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2型糖尿病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優良條目2型糖尿病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4年5月14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8年7月18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4年3月25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优良条目评选[编辑]

2型糖尿病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提名人:HYH.124留言2014年5月7日 (三) 14:26 (UTC)[回复]

投票期:2014年5月7日 (三) 14:26 (UTC) 至 2014年5月14日 (三) 14:26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没时间修饰及维基化条目,先提交候选,待社群评审。--HYH.124留言2014年5月7日 (三) 14:26 (UTC)[回复]
  • (!)意見,章节设置不够合理,“历史”应该放在前面。--Huandy618留言2014年5月8日 (四) 06:43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原來此條目是翻譯自英文的優良條目,內容豐富、語句通順、來源充足,完全達標。另外樓上的章節分配問題,因為英文維基就把「歷史」放後面,也許這是英文的習慣吧。不過文中的紅鍊過多,最好是有空時改成藍鍊--User:age317留言2014年5月11日 (日) 14:29 (UTC)[回复]
  • (!)意見:“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a mother during fetal development may also play a role, with one proposed mechanism being that of altered DNA methylation.”译为“孕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状况也可能是一个发病原因,而当中DNA甲基化出现的改变或可是发病机制之一。”似有不当。--如沐西风留言2014年5月11日 (日) 06:33 (UTC)[回复]
未能入选:2支持,0反对。--刘嘉留言2014年5月14日 (三) 16:07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2型糖尿病中的3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12日 (一) 14:50 (UTC)[回复]

暫存段落[编辑]

本段落源在內文之中,惟考慮收錄標準不明,移至此處---Koala0090留言2018年4月29日 (日) 16:28 (UTC)[回复]


研究[编辑]

有些學者注意到免疫系統再第二型糖尿病中扮演的角色,如蛋白激酶MAP4K4的效應,若人體缺乏MAP4K4會導致免疫系統產生大量發炎介質,從而干擾了脂肪細胞中胰島素之訊息傳遞,因此無法維持血糖恆定[1][2]。甚至與心血管疾病、腎病變等都有關連,人會缺乏MAP4K4的原因還在研究中。

另外2010年後新飲食研究中對咖啡的飲用開始關注,發現長期喝較多不加糖咖啡的人糖尿病風險可下降4-5成,咖啡因進入人體會作用在Adenosine接收體上阻斷了醣類的代謝路徑,咖啡富含多種天然抗氧化物,能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進而提升胰島素敏感度,多種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s)也被認為可降低血糖[3],可是咖啡飲用較多的人胃潰瘍和心臟病風險卻會上升,可以說是雙刃劍。日本的Ohnaka等人發表了一篇臨床試驗的結果,實驗進行到8周與16周最終一天五杯以上即溶不加糖咖啡的實驗組,胰島素敏感度顯著提升了。

2016年美國Psychosomatic Medicine《身心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指出,工作壓力過大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壓力小的人高出45%。這是德國研究團隊追蹤約5000名男女13年得到的結果。根據推測,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可能也會改變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體格健壯,家族沒有糖尿病史,甚至不愛甜食的人如果遭遇人生重大磨難和長期精神壓力,仍可能誘發第二型糖尿病[4]

--Wolfch (留言)歡迎參加第16次動員令 2018年7月25日 (三) 00:41 (UTC)[回复]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编辑]

2型糖尿病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臨床醫學,提名人:Iv0202留言2018年7月11日 (三) 03:16 (UTC)[回复]
投票期:2018年7月11日 (三) 03:16 (UTC) 至 2018年7月18日 (三) 03:16 (UTC)

7支持:符合標準--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8年7月18日 (三) 03:17 (UTC)[回复]

有關新加入二氧化鈦的內容[编辑]

@Iv0202Koala0090,有關新加入二氧化鈦的內容,想確認有沒有需要調整的部份?謝謝--Wolfch (留言)歡迎參加第16次動員令 2018年7月24日 (二) 16:30 (UTC)[回复]

二氧化鈦的內容先移到下方討論區了,謝謝--Wolfch (留言)歡迎參加第16次動員令 2018年7月25日 (三) 00:37 (UTC)[回复]
二型糖尿病相關研究相當繁多,雖然此段內容可能是正確的,但以整段呈現可能會過度強調了該單一研究。目前很多更深入或不確定的尖端研究內容也未加入此條目(這也是為何此條目我們沒有提FA的原因),若真要加入,建議僅以一句帶過。--Iv0202留言2018年8月21日 (二) 18:23 (UTC)[回复]
謝謝回覆--Wolfch (留言)歡迎參加第16次動員令 2018年8月22日 (三) 01:51 (UTC)[回复]

