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Msh.spike/Draft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為香港經濟系列之一
  • 工农业
製造業 - 能源 - 礦業
農業 - 漁業
  • 服务业
商業 - 貿易 - 通訊 - 旅遊業
  • 金融业
金管局 - 港交所恒生指數) - 港元聯繫匯率制
银行业 - 证券期货交易 - 地产业
航运业 - 航空业
  • 民生
就業 - 消費物價指數
  • 跨境经济活动
CEPA - 個人遊
其他香港系列

香港農業是指香港農業的概況及發展史,在20世紀初以前仍要主要產業之一,農場及耕地在香港各地特別在新界隨處可見。在香港人口增長及遷移和經濟轉型的影響下,香港農業經歷

[1]


食物及衞生局香港政府負責農業發展的決策局,而執行部門為漁農自然護理署

香港農業的興衰反應了香港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居民對經濟和生活的價值觀的轉變。

  • 文字描述
  • 香港農業在全港經濟中的重要性
    • 農業對香港僅為輔助性,沒有其他產業依賴農業
  • 近年數據
    • 生產量及總值,自給率
    • 農地
  • 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農業之對比
  • 政府管理
    • 決策局

發展史[编辑]

香港最早的農業活動的痕跡可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在2001年西貢沙下的考古發掘發現土壤中含有炭化稻米和屬於栽培葫蘆科植物硅酸體,顯示該時期香港地區內已能有栽培植物的活動。[2]

香港地區內自上古時期開始逐漸建立起較有規模的族群,直至宋朝之間的上千年時間,香港地區(其時屬東莞縣)的農業因中原居民持續南遷而發展起來,他們以種植主糧稻米作自給自足為主,並輔以種植其他副產品如蔬菜和香木(後來曾一度成為香港重要的產業)等作售賣。由中原南移的人口同時帶來了更多的農耕技術,使香港農業在此後一段長時間中平穩擴大規模和進步。[3]

清朝初年,滿清政權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頒布遷界令,命令山東廣東的沿海居民向內遷30-50里(約17-30公里)。整個香港地區(其時屬新安縣)的居民皆被迫遷:民居屋宇皆被拆毀,田地遭棄置荒廢,居民流離失所,死亡甚眾。當年在新安縣甚為重要的香樹種植和加工業亦在康熙中期在新安縣內成絕響。[4]在康熙八年(1669年)遷界令取消後,只有部份原來的居民遷回香港境內,勞動力及農耕資源嚴重缺乏,本地農業恢復甚為緩慢。朝廷為填補沿海人口,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下詔鼓勵農民遷入墾殖,招來了廣東東部及閩粵的客藉農民,稱為客家人。而由於本地的平原地區如元朗平原肥沃的土地已被廣府人錦田鄧氏等本地氏族)佔據,遷移至此的客家人走到偏遠的山嶺地區如沙螺洞定居並開墾荒地種植,成為「自耕農」,俗稱「開基祖」和「落擔祖」;而部份客家人因未能組織強而有力的群體,選擇成為本地人的「僱農」或「佃農」。由於該批客家人的移入,使香港地區特別新界的農村生活習慣,如耕種方式和作物的種類都有所改變。[5][6]

根據歷史學家夏思義研究,香港歷史上曾有一段時間以種茶為主要產業。[7]

清朝嘉慶年間香港地區內的農業情況收錄了在《新安縣志》(1819年)之內。卷二之《墟市》一節記錄了現今香港範圍內的4個農產交易中心:圓朗墟、石湖墟、大步墟及長洲墟;農民會根據指定墟期到墟市內進行買賣。[8]在卷三《物產》內詳細記錄了地區內種植的各類農作物:稻、菜、茶、果、花;草、木、竹及籐類。卷四《山水畧》的〈阪堰〉一節內,記錄了用於蓄水灌溉的陂塘,其中9個分布在香港內,現今的上水和十八鄉等地方。從文獻中對新安縣農業情況基建、政策及田賦課稅的描述可見,該時期香港地區農業已發展至一定規模;然而對於關於種植技術如農具使用、畜力、肥料等則未有記錄。[9]

本地農業復育[编辑]

原因:

  1. 食品安全
  2. 糧食安全
  3. 環保議題:全球暖化碳排放
  4. 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簡稱「ESG」)
  5. 2020年新冠疫情
  6. 本土聲音、社會運動


種植環境[编辑]

氣候[编辑]

地理、水文及土壤[编辑]

香港的農耕形式為地形環境所主導,並分為旱田水田兩種農耕作式:旱田多應用平原地帶和河谷盆地,農戶會將山坡修築成梯田以種植早地作物如蔬菜和花卉;水田多位處在海濱、濕地或河流口地方,農戶會建立基圍並種植稻米等。[10]旱田農地灌溉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在河溪上游建水壩,水向低流的經引水道流至不同的農地; 二是從河水抽取並儲存在蓄水池內。然而因不同的鄉郊發展,很多的農地都被周邊的土地改變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灌溉水源供應。[11]

早年的客家人遷入香港地區多定居於山區等地點並開墾土地成梯田種植,同時他們需要改造水源流勢以灌溉農田,他們會以「」、「」、「」等稱呼各種水利設施。另外,他們又會以「」和「」等稱呼描述山溪水源,而不少當年以此方法命名的地方亦沿用至今,例如蓮麻坑禾坑蕉坑等。[12]

土壤

漁農處曾於1955年發表《香港農業報告及政策建議》,時任的漁農處處長布力奇(英語:William John Blackie[13]

1962年新界分區土壤分類及產量[15]
合作社 排水不良/產量[註 1] 排水差/產量 排水非常差/產量
赤泥坪 錦田/200 泰康圍/350 北圍村/350
粉嶺 上水十字路口/220 上水農業站/200 坪輋/150
米埔 廈村/250 新田/150
青山 坪輋/350 青山/300-350
青山(B) 石崗/200
石崗 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比其他地區為高
林村 林村/250 新屋圍/350
新慶村 藍地(青山)/150 藍地/250
沙田 白田/150 沙田農業站 田心/250
範例 範例 範例 範例

植被[编辑]

形式及技術[编辑]

旱田和水田的農耕技術都有所不同

農耕技術及農資[编辑]

農耕工具
  1. 傳統:水牛),人力(水車戽斗
  2. 現代:犂田機拖拉機

香港的農業大多以家庭式的小型運作,一般都以人力農具為主,例如

傳統上的香港農戶曾以水牛黃牛畜力輔助農耕作業,農戶會裝上等工具至牛隻身上,在農地拖行以翻土。[17]

肥料
由環保署設立的O·PARK1所製作的堆肥

香港農業傳統的肥料都是自給自足或就地取材:農民會在附近收集各種有機肥,包括「大肥」(即人類排泄物)、養殖業的排泄物或殘餘物(例如雞毛、牛血牛骨等),發酵製成堆肥,以基肥形式混入土壤以加強肥力。菜統處於1947年推行「大肥腐熟與供應計劃」,從市區收集糞便送到設置在屯門和荃灣等農業地區的「大肥站」,之後在堆肥池內腐熟完後賣給農戶。而不論在二戰前後和直至70年代前的時期,使用大肥一直都是本地農戶的慣常做法。[18]除了添加肥料之外,香港農戶會在淡季時種植綠肥花生綠豆田菁太陽麻太陽花等能進行固氮作用的植物,在收成後再將莖葉翻入泥土;這樣除了可以有農產收成以外,同時亦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肥力。[19][20]

另外亦有比較專門的肥料製法,多用於追肥以增加或調整土壤氮磷鉀比例和其他微量元素,例如:[19]

本港農業和養殖業一直都有互助關係。例如牛欄的牛隻糞便會由「掌牛仔」(較年長的村童)收集。另外,養雞戶的雞棚當糞便累積至一定厚度,養雞戶即會通知農戶到來「剷屎」,取走雞類作耕種肥料。然而80年代因「肥雞丸」事件,香港市民擔心本地雞隻含有雌激素而令本地雞隻銷量大減;在1987年,香港立法局通過《廢物處理(修訂)條例》,期間因本地農民大力反對而導致發生香港歷來首次圍堵立法局的事件[21];到了1997年又爆發禽流感事件。在多重人為事件、家禽疾病以及政府政策的影響下,本地家禽業大幅衰落,亦難以與其他業界有所互助,本地的禽類養殖業與農業已再無互利關係。[22]

香港農業由1920年代開始使用化學肥料,以應對使用人畜糞便的衛生問題;二戰後香港人口增加,從外國進口的化肥因為使用方便而更加普及。[19]香港現時大部份的肥料(包括化肥和有機肥)都是外國進口,但不時會因為國際事件而令進口肥料價格波動甚至斷貨。例如2020年的新冠疫情和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嚴重影響全球的糧食和肥料供應,令香港從內地進口花生麩無法運抵香港,從荷蘭進口的肥料亦斷貨兩個月,價格上升了三成至四成,加劇本地農戶的成本壓力。農戶亦因此重新考慮傳統施肥方法,減少依賴對外的物資供應。[20][23]

