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航天

航天
介绍
航天 (英語:Spaceflight) 是航天器的運動進入和經過外太空,主要是使用火箭推進技術。航天被用於太空探索,努力達到,探索和利用地球大氣層外的太空,還如商業活動的太空旅遊和通信衛星。人們通常使用的火箭運輸機器,動物和人類基於,並隨後通過太空。其他非商業用途包括航天空間觀測,偵察衛星和其他地球觀測衛星。物體可能遵循一個亞軌道發射到太空並立即返回地球,或留在地球周圍的軌道上,或在行星之間的空間旅行,或旨在離開完全由太陽佔主導地位的空間。
航天年表
|
航天人物
火箭专家
-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 罗伯特·戈达德 - 赫尔曼·奥伯特 - 沃纳·冯·布劳恩
- 钱学森 - 趙九章 - 龍樂豪 - 梁思禮 - 屠守锷 - 胡世祥 - 杨南生 - 潘先觉 - 梁守槃 - 黄纬禄 - 蔡金涛 - 朱森元 - 任新民 - 欒恩傑 - 謝光選 - 王永志 - 戚發軔
宇航员
- 苏联/俄国:尤里·加加林 - 阿列克谢·列昂诺夫 - 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
- 美国:艾伦·谢泼德 - 尼尔·阿姆斯特朗 - 爱德华·怀特 - 萨莉·莱德
- 中国:杨利伟 - 费俊龙 - 聂海胜 - 翟志刚 - 劉伯明 - 刘洋 - 刘旺 - 景海鹏 - 张晓光 - 王亚平 - 陈冬
- 日本: 毛利衛 - 向井千秋 - 若田光一 - 土井隆雄 - 野口聪一 - 古川聪 - 山崎直子
太空游客
航天器
火箭

- 运载火箭列表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 联盟号运载火箭
- 土星5号运载火箭
- 阿丽亚娜系列运载火箭
- 獵鷹系列運載火箭
- 三角洲系列運載火箭
- 宇宙神号运载火箭
- 織女星運載火箭
- 極軌衛星運載火箭
- 战神1号运载火箭
- H-2A运载火箭
- 沙维特运载火箭
- 能源号运载火箭
人造卫星
- 空间物理探测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号 - 探险者一号 - 东方红一号 - 实践系列卫星 - 轨道地球物理台 - 电子号卫星 - 国际宇宙号卫星
- 天文卫星:国际日地探险者卫星 - 太阳辐射监测卫星 - 高能天文台 - 轨道天文台 - 轨道太阳观测台 - 红外天文卫星
- 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 - 闪电号通信卫星 - 军用通信卫星 - 广播卫星 - 海事卫星 - 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 - 中国试验通信卫星 - 鑫诺卫星
- 导航卫星:子午仪号导航卫星 - 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 - 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 -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 测地卫星:激光地球动力学卫星
- 气象卫星:泰罗斯N/诺阿卫星 - 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 - 流星号卫星 -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
- 地球资源卫星:陆地卫星 - 海洋卫星
- 侦察卫星:照相侦察卫星 ·(发现者号卫星) - 电子侦察卫星 - 海洋监视卫星 - 预警卫星 ·(维拉号卫星)
- 技术试验卫星:生物卫星 - 雨云号卫星 - 应用技术卫星 - 系留卫星
- 卫星式武器
- 军用卫星
- 宇宙号卫星
- 核动力卫星

