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世纪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8年6月27日) |
千纪: | 前1千纪 | 1千纪 | 2千纪 |
世纪: | 4世纪 | 5世纪 | 6世纪 | 7世纪 | 8世纪 | 9世纪 | 10世纪 |
年代: | 600年代 | 610年代 | 620年代 | 630年代 | 640年代 | 650年代 | 660年代 | 670年代 | 680年代 | 690年代 |
601年1月1日至7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7世纪。唐朝取代隋朝领导中国,而本世纪末期武周中断了李唐朝廷。经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武周之治」后,疆域辽阔、「万邦来朝」。
新罗联合唐朝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使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而日本此时处于社会经济巨大变革的飞鸟时代,大和政权得到发展和巩固。
阿拉伯人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并迅速开始了「穆斯林征服」,建立了倭马亚王朝,震撼了从中亚到西欧的世界。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兴衰,萨珊王朝灭亡。拜占庭帝国虽丧失了查士丁尼时代的大片领土、与萨珊王朝交战不利,但将新兴的穆斯林抵御在君士坦丁堡——被誉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之外。北印度一度统一在盛极一时的戒日王朝之下。
在中美洲,蒂卡爾在Hasaw Chan K'awil(阿赫卡王,双月,巧克力领主Double Moon or Lord Chocolate 682年-734年在位)統治下重新強大,並在西元695年打败卡拉克穆尔,使得蒂卡尔重新成为玛雅中部地区的霸主。
重要事件、发展与成就[编辑]

- 科学技术
- 战争与政治
- 公元7世纪的天灾人祸
- 文化娱乐
- 社會與經濟
- 疾病与医学
- 环境与自然资源
- 宗教與哲學
- 伊斯兰教创立
重要人物[编辑]
世界重要领导人[编辑]
- 非洲
- 美洲
- 卡拉克穆爾
- Scroll Serpent, King (579–611)
- Yuknoom Ti' Chan, King (619)
- Tajoom Uk'ab K'ahk', King (622–630)
- Yuknoom Head, King (630–636)
- Yuknoom Ch'een II, King (636–686)
- Yuknoom Yich'aak K'ahk', King (686–c.695)
- Split Earth, King (c.695)
- 科潘
- K'ak' Chan Yopaat, King (578–628)
- Chan Imix K'awiil, King (628–695)
- Uaxaclajuun Ub'aah K'awiil, King (695–738)
- 帕倫克
- Yohl Ik'nal, Queen (583–604)
- Ajen Yohl Mat, Ajaw (605–612)
- Janahb Pakal, Nobleman (c.612)
- Sak K'uk', Queen (612–615)
- K'inich Janaab Pakal I, Ajaw (615–683)
- K'inich Kan Bahlam II, Ajaw (684–702)
- 蒂卡爾
- 23rd Ruler, Ajaw (c.635)
- 24th Ruler, Ajaw (c.645)
- Nuun Ujol Chaak, Ajaw (pre-657–c.679)
- Jasaw Chan K'awiil I, Ajaw (682–734)
- 卡拉克穆爾





- 欧洲
科学家[编辑]
军事领袖[编辑]
艺术家[编辑]
各地主要政權[编辑]
以下是公元7世紀世界各地主要政權:
政權名稱 | 朝代/時期 | 政權領導人 | 備註 |
日本 | 飛鳥時代 | 豊御食炊屋姫尊 息長足日広額尊 天豐財重日足姬尊 孝德天皇 天命開別尊 弘文天皇 天武天皇 鸕野讚良 珂瑠皇子 |
|
新羅 | 金氏王朝 | 金白淨 金德曼 金勝曼 金春秋 金法敏 金政明 金理洪 |
|
高句麗 | 高氏王朝 平壤時代 |
高元 高建武 高藏 高安勝 |