近年本地開始有組織或公司有系統性回收各種的有機廢物並製造堆肥,例如:2008年建成的牛潭尾動物廢料堆肥廠會收集香港馬場的馬糞和其他禽畜廢物後製成有機堆肥[24];2018年香港賽馬會的「『好壤』城市堆肥計劃」收集城市有機廢棄物後製成「加樂泥」有機堆肥[25];川上生物科技公司收集商業廚餘,經黑水虻食用分解後將排泄物製成肥料[26]。在2021年起環保署建立了「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1期」(O·PARK1)和「園林廢物回收中心」(Y·PARK 林·區),分別會將全港的廚餘集中處理成堆肥和收集全港的園林廢物(樹木枝葉、草屑等)後製成堆肥,目標在過程中能生產電力和向本地農戶提供埋肥;而Y·PARK亦可提供木碎作有機覆蓋物英语Mulch[23][27]

除害劑
  • 有機氯農藥如:DDTHCHHCB等在1950-1983年間廣泛使用,在1988年禁用[28]

農耕形式[编辑]

以營運模式區分
  • 家庭式
  • 社福機構或非政府組織
  • 集體農場
  • 社區協力農業
以種植方式區分

可是在香港內亦有聲音指出有機認證機構時會「認證」先於「有機」,一些無爭議性的原料亦因無認證而被禁用,令有機農戶種植過程弄巧反拙,反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浪費以至碳排放。[30]

  • 其他
    • 魚菜共生 [1]
以作物區分

都市農業[编辑]

天台耕作
位於市區內的天台農莊

[34]

  1. 發展形式:戶主主導、大廈業主主導、機構社群、商營企業、社群企業[35]
  1. 生產力
  2. 樓宇結構安全(#挑戰
    1. 香港城市大學天花倒塌事件
水耕
  1. 推廣
    1. 漁護署和蔬菜統營處合辦「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36]
  2. 民間營運
  3. 成效

休閒農業[编辑]

社區園圃計劃
位於將軍澳毓雅里社區園圃。大多數的社區園圃均設置於市區內。
私營農場及園圃
  1. 嘉道理農場新巴黎農場東英學圃[37]康樂園娛苑
  2. 休閒農場

生產型農場轉型,舉辦導賞團或生態工作坊等,作食農教育

    1. 休閒農場指南
  1. 屋村園圃
  2. 格仔田

農地使用及分佈[编辑]

  • 地形簡介及對農業分佈的影響(過往)
  • 數據簡介
  • 現今情況
    • 香港
    • 九龍
    • 新界


香港整體土地約有1100平方公里,其中約有3.7%之土地用作農業之用(不包括養殖業)。

香港有紀錄最大面積的農地為興盛期時1962年的14,108公頃,自此以後便一直下跌。[38]根據漁護署公佈的2022年報數據,直至2021年,香港總農地面積共有4077公頃,其中487公頃用作種植園藝作物(包括蔬菜及花卉),7公頃用作種植雜糧作物,269公頃用作種植果樹,其餘3314公頃皆為荒置農地。[1]由2019年之2021年間,有154.2公頃之農地因被納入在香港新發展區(例如北部都會區洪水橋/廈村元朗南東涌等)範圍之中而改劃成其他用途,而當中48.45公頃為常耕農地。[39]

圖表中顯示香港農地的用途分類和其每十年之變化趨勢

每十年農地面積(公頃) 及 與上一年代之變化[40]
年份 園藝作物[註 2] 稻米 其他作物 果樹 常耕地總計 荒置 總計
1960 2490 8018 1843 633 12984 (94.57%) 746 (5.43%) 13730
1970 4062 4569 802 641 10074 (81.51%) 2285 (18.49%) 12359
1980 3809 30 80 618 4807 (53.15%) 4237 (46.85%) 9044
1990 2088 0 51 581 2720 (38.64%) 4319 (61.36%) 7039
2000 800 0 40 590 1430 (26.18%) 4033 (73.82%) 5463
2010 450 0 20 276 746 (15.41%) 4094 (84.59%) 4840
2020 475 0 7 273 755 (18.17%) 3400 (81.83%) 4155


香港各區的多個地方及街名亦有由於曾經盛產該作物而命名,例如位於西貢區菠蘿輋旺角西洋菜街等;相反亦有農作物因為品種源自該地點而命名,例如鶴藪白菜

新界[编辑]

鶴藪圍的農場。前方為用作灌溉的引水道

新界作為香港面積最大的地區,是香港最主要的農地分佈地區和農產出產地。

在英國殖民前,新界的農地均由滿清政府批出的紅契以田地的肥沃程度分成上中下三級以課稅[41]

沙田

現今的沙田在英國殖民時代前名為瀝源,意思「清水之源」;區內有三個充足的水源:香粉寮後山流經大圍村地龍口流經田心村望夫山流經隔田村。最早於明朝已有人聚居在積存圍,人口和農業都已發展至一定程度;而在遷界令復界後,沙田主要為客家人聚居,但因為沿岸皆為淺灘不適合捕魚,所以他們都轉到發展農業。他們以種禾稻為主,在上山開墾梯田種植旱禾,海岸邊如排頭村、積存圍、山廈圍多石村等則種植鹹水稻;另又兼種蔬果,而農產品多為自用。[45][46]約1870年代,兩位居於沙田區內的私塾老師:瀝源客籍許永慶和九肚村廣府籍的羅文祥合力編作了《瀝源九約竹枝詞》,當中有數句詞描繪了現在沙田區域內的農耕畫面,例如「直待沙田禾麥熟」、「大輋禾麥實婆娑」等,可見禾稻的種植主導了沙田地區的農業,而禾稻生產活動亦反映了在現今禾輋的地名中。[47]另外,

除了供食用的農產種植之外,沙田於明朝時期已經是種植香木的重地,並被記錄在《新安縣志》卷三《輿地略》中:「香樹,邑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顯示當時期的瀝源種植了大量的「香樹」(即土沉香),然後會將香樹運至香粉寮加工磨製成「香粉」再往外銷售,香粉寮一名亦因此而起。[33]沙田亦曾經是本地鮮花的主要出產地區之一。由於種植稻米利潤少,沙田的農戶改為種植花卉,並成為了沙田農村的經濟命脈之一。70年代,沙田種花農戶有600多戶,主要集中在田心谷及小瀝源谷。[45]

沙田在60年代起發展成新市鎮,政府大量收地和填海直接破壞農地,令農民要走到山上繼續耕作;又興建集水區等水利設施導致農田缺乏水源灌溉,整個沙田區的農業基本已完全停止。現時沙田區內除了有數個休閒型包括私營和康文署「社區園圃」之外,傳統的生產型農業已近乎絕跡。[45]

2023年7月,漁護處向沙田區議會提交文件,擬在區內的馬鞍山西沙路花園推行「都市農業先導計劃」,在花園興建面積約400-500平方米的室內水耕農場並為期5年。[48]而該計劃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亦被劃入《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的優先推展項目之一,擬定在2024年試行。[49]

沙頭角
上水、蕉徑及古洞

蕉徑粵语蕉徑是全港最大片農地及最高農產量的地區之一,被譽為「香港糧倉」。在香港農業興盛期時高峰蔬菜出產量可達20輛貨車,然而蕉徑的興衰亦跟隨香港整體農業的步伐而逐漸衰退。[50]

後來香港政府推出農業園計劃並選址蕉徑,

九龍[编辑]

九龍現今沒有傳統的農田和農耕作業。古時開於此地域的文獻記錄始於南宋年代,描述了此地當時的生活狀況;而根據考古發現,顯示九龍曾更早的居民生活痕跡,相信同時亦有作一定程度的農耕活動。直到了1860年,英國割據九龍半島時有了明確的數據,顯示當時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不包括)已有2000餘畝農地。[51]在九龍未被徹底城市化之前,九龍多地均有不同大小的農業活動,其中較集中的有(以現今地區區分):旺角、土瓜灣、黃大仙、深水埗、九龍塘等等。[52][53]

到1920年代起,各區的農田都因各種的土地或商業開發而被淹沒城市之中。今天九龍的農業已演變成零散在各處的小型休閒農圃或都市農業,如室內種植和水耕種植等方式作小規劃生產。[54]

土瓜灣、九龍城
馬頭涌一帶的農田,攝於1870年。圖中由前至後的地點為:馬頭涌、九龍灣海灣、九龍城寨、白鶴山、獅子山。

現今由九龍城至民間廣義土瓜灣區內的馬頭角馬頭圍馬頭涌之間曾經是九龍農產豐盛的地區。在土瓜灣開發之前,該地曾經建有一條「二王殿村」的農耕村落。附近農田水源來自新蒲崗的涌水,小涌流經馬頭涌,並經過聖山流向馬頭角海角在九龍灣啟德機場填海前的海灣)出海。[55]小涌日積月累之下在海岸邊沖積起田地,二王殿村村民在沖積地築起基圍並形成了圍田,經多年種植鹹水草令土壤淡化後,終成為淡水稻田。後來更多的小農村建立在此並一起耕種圍田,後這些農村和二王殿村被合稱為「馬頭圍村」。[56]

