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資料彙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六國太尉、司徒、司空列表[编辑]

十六國時期多國均設置太尉司徒司空官職。今據《晉書》、《資治通鑑》、萬斯同《補歷代史表》、《二十五史補編》作此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太尉[编辑]

《》載:「」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君主
漢趙太尉(304年-329年)
1 王彰 1年 311年-312年 漢昭武帝
2 河間王 劉易 2年 312年-314年 漢昭武帝
3 馬景 1年 314年-315年 漢昭武帝
4 范隆 4年 315年-319年 漢昭武帝
漢隱帝
劉曜
5 劉咸 3年 326年-329年 劉曜
劉熙
成漢太尉(306年-347年)
1 李離 5年 304年-309年 成武帝
2 張寶 5年 310年-315年 成武帝
後趙太尉(319年-351年)
1 中山王[1] 石虎 4年 330年-334年 趙明帝
2 夔安 6年 334年-340年 趙武帝
3 秦公 石韜 8年 340年-348年 趙武帝
4 張舉 3年 348年-351年 趙武帝
石世
彭城王石遵
義陽王石鑒
新興王石祗
冉魏太尉(350年-352年)
1 申鍾 2年 350年-352年 魏武悼天王
前燕太尉(337年-370年)
1 武平匡侯 封奕 13年 352年-365年 燕景昭帝
燕幽帝
2 建寧敬公 陽騖 2年 365年-367年 燕幽帝
3 皇甫真 3年 367年-370年 燕幽帝
前秦太尉(350年-394年)
1 雷弱兒 1年 351年-352年 秦景明帝
2 毛貴 2年 352年-354年 秦景明帝
3 廣寧公 魚遵 1年 354年-355年 秦景明帝
4 平昌王 苻菁 1年 355年 秦景明帝
越王苻生
5 永安公 苻侯 2年 357年-359年 秦宣昭帝
6 建寧烈公 李威 10年 365年-375年 秦宣昭帝
7 東海王 苻纂 1年 385年-386年 秦哀平帝
8 潁川王 苻同成 1年 387年-388年 秦高帝
後秦太尉(384年-417年)
1 姚旻 7年 394年-401年 秦文桓帝
2 索棱 2年 410年-412年 秦文桓帝
後燕太尉(384年-407年)
1 安定王 庫傉官偉 3年 393年-396年 燕惠愍帝
後涼太尉(386年-403年)
1 太原公[2] 呂纂 1年 399年 涼隱王
南涼太尉(397年-414年)
1 張松侯 禿髮俱延 5年 408年-413年 涼景王
南燕太尉(398年-410年)
1 封孚 2年 405年-407年 燕末主
2 桂陽王 慕容鎮 3年 407年-410年 燕末主

司徒[编辑]

《晉書·卷一百一·載記第一 劉元海》載:「永嘉二年,元海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內,改元永鳳。以其大將軍劉和為大司馬,封梁王,尚書令劉歡樂為大司徒,封陳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為大司空,封雁州郡公,宗室以親疏為等,悉封郡縣王,異姓以勳謀為差,皆封郡縣公侯。」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君主
漢趙司徒(304年-329年)
1大 陳留王 劉歡樂 308年-310年 漢光文帝
2大 楚王[3] 漢昭武帝 1年 310年 漢光文帝
成漢司徒(306年-347年)
1 年-年
漢趙

劉乂(大) 劉殷(大) 馬景(大) 劉勱(大) 朱紀 崔岳〔贈〕 游子遠(大) 劉綏(大) 劉昶(大) 劉述(大)

成汉

李云 王达 何点 王瓌

后赵

裴宪 石韬 申钟 韋謏〔贈〕(大) 石璞

冉魏

郎闿 刘茂

前燕

慕容评

后燕

慕容德 慕容元

南燕

慕容钟 鞠仲 慕容惠

前秦

王永 苻同成 苻广

後秦

韋華(兼) 尹緯〔贈〕

赫连定

后凉

吕弘

司空[编辑]

《晉書·卷一百一·載記第一 劉元海》載:「永嘉二年,元海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內,改元永鳳。以其大將軍劉和為大司馬,封梁王,尚書令劉歡樂為大司徒,封陳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為大司空,封雁州郡公,宗室以親疏為等,悉封郡縣王,異姓以勳謀為差,皆封郡縣公侯。」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君主
漢趙司空(304年-329年)
1大 雁州郡公 呼延翼 2年 308年-310年 漢光文帝
2大 江都王 劉延年 1年 310年 漢光文帝
漢昭武帝
成漢司空(306年-347年)
1 年-年
漢趙

