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科學
科學主題首頁
歡迎來到科學主題首頁!科學是一門研究自然現象的學問,能夠對於自然現象給出可供重複驗證的解釋與預測。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時,必須符合科學方法,即對自然現象所進行的研究,必須建立於收集可觀察、可經驗、可量度的證據,並且合乎明確的邏輯推理原則。另一種比較老舊,很接近的涵義表明,科學是所有可信賴、合乎邏輯與理性的知識。
從古典時代以來,科學就與哲學密切連結。近代時期,在英語裏,科學與哲學這兩個術語有時可以交換使用。直到17世紀,自然哲學與哲學才開始被一般性地加以區別。後來,為了更加區分兩者之間的不同,又將自然哲學改稱為自然科學。這種詮釋強調,自然科學專注於研究自然現象與相關的自然定律,這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數學、天文學等等領域。
將科學所倚賴的治學理論與治學精神延伸至其它領域,現代學者開展了探討人類社會的社會科學。現今,科學這術語可以被用來廣義地指稱關於某論題的可信賴知識,例如,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語言學等等...
特色條目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東漢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發明家及文學家,官至太史令、侍中、尚書。張衡一生成就不凡,曾製作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能夠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和指南車、發現日蝕及月蝕的原因、繪製記錄2,500顆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解釋和確立渾天說的宇宙論;在文學方面,他創作了《二京賦》及《歸田賦》等辭賦名篇,拓展了漢賦的文體與題材,被列為「漢賦四大家」之一。他開創了七言古詩的詩歌體裁,對中華文化有巨大貢獻。張衡為備受尊崇的偉大科學家,成就與西方同時期的托勒密媲美,其地位也为现代天文學界所肯定。
優良條目
导数(英語:Derivative)是微积分学中重要的基礎概念。一个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描述了这个函数在这一点附近的变化率。导数的本质是通过极限的概念对函数进行局部的线性逼近。当函数的自变量在一点上产生一个增量时,函數输出值的增量與自變量增量的比值在趋于0时的極限如果存在,即為在处的导数,记作、或。例如在运动学中,物体的位移对于时间的导数就是物体的瞬时速度。导数是函数的局部性质。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导数,一个函数也不一定在所有的点上都有导数。若某函数在某一点导数存在,则称其在这一点可导,否则称为不可导。如果函数的自变量和取值都是实数的话,那么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就是該函數所代表的曲線在這一點上的切線斜率。对于可导的函数,也是一个函数,称作的导函数。寻找已知的函数在某点的导数或其导函数的过程称为求导。反之,已知导函数也可以倒过来求原来的函数,即不定積分。微积分基本定理说明了求原函数与积分是等价的。求导和积分是一对互逆的操作,它们都是微积分学中最为基础的概念。每日圖片
間歇泉是溫泉的一種,因為地下水變成蒸氣間歇地噴出而形成。間歇泉的英語「Geyser」是取自「Geysir」,冰島語是「噴出」的意思,英國人登入冰島後第一次看到間歇泉,因此英語的「Geyser」語源就是來自冰島文「Geysir」。圖為黃石國家公園內正在噴發的黃石國家公園城堡間歇泉。
人物
埃尔温·薛定諤(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1926年他提出薛定谔方程,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想出薛定谔猫思想實驗,试图证明量子力学在宏观条件下的不完备性。
1933年,因為“发现了在原子理论裏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薛定諤和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知
< 科學新聞動態
下列日期是新聞發布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20年焦點新聞
- 10月6日,羅傑·潘洛斯、安德烈婭·蓋茲和賴因哈德·根策爾因對於黑洞的傑出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6月15日,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教授研究團隊做實驗首次證實九十年前阿諾·索末菲提出的理論:當光子撞擊到單獨分子並且使其發射出電子時,該單獨離子會朝著光源移動。
- 5月6日,歐洲南天天文台研究團隊宣布,在恆星星系HD 167128觀測到距今為止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 1月30日,一篇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在流行病學上的病例研究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其中一項發現為德國有可能存在無症狀傳播者。
- 1月21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发文指2019新型肺炎病毒(2019-nCoV)通过S-蛋白与人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互作的分子机制,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而引起严重肺炎症状。
- 1月11日,《柳叶刀》期刊发文,呼吁保护中国医生使其远离暴力伤害。
2019年焦點新聞
- 11月8日,科学家宣布利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发现一颗诞生于4000万年前的恒星的碎片盘中仍存在远超预期的高含量碳气体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
- 10月8日,因為對於人們了解宇宙演化與地球在宇宙裡的席位做出貢獻,吉姆·皮布爾斯、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獲得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9月11日,天文學家首次在位處適居帶的太陽系外行星K2-18b的大氣中發現水分的存在。
- 7月31日,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超環面儀器實驗團隊找到光子與光子散射的確切證據,超過背景期望值8.2 個標準差。
- 7月15日,美國NIST研究團隊發展成功當今最準確的時鐘,Al+離子鐘,準確度為1018分之一。
- 5月22日,阿貢國家實驗室實驗團隊發現新超導材料三氫化鑭,其臨界超導溫度為-23C,是至今為止最高溫度。
- 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團隊宣布,首次成功觀測到在室女A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
- 3月29日,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團隊報告,暗物質實驗ABRACADABRA 第一回合並未發現任何軸子存在的蛛絲馬跡。
- 3月21日,雪城大學教授薛爾頓·斯同恩的研究團隊做實驗證實,魅夸克的物質與反物質對於衰變具有不對稱性,這可能是物質宇宙形成的重要因素。
- 3月15日,使用緲子探測器,塔塔基礎研究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雷暴可以產生高達13億伏特的電壓!
- 2月21日,以色列的月球著陸器Beresheet嘗試登陸在月球澄海北端失敗,其中Arch Mission Foundation內含數以千計水熊蟲的貨物散播到了月球表面。[1][2]
- 2月13日,NASA宣佈“機遇”號火星車任務正式結束。
- 1月3日,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探測器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南半部的馮·卡門環形山著陸。
维基主题

- 東亞文化圈(中國 - 朝鮮半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 山西 - 江苏 - 浙江 - 山东 - 安徽 - 福建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新疆 - 江西 - 贵州;城市:北京 - 天津 - 上海 - 南京 - 苏州 - 广州 - 武汉 - 西安 - 宁波 - 青岛 - 重庆 - 台州 - 惠州 - 肇庆;其他:香港 - 澳門 - 东北地区 - 天津滨海新区)
- 中華民國(廣域:臺灣 - 福建;縣市:臺北 - 基隆 - 桃園 - 苗栗 - 臺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臺南 - 高雄 - 澎湖 - 宜蘭)
- 日本(東京 - 琉球)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大韓民國
- 東亞文化圈(中國 - 朝鮮半島)
- 美洲
- 大洋洲
- ^ 水熊虫通过坠毁的以色列飞船散播到月球表面. www.solidot.org. [2019-08-31].
- ^ 以色列月球登陆器登陆失败. www.solidot.org. [201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