此區的農業全盛期農田範圍北面可達至白鶴山九龍城寨,東至何文田(有傳何文田亦因該處有一居民擁有農田而得名)。而位於九龍城的九龍街是農村買賣農產和農具等的墟市。1920年代啟德濱的發展計劃大規模在九龍灣填海,並拆卸包括彼鄰的馬頭圍、馬頭角和二王殿村等的村落,在此地區內的農業因此沒落。[52]

旺角

旺角在九龍的歷史上是其中一個主要的農耕生產地。旺角地名源於位於現今亞皆老街西洋菜街一帶,古時名為芒角村的農耕村落,由17世紀清朝遷界令後南移至該地的居民所建立。[57]當時該處有一條源自畢架山,流經亞皆老街及洗衣街的山溪提供了充足水源,適合種植西洋菜和通菜等水耕蔬菜;又因為通菜適合夏天種植,西洋菜則在冬天收成,兩者可以互相交替種植,芒角村便在地勢低的位置開墾水田,因全年均能生產造就芒角村成為香港其中一個重要農產地。[58][59]芒角村亦有在農田後面地勢高的位置以旱田形式種植花卉,除了在「華界」(現今界限街)邊緣的花墟售賣,亦會連同其他農產收成從芒角咀登船至香港島售賣,是香港島蔬菜供應的重要角色。[57][60][55]

直至1900年代,香港政府開始發展旺角一帶,在芒角咀海邊填海和興建避風塘,旺角內的農耕活動及其痕跡因而完全消失,現存只餘下西洋菜街、通菜街和花園街三個街名印證該處曾有相關的農業活動;而當年的灌溉水源溪流已被截斷及埋沒在水渠道的地底之下。[55]

香港島[编辑]

黃竹坑

黃竹坑區有約40.5公頃土地,而且大部份都是平地,是山多平地少的香港島少數適合耕種的良田。黃竹坑最早的居民於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廣東移至現今黃竹坑舊圍定居,又再1860至1970年間擴展黃竹坑新圍並開發梯田種植。雖然香港農業傳統上是以種植稻米為主,但在黃竹坑的農地卻過半數生產芋、薯、蔬菜等副食品;在30年代因當地一帶曾有瘧疾,香港政府從此禁止在區內種植水稻。[62]在60年代的考察報告記錄中,黃竹坑包括香港圍在內共有15個農場,較知名的有對公眾開放的新巴黎農場和香港農場等。直至70年代前期仍然有興盛的農業,足夠區內自給自足之餘亦是供應蔬菜予港島的重要基地。香港圍的農戶因為不想受蔬菜統營處管理而被控制蔬菜價格,所以自行成立農村互助委員會並協助管理。[63]

60年代開始,政府銳意規劃黃竹坑為新興工業社區,黃竹坑的土地均被開發作各種的土地發展,例如興建工業大廈、住宅、香港仔隧道海洋公園等,農田逐步被收購,黃竹坑的農業因此衰退。現時黃竹坑新圍內仍有一家營運中的本地種子公司「高華種子」,是香港少數有種子研發和育苗工作的種子商。[64]


離島[编辑]

離島地區的農業雖然亦受經濟轉型而影響,但因地區偏遠,除個別地區如東涌外,大多的農耕集中地均未受太大的土地發展影響才得以保留。

  • 橫水渡 (新渡輪)
  • 近年農業復育的重要地區(二澳、梅窩等),因為較偏遠而較少受小型土地發展影響
  • 大嶼山發展和交椅洲人工島發展的影響
南丫島北角村的田地
梅窩

位於大嶼山南部的梅窩因為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充足的河流水源,吸引客家人落戶務農,並以種植稻米為主。而直至50-60年代梅窩銀礦灣乃是大嶼山的農業重鎮,區內設有漁農處指定的農業站,而農產的貿易亦相當興盛。[65]1963年因為興建了石壁水塘,梅窩的三大水源被截流,農戶被迫放棄稻米而改為種植瓜果蔬菜,而協助耕作用的黃牛和水牛亦被放到大自然生活。[17]

1955年,香港政府和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推動「鄉村果園種植計劃」,引入果苗並在香港廣泛種植;而梅窩因為地型多為斜坡和偏沙質的土壤適合種植果樹及菠蘿,因此成為計劃的種植地區之一。[66]根據60-70年代的地政總署和其他資料記載,大嶼山的菠蘿種植範圍廣泛,在梅窩內的窩田白銀鄉鹿地塘均種植了大量的菠蘿,一些農戶甚至有超過二千株菠蘿樹。[67]而在70年代,梅窩農戶參與由漁農署推行了黃皮改良計劃,將區內的黃皮樹改良成雞心黃皮品種,更以此獲頒《英女皇嘉許狀》。[68]

2018年,非牟利團體土地教育基金因應政府發表的「明日大嶼」計劃所潛在對周邊地區的影響,為保育梅窩的生態環境而創立了「好老土」品牌,透過社區營造及公眾教育以連結梅窩的農場、餐廳以及周邊不同單位,例如和餐廳合辦「農場到餐桌」、出版農業刊物、舉辦農墟和農業學徒計劃等項目[69],目標將梅窩營造成農業社區的示範。[66]現今梅窩的農業亦因不同的活動而開始復興;而區內亦每年出產多種農產品,如香水蜜糖菠蘿、雞心黃皮、石硤龍眼和青皮冬瓜等,並送至香港多區售賣或加工製成其他食品。[68][70]

長洲、坪洲、南丫島等

經濟發展及產業鏈[编辑]

  • 本地整體經濟中農業佔比
  • 整體經濟數據每年催勢
    • vs農業每年
  • 其他完全或部分依賴香港農業之下游產業
    • 該產業之數據
    • 在農業變化影響下之該產業的改變

供應與需求[编辑]

近十年農業生產估算數量(公噸)及價值(千港元)[71]
年份 花卉 水果 蔬菜 雜糧作物 總計
價值 數量 價值 數量 價值 數量 價值 數量 數量變化 價值 價值變化
2012 145,480 1,020 13,539 16,300 86,544 180 520 17,500 - 246,083 -
2013 137,479 1,355 18,292 16,300 100,055 152 541 17,807 1.72% 256,367 4.01%
2014 140,229 1,340 21,950 15,500 116,024 250 918 17,090 -4.20% 279,121 8.15%
2015 147,100 1,200 20,640 15,000 123,330 180 650 16,380 -4.33% 291,720 4.32%
2016 154,350 1,100 17,600 14,200 158,485 220 814 15,520 -5.54% 331,249 11.93%
2017 158,480 1,460 25,550 14,900 164,137 290 1,189 16,650 6.79% 349,356 5.18%
2018 149,405 1,380 23,800 14,900 172,458 480 2,160 16,760 0.66% 347,823 -0.44%
2019 153,887 1,000 19,068 14,800 186,504 440 1,845 16,240 -3.20% 361,304 3.73%
2020 150,139 742 13,993 15,000 202,006 350 1,739 16,092 -0.92% 367,877 1.79%
2021 152,346 887 17,957 15,300 209,943 300 1,350 16,487 2.40% 381,596 3.60%
  • 每年本地農產量和需求量
  • 需求改變因素:
    • 長期:
      • 人口增加(需求)
      • 市場競爭
        • 特區菜(供應與需求)
        • 鄰近地區農產:日本、台灣、韓國、泰國、澳洲(需求)
      • 經濟轉型(供應)
      • 氣候改變而導致的農耕改變(供應)
        • 天災增加
        • 蟲害增加
    • 短期:
      • 食品安全問題(需求)
      • 疫情封關(需求)
      • 移民潮(需求)
  • 自給率
    • 完全自給可能性
  • 預計將來

銷售[编辑]

香港農業主流的銷售途徑在歷史上曾有幾次轉變。在清朝康熙廿七年(1688年)的《新安縣志》已記錄有本地的墟市作農產交易,到嘉慶廿四年(1820年)的《新安縣志》卷二《墟市》一節中列有4個在現今香港境內的墟市[註 3]:元朗圓蓢墟[註 4]、上水石湖墟[註 5]大步墟[註 6]長洲墟。農民根據各墟市指定的墟期而各自將農作物擔挑到場買賣[註 7][41]另外亦有鄰近香港邊境深圳墟,因規模較大及較接近新界北區(如沙頭角一帶地方)而吸引該區農戶到場買賣;而石湖墟行程來回需時一整天,僅為當地農戶的副選擇。新界北區農戶的這做法至英國租借新界為止。[12]

期後清末到民國初年,以及到二戰前後的時間內,香港各區開始出現其他墟市可供農戶直接到場買賣,而營運模式亦漸漸步向現代化,當中包括沙頭角的桐蕪墟(後易名為東和墟)(19世紀)[12]、九龍城的九龍街(19世紀)[72]、旺角的花墟(19世紀)[53]、上環的上環街市(1906年)[73]和粉嶺的聯和墟(1951年)[74]等等。