王育(大) 朱紀(大) 呼延晏(大) 靳準(大) 劉均 卜泰(大)

成汉

李璜 趙肅

后赵

郭殷 王波〔贈〕 李農 郎闓

冉魏

石璞 條攸

前燕

陽騖

前秦

張遇 王墮 張蚝 徐義 楊璧

後燕

慕容宙

南燕

慕容麟 慕輿拔 鞠仲

註釋[编辑]

  1. ^ 333年封魏王,334年為後趙皇帝。
  2. ^ 399年即位為後涼天王。
  3. ^ 同年為漢趙皇帝。

參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晉書》
  • 《資治通鑑》
  • 萬斯同《歷代史表》
  • 《二十五史補編》

十六國大司馬、大將軍列表[编辑]

十六國時期多國均設置大司馬大將軍官職。今據《晉書》、《資治通鑑》、萬斯同《補歷代史表》、《二十五史補編》等典籍作此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大司馬[编辑]

大將軍[编辑]

成汉
后赵
冉魏
北凉

十六國九卿列表[编辑]

十六國時期多國均設置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九卿官職。今據《晉書》、《資治通鑑》、屠喬孫項琳本《十六國春秋》、《二十五史補編》作此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太常(卿、奉常)[编辑]

  • 朱紀——《十六國春秋·卷一·前趙錄一》:以晉永興元年建元元熙,國號曰漢……范隆為大鴻臚、朱紀為太常……
  • 梁胥——《十六國春秋·卷六·前趙錄六》:光初六年……曜避正殿素服哭於東堂,五日,乃使子鎮軍將軍襲、太常梁胥等繕復之……
  • 卜珝——《十六國春秋·卷九·前趙錄九》:及聰嗣位,徵(卜珝)為太常……
  • 王脩——《十六國春秋·卷十三·後趙錄三》:趙王元年……三月,勒還至襄國,劉茂逃歸言脩死狀,勒大怒,誅曹平樂三族,贈脩太常。
  • 劉奧——《十六國春秋·卷十三·後趙錄三》:趙王三年……七月,從事中郎劉奧坐營建德殿井木斜縮,斬於殿中。尋悔之,贈太常。
  • 楊軻——《十六國春秋·卷十六·後趙錄六》:建武九年……二月,遣使徵天水楊軻……劉曜僭號,徵拜太常,固辭不受,曜亦敬而不逼……
  • 條攸——《十六國春秋·卷十七·後趙錄七》:建武十四年……九月……遂立世為皇太子,以昭儀為皇后,召太常條攸、光祿勳杜嘏……
  • 宣奮——《十六國春秋·卷二十二·後趙錄十二》:宣咸,隴西人,仕虎至太僕,卒于官。後五年,虎夢見咸涕泗囑其子奮曰:「非心慮所達也。」虎寤,咸夢之言而有感,問左右曰:「奮今何在?」左右對曰:「為趙郡守。」於是即擢拜廷尉,轉為太常。
  • 韋逞——《十六國春秋·卷四十二·前秦錄十》:韋逞……逞遂學成名立,仕秦為太常……
  • 裴開——《十六國春秋·卷二十四·前燕錄二》:咸康三年……冬十月丁卯,僭即王位於文德殿,大赦境內殊死已下,改備群司,以封奕為相國,韓壽為司馬,裴開為奉常,陽鶩為司隸,王寓為太僕……
  • 孫沂——《十六國春秋·卷四十六·後燕錄四》:永康二年……二月……寶尚書閔亮、秘書監崔逞、太常孫沂、殿中侍御史孟輔等並降於魏……
  • 封勸——《十六國春秋·卷五十二·後燕錄十》:封愷,字思悌,奕之孫也。父勸,仕垂,位至太常卿、侍中。
  • 鄭豁——《十六國春秋·卷五十二·後燕錄十》:鄭豁,滎陽開封人也,五世祖渾,魏將作大匠,豁仕垂至太常卿。
  • 權翼——《十六國春秋·卷五十五·後秦錄三》:建初五年……四月……萇性簡率,群下有過,或面加辱罵,太常權翼言曰……
  • 楊軌——《十六國春秋·卷五十七·後秦錄五》:弘始十一年……七月……譙縱遣其侍中譙良、太常楊軌來朝……
  • 索棱——《十六國春秋·卷五十八·後秦錄六》:弘始十三年春正月……以太常索棱為太尉,領隴西內史……
  • 傅遘——《十六國春秋·卷六十五·南燕錄三》:傅融,本清河人,六世祖伷。伷子遘,仕後趙至太常。
  • 姚廣都——《十六國春秋·卷六十六·夏錄一》:龍昇四年春三月……北中郎將姚廣都於定陽,拔之,擒廣都,坑將士四千餘人,以女弱為軍賞,拜廣都為太常。
  • 楊穎——《十六國春秋·卷八十二·後涼錄二》:咸寧三年春二月,纂昏虐任情,游田無度,荒躭酒色,不恤政事。太常楊穎諌曰……
  • 郭黁——《十六國春秋·卷八十四·後涼錄四》:郭黁,西平人也……遷散騎常侍、兼太常……
  • 宗爕——《十六國春秋·卷九十七·北涼錄四》:宗欽,字景若,金城人也。父爕,字文友,呂光太常卿。
  • 馮睹——《十六國春秋·卷九十八·北燕錄一》:太平六年夏五月……尋與跋從兄買、從弟睹自長樂率五千餘戶歸於和龍,署買為衛尉、封陽城伯,睹為太常、封高城伯……
  • 楊岷——《十六國春秋·卷九十九·北燕錄二》:太興五年……十二月魏復率眾來伐,弘日就蹙削,上下危懼,太常楊岷勸弘請罪乞降,速送太子入侍……
  • 辛謐——《資治通鑑·卷九十八·晉紀二十》:(晉孝宗穆皇帝永和六年八月)故晉散騎常侍隴西辛謐,有高名,曆劉、石之世,征辟皆不就;(冉)閔備禮征爲太常。

