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世纪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千纪: | 前1千纪 | 1千纪 | 2千纪 |
世纪: | 前1世纪 | 1世纪 | 2世纪 | 3世纪 | 4世纪 | 5世纪 | 6世纪 |
年代: | 200年代 | 210年代 | 220年代 | 230年代 | 240年代 | 250年代 | 260年代 | 270年代 | 280年代 | 290年代 |
201年1月1日至3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3世纪。
重要事件、发展与成就[编辑]

250年的世界
- 战争与政治
- 中國
- 204年,曹操攻克袁尚佔領的鄴城。
- 205年,袁譚反曹操,失敗。
- 207年:
- 208年:
- 209年:
- 211年:
- 212年:
- 馬超等在藍田起兵,被夏侯淵擊敗。
- 9月,孫權徙治秣陵並建起石頭城,改名為建業。
- 213年,曹操與孫權在濡須口作戰。5月——曹操被封為魏公。5月——劉備入蜀。
- 214年:
- 215年:
- 217年:
- 218年:
- 219年:
- 220年12月10日——東漢獻帝劉協被逼禪位,曹丕稱帝,改國號為魏,中國歷史進入三國時期。
- 221年,劉備在四川成都稱帝,建立了蜀漢。
- 三國時代
- 222年,孫權自稱吳王,至此成天下三分之局。
- 223年:
- 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南征,爆發南中之戰,平定南方。8月,曹丕率軍南攻東吳,遇上河水結冰,被孫軍打敗。
- 226年,東吳乘魏文帝駕崩,進攻江夏,為太守文聘所敗。
- 227年,魏將孟達叛魏投蜀,魏大將司馬懿用數日時間包圍新城。次年1月,司馬懿進攻新城,斬殺孟達。
- 228年春天,蜀漢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12月,諸葛亮實行第二次北伐。
- 229年:
- 230年6月,魏將曹真上表伐蜀。因遇上暴雨、糧盡撤退。12月,孫權北伐合肥新城,被滿寵打敗。稱為第三次合肥之戰。
- 231年春天,蜀漢大臣諸葛亮進行第四次北伐。
- 234年,蜀漢諸葛亮進行第五次北伐,東吳響應,又被滿寵大敗,遂撤退。稱為第四次合肥之戰。諸葛亮病逝軍中,撤退問題觸發楊儀、魏延爭權,最後魏延被殺。
- 239年,日本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派遣難升米出使魏國,獲賜親魏倭王之金印。
- 246年:
- 253年3月,東吳太傅諸葛恪圍攻合肥無功而還。稱為第五次合肥之戰。
- 258年,東吳孫綝發動政變,罷黜孫亮為會稽王,迎立孫休為帝。
- 263年12月,曹魏滅蜀漢。
- 265年,司馬炎逼曹魏元帝曹奐退位,西晉王朝建立。
- 270年,河西鮮卑王禿髮樹機能起兵反晉,六月在萬斛堆殺秦州刺史胡烈。
- 272年,西陵之戰,孫吳大將陸抗擊敗西晉羊祜的進攻。
- 280年,西晉滅東吳,三國時代結束。
- 291年,八王之亂開始。
- 296年,八王之亂:趙王司馬倫入京並縱使賈后殺太子。楊茂搜建立仇池國。
- 三世纪危机,动摇罗马帝国
- 208年,羅馬皇帝塞維魯出兵不列顛,沒有取得多大進展。
- 211年,塞維魯病重死於約克。
- 217年,羅馬皇帝卡拉卡拉在出征帕提亞時被近衛軍殺死。
- 218年,塞維魯的妻妹朱麗婭·米薩煽動叛亂,共治皇帝馬克利努斯和迪亞杜門尼安被殺。
- 231年,亞歷山大·塞維魯去東方與波斯人作戰,情況稍有好轉,又要趕去西方抵抗日爾曼人。
- 235年,軍隊叛亂,亞歷山大·塞維魯被殺。
- 238年,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被元老院秘密指示近衛軍殺死。同年元老院推出四個皇帝,全部被殺。隨後即位的戈爾迪安三世不過13歲,是近衛軍的傀儡。
- 244年,羅馬軍隊選舉阿拉伯的菲利普當皇。
- 249年,阿拉伯的菲利普被造反的將領德西烏斯殺死。
- 251年,德西乌斯在與哥特人的戰爭中戰死。