菜欄、蔬菜統營制度和直銷菜
蔬菜統營處的蔬菜供貨流程

香港由清朝至二戰前的市面蔬菜供應都被「菜欄」所操縱。菜欄商作為一個蔬菜交易的中間人,會將蔬菜從生產區運至各自的「欄口」,然後再批發給零售商販。香港的農戶因為多為小本經營,沒有能力自行將蔬菜運到市區銷售,變得非常依賴組織營運的欄商,同時亦令農戶無法得知批發市場的情況,所以演變成菜欄控制的局面。[75][76]

戰後香港人口急速膨脹,夏慤政府為協助本地農戶生產復元,同時亦為解決香港蔬菜價格受欄商控制的情況,因而在1946年成立了財政獨立、非牟利法定機構「蔬菜統營處」(簡稱「菜統處」),協助在九龍及新界的農戶的運輸、銷售和其他支援服務。菜統處從各區的合作社和菜站(官營或私營)收集各農戶的農產品,然後運送到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再經由各合作社的賣手銷售至各已登記的「投買人」,包括市面的菜販、攤檔、酒家和食堂牌照持有人。[77][78]這種銷售模式可以簡化傳統的農戶的生產鏈,使他們免於花費時間在銷售而可專注於生產之上。

菜統處成立的同時香港各區亦陸續出現了合作社,在1953年,「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簡稱「菜聯社」)成立以整合新界的26個蔬菜產銷合作社。[79]合作社會在各自收集當區農戶的農產品並轉運至批發市場,是菜統處以外另一主要的銷售方式。菜聯社後來發展出其他的業務例如設立「有機種植社群辦公室」兼營有機肥料、農菜、菜種和育苗等服務,使之在香港農業仍然能保持一定的營運需要和重要性。[80]除此之外,菜聯社現今亦有主辦大埔農墟和藍地農墟,嘗試以新方式供農戶銷售農產品。[81]

天光墟和直銷菜
立於1967年的「大埔農產品擺賣場」石碑,現位於大埔農墟。

雖然菜統處曾經是本地農民的主要銷售平台,但因為香港農業開始式微,本地菜佔香港食用蔬菜的比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菜聯社與菜統處對本地農業的重要性同為降低。對本地農戶而言,雖然經菜統處賣菜的渠道對農戶而言有節省時間的優點,但同時因為菜統處「收菜價」過低,平均只有直銷價的三分之一而為人垢病,農戶開始尋求其他銷售渠道[82] 。而對市面蔬菜供應鏈而言,菜統處的蔬菜批發價未能與內地供港蔬菜競爭,後來出現了具備自己的供應鏈的超級市場,以及由20世紀10年代開始出現的集團式「直銷菜」,繞過統營制度直接將蔬菜送到集團旗下的各零售點[83],或以比菜統處便宜一半的菜價批發給市面菜販,香港蔬菜市場對菜統處的依賴性已日漸減少。[84][85]

新型農墟

近年本地農業復育聲音不斷出現,本地出產農產品開始重新受到重視而步向商品化,驅使本地逐漸興起新型農墟。此類農墟大部份均由非牟利機構或商營企業舉辦,它們大多設於市區之內以方便消費者,對像農戶則主要為本地有機農戶,曾試以擺脫中間者方式讓農戶可以直接與消費者交易,從而確保收益是進入農夫口袋。對比傳統的經由合作社「出菜」的模式,農夫需要直接到市區農墟擺賣會比較麻煩,但大部分新型農墟都是以社區協力農業(CSA)的理由營運,可以在買賣交易中農戶和消費者的接觸和溝通,促進雙方了解,對本地農業發展以及復興有重大意義。[84][86]

除此之外,漁護署、菜統處和魚統處由2007年起每年都會舉辦「本地漁農美食迎春嘉年華」,供本地漁戶及農戶推銷本地出產之漁農產品。[87]

本港較具規模的定期農墟
農墟 地點 主辦方 日期 性質
大埔農墟 大埔太和路太和消防局側 菜聯社 逢星期日09:00-16:00 本地有機農戶
藍地農墟 藍地菜站 菜聯社 逢星期日11:00-15:00 新界本地信譽菜
星期三中環天星有機農墟 中環天星碼頭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 逄星期三12:00-18:00 本地有機農戶
中環農墟 中環天星碼頭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逄星期日11:00-17:00 本地有機農戶
美孚有機農墟 美孚葵涌道架空道路下(美孚段)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逄星期日11:00-17:00 本地有機農戶
利園都市農墟 銅鑼灣利舞臺廣場 希慎、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 每月第3個星期五-六12:00-17:00 本地有機農戶
訂菜、共同購買和小型購買點

網上購物社交網站的興起,農戶將農產品包裝成「菜包」直接在網絡上銷售的方式亦隨之出現。農戶在網上銷售時能主動性地增加宣傳如加入農耕狀況或種植相關資訊等,增加農戶的透明度以建立自己忠實的消費群同樣時有社區協力效果,因此可算是新型農墟的進一步延伸發展。[88]而經網上銷售的蔬菜交付方式不固定,農戶雖可以多種方式將菜包送到購買者手上,但物流和人手等成本則同樣上升,因此衍生了共同購買-由數個農戶聯合集結出菜,並在指定地點交收。[84]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本港各區的街市和農墟因「限聚令」、「圍封強檢」、疫苗通行證、「隔離令」和「安心出行」等多個防疫措施影響下,市民無法進入場所購買,間接令網上訂購蔬菜後直接送貨的方式的需求增加。[86]

另外,訂菜的銷售方式(如按季收費等)需要買家在收到菜包前預先付款于農戶,或甚至在農作物未收成前供買家預訂,農戶在指定時間內「供菜」,此交易方式一方面可讓農戶在耕種前對需求量有所預算以應對種植量;另一方面亦可讓買家選擇分擔耕種時所面對的成本(例如工資、菜種、肥料、田租等)和潛在風險(例如各種災害導致收成量不足),達至「社區支持農業」,藉此增加買家和農民間的協作效果和信任。[88]

近年香港民間提出了不同議題如環保本土化食農教育等,市面對應的需求開始增加,相關主題的銷售渠道如:對應環保議題的「裸買店」、對應香港本土標榜「香港製造」的店舖和由農場直接供應至餐廳的「農場到餐桌」(Farm to table,有些農場更會直屬餐廳營運)模式亦陸續出現;而本地農戶亦經常會此類店舖作交收或直接寄賣農產品,或將本地出產的農作物因應各自特色融入至不同產品中。[89][90]

花墟和年宵市場

[53]

  1. 年宵市場
本地各種農產銷售渠道

進出口[编辑]

香港地區古代最著名的對外銷售本地作物為明朝時期,在沙田瀝源和大嶼山沙螺灣種植的「香木」(即土沉香);另外在本地出產的茶葉和稻米亦因為品質佳曾對內地銷售或出口外國。

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前,南北行是香港重要經濟支柱之一。南北行主要從事中國內地、日韓俄國南洋東南亞之間的轉口貿易,當中包括了中國農副產品如:米、絲、茶、大豆、植物油、煙草、皮革、羊毛及藥材等。[91]

香港在經歷農業轉營前曾經種植多種稻米,當中最為著名的元朗絲苗在清朝時更會上貢朝廷,另外亦有外銷至東南亞和美國舊金山[92]然而因為多次的人口增長潮下,本地的稻米等主糧生產已不能自給自足,南北行的米商開始進口境外的白米以補不足。在戰前香港主要進口暹羅安南的白米,另亦有部分來的廣州白米及其他米種等。米商會批出白米予「二盤米商」(即批發商,俗稱「二拆家」),再由二盤米商批(「拆」)予零售商售賣。在戰前香港南北行的入口米商共有16家而在零售商及至1970年代有近4000間米行。期後因超級市場的興起,改變市民消費及飲食習慣,香港的人均白米消費量已由1961年的120斤減少至1980年的69.5斤,以及2003年的45.2斤;本港的米行亦漸漸變成夕陽行業。[91][93]現時xxxxx

  1. 蔬菜
    1. 農業北移後

種子與農資貿易[编辑]

香港的作物種子(亦稱「菜種」)行業已有過百年歷史。除了漁護署自1950年代的種子留種及銷售服務外(已於2001年因需求減少停止服務),市面亦有不少私營的種子貿易商(菜種行),貨源來自珠江三角洲、潮汕地區或外國輸入。[94]到了1960-80年代,本地的種子市場因應香港農業黃金時代對種子的需求增加,同時亦發展最蓬勃。到後來9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香港菜農多北移種植,本地對種子的需求大幅減少,菜種行的發展亦跟隨步向式微,雖然內地市場規模令本港菜種業帶來商機,但因內地開始與國際逐漸接軌,至90年代末,傳統的菜種轉口貿易已大幅萎縮。根據政府統計署資料,2016年香港各類種子的進出口總貨值為7.7億港元。[95][96]

