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 |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存在草稿頁,可能正在進行與本頁面相關的大幅度修訂,可以前往該草稿頁面給予相關編輯建議或討論。 |
![]() | 此頁內容已拆分到其他頁面。此頁修訂歷史應作為其他頁面的來源歷史。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
|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曾於
|
![]() |
本條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這是一個討論頁,討論關於改善條目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這不是一個為討論該條目主題而设的論壇。 |
|||
---|---|---|---|
| 條目政策
|
||
存档: 1 | |||
![]() |
![]() |
|
![]() | 本条目的每日浏览量 |
![]() 存檔 |
---|
|
关于普京提出的宣战理由问题[编辑]
在下注意到文段如下:“普京提出的宣战理由之一为乌克兰对其俄语使用者实施“种族灭绝”,但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一文太过绝对化,且加上“不要修改,有充分证据”。
另外,本百科条目“乌克兰顿巴斯战争与人道主义危机”中,乌政府所作所为与上文是否冲突?再说了,任何媒体来源都只能作一个参考。
所以,申请仲裁。 ZWH2020ZY(留言) 2022年3月12日 (六) 11:13 (UTC)
- 我认为并无问题。根据联合国的报道,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两个亲俄分裂地区)的侵犯人权行为十分严重,可参考BBC的报道。这与普京所述的乌克兰对其俄语使用者实施“种族灭绝”相去甚远。其它完整的联合国报道列于此处。
- 此外还可参考另外几个可靠来源:南华早报(“目前还没有视频出现,官员们也没有提供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说法,即俄罗斯正准备为冲突制造借口。”),纽约时报(“上周五,控制乌克兰东部部分地区的俄罗斯支持的分离主义分子声称乌克兰军队即将发动攻击,并命令妇女和儿童撤离。俄罗斯国家媒体的广泛报道将俄罗斯少数民族描述为逃离暴虐的乌克兰军队,拜登总统称此类事件是捏造的,作为俄罗斯入侵的借口。”)--BlackShadowG(留言) 2022年3月12日 (六) 13:34 (UTC)
- “没有任何证据”这种断言不能出自原创总结,应该是高质量、持续的多方来源证明。WP:MORALIZE。--YFdyh000(留言) 2022年3月12日 (六) 17:56 (UTC)
- Cmsth11126a02(留言) 2022年3月14日 (一) 16:30 (UTC) 我建議這樣:⋯⋯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支持。既反映現在沒有證據,又保留將來改變的空間。--
- 普京的宣战理由其实就是一个借口。--Txkk(留言) 2022年3月14日 (一) 02:48 (UTC)
關於烏克蘭語人名地名翻譯的問題[编辑]
WP:外語譯音表把烏克蘭語參照俄語翻譯是嚴重的錯誤。見俄語音系和烏克蘭語音系,兩種語言的發音有很大不同。比如烏克蘭語沒有俄語的ы音,俄語的г烏克蘭語讀作[ɦ],烏克蘭語的元音沒有俄語中的弱化(A音化)。另外人名地名也有很大區別,比如俄語Владимир(弗拉基米爾)烏克蘭語寫作Володимир(沃洛迪米爾),俄語Николаев(尼古拉耶夫)烏克蘭語寫作Миколаїв(米可拉伊夫)。鑑於2014年烏克蘭革命以後烏克蘭已經更改大量俄語地名,以及現在俄羅斯對於烏克蘭的入侵,有必要對中文維基百科上烏克蘭的人名地名翻譯做一個全面的修訂。
願榮光歸烏克蘭。🇺🇦閃光之刻 (留言) 2022年3月22日 (二) 02:44 (UTC)
- 我附議,但畢竟並沒有官方的烏克蘭語譯音表啊。總不能自己覺得該怎麼翻就怎麼翻,就怎麼翻。也只能等官方的譯音表了...。另外,「尼古拉耶夫」的翻譯可參見基輔正名運動--烏●克●蘭 2022年3月22日 (二) 09:12 (UTC)
外語譯音表本為大陸簡體的譯名而設,如果其他中文有其他譯名也可以。--Cmsth11126a02(留言) 2022年3月22日 (二) 06:41 (UTC)
編輯請求 2022-04-09[编辑]
请求已拒绝--BlackShadowG(留言) 2022年4月9日 (六) 02:35 (UTC)
支援 中華民國--2402:7500:5DC:9170:8934:888F:A21F:D079(留言) 2022年4月9日 (六) 02:23 (UTC)
- 信息框中只列出军事援助,中华民国只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故不列入。如有必要扩充相关信息,请写入俄乌战争期间对乌克兰的援助列表。——BlackShadowG(留言) 2022年4月9日 (六) 02:35 (UTC)
谁去处理一下作战序列那边啊[编辑]
(两边几乎都是)这些都是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的老部队啊(上一场卫国战争),怎么可能没条目什么的。(昨晚查到苏联时期的集团军群,很多都有啊。近6集和近8集没什么变化。近坦1集是真没有,近5集这种整体划转乌克兰陆军的是少数)--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2年4月12日 (二) 09:20 (UTC)
NoteTA[编辑]
轉換裡面有IT的轉換組,請問原因為何?我在看條目的時候就至少需要重新修正兩處過度轉換的問題。--1233 (T / C) 2022年4月19日 (二) 18:11 (UTC)
