過程[编辑]
這次市長選舉涂醒哲執政民調低迷被外界認為由立委李俊俋代表民進黨參選,2017年11月29日涂醒哲獲黨提名[179],國民黨提名前市長黃敏惠回鍋參選。嘉義市議長蕭淑麗則退出國民黨,自行參選,嘉義市泛藍分裂。[180]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嘉義市市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國民 黃敏惠 | 民進 涂醒哲 | 無黨 蕭淑麗 | ![]() | |
年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月15日 | 53.23% | 22.08% | - | 24.69% | |
大社會民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4月27日 | 34.4% | 21.9% | 15.1% | 28.6%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4日 | 31.2% | 18.2% | 18.0% | 26.4% | |
信傳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5日 | 22.4% | 35.3% | 14.0% | 28.3% | |
東森新聞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16日 | 35.4% | 26.0% | 10.7% | 18.6% | |
自由時報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28日 | 24.56% | 30.14% | 17.91% | 27.10% | |
聯合報系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日 | 28% | 25% | 17% | 29% | |
TVBS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5日 | 35% | 29% | 15% | 20% | |
全國公信力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0日 | 28% | 25.6% | 15.3% | 26.0% | |
全國公信力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4日 | 28.8% | 26.5% | 13.2% | 25.9% | |
聯合報系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7日 | 31% | 28% | 15% | 24% | |
註:* 民意調查包含其他候選人。
1: |
選舉預估[编辑]
2018年嘉義市市長選舉預估 | ||||||
---|---|---|---|---|---|---|
預估來源 | 完成日期 | 投票率 | 民進 涂醒哲 | 國民 黃敏惠 | 無黨 蕭淑麗 | 無黨 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 |
TV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15日 | 70% | 41% | 40% | 15% | 1% |
選舉結果[编辑]
原本不被看好的涂醒哲在2014年在柯文哲效應的外溢之下意外當選市長,但其任內並無亮眼施政,而且與當初的核心競選團隊多數反目收場,故施政滿意度一直敬陪末座,今屆選舉國民黨多人跳出希望挑戰,前市長黃敏惠勝出國民黨初選得到提名,而民進黨一度傳出希望換人參選,最後涂醒哲的潛在競爭者相繼放棄挑戰的情況下,獲民進黨提名連任。知名度不足的蕭淑麗不甘心再度讓路,故脫離國民黨參選,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聲稱在國民黨分裂下,涂醒哲可以一拼。
選前韓國瑜在嘉義市大力助選,儘管蕭淑麗大打拔管議題、黃敏惠上屆不盡力輔選為陳以真討公道等,但由於「韓流」效應的外溢,國民黨亦擺平反黃敏惠的勢力後,選舉開票過程黃敏惠一直維持些微差距的領先,終以二千多票的微幅差距勝選,為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以來,第二位當選第三屆任期的市長。民進黨籍市長在嘉義市均無法連任的魔咒依舊持續,在泛藍分裂之下涂醒哲仍無力可回天,仍以敗選收場。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在嘉義市單一選區選舉時均須在東區與西區領先才得以勝選,黃敏惠是繼2012年李俊俋擊敗尋求連任的江義雄時僅在西區領先之後,再次打破了慣例,首次僅取得東區便贏得勝選。
2018年嘉義市市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蕭淑麗 | ![]() | 25,572票 | 17.98% | |||
2 | 黃敏惠 | ![]() | 58,558票 | 41.18% | ![]() |
||
3 | 黃宏成台灣阿成 世界偉人財神總統 | ![]() | 1,822票 | 1.28% | |||
4 | 涂醒哲 | ![]() | 56,256票 | 39.56%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212,843人 | ||||
投票率 | 67.91% | 投票人數 | 有效:142,208人 無效:2,326人 |
屏東縣[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屏東縣選民結構,泛綠領先泛藍約十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兩成[2]。本縣在1980年代以前,均由中國國民黨掌政[47]。自1981年以黨外身份參選的邱連輝當選縣長以來,四任縣長均無法連任,屏東縣亦由黨外人士、民主進步黨及中國國民黨輪流執政[47]。直到1997年民進黨提名的蘇嘉全當選縣長後,始於2001年成功連任,屏東縣也自此由民進黨執政至今。