香港的菜種行早期主要分佈在上環、元朗和上水,期後發展至在港九龍界均有店鋪開業。歷史最悠久的菜種行是開業於1905年的陳振潮菜種行,惟已在2016年結業。在六十年代菜種業最興盛時,在上環干諾道西的菜種行高峰期有7間以零售為主及兩間批發商。然而加上香港農業式微,香港種子行業已大幅萎縮,上環亦僅餘下4家菜種行。[97]現今因為本地農業對菜種量售需求已大大減少,大部份菜種行都轉型向零售和網購方面發展,例如向休閒型「假日農夫」售賣種子和提供種植建議等增值服務;同時他們都會兼營農具、有機肥料除害劑(如殺蟲水、老鼠藥、曱甴藥)等消耗品,嘗試擴大客戶群至農業以外。[98]

本地的菜種行除了進口海外及中國內地出產的種子外,亦會自行留種轉售或協助本地名菜種的留種傳承。在內地改革開放期間因內地的種子供應短缺,本地菜種行需在本地尋找原種並送到外國量產,某些本地品種如鶴藪白菜亦流出到海外成為名種;然而亦因鄰近地區的競爭下,本地的種子生產規模和種子質素皆未能及上而被淘汰,及後只剩下僅以保育本地種為由而進行留種工作的個別種子商。[96]除了民間自行留種,於2004年起,香港種子商會和本地種子商如高華種子等參與了漁護署發起的一系列本地種留種復育計劃,其中以白豆角、白菜和水稻為重點復育項目,並希望該些品種種子會重新在市面流通。[99][100][101]

挑戰[编辑]

氣候因素[编辑]

  1. 季候風及風暴
  2. 寒冷天氣
    1. 打鼓嶺輻射冷卻寒潮結霜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51419/寒冷天氣-輻射冷卻農作物當災-有記農場-損失心機難計算

生態因素[编辑]

病蟲害

香港境內農業歷史上雖然未發生過毀滅性的病蟲害爆發的事件,但一直均有受到多種的威脅令農戶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及增加農耕成本。曾經在本地出現過較有威脅性的害蟲有:蚜蟲守瓜行軍蟲狗蝨仔瓜實蠅紅蜘蛛[102][103];而常見的病害則有:白粉病露菌病銹病軟腐病菌核病炭疽病葉斑病等。[104]

根據漁護署指引,本港應對病蟲害的防治方式分類有:[105]

  1. 農業防治:以農耕管理的操作以抑制病蟲害發生,例如揀選合適品種種植、輪作、控制環境及微氣候(土壤、光度、溫度、濕度、空氣流通)等。
  2. 物理防治:以物件阻隔或誘捕害蟲。
  3. 化學防治:以除害劑直接殺害害蟲和引發植物病害的細菌、真菌或病毒。
  4. 生物防治:引入益蟲以捕食害蟲,或以菌治蟲和治菌。

除漁護署官方的指引外,本地民間亦有團體研究並向外界推出各種的病蟲害管理指引及建議,例如由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製作的「香港農害小百科」[106]

野生動物

香港野豬問題對香港農業一直以來都是主要威脅之一,野豬不單會闖入農田進食農作物,更可能會對農夫造成身體傷害。[107]在香港多個郊區被開發、城市化的情況下,野豬因在野外的生存範圍收窄而被迫改變習性,令近年野豬闖至城市以及農田覓食的次數增加。[108]在1950年香港警察成立的「鄉村巡邏隊」其中之一的職責為狩獵威脅農場作物的野豬,但因人員不足問題及過於被動,此一做法成效一直不大。[109]除此之外,農戶會自行在農場範圍裝上防護欄等,但同時因為成本高而只能設置較簡陋的圍欄。2016年政府推行的新農業政策包括《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其中的《農場改善計劃》可讓農戶申請最高三萬元的資助以購買指定的設備或物料,當中包括防野豬護欄和電圍網,然而資助額在缺乏其他支援下難以抵銷電圍網的建設費用。[108]

政策及經濟因素[编辑]

  1. 農業北移
    1. 改革開放
  2. 經濟轉營
    1. 勞動人口轉移至輕工業或商業[110][111]
    2. 收入落後於其他產業[112]
  3. 城市發展
    1. 土地政策
      1. 囤地
        1. 原居民丁權問題
        2. 生發案
      2. 農地被破壞,碎片化[111][112]
      3. 菜園村事件[111]
      4. 202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政府計劃修改《新界條例》,放寬祖堂地轉售的限制。根據2022年的數據分析,新界有大約2,400公頃之祖堂地,當中被用作農業用途祖堂地共佔982公頃(即總祖堂地的45.8%)。[113]過去新界的祖堂地買賣需要土地全部持份者一致同意才能轉售,間接令租用農業用祖堂地的農戶能較安穩地繼續耕種。但是[114]
  4. 政府決策
    1. 政府對香港農業取態:
      1. 「自由市場運作原則」
      2. 農業支援政策不足,沒有訂立指標性數字[112]
      3. 失明確定位(如大規模生產性或精品型農業)[112]
    2. 業界參與權及話語權:香港立法會功能界別一直因缺乏代表性而為人垢病。在制訂農業政策上,真正的業界工作者的意見未必能經漁農界功能界別向上傳達至政府決策層面。[115]
  5. 經濟因素
    1. 成本增加:國際環境令肥料價格飆升[116]
    2. 價格戰,利潤少

其他因素[编辑]

  1. 傳統方式耕種,過於勞動密集[112]
  2. 農業教育
    1. 香港農業現代化轉型,但下一代同時擁有高農耕和管理技能的農業從業員的人數依然不足
    2. 缺乏學界支援,學界過分專注於學術層面而忽略實用性的教學;另因香港大環境對農業的重視較低,關於應用型的農業科技研發亦較落後。[3]


都市農業挑戰[编辑]

  1. 生產規模
  2. 建築物限制
    1. 消防
    2. 保養及維修
    3. 結構
      1. 負重能力
      2. 水源及電能
      3. 排水及防水層
  3. 地點環境
    1. 風、光

農業發展政策及計劃[编辑]

  • 農業免稅(周思中)

戰後農業發展[编辑]

發展資助或貸款基金
  • 1953蔬菜統營處貸款基金
  • 緊急救援基金
  • 1954約瑟信託基金
  • 1955嘉道理農業輔助貸款基金
  • 嘉道理農業輔助會
  • 1954年,新界共有6種合作社[117]
    • 農民蔬菜產銷合作社、養豬及公豬服務合作社、灌溉合作社、農用家畜合作社、肥料及糧食採購合作社、漁民節約及貸款合作社。
政府農業計劃

1955年,漁農處時任處長布力奇發佈《香港農業報告及政策建議》(英語:Report on agriculture in Hong Kong with policy recommendations),表示稻米作為最重要的糧食,香港農業需將稻米的種植放在首位,並擴展種植區和提高產單位產量,即使其他農作物有較高的利潤但不應與它們作競爭。[118]可見當時香港殖民政府了解本地糧食供應的重要性及嘗試保持本港的最低自給率。[112]

農業衰退後[编辑]

  • 菜統處農業發展基金
  • 菜統處農產品獎學基金

近年農業復育[编辑]

方式:

  1. 農地復耕
    1. 官方:
      1. 1988/2014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農地復耕計劃
      2. 2016年新農業政策
        1. 農業園
        2. 農業持續發展基金
    2. 私營:
      1. 2012二澳復耕計劃
      2. 2013永續荔枝窩:農業復耕及鄉村社區營造計劃 -> 2017滙豐永續鄉郊計劃
近十年農地面積(公頃) 及 與前一年之變化[71]
年份 園藝作物[註 2] 雜糧作物[註 8] 果樹 常耕地總計 荒置 總計
2012 441 19 272 732 (16.00%) 3843 (84.00%) 4575
2013 435 18 276 759 (16.78%) 3794 (83.88%) 4523
2014 421 15 275 705 (15.69%) 3781 (84.17%) 4492
2015 408 12 265 685 (15.25%) 3807 (84.75%) 4492
2016 419 9 270 698 (15.74%) 3737 (84.26%) 4435
2017 429 15 270 714 (16.23%) 3686 (83.77%) 4400
2018 429 28 278 735 (16.99%) 3592 (83.01%) 4327
2019 468 8 273 749 (17.60%) 3506 (82.40%) 4255
2020 475 7 273 755 (18.17%) 3400 (81.83%) 4155
2021 487 7 269 763 (18.71%) 3314 (81.29%) 4077
  1. 刊物[119]
  2. 食農教育
    1. 土地教育基金
    2. 導賞團
    3. 農業學徒計劃
  3. 市場營銷
    1. 香港蘿蔔[120]

推廣[编辑]

  • 活動
    • 漁護署特色蔬菜
  • 刊物
    • 1970年代《香港農友》
    • 2020年代《香港種植》

農產品和加工品[编辑]