俄烏戰爭Infobox的「車臣」[编辑]
@Sima Sam:本人及用戶Sima Sam日前有些爭議,現轉到客棧來討論。
1. 俄烏戰爭及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條目Infobox是否應即加入「車臣共和國」,並附上注釋「參見車臣共和國對俄烏戰爭的參與」。
Sima Sam的論點 | Sean0115的論點 |
---|---|
與其他俄羅斯自治共和國不同,車臣與克里米亞共和國具有政治上的特殊性。車臣共和國現政權在車臣戰爭後歸順莫斯科。即使近年來比較平穩,仍存在不安定因素,為了安撫,莫斯科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維穩。車臣武裝名義上屬於俄軍,但打的是兩種旗幟,俄羅斯國旗和車臣旗。 | 不論自治與否,車臣就是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本人認為,克里米亞共和國及車臣共和國的特殊性不同,克里米亞共和國的特殊性在於其為俄羅斯自烏克蘭吞併的領土,而車臣共和國的不安定因素自4年前已大大改善。 |
2. 條目「俄烏戰爭infobox中,「指揮官與領導者」一欄,是否保留「拉姆贊·卡德羅夫」,以及該名字前是否貼上車臣共和國國旗。
Sima Sam的論點 | Sean0115的論點 |
---|---|
inbox 中的旗幟是代表該指揮官的所屬,如海軍指揮官貼海軍旗。卡德羅夫名字前面的車臣旗幟跟隨這個邏輯。 | 本人認為俄方指揮官一欄僅需要列出總司令級別的人物,卡德羅夫雖說有關注度,但指揮的部隊人數僅12,000人,不到總數7%。 |
----烏●克●蘭 2022年4月28日 (四) 06:42 (UTC)
- 车臣共和国的旗帜不必列,因为他在俄罗斯联邦之下。卡德罗夫关注度够高,可以列进去。--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4月28日 (四) 06:46 (UTC)
- 首先,我对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条目中俄罗斯下方不列出“克里米亚共和国”以及“车臣共和国”是没有异议的,维持现状即可,因为2022年的负责侵略的主体是莫斯科方面。
- 然而,俄乌战争条目讲的是一个更大的故事,时间跨度更长,涉及到2014年克里米亚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加入“克里米亚共和国”就是有意义的,我觉得在俄乌战争inbox里指出车臣共和国在2022年加入战斗,并附上注释“参见車臣共和國對俄烏戰爭的參與”也是有意义的(类似条目“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下方的“车臣临时政府”)。
- 此外,如果算上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条目的话,还涉及一个inbox里旗帜的问题,因为目前该条目指挥官名字前面使用的是小黑点。而战争条目里更常用的形式是名字前加旗帜。--Sima Sam(留言) 2022年4月28日 (四) 07:18 (UTC)
又超了,又超了![编辑]
🤔会有人去缩减条目长度吗?--Txkk(留言) 2022年5月27日 (五) 06:11 (UTC)
有沒有必要把標題的年份刪掉?[编辑]
真的不明白為甚麼前面會加個完全多餘的年份,歷史上只有一次俄國侵烏,年份不是有消歧義需要的時候才加上去的嗎?--Write to§Comte de £orenzo 2022年9月7日 (三) 22:11 (UTC)
- @Pktlaurence:是需要消歧义,2014年俄罗斯联邦吞并克里米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9月8日 (四) 13:39 (UTC)
也是。 Slava Ukraini Heroyam Slava。 Write to§Comte de £orenzo 2022年9月8日 (四) 14:11 (UTC)
近日序言变动[编辑]
自吞并公投后始称2022年乌克兰入侵俄罗斯恐怕是WP:OR乃至扰乱/恶搞。MOS:AVOIDBOLD为由修改序言缺乏共识,未有确定之前版本不行和修改方案。MOS:AVOIDBOLD非正式指引。--YFdyh000(留言) 2022年10月2日 (日) 23:04 (UTC)
- @YFdyh000:MOS:AVOIDBOLD是正式指引,近日在互助客栈讨论通过。--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10月3日 (一) 03:24 (UTC)
過了元旦之後,這條目的標題怎麼改?[编辑]
今年都快完結了,這場戰爭大槪都是會打到明年了吧,到那時候標題要改成2022 - 2023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Mahogany (留言) 2022年12月24日 (六) 12:47 (UTC)
- 或许可以参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条目?写一个开始时间就可以了。--newerdrawn(留言) 2022年12月24日 (六) 13:41 (UTC)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系列页面的命名[编辑]
这场战争从今年2月底打到现在还没打完,当下距离明年只剩两三天了,很显然,战争会持续到明年,那么“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这个条目是否需要更名?如果要更名,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我没仔细数)条目、分类和模板都要跟着改动。--Txkk(留言) 2022年12月29日 (四) 13:47 (UTC)