- 加卢斯在253年又死于士兵之手。繼位的瓦勒良和加裏恩努斯不得不率領兩支大軍,一支在東部對付波斯人,另一支在西部對付日耳曼人,表示罗马帝國分爲東西兩部疆土的开端。
- 259年,萊茵河地區的將領波斯杜穆斯自立爲帝,建立高盧帝國,包括高盧、不列顛、西班牙大部。
- 260年,瓦勒良在和波斯人作戰時被沙普爾一世俘擄。
- 267年,東部的巴爾米拉獨立,將部分東方行省分裂出去。
- 268年,加裏恩努斯改革軍事,改革後的軍隊其後成功擊潰了東哥特人的進攻。加裏恩努斯改革軍事後不到一年就被部下殺死。
- 克勞狄二世在270年死於瘟疫,奧勒良即位,將羅馬帝國重新統一。
- 272年,奧勒良從巴爾米拉手裡收復了小亞細亞和敘利亞,隨後攻進了巴爾米拉城,俘虜了女王奇諾比亞。
- 273年,奧勒良將巴爾米拉城夷爲平地。同年,擊敗了高盧帝國君主泰特裏庫斯一世,將高盧、不列顛和西班牙重新並入帝國。
- 275年,奧勒良在出征波斯時被殺,元老院選舉克劳狄·塔西坨爲帝,這是最後一次元老院推舉皇帝。
- 276年,克劳狄·塔西坨被殺害,軍隊推出普羅布斯爲帝。普羅布斯粉碎了日爾曼人分三路對高盧的入侵,並將汪達爾人驅逐出巴爾幹半島。
- 282年,普羅布斯被殺後,即位的卡魯斯在北方再次打敗日爾曼人,並進攻波斯,一度佔領了泰西封。
- 283年卡魯斯暴斃,弟弟卡裏努斯繼位。
- 284年,近衛軍長官戴克裏先造反,在貝爾格萊德附近擊敗了卡裏努斯,成爲了帝國的統治者。
- 286年,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封馬克西米安為皇帝,管理帝國西部省分。
- 286年,羅馬將軍卡劳修斯(Carausius)割據不列顛群島建立不列顛帝國。
- 286年,四帝共治制开始。
- 中東
- 日本
- 中國
- 天灾人祸
- 社會與經濟
- 疾病与医学
羅馬皇帝加卢斯统治(251年-253年)時期爆發了一場持久的瘟疫。
- 环境与自然资源
重要人物[编辑]
世界领导人[编辑]
- 非洲
- 阿克蘇姆王國
- GDRT, King (c.200)
- `DBH, King (c.230–c.240)
- Sembrouthes, King (c.250)
- DTWNS, King (c.260)
- Endubis, King (c.270–c.300)
- 庫施王國
- Teritedakhatey, King (early 3rd century)
- Aryesbokhe, King (early 3rd century)
- Teqerideamani II, King (3rd century)
- Talakhidamani (c. 260 / c. 300)
- Maleqorobar, Prince (3rd century)
- Yesbokheamani, King (c. 300)
- 阿克蘇姆王國
- 美洲
- 蒂卡爾
- Foliated Jaguar, Ajaw (2nd–3rd century)
- Animal Headdress, Ajaw (c.292)
- 蒂卡爾
- 亚洲
- 欧洲
科学家[编辑]
- 劉徽,數學家
军事领袖[编辑]
艺术家[编辑]
王羲之,字逸少,瑯琊臨沂人,東晉元帝大興四年(西元三二一年)。中國書法家
各地主要政權[编辑]
以下是公元3世紀世界各地主要政權:
政權名稱 | 朝代/時期 | 政權領導人 | 備註 |
日本 | 古墳時代 | 卑弥呼 | |
新羅 | 朴王朝 | 奈解尼師今 助賁尼師今 沾解尼師今 味鄒尼師今 儒禮尼師今 基臨尼師今 |
|
高句麗 | 高王朝 | 山上王 東川王 中川王 西川王 烽上王 |
|
百濟 | 扶餘王朝 | 肖古王 仇首王沙伴王 古爾王 責稽王 汾西王 |
|
中國 | 東漢 | 劉協 | 220年,曹丕逼迫劉協禪讓帝位給他,開闢了魏國。 |
曹魏 | 曹丕 曹睿 曹芳 曹髦 曹奂 |
三國 | |
蜀汉 | 刘备 刘禅 |
||
东吴 | 孙权 孙亮 孙休 孙皓 |
||
西晉 | 司馬炎 司馬衷 |
265年,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建立晉朝。 280年,孫皓投降,吳國滅亡,西晉成功統一中國。 | |
匈奴 | 南匈奴 | 呼廚泉 劉豹 |
216年東漢分南匈奴為五部,南匈奴亡。 |
焉耆 | |||