根據1819年編寫版本的《新安縣志》,清朝時新安縣內(大部份為現今香港地域)耕作的農產品種類已甚為廣泛。在卷三《物產》中詳細列明了:[121][41]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新安縣志》卷三《物產》中列出的作物
  • 穀類
    • 稻:頭早品種:早熟者5、遲熟者3、赤米穀4、糯穀2。尾造品種:早熟者2、遲熟者4、糯穀4、鹹禾。
    • 稷(粟):鴨腳粟、狗尾粟、大粟。
    • 麥:大麥、小麥、蕎麥。
    • 菽(豆):青豆、黃豆、白豆、烏豆、赤豆、綠豆、眉豆、三收豆。
    • 芋:黃芋、青芋、銀芋。
    • 薯:甘薯、山薯、番薯、葛薯、毛薯、紅薯、白薯、大薯。
    • 胡麻:芝麻。
  • 菜類
    • 春季:芥藍、莙薘、生菜、青蒜、菠菱(菠菜)、蒝荽(芫荽)。
    • 夏季:莧菜、豆角、蓊菜(䔨菜)、苦瓜、黃瓜(青瓜)、節瓜。
    • 秋冬季:白菜、芥菜、蘿蔔、冬瓜、生薑。
    • 「四時皆有」:葱、韭。
    • 海菜:昆布、馬尾茜、膠菜、紫菜。
  • 茶類:青山頂杯渡茶、鳳凰山鳳凰茶、擔杆群島擔杆茶、竹仔林清明茶。
  • 果類:荔枝(大荔、黑葉、小華山、狀元紅)、龍眼、沙梨、柑桔、柚、橙、五歛子(楊桃)、香蕉、宜母果(檸檬)、黃皮、蜜望果(杧果)、萬壽果(木瓜)、西瓜、菠蘿、落花生、竹蔗、油柑子。
  • 花類:梅花、素馨、茉莉、指甲花、朱槿、拘那花(夾竹桃)、史君子、蘭花、吊鐘、馬纓花、九里香、鳳仙花、菊花、石榴花。
  • 草類:雁來紅、仙人掌、藍草、三藾根、鮮草果、蒼耳子、油葱。
  • 木類:榕樹、木棉、香樹。
  • 竹類:有樆竹(籬竹,又名茶桿竹)等12種。
  • 籐類:有黃藤、白藤等5種。

至1898年,香港殖民政府在租借新界後發表了《香港殖民地拓展界址報告書》(簡稱《駱克報告書》),記錄了19世紀末新界農村的耕種作物:「禾稻是主要作物,產品質素評價甚高,......還有大土地用來種植甘蔗、靛青、大麻、花生、各類薯類、山藥、芋頭、豆類、芝麻、南瓜和各類蔬菜。」;另外亦有種植水果:「水果有柚子、菠蘿、橙、龍眼、梨、荔枝、柿子、石榴、黃皮和杧果。」[122]。另外,報告亦記錄了在1300英尺(約366米)的山脈上種有禾稻,大帽山的1500英尺(約457米)種有茶和菠蘿等等。由此可見,在《新安縣志》的編寫至《駱克報告書》的發表之間的80年內,香港仍然是以種植稻米為主,而其他的作物種類變化亦不大。[123]

在之後殖民地時代的百多年間香港農耕作物的種類發生了巨大變化。由1950年代開始香港在人口變化下農業轉型,慢慢由種植稻米變成種植蔬菜與花卉為主。到了1980年代香港農業式微,在漁護署的推動下本地僅存的農戶逐漸趨向現代化,同時在外地引入新的品種以提升本地農產品的質素及經濟回報。[124]一些地區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而慢慢繁殖成當地特有的品種,例如:荃灣山上的川龍西洋菜[125]

另外,亦有一些地區因為農戶多年種植同一品種作物而成為當地特產,例如:位於粉嶺的鶴藪白菜

而在漁護署不定期推介「特色蔬菜」之下,香港農戶亦有種植一些外來而經濟價值較高的品種,例如魚翅瓜翠玉瓜西蘭花甜椒蘋果絲瓜等。[126]

水果[编辑]

香港有多款本地種植的農產品被視為「本地種」,這些植物雖然並非真正起源於香港地區內,但因該作物曾在香港某些地區風行一時或品種在香港雜交而成,久而久之都被公眾稱之為本地種,例如元朗絲苗、鶴藪白菜打鼓嶺雷公鑿苦瓜等。[127]

  • 留種情況

雖然內地改革開放農業北移,但初期內地只著重種植稻米和大豆而忽略其他作物如瓜果蔬菜,因此不少的傳統品種都皆在香港留種傳承。[128]

菜種行私人留種

糧食作物[编辑]

稻米作為主糧,曾經是香港農業歷史中最重要的農產品,而因為香港的地處亞熱帶地區,一年內可以出產兩造稻米。在香港出產的稻米主要作自給用,種植方式有旱稻、早造水稻鹹水稻,及晚造水稻。在19世紀初期的《新安縣志・物產》中已有記載,新安縣種植的旱稻有旱粘和旱糯,早稻品種有14種如花腰仔、金包銀、珍珠早和石穀等,晚稻有10種如油粘、絲苗、黃殼齊眉、 大糯和小糯等,鹹水稻有鹹敏。[129]而著名種植於元朗元朗絲苗品種不只能與泰國產白米在本地白米市場競爭,更曾外銷至東南亞和美國的舊金山,在清朝時更加成為朝廷貢品[92]

在60年代初,新界有14,266名農民在18,000公頃的稻田中耕作,每年的產值只有2,200萬港元;同時在新界內,有16,414名農民在11,000公頃田地種植蔬菜,每年產值卻有6,480萬港元,兩者相差近三倍。在兩者利潤的大差距下,以及因戰亂而遷港的農夫多以改善生活為目標,香港農業慢慢轉移至有更高經濟價值的蔬菜種植,自60年代末出產了最後一茬元朗絲苗米後,本地生產的稻米幾乎絕跡。[130][131]

近年香港開始了農業復興的聲音,而稻米作為香港最早期的農耕作物,成為了復育的標誌性的作物。[92]有團體嘗試種植來自多地的米種,並在菲律賓當地的種子庫找到品種「新界低地米」(New Territory Lowland Rice),並在粉嶺南涌試種復育,同時亦有人同時到台山嘗試尋回元朗絲苗的米種並回到元朗種植;可惜皆未能大量生產。[132]在2019年,漁護署與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合作進行「香港水稻復育計劃」,從國際種子銀行取得4種本地稻米種子,包括「花腰仔」、「絲苗」、「齊眉」及「白殼齊眉」,並在2022年由本地農夫成功栽培出「花腰仔」品種,計劃將來在市面出售。[101]直至現在,香港多個地方均有農戶復耕稻米及在市面銷售,例如塱原[133]牛潭尾[134]荔枝窩[135]二澳[136]八鄉[137]南涌[138]等。

除稻米之外,香港亦有農戶種植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粟類、麥類、豆類、薯類和芋類,當中以屬塊莖與塊根類的和最為主要。在1919年香港搶米風潮1941年香港日佔時期饑荒期間,薯類的番薯及芋類的芋頭因為相對容易種植,成為稻米之外重要的果腹糧食。[129]

花卉[编辑]

加工品[编辑]

由農戶自己加工再出售


  • 因素
    • 教育
    • 與其他單位合作
    • 本土意識
    • 環保:工作坊

註釋[编辑]

  1. ^ 產量單位為「斤/每斗種」
  2. ^ 2.0 2.1 園藝作物包括蔬菜及花卉
  3. ^ 在《新安縣志》內列有多個新安縣內多個墟市,但其他位處偏離現今香港邊境,對本地農戶沒有太大影響力。
  4. ^ 前身建立於明朝的大橋墩墟,即後期的元朗墟
  5. ^ 前身為康熙年《新安縣志》內的天岡墟,後移至此處
  6. ^ 即後來的大埔舊墟
  7. ^ 即開放營業的日期,因而有廣東話俗語「趁墟」一叫法。
  8. ^ 雜糧作物包括稻米等主糧及其他作物

參考資料[编辑]

引用[编辑]

