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
<< | 2018年 7月 | >> | |||||||||||||||||||||||||||||||||||||||||||||||||
|
|||||||||||||||||||||||||||||||||||||||||||||||||||
历史上的今天 | |||||||||||||||||||||||||||||||||||||||||||||||||||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
7月23日是阳历年的第204天(闰年是20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1天。
大事记[编辑]
7月23日 | |
---|---|
|
|
奧匈帝國就法蘭茲·斐迪南大公遇刺一事發出要求塞爾維亞進行調查之最後通牒。 | 埃及陸軍軍官穆罕默德·納吉布和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發動軍事政變。 |
9世紀[编辑]
14世紀[编辑]
19世紀[编辑]
- 1828年:美國人威廉·伯特(William Austin Burt)取得排字機(Typographer,打字機的前身)專利。
- 1881年:国际体操联合会在比利時列日市成立。
- 1888年:李鴻章在廣州的兩廣總督衙門開啟廣州第一盞電燈,開啟廣州使用電力的歷史。
- 1894年:日军占领李氏朝鮮王宫。
20世紀[编辑]
- 1900年:第一次泛非會議在倫敦召開。
- 1903年:福特公司售出第一辆汽车。
- 1908年:土耳其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恢复1876年宪法。
- 1914年:奥匈帝国就斐迪南大公遇刺一事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
- 1918年: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群众大暴动:米骚动从富山县开始。
-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中国共产党成立。
- 1930年:共产国际就中国革命问题作出决议。
- 1940年:美國署理國務卿森納·威爾斯發表聲明,表明美國不承認蘇聯佔領和吞併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 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轰炸机把德国城市法兰克福和曼海姆夷为平地[來源請求]。
- 1946年:宋庆龄发表反对独裁和内战的声明[來源請求]。
- 1946年: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环礁首次进行原子弹水下试验。
- 1949年:上海市遭台风袭击[來源請求]。
-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
- 1952年:埃及军官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法鲁克国王的统治。
- 1954年:國泰航空一架DC-4「空中霸王」客機(Skymaster),於海南島三亞以東之公海上空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擊落,造成10死8傷。
- 1961年: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成立。
- 1972年:美國发射陸地衛星1號,為第一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
- 1976年:意大利一間化工廠泄漏毒氣[來源請求]。
- 1981年:第一屆世界運動會在美国聖塔克拉拉举行。
- 1982年:日本長崎縣長崎市发生水災,造成299人死亡或失蹤。
- 1986年:英國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大婚。
- 1989年:日本连续杀人犯宮崎勤被逮捕。
- 1992年:阿布哈茲共和國自格魯吉亞共和國分裂。
- 1993年:日本前大藏相羽田孜組成日本新生黨。
- 1993年: 天则经济研究所成立。
- 1993年:中國西北航空2119號班機在從寧夏銀川西花園機場起飛時因機械故障衝出跑道,機上133人中54名乘客和1名機組人員遇難。
- 1994年:盧旺達總統巴斯德·比齊蒙古呼籲滯留在扎伊爾邊界的胡圖族難民回國[來源請求]。
- 1994年:香港堅尼地城的觀龍樓發生山泥傾瀉事件,釀成5死3傷。
- 1997年:缅甸和老挝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
- 1999年:全日空61號班機在東京上空遭一男子(西澤裕司)劫持,機長被劫機者刺死。
21世紀[编辑]
- 2001年: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翠就任印尼第五任總統,成为印尼历史上首位女性總統。
- 2005年:埃及紅海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發生連環炸彈襲擊,數百人死傷。
- 2011年:中国浙江溫州境内杭福深客运专线发生动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
- 2014年:台灣一架復興航空222號班機由高雄飛往馬公,惟因受麥德姆颱風所導致的惡劣天氣影響,失事墜毀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距馬公機場跑道約1公里,並撞毀11棟民房,釀成機員及乘客48死10傷、地面5人受傷,是台灣歷來第7多人死亡及2002年後最嚴重空難。[1]
出生[编辑]
- 645年:耶齐德一世,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683年逝世)
- 1127年:元懿太子赵旉,南宋皇太子(1129年逝世)
- 1871年:牧口常三郎(日本旧农历6月6日是错误),教育改革及哲学思想家,《法华经》佛教及国际创价学会「SGI」创立者(1944年逝世)。
- 1899年:古斯塔夫·海涅曼,德國總統(1976年逝世)
- 1933年:理察·羅傑斯,建築師
- 1966年:伍思凱,台灣音樂人
- 1967年:菲利浦·西摩·霍夫曼,美國演員、導演(2014年逝世)
- 1968年:史蒂芬妮·西摩,美國模特
- 1971年:李銘順,新加坡男演員
- 1973年:諾馬·賈西亞帕拉,美國棒球選手
- 1977年:盖尔·埃姆斯,英格蘭女子羽毛球運動員
- 1978年:孙燕姿,新加坡女歌手
- 1979年:周家怡,香港演員
- 1981年:郭泓志,台灣棒球選手
- 1983年:黃靖倫,新加坡男歌手
- 1986年:陳靖婕,台灣女演員。
- 1986年:小松彩夏,日本女演員、模特
- 1986年:內田彩,日本女性聲優。
- 1986年:宋紀妍,台灣女演員。
- 1989年:丹尼尔·拉德克利夫,英国演员,以出演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中的哈利波特這一角色而聞名。
- 1996年
- 1998年:鄭心慈,台灣女歌手。
逝世[编辑]
- 1885年:尤利西斯·格兰特,美国第18任总统(1822年出生)
- 1906年:兒玉源太郎,日本第四任台灣總督(1852年出生)
- 1916年:威廉·拉姆齐,英國化學家,因發現空氣中的惰性氣體元素,並確定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授予1904年諾貝爾化學獎(1852年出生)
- 1944年:邹韬奋,中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1895年出生)
- 1951年:贝当,法国軍人、政治家(1856年出生)
- 1963年:格拉西莫夫(Герасимов, 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苏联画家(1881年出生)
- 1977年:何其芳,文学评论家,诗人(1912年出生)
- 1979年:约瑟夫·凯塞尔,法国記者、作家(1898年出生)
- 1982年:黄子卿,中国物理化學家(1900年出生)
- 1999年:哈桑二世,摩洛哥国王(1929年出生)
- 2011年:艾美·懷絲,英國國際著名女歌手(1983年出生)
- 2012年:薩莉·萊德,美國太空人,人類史上第三位女性太空人,美國第一位女性太空人。(1951年出生)
- 2017年:劉皇發,香港政治人物,鄉事派代表。曾任立法會議員、新界鄉議局主席和行政會議成員等公職。(1936年出生)
节假日和习俗[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7月23日 |
- ^ 復興墜機馬公 48死. 蘋果日報. 2014年7月24日.(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