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臺南式門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台南式門神,又稱台南體門神,指的是一種不同於中國大陸唐山式的門神風格,由台南畫師初創並逐步形成的廟宇門神繪畫風格[1][2]

臺南式門神[编辑]

早期台灣民間畫師多來自於中國大陸潮汕地區的「唐山師父」。因此,自明末漢人遷台以來,臺灣廟宇的興建尚未出現屬於本地土生土長的民間畫師[3]

日治初期因政權轉換,唐山師父來台的人數大減,但基於台灣廟宇興修的需要,乃激發了本土畫師的形成,其中以台南出生的潘春源[4][3][5](1891-1972)和陳玉峰[6](1900-1964)畫師頗具代表。

臺南式門神彩繪系統-潘春源、陳玉峰[编辑]

1909年,潘春源年僅18歲,即於府城三官廟旁,即今台南市忠義路上,開設「春源畫室」,正式掛牌為人繪製畫作;時年陳玉峰9歲。

依二氏的後人[7]表示:在廟宇繪畫方面,尤其是門神彩繪,他們的祖父輩均未曾正式拜師學藝,往往是趁唐山師父來台工作時,悄悄地從旁觀察其所作所為,默記於心,返家後再迅速筆記寫下,描成圖形。這種「偷學」的工作,由於是犯忌諱的,因此總是背著唐山師父進行。

1920年左右,大陸畫家呂璧松(1873-1937)客居台南,潘、陳二氏有機會問學於呂氏。呂氏係福建泉州人士,曾祖一度遷居台南。呂璧松實乃一水墨畫家,而非民間畫師,但他擅長南宗畫法,無論山水、花鳥、人物、走獸,均頗為專精。據潘氏後人包括其子潘瀛洲、其孫潘岳雄表示[1]:其父祖在世時,從來不曾聽聞他提及「拜師呂璧松」之事。而據陳玉峰後人表示[8]:呂璧松離台返回大陸時,曾將部份畫稿贈送給陳玉峰。

潘、陳二人同時問學於呂氏,卻逐漸發展出不同創作風格。呂璧松為水墨畫家,潘、陳二人自然以請益水墨之事為主要內容。但以潘麗水及陳玉峰之後的創作而言,潘春源在水墨之外,亦從事膠彩寫生的創作,並多次入選「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陳玉峰則以水墨為主。潘春源與陳玉峰二人的繪畫風格,也大體決定了府城畫師[9]特色的二大系統[10]

潘春源及其繼承[编辑]

潘春源之長子潘麗水[11]是春源系統最主要的繼承者,其他重要弟子包含曾竹根、丁網等。丁網再傳至其子丁清山、丁清石、丁清川及丁介斌等人。

戰後的台灣社會在1950年代初期,廟宇彩繪工作逐漸復甦[12]。潘麗水在1954年,結束原本前往戲院進行的電影看板廣告工作,重回廟宇畫師崗位。同時,這一波的熱潮,又培養了潘家系統的第三代接班人,包括年僅10餘歲的長子潘岳雄,以及年紀較長的薛明勳、蔡龍進,和較年少的王妙舜等人。其中蔡龍進遷居北部,也成為北部寺廟爭相聘請的重要畫師;潘岳雄、薛明勳、王妙舜則留在府城,繼續培養了一些傳人[1]

陳玉峰及其繼承[编辑]

陳玉峰在問學於呂碧松之後曾赴大陸潮汕等地遊學。並於1922年參與桃園景福宮三川殿的門神製作、以及於1925年和潮汕匠師朱錫甘合作澎湖天后宮,負責三川殿的部份。

陳玉峰[13]於戰後先後培養了一些優秀的傳人,包括其子陳壽彝,以及姻親宋森山,和較早的鄭文淡、黃啟受、陳振吟、謝平祥等人。較具代表性的為蔡草如[14]陳壽彝二人,但兩人也因有感於寺廟畫作的不易保存,逐漸減少廟畫工作,轉向紙本畫作及純粹的水墨創作[15]

蔡草如以其戰後府城畫壇的先輩角色[16][17],對府城水墨畫發展頗有影響,在民俗繪畫方面,也指導了一些傳人如:其子蔡國偉,及一些末正式拜師,但時常問學於他的洪英傑、胡明宏、柯武鐘等人。不過這些屬於第三代的傳人,主要工作偏於民俗畫及神佛畫的製作,旁及水墨、膠彩的純粹創作[2]

參考文獻[编辑]

Category:用条目向导创建的草稿

  1. ^ 1.0 1.1 1.2 徐明福, 蕭瓊瑞. 雲山麗水:府城傳統畫師潘麗水作品之研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ISBN 9570280689. 
  2. ^ 2.0 2.1 李, 乾朗. 臺灣傳統建築彩繪之調查研究:以臺南民間彩繪師陳玉峰及其傳人之彩繪作品為對象.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3. 
  3. ^ 3.0 3.1 謝世英.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臺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PDF). 藝術學研究. 
  4. ^ 美術家傳記叢書1:歷史‧榮光‧名作系列-潘春源〈婦女〉.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2. ISBN 9789860319125. 
  5. ^ 潘彥之. 台灣地區廟宇彩繪畫師傳承研究—以台南春源畫室為例 (2005年). 2005-01-01. doi:10.6840/cycu200500795. 
  6. ^ 陳如楓. 陳玉峰廟宇彩繪藝術之研究. 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7. ^ 峰如彝偉: 丹青傳承 : 府城彩繪世家陳玉峰家族作品展.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8. ISBN 9789860163155. 
  8. ^ 李奕興. 府城.彩繪.陳玉峰. 雄獅美術. 2002. ISBN 9789574740420. 
  9. ^ 蕭瓊瑞. 府城民間畫師專輯. 臺南市政府. 2001. 
  10. ^ 蕭瓊瑞. 學院外的美術傳統──以府城民間傳統畫師為例. 環境科學教育技術教育學刊 (國立高雄師大環境教育中心). 1996-08, (10): 12-26. 
  11. ^ 蕭瓊瑞. 豐美.彩繪.潘麗水. ISBN 9789860269277. 
  12. ^ 沈芳如. 《台南文化》與戰後台南「府城」集體記憶的建構(1951-2001). 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13. ^ 李乾朗. 陳玉峰:郭子儀厥孫最多. 藝術家. 2012. ISBN 9789860319217. 
  14. ^ 翁捷盈. 臺南畫師蔡草如傳統建築彩繪之研究. 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5. ^ 鄭坤仲. 蔡草如八十回顧選集.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1998. 
  16. ^ 出神入化的彩繪能手--府城畫師蔡草如. 傳統藝術: 36-39. 
  17. ^ 李奕興. 台灣傳統建築彩繪. 台灣文獻: 29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