  1. ^ 1.0 1.1 農業. 漁農自然護理署年報 (报告). 漁農自然護理署. 2022. 
  2. ^ 沙下考古發掘與研究的意義(二) (PDF). 古物古蹟辦事處. [2023-11-07]. 
  3. ^ 3.0 3.1 薛浩然 2015,第39-50頁
  4. ^ 劉蜀永 2009,第11頁
  5. ^ 饒玖才 2017,第14-16頁
  6. ^ 香港史學會. 鄧家宙 , 编. 香港史地.第四卷. 香港: 香港史學會. 2013: 55. ISBN 9789881774361 (中文). 
  7. ^ 林雪虹. 香江茶事:追溯百年香港茶文化.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22. ISBN 9789888760602 (中文). 
  8. ^ 劉智鵬; 劉蜀永. 方志中的古代香港——《新安縣志》香港史料選.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0. ISBN 9789620446399 (中文). 
  9. ^ 饒玖才 2017,第14-23頁
  10. ^ 饒久才 2017,第38-45頁
  11. ^ 陳曉蕾 2010,第304頁
  12. ^ 12.0 12.1 12.2 12.3 阮志. 禁區 : 夾縫中的沙頭角.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1. ISBN 9789620446665 (中文). 
  13. ^ Blackie 1955
  14. ^ 骆永明 2007,第22-31頁
  15. ^ 15.0 15.1 Grant, Charles J. The soils and agriculture of Hong Kong. 香港: Government Printer. 1962 (英语). 
  16. ^ 骆永明 2007,第10-13頁
  17. ^ 17.0 17.1 馮婥瑤. 數典勿忘牛 牛家族的得寵與失勢. 明周文化. 2021-02-11 [2023-11-30] (中文). 
  18. ^ YY; 林安. 一個農場兩種土地, 兩姐弟一條心. 香港種植. 2020-06-20 [2023-12-05] (中文). 
  19. ^ 19.0 19.1 19.2 饒久才 2017,第59-67頁
  20. ^ 20.0 20.1 香港農業3.0. 瘟疫與戰禍夾擊 肥料價格飆升 農夫慨嘆:越種越掙扎. 香港獨立媒體. 2022-05-31 [2023-12-07] (中文). 
  21. ^ 蔡思行 2016,第70頁
  22. ^ 葉子林 2018,第221-229頁
  23. ^ 23.0 23.1 Hang. 我們與肥料短缺的距離. 阡陌之間. 2022-05-27 [2023-11-24] (中文). 
  24. ^ 動物廢料廠採密封堆肥技術. 政府新聞網. 2008-07-25 [2023-12-07] (中文). 
  25. ^ 「好壤」城市堆肥計劃是甚麼?. 賽馬會好壤城市有機堆肥計劃. [2023-12-07] (中文). 
  26. ^ 勞敏儀. 「蟲兵團」工廠式運作 港企建首個黑水虻基地 日均清1噸廚餘. 香港01. 2021-06-08 [2023-12-07] (中文). 
  27. ^ 園林廢物回收中心Y · PARK [林 · 區]. 環境保護署. [2023-12-07] (中文). 
  28. ^ 骆永明 2007,第131-149頁
  29. ^ 香港有機農業營商狀況調查 (报告).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 2005-01-07 (中文). 
  30. ^ 葉子林 2018,第170-172頁
  31. ^ 梁融軒. 7.5萬台灣相思撐起戰後香港保育  一代樹木霸者步向衰暮. 香港01. 2016-05-29 [2023-11-09]. 
  32. ^ 譚貴鴻. 全港植物版圖釀巨變 台灣相思即將逝去 這三種本土植物取而代之. 香港01. 2016-05-15 [2023-11-09]. 
  33. ^ 33.0 33.1 33.2 蔡兆浚. 古代香港的香木. 香港地方志中心. 2021-08-03 [2023-11-16]. 
  34. ^ 葉子林 2018,第135-137頁
  35. ^ Pryor 2016,第36頁
  36. ^ 本土研究社 2016,第96-110頁
  37. ^ 古洞支援組. 【老古洞系列】爬梳地區歷史之三:何東(及其家族女子)史跡. 香港獨立媒體. 2016-01-21 [2023-11-08] (中文). 
  38. ^ 周思中 2022,第37頁
  39. ^ 話你知:全港4100公頃農地 常耕佔18%. 明報. 2023-04-30 [2023-11-03]. 
  40. ^ 鄒崇銘 & 姚松炎2015,第26頁
  41. ^ 41.0 41.1 41.2 饒久才 2017,第15-23頁
  42. ^ 魯金 2022,第85頁
  43. ^ 魯金 2022,第193頁
  44. ^ 魯金. 新界及離島街道故事.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2. ISBN 9789620448065 (中文). 
  45. ^ 45.0 45.1 45.2 沙田農業文化研究 (PDF). 沙田文化藝術推廣委員會. 2018-02 (中文). 
  46. ^ 蕭國健 2006,第109-112頁
  47. ^ 沙田文化研究計劃 竹枝詞研究(沙田部分) (PDF). 沙田文化藝術推廣委員會. 2019-02 [2023-11-22] (中文). 
  48. ^ 漁護署擬馬鞍山試驗都市農場 有議員斥為剷除傳統農業背書. 獨立媒體. 2023-07-19 (中文). 
  49. ^ 【施政報告】年底推出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 信報. 2023-10-25 [2023-11-22] (中文). 
  50. ^ 葉子林 2018,第231-245頁
  51. ^ 劉蜀永 2009,第27頁
  52. ^ 52.0 52.1 九龍城區風物志 (PDF). 香港: 九龍城區議會. 2005-11: 20–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5-14). 
  53. ^ 53.0 53.1 53.2 閱讀時代 2022,第36-47頁
  54. ^ 天台農圃一覽表. 香港的空中農圃. [2023-11-16]. 
  55. ^ 55.0 55.1 55.2 梁濤. 黃志文 , 编. 九龍街道命名考源. 市政局. 1992 (中文). 
  56. ^ 魯金 2022,第326-329頁
  57. ^ 57.0 57.1 蔡兆浚. 香港故事|芒角还是望角?——旺角的前世今生. 加拿大星島日報. 2022-08-08 [2023-11-14] (中文(简体)). 
  58. ^ 魯金 2022,第249-260頁
  59. ^ 呂嘉俊. 如果通菜街還可以種通菜. CUP媒體. 2022-03-11 [2023-11-14]. 
  60. ^ 從芒角到旺角. HKstreets. 2022-08-04 [2023-11-14]. 
  61. ^ 劉蜀永 2009,第11-12頁
  62. ^ 農業香港仔—香港新圍傳奇. 南圖. 2021-02-21 [2023-10-29]. 
  63. ^ 劉智鵬; 黄君健. 黄竹坑故事 : 從河谷平原到創協坊.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5. ISBN 9789620438080 (中文). 
  64. ^ 謝天佑——蔥、蒜. 環保基金地方種保育推廣計劃. 綠田園基金. [2023-10-29]. 
  65. ^ 彭碧珊 2022,第173-180頁
  66. ^ 66.0 66.1 復耕務農「好老土」?︱梅窩居民X外區學徒 用農墟發掘生活新可能. AndThen.hk. 2022-07-14. 
  67. ^ 原來,梅窩曾經有座菠蘿山!?. 原來,梅窩曾經有座菠蘿山!?. 2023-09-30. 
  68. ^ 68.0 68.1 55歲視光師於大嶼山隱世種每年限量100個香港獨有香水蜜糖菠蘿 出產3,000斤黃皮. Mill MILK. 2022-07-15 [2023-11-21] (粵語). 
  69. ^ 梅窩復耕|黃皮樹下 從收割到覓傳承 記一場三年的「社區營造」. 集誌社. 2023-07-26. 
  70. ^ 何氏果園雞心黃皮和糖心菠蘿載譽歸來!. Facebook. 好老土 Good Old Soil. 2023-06-09 (中文). 
  71. ^ 71.0 71.1 漁農自然護理年報. 漁農自然護理署. [2023-11-04]. 
  72. ^ 九龍地名考察(八)- 九龍街. 樂怡生活. 2018-06-06 [2023-12-01] (中文). 
  73. ^ 魯金. 香港西區街道故事.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1: 35–40. ISBN 9789620448041 (中文). 
  74. ^ 劉效庭. 陳國成 , 编. 粉嶺. 香港: 三聯書店 (香港) 有限公司. 2019. ISBN 9789620444470 (中文). 
  75. ^ 周思中 2022,第120-124頁
  76. ^ 魯金. 香港中區街道故事.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8: 263–268. ISBN 9789620443879 (中文). 
  77. ^ 周思中 2022,第116-120頁
  78. ^ 蔬菜統營處成立史略. 蔬菜統營處. [2023-11-14]. 
  79. ^ 菜聯社簡介. 菜聯社. [2023-11-14]. 
  80. ^ 葉子林 2018,第182-184頁
  81. ^ 農墟市集. 菜聯社. [2023-11-14]. 
  82. ^ 林京賢. 【農業狂想曲之二】菜統處收購價低、直銷是出路?農夫嘆謀生困難. 香港01. 2019-07-11 [2023-11-30] (中文). 
  83. ^ 直銷菜攻港菜統處告急盈餘跌六成. 東方日報. 2017-10-13 [2023-12-05] (中文). 
  84. ^ 84.0 84.1 84.2 葉子林 2018,第173-176頁
  85. ^ 街市震撼菜價每斤1蚊 點解直銷菜賣咁平?. 經濟日報. 2017-03-28 [2023-12-05] (中文). 
  86. ^ 86.0 86.1 彭碧珊 2022,第78-86頁
  87. ^ 關於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 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 [2023-12-05]. 
  88. ^ 88.0 88.1 彭碧珊 2022,第164-171頁
  89. ^ 梁雅婷. 【From Farm to Shop】市區環保店散賣本地菜,培養客人觸覺,店主:一定是在田上熟,最好時才摘出來,和外面要計運輸時間、預早採收的菜不同。. 明報周刊. 2023-09-19 [2023-11-14]. 
  90. ^ 曾蓮. 九成半貨源香港製造 小店賣本地菜撐本土產業. 大紀元時報. 2022-02-11 [2023-11-14]. 
  91. ^ 91.0 91.1 鄭寶鴻 2016,第38-43頁
  92. ^ 92.0 92.1 92.2 吳讓城——元朗絲苗等稻米栽種歷史. 綠田園基金. [2023-11-07]. 
  93. ^ 葉秀雯; 安東尼. 七十二行.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7: 22. ISBN 9789620441899 (中文). 
  94. ^ 饒久才 2017,第126-167頁
  95. ^ 香港種子行業的發展. 環保基金地方種保育推廣計劃. 綠田園基金. [2023-11-24] (中文). 
  96. ^ 96.0 96.1 馬振興菜種行. 環保基金地方種保育推廣計劃. 綠田園基金. [2023-11-24] (中文). 
  97. ^ 叮叮站前的神秘菜種行!點解菜種行集中在干諾道西?要從60年代講起!老字號陳萬合兩代默默耕耘83年. etnet經濟通. 2022-10-21 [2023-11-07] (中文(香港)). 
  98. ^ 菜種行 老軀殼中的新靈魂. MetroPop都市流行. 2021-05-06 [2023-11-24] (中文). 
  99. ^ 陳伊敏. 【香港有種】最後一粒鶴藪白種子消失 誰來留住本地種. 明周文化. 2012-07-28 [2023-11-01] (中文(香港)). 
  100. ^ 壽臣山有個育種人 5 年時間復育本地靚菜「鶴藪白」. Yahoo新聞. 2022-05-30 [2023-11-24]. 
  101. ^ 101.0 101.1 中大聯漁護署重現兩失傳本土水稻 港人有望一嘗「獨特香味」. am730. 2022-06-24 [2023-11-09] (中文(香港)). 
  102. ^ 大陸貪蛾襲港 本地農夫:衰過蝗蟲. 蘋果日報. 2019-06-15 [2023-12-05] (中文). 
  103. ^ 本地作物的常見病蟲害及天敵 (PDF). 漁農自然護理署植物保護組. 2020 [2023-12-05]. 
  104. ^ 香港常見病害. 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 [2023-12-05] (中文). 
  105. ^ 本地病蟲害防治 物理和生物防治的應用 (PDF). 漁農自然護理署 植物保護組. 2021 [2023-12-05] (中文). 
  106. ^ 為新農民提供互動及可持續的平台 (第一階段):香港農業常見的害蟲. 香港中文大學創新科技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 [2023-12-05] (中文). 
  107. ^ Hang. 再寫野豬:農友的納悶. 阡陌之間. 2021-11-16 [2023-11-30] (中文). 
  108. ^ 108.0 108.1 Hang. 人道毀滅野豬 就能解決野豬問題?. 阡陌之間. 2021-11-13 [2023-11-30] (中文). 
  109. ^ 蔡思行 2016,第67-68頁
  110. ^ 林超英. 香港農業:新時代的新角度. 主場新聞. 201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0). 
  111. ^ 111.0 111.1 111.2 朱凱廸. 袁易天:菜園村的半農半X – 港府愚人自愚政策﹝不遷不拆 我們的菜園村──廣深港高鐵特刊文章﹞. 獨立媒體. 2009-04-10. 
  112. ^ 112.0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薛浩然 2015,第19-37頁
  113. ^ 周日話題:北部都會區祖堂地 近半規劃為農地及保育帶,應如何平衡保育與發展?. 明報. 2022-04-03 [2023-12-15] (中文). 
  114. ^ 葉子林. 放寛祖堂地轉售,農地更危. 獨立媒體. 2021-10-02 [2023-12-15] (中文). 
  115. ^ 葉子林 2018,第179頁
  116. ^ 彭碧珊. 瘟疫與戰禍夾擊 肥料價格飆升 農夫慨嘆:愈種愈掙扎. 誌 HK FEATURE. 2022-06-03. 
  117. ^ 蔡思行 2016,第59-62頁
  118. ^ Blackie 1955
  119. ^ 栽種有時:專訪《種植香港》總編輯袁易天. 立場新聞. 2016-11-22 [2023-11-24]. 
  120. ^ 周思中. 「香港蘿蔔」的上下游 —本地農業的微縮地形. 獨立媒體. 2021-01-22. 
  121. ^ 王崇熙. 卷三《物產》. 新安縣志. 1819. 
  122. ^ Lockhart, James Stewart. Lockhart Report (报告). 1898-10-08 (英语). 
  123. ^ 饒久才 2017,第27-33頁
  124. ^ 饒久才 2017,第132-133頁
  125. ^ 【川龍有種】從西洋菜街到川龍 本地西洋菜差啲絕種. 蘋果日報. 2018-03-21 [2023-11-24] (中文). 
  126. ^ 特色蔬菜推介. 漁農自然護理署. [2023-12-01] (中文). 
  127. ^ 葉子林 2018,第96頁
  128. ^ 陳曉蕾 2010,第167-173頁
  129. ^ 129.0 129.1 饒久才 2017,第68-93頁
  130. ^ 蔡思行 2016,第49-52頁
  131. ^ 鄧麗婷. 【香港有米】米農信哥、二澳農社 復興「港人港米」. 香港01. 2016-07-31 [2023-11-09] (中文(香港)). 
  132. ^ 陳曉蕾 2010,第210頁
  133. ^ 黎明佩. 【為何還耕種】塱原不收割稻田 為餵瀕危禾花雀. 香港01. 2016-04-18 [2023-11-09]. 
  134. ^ 曾蓮. 粒粒皆辛苦 元朗「信心米」與有心人. 大紀元. 2020-05-06 [2023-11-09] (中文(香港)). 
  135. ^ 香港女生下田 荔枝窩復耕種米. ToPick. HKET. 2017-06-06 [2023-11-09] (中文(香港)). 
  136. ^ 黃靜美智子. 農作社社長復耕二澳 重現本土稻田風光. 信報. 2019-04-12 [2023-11-09] (中文(香港)). 
  137. ^ 【育兒心得】博士爸爸創造農耕生活實驗場 從種米領悟不催迫孩子學習. ToPick. HKET. 2020-08-20 [2023-11-09] (中文(香港)). 
  138. ^ 黃樂文. 昔日金黃稻穗飄 粉嶺南涌9月重現稻田風光. 香港01. 2016-05-10 [2023-11-09]. 