668年唐朝重新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 並將國王寶藏王高藏俘虜,高句麗滅亡。 |
百濟 | 扶餘王朝 | 扶餘宣 扶餘璋 義慈王 扶餘豐 |
663年劉仁軌率唐軍大敗倭國與百濟聯軍, 扶餘豐逃往高句麗,高句麗滅亡後為唐所俘。 |
中國 | 隋朝 | 楊堅 楊廣 楊侑 |
618年楊侑禪位於唐朝,隋亡。 |
唐朝 | 李淵 李世民 李治 李顯 李旦 |
||
武周 | 武曌 | ||
東突厥 | 阿史那染干 阿史那咄吉世 阿史那俟利弗設 阿史那咄苾 |
630年被唐朝所滅。 | |
西突厥 | 阿史那達曼 射匮可汗 統葉護可汗 莫賀咄可汗 肆葉護可汗 阿史那泥孰 阿史那同俄 阿史那薄布 乙毗咄陸可汗 乙毗射匮可汗 阿史那賀魯 |
638年分裂為南庭及北庭。 | |
南庭 | 641年被北庭所滅。 | ||
北庭 | 657年為唐朝所滅。 | ||
後突厥 | 骨咄祿 默啜 |
682年反唐,建立政權。 | |
焉耆 | 龙突骑支 龙栗婆准 龙薛婆阿那支 龙先那准 龍突騎支 龍嫩突 |
||
龜茲 | 白苏伐勃駃 白苏伐叠 白诃黎布失毕 白叶护 白訶黎布失畢 白素稽 延田跌 |
||
于闐 | 尉迟屈密 尉迟伏阇信 尉迟伏阇雄 尉迟璥 |
||
疏勒 | 阿彌厥 裴綽 裴阿摩支 裴夷健 |
6世紀中葉以後,被突厥控制,每年納貢。 | |
吐谷渾 | 慕容伏允 慕容順 諾曷缽 慕容忠 慕容宣超 |
||
烏孫 | |||
高昌 | 麴氏高昌 | 麴乾固 麴伯雅 麴文泰 麴智盛 |
640年,唐朝滅麴氏高昌。 |
吐蕃 | 雅礱王朝 | 松贊干布 共日共贊 芒松芒贊 杜松芒波傑 |
約617年雅礱部統一西藏,建立政權。 |
占城 | 第四王朝 | ||
扶南 | 7世紀末葉,扶南國被真臘國王剎利·質多斯那滅。 | ||
真臘 | 剎利·質多斯 伊圖那先 |
||
羅斛 | |||
直通 | 1057年為蒲甘所滅。 | ||
迦摩縷波 | 瓦曼王朝 | Bhaskarvarman | |
Mlechchha dynasty | Salasthamba Vijaya |
||
高達 | 設賞迦 | 約600年反叛摩揭陀,在孟加拉建立政權。 約640年代被迦摩縷波所滅。 | |
尼泊爾 | 李查維王朝 | ||
摩揭陀 | 後笈多王朝 | Mahasena Gupta | 約647年恢復獨立。 |
坦尼沙 | 普西亞布蒂王朝 | 波羅羯羅伐彈那 | |
葛那及 | 普什亞布蒂王朝 | 戒日王 | 606年遷都葛那及,改稱葛那及國王。648年被唐朝、吐藩及尼泊爾聯軍攻滅。 |
耶索跋摩 | 耶索跋摩 | 約690年耶索跋摩復辟政權。 | |
莫卡里 | 約606年被高達所滅。 | ||
突厥沙希 | 今巴基坦西北部。 | ||
伐拉彼 | 邁特拉卡王朝 | Dharasena II Siladitya I Kharagraha I Dharasena III Dhruvasena II Dharasena IV Dhruvasena III Kharagraha II Siladitya II |
|
喬漢 | |||
梅瓦爾 | 古希拉王朝 | 霍馬納一世 | 約730年古希拉人在拉賈斯坦地區建王政權。 |
遮婁其 | 曼迦萊娑 補羅稽舍二世 超日王一世 溫那亞迭多一世 維查亞迭多一世 |
||
東遮婁其 | 拘闍·毗濕奴跋達拿 Jayasimha I Indra Bhattaraka Vishnuvardhana II Mangi Yuvaraja |
約610年補羅稽舍二世的弟弟拘闍·毗濕奴跋達拿在文吉建立政權。 | |
拉什特立庫塔 | 丹蒂跋摩一世 | 約631年建立政權,為遮婁其的附庸國。 | |
帕拉瓦 | Nandivarman I Kumaravishnu II Buddhavarman Kumaravisnu III Simhavarman III |
||
潘地亞 | Maravarman Cezhiyan Cendan Nindraseer Nedumaaran Kochadaiyan Ranadhiran |
||
朱羅 | 空位期 | ||
哲羅 | 早期君主 | ||
卡丹巴 | 統一時期 | 約610年為遮婁其所滅。 | |
西恆伽 | Mushkara Polavira Srivikrama Bhuvikarma Shivamara I |
||
阿努拉德普勒 | 摩利耶王朝 | Aggabodhi I Aggabodhi II Sangha Tissa Moggallana III Silameghavanna Aggabodhi III Jettha Tissa III Dathopa Tissa I Kassapa II Dappula I Dathopa Tissa II Aggabodhi IV Datta Hatthadpatha II |
