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六四事件
六四事件![]() 六四事件又名八九民运、天安門事件,在歐美國家則多是以天安門廣場抗議來形容這次事件。狹義上的六四事件是指發生在1989年6月3日晚上至6月4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與試圖阻止部隊行進的民眾在北京市的天安門廣場附近與道路沿線爆發的流血衝突,也因此此次事件又被民運人士稱作「六四屠殺」或者是「天安門大屠殺」。而廣義的來說六四事件則可以是指從1989年4月開始,由學生所主導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所發起長達兩個月的學生運動,並且之後獲得廣泛民眾的支持並進而引發了全國性的示威遊行活動。但這次活動也造成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高層在意見上的分歧,最後由強硬派領導高層最決定實施戒嚴並派遣軍隊前往廣場以武力進行鎮壓,之後在許多民眾死傷與流亡以及部分軍人傷亡後示威活動宣告結束。 在實施清場後中國政府開始大規模逮捕示威民眾以及行動的支持者,同時也開始鎮壓其他在中國各地舉辦的抗議活動,而有關國內警察和安全部隊的裝備也獲得了加強。中國政府也禁止外國記者將有關事件的照片與採訪影像紀錄傳往國外,並且嚴格控制中國內部新聞媒體對於事件的相關報導。之後趙紫陽被迫離開中國共產黨領導高層並且改由江澤民替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與此同時許多被視為同情抗議人士的官員則遭到降級或者肅清作為懲處,包括原政治局常委胡啟立等。而這次政治變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經濟改革開放政策被迫暫緩,並且一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才獲得恢復。中國政府在態度上譴責這次抗議活動是意在颠覆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动乱”,並且禁止一切形式的討論或者有關事件的悼念行動;也由於中國政府始終並沒有提供更多資料的緣故,這使得六四事件在許多部分仍然是未知或者未經證實,其中光是死亡人數範圍的估計便從數百人到數千人都有。而國際間在事件發生後則廣泛譴責中國政府以武力對付示威群眾,同時許多西方國家政府決定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政策。
特色傳記![]() 赵紫阳(1919年10月17日—2005年1月17日),原名赵修业,中国河南省滑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之一。八十年代先后出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被视為中共党内改革派的主要领袖。1989年六四事件后被中共保守派以分裂党和国家,支持动乱分子为由排挤下台。 分類
维基主题目前中文維基百科共有1項主題首頁。
數學(中國數學史 概率与统计 几何学) 物理学 化學(有機化學 物理化學) 醫學(2019冠状病毒病) 神經科學 藥理學 生物學(植物 動物 鳥 貓 狗 恐龍 新陈代谢 真菌 藥用植物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病毒 兩棲爬行動物 節肢動物 灭绝与濒危物种) 农业和农学(園藝) 生态 能源(可再生能源) 可持續發展 地球科學(環境 火山 岛屿) 天文學(太空 恒星 太阳系 火星 月球 日食)
艺术 文化 設計 飲食(啤酒 葡萄酒 咖啡) 攝影 建築(中國建築) 音樂(古典音樂 韩国流行音乐 电子音乐) 電影(奧斯卡金像獎 星球大战) 電視 電視劇(假面骑士 神秘博士) 迪士尼 漢字文化圈(科舉) 神話 詩歌 書籍 文学(红楼梦) 舞蹈 图书馆和博物馆
社会学 政治(美国总统 台灣獨立運動) 政黨(聯盟90/綠黨 時代力量 台灣基進 民主進步黨 中国共产党) 國際關係(聯合國 歐洲聯盟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獨立國家聯合體) 經濟學(钱币学) 語言學 心理學 人類學 考古学 童軍 法律 警察與執法 消防 教育(大学 中国高校 南开大学) 人權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女性主義 自由主义 无政府主义 社會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