货运飞船
载人飞船
空间站

航天飞机
空间探测器
- 月球探测器:月球号探测器 - 徘徊者号探测器 - 月球轨道环行器 - 勘测者号探测器 - 嫦娥一号 - 嫦娥二号 - 嫦娥三号 - 月亮女神
- 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先驱者号探测器 - 水手号探测器 - 金星特快車 - 火星快車號 - 探测器_ (探测器) - 太阳神号探测器 - 旅行者号探测器 - 海盗号探测器 - 彗星探测器 - 萤火一号
航天学
航天器应用
- 空间物理探测 - 空间天文观测 - 月球探测 - 行星探测 - 通訊卫星 - 卫星广播 - 卫星导航系统 - 卫星测地 - 卫星救援 - 气象卫星 - 卫星海洋观测 - 遥感考古 - 空间防御 - 载人航天 - 地外生命探索 - 侦查卫星 - 预警卫星
航天器技术
- 航天器结构 -
- 航天器热控制
- 航天器电源系统
- 航天器姿态控制
- 人造卫星自旋稳定 - 重力梯度稳定 - 航天器三轴姿态控制 - 航天器姿态敏感器 - 航天器姿态控制执行机构
- 航天器轨道控制
- 再入防热结构
- 烧蚀防热
- 制动火箭
- 航天器回收系统
飞行环境
飞行器推进系统
基本理论与概念
火箭发动机
航天史
- 1961年4月12日
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俄語:Восток-1)宇宙飞船,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東方一號,亦是世界上第一艘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
- 1963年6月16日
苏联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驾驶的東方六號飞船飞向太空。使她成为世界第一女宇航员。她一共飞行了70小时40分钟49秒,绕地48圈。
- 1965年3月18日
前苏联发射载有巴威尔·别列亚耶夫、列昂诺夫两名宇航员的上升2号飞船。飞行中,列昂诺夫首次走出座舱,进入太空,离飞船5米,在船外活动12分钟,完成了目视观测、拆卸工作及其他实验。这是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
- 1967年4月24日
前苏联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洛夫,乘联盟1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因降落伞未打开,成为第一位为航天殉难的宇航员。
- 1969年7月16日
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艾得温·奥尔德林和迈克尔·柯林斯随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顺利升空。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操纵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他同时也成为了首个踏足月球的地球人。
- 1970年11月17日
航天史上的第一辆月球车搭载前苏联“月球”17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这是一款无人驾驶型月球车,长2.2米,宽1.6米,重756公斤,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用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联合供电。
1
相关话题
航天机构
航天计划
地球附近轨道航天活动
- 神舟号飞船 - 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 双子星座计划 - 水星计划 -
月球探测
美國阿波罗计划 -
美國星座计划 -
欧空局曙光女神计划en:Aurora Programme
美國先驱者计划en:Pioneer program -
蘇聯月球步行者 -
美國流浪者计划en:Ranger program -
蘇聯ru:Зонд_(космический_аппарат) en:Zond program
美國en:Surveyor program
美國月球轨道计畫(en:Lunar Orbiter program)
蘇聯月球步行者(en:Lunokhod programme)-
中国嫦娥工程 -
印度月球初航1号(en:Chandrayaan|चंद्रयान-1) -
日本月亮女神(ja:かぐや) -
美國环月球巡逻者号(en: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
俄羅斯月球-水珠
火星探测
太阳探测
其他
条目请求
分类
太空探索
|
|
航天
|
|
航天器
|
|
有關航天的主題
维基主题
目前中文維基百科共有1項主題首頁。
數學(中國數學史 概率与统计 几何学) 物理学 化學(有機化學 物理化學) 醫學(2019冠状病毒病) 神經科學 藥理學 生物學(植物 動物 鳥 貓 狗 恐龍 新陈代谢 真菌 藥用植物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病毒 兩棲爬行動物 節肢動物 灭绝与濒危物种) 农业和农学(園藝) 生态 能源(可再生能源) 可持續發展 地球科學(環境 火山 岛屿) 天文學(太空 恒星 太阳系 火星 月球 日食)
艺术 文化 設計 飲食(啤酒 葡萄酒 咖啡) 攝影 建築(中國建築) 音樂(古典音樂 韩国流行音乐 电子音乐) 電影(奧斯卡金像獎 星球大战) 電視 電視劇(假面骑士 神秘博士) 迪士尼 漢字文化圈(科舉) 神話 詩歌 書籍 文学(红楼梦) 舞蹈 图书馆和博物馆
社会学 政治(美国总统 台灣獨立運動) 政黨(聯盟90/綠黨 時代力量 台灣基進 民主進步黨 中国共产党) 國際關係(聯合國 歐洲聯盟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獨立國家聯合體) 經濟學(钱币学) 語言學 心理學 人類學 考古学 童軍 法律 警察與執法 消防 教育(大学 中国高校 南开大学) 人權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女性主義 自由主义 无政府主义 社會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