|
第二蘭巴建納王朝 | Manavanna | ||
花剌子模 | 阿夫里格王朝 | 古稱火尋或貨利習彌。 | |
費爾干納(大宛) | 約820年代為薩曼所滅。 | ||
第二波斯帝國 | 薩珊王朝 | 霍斯劳二世 喀瓦德二世 阿爾達希爾三世 卑路斯二世 荷姆茲六世 伊嗣埃三世 |
642年被阿拉伯所滅。 |
拉齊卡 (拉齊人) |
在原科爾基斯地區建立政權。 | ||
卡赫季 | 柯斯洛伊德王朝 | 阿特爾奈謝赫一世 斯特凡諾茲二世 阿特爾奈謝赫二世 米利安四世 |
|
卡特利 | 古亞拉姆王朝 | Stephanus I 古亞拉姆二世 古亞拉姆三世 |
|
高加索。阿爾巴尼亞 | 680年阿拉伯滅本政權。 | ||
拉赫姆 | 努曼三世 Eyas Zadyeh |
602年,國王努曼三世被薩珊國王霍斯勞二世處死, 拉赫姆亦隨之被薩珊吞併。 | |
伽珊尼德 (古南阿拉伯人) |
al-Aiham 蒙齊爾四世 Sharahil 阿姆魯四世 Jabalah V Jabalah VI |
約636年被穆斯林推翻,國王Jabalah VI在拜占庭成立流亡政。 | |
阿拉伯 | 神權共和時期 | 穆罕默德 阿布·伯克爾 奧馬爾一世 奧斯曼·伊本·阿凡 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 |
622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政權。 |
倭馬亞王朝 | 穆阿維葉一世 葉齊德一世 穆阿維葉二世 馬爾萬一世 阿卜杜勒·馬利克 |
679年,穆阿維葉一世宣佈其子葉齊德一世為哈里發繼承人,從此建立倭馬亞王朝。 | |
保加爾 | Kubrat 巴颜 |
約642年被阿瓦爾及哈扎爾人所滅。 | |
可薩汗國 | 阿史那王朝 | ||
大保加利亞 又稱伏爾加.保加利亞 中國古稱不里阿耳 |
約642年保加爾人分裂成五部,其中一部約在660年代在伏爾加建立政權。 | ||
保加利亞 | 阿斯帕魯赫 | 約642年保加爾人分裂成五部, 其中一部遷至巴爾幹半島與南斯拉夫人融合, 並於681年建立政權。 | |
阿瓦爾 | 伯颜一世 | ||
658年解體,在東阿爾卑斯山建立政權。 | |||
拜占庭帝國 (東羅馬帝國) |
查士丁尼王朝 | 摩里士 弗卡斯 |
|
希拉克略王朝 | 希拉克略 君士坦丁三世 赫拉克洛納斯 君士坦斯二世 君士坦丁四世 查士丁尼二世 列昂提 提比略三世 |
||
巴伐利亞 | 阿吉洛爾芬王朝 | 加里巴爾德一世 塔西洛一世 加里巴爾德二世 特奧多 塔西洛二世 |
|
倫巴第 (日爾曼人) |
阿爾博因 克萊菲 奧泰利 阿吉勒夫 阿達洛亞爾 阿里奧亞爾 羅泰利 羅多亞爾 阿里佩特 佩克塔里特 戈德佩特 格里穆亞爾 庫寧克佩特 阿拉希斯 |
||
本尼凡托 | 佐托尼 Arechis I Aiulf I Radoald Grimoald I Romoald I Grimoald II Gisulf I |
||
西哥德 | 雷卡雷德一世 Liuva II 維特里克 Gundemar Sisebut 雷卡雷德二世 Suintila Reccimer Sisenand Chintila Tulga Chindasuinth Recceswinth Wamba Erwig Ergica Wittiza |
||
法蘭克 (薩利昂法蘭克人) |
墨洛溫王朝 | 蘇瓦松王國 (後為紐斯特里亞王國): 克洛塔爾二世 巴黎王國: 克洛塔爾二世 奧爾良王國(後為伯根地王國): -提奧德里克二世 -西日貝爾二世 -克洛塔爾二世 蘭斯及梅茨王國 (後為奧斯特拉西亞王國):-休德伯特二世 -提奧德里克二世 -西日貝爾二世 -克洛塔爾二世 紐斯特里亞和勃根地王國: -達戈貝爾特一世 -克洛維二世 -克洛塔爾三世 -提奧德里克三世 -希爾德里克二世 阿基坦王國: -查理貝爾特二世 -希爾佩里克 -達戈貝爾特一世 奧斯特拉西亞王國: -達戈貝爾特一世 -西日貝爾三世 -領養的希爾德貝特 -克洛塔爾三世 -希爾德里克二世 -克洛維三世 -達戈貝爾特二世 提奧德里克三世 克洛維四世 希爾德貝爾特三世 |
|
阿克蘇姆 | 所羅門王朝 | ||
諾巴 | |||
穋庫拉 | |||
迦納 | 柏柏爾王朝 | ||
桑海 | 扎王朝 | Alayaman | 690年桑海人在西蘇丹建立政權。 |
提奧提華坎 | 位於墨西哥中部。 | ||
奇琴伊察 | 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北部。。 | ||
莫奇 | 位於秘魯。 | ||
蒂亞瓦納科 | 7世紀於玻利維亞興起。 | ||
瓦里 | 7世紀於秘魯中部興起。 |
參考[编辑]
7世纪年历[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