光祿勳[编辑]

姓名 國家 就任年份 離任年份 君主 備註
杜嘏 後趙 348年前後 趙武帝 [1][2]
李儼 前秦 367年 371年 秦宣昭帝 [3][4][5]
龎世 南燕 不詳 燕獻武帝 [6]
党智隆 夏國 412年 不詳 夏武烈帝 [7]
王松壽 西秦 415年 不詳 秦文昭王 [8][9]

衛尉(卿)[编辑]

  • 劉銳——《晉書·卷一百零一·載記第一》:元海死,和嗣偽位。其衛尉西昌王劉銳、宗正呼延攸恨不參顧命也……
  • 呼延晏——《晉書·卷一百零二·載記第二》:(劉聰)署其衛尉呼延晏為使持節、前鋒大都督、前軍大將軍。
  • 褚買——《晉書·卷一百二十五·載記第十五》:(褚)匡尋與跋從兄買、從弟睹自長樂率五千餘戶來奔,(馮跋)署買為衛尉,封城陽伯,睹為太常、高城伯。
  • 伊力延——《晉書·卷一百二十六·載記第十六》:傉檀又將伐蒙遜……衛尉伊力延曰……
  • 梁汾——《十六國春秋·卷二·前趙錄二》:嘉平二年……九月……己卯,聰衛尉梁汾奔長安。
  • 李犢——《十六國春秋·卷二十七·前燕錄五》:元璽二年春二月……趙故衛尉常山李犢聚眾數千,反於普壁壘……
  • 悅真——《十六國春秋·卷四十八·後燕錄六》:光始三年……十二月……辛亥,以衛尉悅真為青州刺史,鎮新城……

太僕(卿)[编辑]

姓名 國家 就任年份 離任年份 君主 備註
宣咸 後趙 不詳 趙武帝 [10]
王寓 前燕 337年 不詳 燕文明王 [11][12]

廷尉(卿)[编辑]

姓名 國家 就任年份 離任年份 君主 備註
喬智明 漢趙 不詳 310年 漢光文帝 [13][14]
陳元達 310年 315年 漢昭武帝 [15][16]

(大)鴻臚[编辑]