參考書籍及文獻[编辑]

  • Blackie, W.J. Report on Agriculture in Hong Kong with Policy Recommendations (报告).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55 (英语). 
  • 蕭國健. 李駘 , 编. 香港新界鄉村之歷史與風貌. 香港: 中華文教交流服務中心. 2006. ISBN 9789889891534 (中文). 
  • 骆永明. 香港地区土壤及其环境.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030197313 (中文(简体)). 
  • 劉蜀永. 簡明香港史.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9. ISBN 9789620427305 (中文). 
  • 陳曉蕾. 香港正菜.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0. ISBN 9789620430435 (中文). 
  • 鄒崇銘; 姚松炎. 張韻詩 , 编. 香港在地農業讀本 : 追尋生態、適切、低投入、社區農業. 香港: 土地教育基金. 2015. ISBN 9789881377722 (中文). 
  • 漁農自然護理署. 諮詢文件 新農業政策: 本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PDF) (报告). 食物及衞生局. 2014 (中文). 
  • 薛浩然. 香港農業的復興:香港新農業政策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 新界鄉議局研究中心. 2015. ISBN 9789881385437 (中文). 
  • 蔡思行. 黎耀強 , 编. 戰後新界發展史.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6. ISBN 9789888420193 (中文). 
  • 鄭寶鴻. 張宇程 , 编. 香港華洋行業百年 : 貿易與金融篇. 香港: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6. ISBN 9789620756764 (中文). 
  • 許舒. 新界百年史. 香港: 中華書局. 2016. ISBN 9789888420032 (中文). 
  • 本土研究社. 水耕透視:香港水耕產業研究. 香港: 本土研究社香港有限公司. 2016. ISBN 9789881409515 (中文). 
  • Pryor, Mathew. The Edible Roof: A Guide to Productive Rooftop Gardening 天台耕作:由憧憬到豐收. 香港: MCCM Creations. 2016. ISBN 9789881311474 (英语). 
  • 饒玖才. 十九及二十世紀的香港漁農業傳承與轉變 下冊, 農業. 香港: 郊野公園之友會、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17. ISBN 9789882196117 (中文). 
  • 葉子林. 祁思 , 编. 港農・講農. 香港: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18. ISBN 9789888258550 (中文). 
  • 周思中. 連安洋 , 编. 夕陽的光:誰說香港沒有菜園. 香港: 藝鵠有限公司. 2022. ISBN 9789887584308 (中文). 
  • 魯金. 九龍街道故事.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2. ISBN 9789620448058 (中文). 
  • 彭碧珊. 菜包裡的人情味:社區支持農業三十年. 香港: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 2022. ISBN 9789887575719 (中文). 
  • 閱讀時代. 根莖葉花:花墟的記憶與想像. 香港: 閱讀時代. 2022. ISBN 9789887650607 (中文). 

參見[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