有關二氧化鈦和2型糖尿病相關性的內容, 先移到這裡[编辑]

二氧化鈦[编辑]

2018年最新研究發現二氧化鈦漂白劑可能和2型糖尿病有關,目前工業化學產品中二氧化鈦是廣泛使用品,1960年代,它的物理與化學性質經過廣泛研究,認為對人體無害之後大量用於牙膏、防曬乳液、洗潔劑、化妝品、紙張、油漆等需要亮麗「白色」的物品中,但德州大學研究發現胰臟中有二氧化鈦結晶者和糖尿病罹患率有出奇高吻合度[1][2],認為兩者之間可能有相當的關聯性,論文獲登在《毒物化學研究》(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期刊上,引起科學界注意。

大量使用二氧化鈦的1970年代起,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數量增加了4倍,也成為一項佐證,一些醫學家建議由於此項研究數據的有力性不容小看,雖然未獲全面科學實證而處於前沿尖端研究,但一般民眾若是擔心者可以開始在生活中迴避二氧化鈦製品的接觸機率。[1]

--Wolfch (留言)歡迎參加第16次動員令 2018年7月25日 (三) 00:36 (UTC)[回复]

在病理部分删除了一张图[编辑]

我删除的图片,用来表示胰岛素抵抗,我觉得是错误的

这张图的意思好像是说胰岛素无法透过膜,但是胰岛素受体又不是转运蛋白?!而且胰岛素抵抗可以由上游信号或者下游信号产生,不一定是和受体结合直接相关。--Unravel17留言2019年12月7日 (六) 16:44 (UTC)[回复]

關於 “第2型”糖尿病,而非 “第二型” 或 “第II型”,也非 “糖尿病第2型”[编辑]

以下是對於本條目名稱的用字解釋:

自從199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專家共同開會決定糖尿病的重新命名,
見:https://care.diabetesjournals.org/content/20/7/1183
整理見:https://www.aafp.org/afp/1998/1015/p1355.html#afp19981015p1355-b2

廢棄原來的 NIDDM、誤用的Type II(羅馬數字),而使用 Type 2(阿拉伯數字),主要是醫學的新進展以及避免混淆(Type II 近似 Type 11,eleven);並且不使用“Diabetes mellitus Type 2”而是使用“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其後簡稱T2D)。

因此臺灣醫學院或醫學系的教授都聲明:第2型,非“第二型”,而且不用“第II型”!
並且順序亦有規定:“第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第2型”
也因此中華民國衛福部國健署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都如此使用:

糖尿病防治手冊(糖尿病預防、診斷與控制流程指引)———醫事人員參考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42&pid=1235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359

http://www.endo-dm.org.tw/dia/direct/

http://www.endo-dm.org.tw/DB/book/73/%E8%87%BA%E7%81%A3%E7%B3%96%E5%B0%BF%E7%97%85%E5%B9%B4%E9%91%912019%E7%AC%AC2%E5%9E%8B%E7%B3%96%E5%B0%BF%E7%97%85%E5%85%AC%E5%91%8A_%E5%A3%93%E7%B8%AE.pdf

http://www.endo-dm.org.tw/DB/book/73/%E8%87%BA%E7%81%A3%E7%B3%96%E5%B0%BF%E7%97%85%E5%B9%B4%E9%91%91%202019%E7%AC%AC2%E5%9E%8B%E7%B3%96%E5%B0%BF%E7%97%85%20%E7%B0%A1%E5%A0%B1.pdf

此外,中華民國糖尿病醫學會投稿,對於用字均如此規定。

還有,《內科學》 台大內科主治醫師合著,張天鈞 教授主編,內文亦可供參考。

對於打字“第二型”只是中打方便,是錯誤的醫學文獻用法。

但是,網路文章(包含醫師寫的部落格)仍出現“第二型”此種“誤導用詞”,其他醫學或科學術語的不精確或不統一亦到處可見!在此特予澄清。--Yyfroy留言2021年8月11日 (三) 05:3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