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科學
科學主題首頁

歡迎來到科學主題首頁!科學是研究自然現象的學問,能夠對於自然現象給出可供重複驗證的解釋與預測。科學家研究科學時,必須符合科學方法,即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必須建立於收集可觀察、可經驗、可量度的證據,並且合乎明確的邏輯推理原則。另一種比較老舊,很接近的涵義表明,科學是所有可信賴、合乎邏輯與理性的知識。
從古典時代以來,科學就與哲學密切連結。近代時期,在英語,科學與哲學這兩個術語有時可以交換使用。直到17世紀,自然哲學與哲學才開始有所區別。後來,為了更強調兩者不同,又將自然哲學改稱為自然科學。這種詮釋強調,自然科學專注於研究自然現象與相關自然定律,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數學、天文學等領域。
將科學所倚賴的治學理論與治學精神延伸至其它領域,現代學者開展了探討人類社會的社會科學。現今,科學這術語可以廣義指稱關於某論題的可信賴知識,如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語言學等。
特色條目

原子是一个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当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时,这个原子就是电中性的;否则,就是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而中子数则确定了该原子是此元素的哪一个同位素。与日常体验相比,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以至于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器才能观测到单个的原子,例如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每一种元素至少有一种不稳定的同位素,可以进行放射性衰变。
優良條目

每日圖片

四色定理是一个著名的数学定理。它指出,如果将平面分成一些邻接的区域,那么可以用不多于四种颜色来给这些区域染色,使得每两个邻接区域染的颜色都不一样。被称为「邻接」的两个区域是指它们有一段公共的边界,而不仅仅是一个公共的交点。1977年,数学家凱尼斯·阿佩爾和沃夫冈·哈肯借助电子计算机首次得到了一个完全的证明,四色问题也终于成为了四色定理。这是首个主要由计算机证明的定理,但仍有数学家对四色定理的证明存疑。圖為用四种颜色繪出的中国大陆分省地图。
人物
埃利·嘉当(1869年4月9日─1951年5月6日),法国数学家。他在李群理论及其幾何应用方面奠定基础。他也对数学物理,微分几何、群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嘉当生于薩瓦的多洛姆厄,在1888年成为巴黎的巴黎高師的一名学生。在1894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在蒙皮立和里昂任教,并于1903年在南錫當上教授。他在1909年到巴黎任教,并于1912年成为那裏的教授,而在1940年退休。他卒于巴黎。数学家昂利·嘉当是他的儿子。華裔數學家陈省身是嘉当的學生,嘉當每兩星期約陳省身去他家裡談一次,每次一小時...
主题分类- 更新缓存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