  • 田崧——《晉書·卷一百零三·載記第三》:(劉)曜大悅,使其大鴻臚田崧署茂使持節、假黃鉞、侍中、都督涼南北秦梁益巴漢隴右西域雜夷匈奴諸軍事、太師、領大司馬、涼州牧、領西域大都護、護氐羌校尉、涼王。
  • 梁斐——《晉書·卷一百十七·載記第十七》:(姚興)遣其兼大鴻臚梁斐,以新平張構為副,拜禿髮傉檀車騎將軍、廣武公,沮渠蒙遜鎮西將軍、沙州刺史、西海侯,李玄盛安西將軍、高昌侯。
  • 皇甫覆——《晉書·卷一百十六·載記第十六》:(苻)堅司隸校尉權翼、尚書趙遷、大鴻臚皇甫覆、光祿大夫薛贊、扶風太守段鏗等文武數百人奔於萇。
  • 溫統——《晉書·卷一百十一·載記第十六》:桓溫之敗也,歸罪於豫州刺史袁真。真怒,以壽陽降暐,暐遣其大鴻臚溫統署真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淮南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領護南蠻校尉、揚州刺史,封宣城公,未至而真、統俱卒。
  • 李弘——《晉書·卷一百零二·載記第二》:(劉)聰大悅,使其兼大鴻臚李弘拜殷二女為左右貴嬪,位在昭儀上。
  • 鼂讚——《晉書·卷一百零四·載記第四》:於是(石勒)置太醫、尚方、御府諸令,命參軍鼂讚成正陽門。俄而門崩,勒大怒,斬讚。旣怒刑倉卒,尋亦悔之,賜以棺服,贈大鴻臚。
  • 郝稚——《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苻)堅遣鴻臚郝稚征處士王嘉於到獸山。
  • 范隆——《十六國春秋·卷一·前趙錄一》:以晉永興元年建元元熙,國號曰漢……范隆為大鴻臚、朱紀為太常……
  • 桓敦——《十六國春秋·卷八十三·後涼錄三》:(後)秦遣鴻臚桓敦拜(呂)隆為使持節、鎮西大將軍、都督河西諸軍事、涼州刺史、建康公……
  • 邊鴻——《十六國春秋·卷三·前趙錄三》:(建元元年)九月,(劉)聰使大鴻臚邊鴻賜石勒弓矢。
  • 孟毅——《十六國春秋·卷七十二·前涼錄三》:(咸和四年)六月,(石)勒稱天王,遣鴻臚孟毅拜駿征西大將軍、凉州牧,加五錫之命。
  • 梁琛——《十六國春秋·卷三十二·後燕錄十》:梁琛,廣平人也,初為吕護參軍,護敗,遂仕慕容氏,為中書著作郎,轉給事黄門侍郎。暐時,琛以大鴻臚奉使於秦……
  • 慕容鈞——《十六國春秋·卷四十五·後燕錄三》:(建興六年)七月……(北魏)使長史張衮求好於西燕王永,永使大鴻臚(慕容)鈞奉表於魏,勸進尊號……
  • 魯邃——《十六國春秋·卷四十六·後燕錄四》:(永康二年十月,慕容寶)遣鴻臚魯邃册拜德為丞相、冀州牧、南夏公、侯牧守皆聽承制封拜……
  • 韓胤——《十六國春秋·卷三十七·前秦錄五》:(建元十六年八月,苻堅)以石越為平州刺史,領䕶鮮卑中郎將,鎮龍城;大鴻臚韓胤領䕶赤河中郎將,移烏丸府于代郡之平城……
  • 裴慬——《十六國春秋·卷四十二·前秦錄十》:裴詵,河西解縣人……詵與兄子慬自河西歸桑梓,復居解縣洗馬川,遂號洗馬裴。慬仕秦大鴻臚,生二子天恩、天壽。

宗正(卿)[编辑]

姓名 國家 就任年份 離任年份 君主 備註
呼延攸 漢趙 310年 劉和 [17][18]
苻融 前秦 380年 382年 秦宣昭帝 [19][20][21]
姚紹 後秦 417年 姚泓 [22][23][24]
馮哲 北燕 430年前後 燕文成帝 [25]

(大)司農[编辑]