近年來,國民黨在屏東縣的最高得票率則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蕭配拿下四成九的票數。民主進步黨在屏東縣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總統大選,由英仁配以六成三的票數領先,朱玄配得票率二成七,而宋瑩配亦有一成的票數。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屏東縣內的三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屏東縣縣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7年11月29日[61] | 潘孟安 | ![]() |
現任屏東縣縣長、曾任屏東縣立法委員。 | 政黨提名候選人。 |
2018年4月6日[181] | 蘇清泉 | ![]() |
曾任不分區立法委員、東港安泰醫院院長。 | 政黨徵召候選人。 |
2018年7月17日[182] | 李鎔任 | 中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 ![]() |
現任中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黨主席、中華全球華僑總會總會長。 | 自行宣布參選。 |
候選人[编辑]
- 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提名現任縣長潘孟安競選連任。潘擔任縣長前,曾任屏東縣第三選舉區立法委員、屏東縣議員。
-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徵召蘇清泉,蘇擔任曾任不分區立法委員、東港安泰醫院院長。
- 中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黨主席[183]、中華全球華僑總會總會長兼台灣區綠能作物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李鎔任自行宣布參選。
競選過程[编辑]
民意調查[编辑]
2018年屏東縣縣長選舉民意調查 | ||||||
---|---|---|---|---|---|---|
民調來源 | 完成日期 | 民進 潘孟安 | 國民 蘇清泉 | ![]() | ||
東森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6月19日 | 37.9% | 20.9% | 29.9% | ||
東森新聞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9月30日 | 36.4% | 24.8% | 22.5% | ||
台灣指標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0月22日 | 43.4% | 17.1% | 33.1% | ||
台灣指標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8年11月10日 | 41.6% | 19.3% | 33.4% | ||
註:* 民意調查包含其他候選人。 |
選舉預估[编辑]
選舉結果[编辑]
潘孟安於第一任縣長任內,積極在屏東縣內推行諸多公共建設及翻修多條自治規則,增進民眾的安全與便利,實踐了他首次參選縣長時所提出的「安居樂業」口號。並積極利用臉書等社群網站近距離與民眾互動,獲得多數民眾愛戴、信任與肯定。臉書粉絲專頁上獲得了超過廿萬人的支持即可見一斑,平面媒體一年一度的施政滿意度更屢屢居高不下,即便軍公教改革風暴、台灣正名、同性及其他議題公投之衝擊下,亦難以磨滅潘施政有成之事實。潘孟安是民進黨這次各縣市長候選人中得票率最高者,雖然因為大環境讓他得票率較2014年下滑,潘孟安出身地–屏南海線的選情綜觀,在本屆與藍營候選人大致呈現五五波狀態。蘇清泉任職許久的安泰醫院所在地–東港鎮幾乎呈現平盤、其餘海線鄉鎮的得票率均較上屆下滑5~8%不等,過往綠營常勝的枋寮鄉、藍營票倉琉球鄉更遭蘇清泉逆轉。但值得一提的是,潘孟安在藍營佔絕大優勢的原住民鄉得票率卻離奇呈現大幅上升,更在兩個原住民鄉拿下過半票數(霧台鄉52.81%,泰武鄉52.20%)。
2018年屏東縣縣長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李鎔任 | ![]() | 9,819票 | 2.09% | |||
2 | 蘇清泉 | ![]() | 197,518票 | 42.91% | |||
3 | 潘孟安 | ![]() | 262,809票 | 55.90% | ![]() |
||
選舉日期 | 2018年11月24日 | 選舉人數 | 689,393人 | ||||
投票率 | 71.09% | 投票人數 | 有效:470,146人 無效:19,932人 |
花蓮縣[编辑]
政治背景[编辑]
花蓮縣自古即被稱為後山,由於商業活動並不頻繁,居民多是軍公教人員,政治表現上也較為保守[59]。本縣選民結構,由泛藍領先泛綠三十多個百分點,而中間選民約有三成[2]。花蓮縣地方選舉史上除第一屆縣長楊仲鯨為中國民主社會黨籍外,歷屆縣長一直由中國國民黨籍及泛藍人士掌握[47]。直到2009年底,傅崐萁退黨當選兩屆縣長,終止了國民黨在花蓮五十多年來的執政,不過其政治光譜依舊是傾向泛藍[184]。
近年來,國民黨在花蓮縣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由馬蕭配拿下七成七的票數。而親民黨過去亦曾經在花蓮縣具有強大影響力,並在2004年立委選舉中,高居各政黨得票率之首。在上屆縣長選舉,無黨籍縣長傅崐萁以五成七的票數連任。民主進步黨在花蓮縣的歷年最高得票率則在2016年立委選舉,由不分區立委轉戰花蓮縣區域立委的民進黨蕭美琴獲得五成三的票數當選,首次在單一選區兩票制下在花蓮區域贏得席次。而在同日舉行的總統大選,朱玄配以四成八的票數領先,英仁配得票率三成七,而宋瑩配亦有一成五的票數。
原縣長傅崐萁因已連任一屆,故本屆不得在花蓮縣再次參選。而選前傅崐萁亦因案入獄,由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代理花蓮縣長。
政黨初選[编辑]
2018年花蓮縣縣長政黨初選 | ||||
---|---|---|---|---|
表態日期 | 候選人 | 政黨 | 備註 | 狀態 |
2018年1月31日[128] | 徐榛蔚 | ![]() |
現任不分區立法委員。 | 政黨徵召候選人。 |
2018年4月11日[185] | 劉曉玫 | ![]() |
現任花蓮縣議會議員。 | 政黨徵召候選人。 |
2018年8月31日[186] | 黃師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