-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也不想一直體會戰爭之殘酷,只能希望早點結束,別變成某種每年要批量換一次標題的可怕「儀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2月29日 (四) 17:04 (UTC)
- 不過就命名而言,倒是有一種辦法,就是比照阿富汗戰爭,改用消歧義後綴,命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2022年至今)」,這樣只要等戰爭結束以後再統一更名一次即可,不知社群看法如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2月29日 (四) 17:05 (UTC)
- (!)意見應該將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移動到俄烏戰爭,將現有的俄烏戰爭移動到俄烏衝突。--🎋🍣 2022年12月30日 (五) 09:27 (UTC)
- 俄烏戰爭包含今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其之上,不應反客為主。——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2月30日 (五) 11:13 (UTC)
- 在我觀察而言,華文媒體大多都認為「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實際上是「俄烏戰爭」(或「烏俄戰爭」),不在在反客為主的問題。比如說:
- BBC:「俄烏戰爭已悄悄邁入第11個月」
- 自由時報:「烏俄戰爭已持續10個月」
- 联合早报 :「俄乌战争今年2月爆发以来,中国始终没有公开谴责俄罗斯,」
- 香港01:「回顧俄烏戰爭的發展,自2月24日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起,戰爭已持續超過10個月。」
- 很明显他们的「俄乌战争」实际上都是指2022年2月24日起的战争。另外,假如要保留「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这个格式,那去掉2022年这个年份就行。不存在其他年份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算有,很明显知名度并不相同。--Ghren🐦🕑 2023年1月1日 (日) 06:56 (UTC)
- 我個人不反對使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標題,省去此後變更年份之麻煩。英文維基百科亦直接將其做重新導向。——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月2日 (一) 16:05 (UTC)
- 但他們并未否定還有其他同名的俄烏戰爭。--Gohan 2023年1月3日 (二) 01:09 (UTC)
- 您可以查一下在2021年之前,俄烏戰爭有什麼結果。來源是很多,但是沒有一條真的是2021年前的新聞。--Ghren🐦🕚 2023年1月3日 (二) 03:13 (UTC)
- 存在之前的学术文章称之前事件(如烏克蘭危機)为“俄乌战争”,只是2022年事件知名度更高所以结果显著增多(参考知网等),赞成属于“就算有,很明显知名度并不相同”。--YFdyh000(留言) 2023年1月3日 (二) 05:01 (UTC)
- 知網搜得116條俄烏戰爭結果,只有林言.俄烏戰爭 得與失[J].中國新時代,2014(11):46-49.一條。--Ghren🐦🕓 2023年1月3日 (二) 08:00 (UTC)
- 结果数不同,不确定怎么搜的。搜"全文"、看发表年度,2022(4050) 2021(186)等,但怀疑结果有近义词。读秀搜索仅见几条,2条有效,况腊生. 乌克兰危机警示录. 2016 中乌学界围绕俄乌关系问题的分歧解析. 2018。总之确实有,但不多。--YFdyh000(留言) 2023年1月3日 (二) 09:43 (UTC)
- 知網搜得116條俄烏戰爭結果,只有林言.俄烏戰爭 得與失[J].中國新時代,2014(11):46-49.一條。--Ghren🐦🕓 2023年1月3日 (二) 08:00 (UTC)
- 存在之前的学术文章称之前事件(如烏克蘭危機)为“俄乌战争”,只是2022年事件知名度更高所以结果显著增多(参考知网等),赞成属于“就算有,很明显知名度并不相同”。--YFdyh000(留言) 2023年1月3日 (二) 05:01 (UTC)
- 您可以查一下在2021年之前,俄烏戰爭有什麼結果。來源是很多,但是沒有一條真的是2021年前的新聞。--Ghren🐦🕚 2023年1月3日 (二) 03:13 (UTC)
- 參見英文維基百科對此條目之移動討論。——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2月30日 (五) 11:20 (UTC)
- 2019冠狀病毒病,現在都要2023年了還不改名[開玩笑的]--路西法人 2022年12月31日 (六) 02:52 (UTC)
- 中文維基百科不會利用英文沒有的“起”字,2022年起/(2022年起)足矣。--Gohan 2023年1月3日 (二) 01:12 (UTC)
- 没有必要,类似1919年苏俄入侵乌克兰之类持续超过一年的早已存在,无须专门更名。--罗放(留言) 2023年1月3日 (二) 23:16 (UTC)
- 如果将标题看成“2022年(发动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非“(在)2022年(进行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应该说得过去。--东风(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12:0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