  • 卜珝——《晉書·卷一零一·載記第一》:(元熙)二年……(劉淵)使大司農卜珝運糧以給之。
  • 袁虔之——《晉書·卷一卷一百十七·載記第十七》:悅,以(袁)虔之為大司農,餘皆有拜授。虔之固讓,請疆埸自效,改授假節、甯南將軍、廣州刺史。
  • 曹莫——《晉書·卷一零七·載記第七》:大司農曹莫不署名,季龍使張豺問其故。
  • 竇溫——《晉書·卷一百十八·載記第十八》:先是,大司農竇溫、司徙左長史王弼皆有密表,勸(姚)興廢立。
  • 成公緒——《晉書·卷一百二十六·載記第二十六》:(禿髮)傉檀懼為蒙遜所滅,又慮奇鎮克嶺南,乃遷于樂都,留大司農成公緒守姑臧。
  • 朱誕——《晉書·卷一零二·載記第二》:(劉)聰臨上秋閣,誅其特進綦毋達,太中大夫公師彧,尚書王琰、田歆,少府陳休,左衛卜崇,大司農朱誕等,皆群閹所忌也。
  • 劉斌——《十六國春秋·卷二十六·前燕錄四》:(慕容儁燕王)二年春二月……以内史劉斌為大司農,與典書令皇甫真留統後事……
  • 孫機——《十六國春秋·卷三十·前燕錄八》:襄平令王永、前大司農孫機等舉遼東城叛應之……
  • 苻陽——《十六國春秋·卷三十八·前秦錄七》:(建元十八年)三月,大司農、東海公陽……

少府(卿)[编辑]

姓名 國家 就任年份 離任年份 君主 備註
陳休 漢趙 不詳 316年 漢昭武帝 [26][27]
任汪 後趙 331年或以前 335年 趙明帝
海陽王石弘
趙武帝
[28][29]
王鬰 350年或以前 351年 義陽王石鑒
新興王石祗
[30][31]

附:都水使者、將作大匠、大長秋[编辑]

姓名 國家 就任年份 離任年份 君主 備註
都水使者
王攄 漢趙 不詳 312年 漢昭武帝 [32][33]
支當 不詳 328年 劉曜 [34][35]
張漸 後趙 331年或以前 不詳 趙明帝 [28]
彭和正 前秦 385年前後 秦宣昭帝 [36]
將作大匠(勳)
靳陵 漢趙 不詳 312年 漢昭武帝 [32][33]
胡元 322年或以前 不詳 劉曜 [37]
平熙 前燕 357年 不詳 燕景昭帝 [38]
侯青 不詳 [39]
叱干阿利 夏國 413年 不詳 夏武烈帝 [40]
大長秋(卿)
鞠彭 前燕 不詳 燕景昭帝 [41]
韋逵 後燕 不詳 燕成武帝 [42]

参考文献[编辑]