龜茲 | |||
鄯善 | |||
于闐 | |||
疏勒 | |||
烏孫 | |||
占城 | 第一王朝 | 區連 | 192年,占族人區連從中國獨立,佔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區,建立占城國。 |
扶南 | |||
直通 | 1057年為蒲甘所滅。[1] | ||
尼泊爾 | 李查維王朝 | ||
沙哈拉塔 | |||
突厥沙希 | 3世紀大月氏人在今巴基坦西北部建立政權。 | ||
薩塔瓦哈納 | 約225年國亡 | ||
伐卡塔卡 | 文底耶薩克蒂 Pravarasena I |
||
潘地亞 | 約920年為朱羅所滅 | ||
朱羅 | 約前2世紀泰米爾人建立本政權(中國古稱注輦)。 | ||
哲羅 | 早期君主 | 約前270年泰米爾人在喀拉拉地區建立哲羅王國。 | |
阿努拉德普勒 | 第一蘭巴建納王朝 | Sirinaga I Voharika Tissa Abhayanaga Sirinaga II Vijaya Kumara Sangha Tissa I Sirisamghabodhi Gathabhaya Jettha Tissa I Mahasena |
|
貴霜 (大月氏人) |
迦膩色伽王朝 | 韋蘇提婆一世 迦膩色伽二世 Vashisha 迦膩色伽三世 韋蘇提婆二世 |
約224年,分裂成東西兩部份,其後國土亦漸被薩珊及其他政權蠶食。 |
分裂時期 | |||
費爾干納(大宛) | 約820年代為薩曼所滅。 | ||
帕提亞帝國(安息) | 阿薩息斯王朝 | 沃洛吉斯五世 沃洛吉斯六世 阿爾達班五世 |
224年被波斯薩珊王朝取代。 |
第二波斯帝國 | 薩珊王朝 | 阿爾達希爾一世 沙普爾一世 荷姆茲一世 巴赫拉姆一世 巴赫拉姆二世 巴赫拉姆三世 納塞赫 |
226年阿爾達希爾一世推翻安息帝國,建立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 |
高加索伊比利亞 (卡特利人) |
涅姆羅德王朝 | 列夫一世 瓦赫 巴庫一世 米爾達特二世 阿姆扎斯普三世 阿斯法古爾 |
|
庫思老王朝 | 米利安三世 | ||
拉齊卡 (拉齊人) |
在原科爾基斯地區建立政權。 | ||
阿特羅巴特那 | 前66年成為帕提亞附庸國。 | ||
高加索阿爾巴尼亞 | 252年-253年間被薩姍征服,成為附庸國。 | ||
大亞美尼亞 | 阿爾沙克王朝 | 252年被薩姍征服,成為附庸國;287年被羅馬奪回。 | |
拉赫姆 | 阿姆魯一世 卡伊斯一世 |
||
伽珊 (古南阿拉伯人) |
Jafnah I 阿魯姆一世 Tha'labah 哈里斯一世 |
3世紀初期從也門遷徙到敘利亞南部。 | |
希木葉爾 | 第一王國 | 南阿拉伯,今日也门一带 | |
博斯普魯斯 | 阿斯佩格斯王朝 | ||
斯基泰 | 3世紀為哥特人所滅。 | ||
羅馬帝國 | 塞維魯王朝 | 卡拉卡拉 蓋塔 馬克里努斯 迪亞杜門尼安 埃拉伽巴路斯 亞歷山大·塞維魯 |
|
3世紀危機 | 馬克西米努斯 戈爾迪安一世 戈爾迪安二世 普皮恩努斯 巴爾比努斯 戈爾迪安三世 薩賓尼亞努斯 阿拉伯人菲臘 帕卡提亞努斯 德西烏斯 赫倫尼烏斯 霍斯蒂利安 加盧斯 沃魯西安努斯 埃米利安努斯 瓦萊里安 加里恩努斯 薩洛尼努斯 |
||
伊利里亞諸帝 | 克勞狄二世 昆提盧斯 奧勒良 賽普蒂米烏斯 克勞狄·塔西佗 弗洛里安努斯 普羅布斯 薩圖尼努斯 卡魯斯 卡里努斯 努梅里安 |
||
四帝共治 | 戴克里先 馬克西米安 |
政府分為東、西兩部。 | |
高盧帝國 | 波斯杜穆斯 馬利烏斯 維克托利努斯 泰特里庫斯一世 泰特里庫斯二世 |
上、下日耳曼行省長官波斯杜穆斯獨立稱帝,建立高盧帝國,從羅馬帝國中分裂出去。 273年,奧勒良收復高盧,帝國覆亡。 | |
阿克蘇姆 | 所羅門王朝 | 約950年為亞高人所滅。 | |
庫施 | 麥羅埃政府 | 約355年為阿克蘇姆所滅。 | |
提奧提華坎 | 位於墨西哥。在750年時滅亡。 | ||
莫奇 | 於秘魯北部沿海地區興起。 |
參考文獻[编辑]
- ^ 《世界歷史政權概覽》86頁 周家發編 (ISBN 962-885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