  1. ^ 《晉書·卷一零七·載記第七》:(季龍)遂立世為皇太子,劉氏為皇后。季龍召太常條攸、光祿勳杜嘏謂之曰……
  2. ^ 《十六國春秋·卷十七·後趙錄七》:(建武十四年九月)(石)虎議立太子……召太常條攸、光禄勲杜嘏謂之曰……
  3. ^ 《十六國春秋·卷三十六·前秦錄四》:建元三年……四月……(王)猛乃斬(賀)肫,送(李)儼歸長安,堅以儼為光祿勳,賜爵歸安侯……
  4.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晉紀二十三》:(晉穆帝太和二年,)(王)猛責(李)儼以不即出迎,儼以賀肫之謀告;猛斬肫,以儼歸。至長安,堅以儼為光祿勳,賜爵歸安侯。
  5.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晉紀二十三》:(晉簡文帝咸安元年,)秦以光祿勳李儼為河州刺史,鎮武始。……九月,秦王堅還長安。歸安元侯李儼卒於上邽,堅復以儼子辯為河州刺史。
  6. ^ 《十六國春秋·卷六十五·南燕錄三》:龎世,不知何處人,仕德為光祿勳……
  7. ^ 《十六國春秋·卷六十六·夏錄一》:龍昇六年春二月……秦將党智隆於東鄉降之,署智隆為光祿勳。
  8. ^ 《十六國春秋·卷八十六·西秦錄二》:永康四年……秋七月,以秦州刺史曇達為尚書令,光祿勳王松壽為秦州刺史……
  9. ^ 《資治通鑑·卷一百十七·晉紀三十九》:(晉安帝義熙十一年,)西秦王熾磐以秦州刺史曇達為尚書令,光祿勳王松壽為秦州刺史。
  10. ^ 《十六國春秋·卷二十二·後趙錄十二》:宣咸,隴西人,仕虎至太僕,卒于官。
  11. ^ 《十六國春秋·卷二十四·前燕錄二》:咸康三年……冬十月丁卯,僭即王位於文德殿,大赦境內殊死已下,改備群司,以封奕為相國,韓壽為司馬,裴開為奉常,陽鶩為司隸,王寓為太僕……
  12. ^ 《資治通鑑·卷八十九·晉紀十一》:(晉成帝咸康三年)九月,鎮軍左長史封弈等勸慕容皝稱燕王;皝從之。於是備置群司,以封弈為國相,韓壽為司馬,裴開為奉常,陽騖為司隸,王寓為太僕,李洪為大理,杜群為納言令,宋該、劉睦、石琮為常伯,皇甫真、陽協為冗騎常侍,宋晃、平熙、張泓為將軍,封裕為記室監。
  13. ^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晉紀十》:(晉孝懷帝永嘉四年七月,)辛未,以……廷尉喬智明為冠軍大將軍、領單于右輔……
  14. ^ 《十六國春秋·卷十·前趙錄十》:喬智明,字符達,匈奴前部人。少喪二親,哀毀過禮,仕淵為折衝將軍,遷廷尉,轉冠軍大將軍、領單于。
  15. ^ 《十六國春秋·卷九·前趙錄九》:陳元達,字長宏,後部人。……聰既嗣位,轉為廷尉……
  16. ^ 《資治通鑑·卷八十九·晉紀十一》:(晉孝愍帝建興三年二月,劉)聰納中護軍靳准二女月光、月華,立月光為上皇后,劉貴妃為左皇后,月華為右皇后。左司隸陳元達極諫……
  17. ^ 《資治通鑑·卷八十七·晉紀九》:(晉孝懷帝永嘉四年)太子和即位。和性猜忌無恩。宗正呼延攸,翼之子也,淵以其無才行,終身不遷官;侍中劉乘,素惡楚王聰;衛尉西昌王銳,恥不預顧命;乃相與謀,說和曰……乙酉,殺和於光極西室,收銳、攸、乘,梟首通衢。
  18. ^ 《晉書·卷一零一·載記第一》:元海死,和嗣偽位。其衛尉西昌王劉銳、宗正呼延攸恨不參顧命也……
  19. ^ 《晉書·卷一百十三·載記第十三》:征苻融為車騎大將軍、領宗正、錄尚書事。
  20. ^ 《資治通鑑·卷八十九·晉紀十一》:(晉孝武帝太元五年)秦王堅召陽平公融為侍中、中書監、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司隸校尉、錄尚書事……
  21. ^ 《十六國春秋·卷三十八·前秦錄七》:(建元十八年四月,)陽平公融以位忝宗正,不能肅遏奸萌,上疏請待罪私藩。堅不許。將以融為司徒,融固辭。堅銳意荊、揚,將謀入寇,乃改授融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22. ^ 《十六國春秋·卷六十·後秦錄八》:姚紹,萇庶母弟,興叔父也。……歷位侍中、司隷、宗正……
  23. ^ 《晉書·卷一百十九·載記第十九》:檀道濟、沈林子攻拔襄邑堡,建威薛帛奔河東。……泓進紹太宰、大將軍、大都督、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鋮,改封魯公,侍中、司隸、宗正、節錄並如故,朝之大政皆往決焉。
  24. ^ 《資治通鑑·卷一百十八·晉紀四十》:(晉安帝癸義熙十三年)秦主泓以東平公紹為太宰、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改封魯公,使督武衛將軍姚鸞等步騎五萬守潼關,又遣別將姚驢救蒲阪。……(三月)紹聞洽等敗死,憤恚,發病嘔血,以兵屬東平公贊而卒。
  25. ^ 《十六國春秋·卷九十八·北燕錄一》:(太平二十二年九月,馮弘)命宗正馮哲、黃門盧昭典葬事於東宫,葬(馮)跋於長谷陵,偽謚文成皇帝,廟號太祖。
  26. ^ 《晉書·卷一零二·載記第二》:(劉)聰臨上秋閣,誅其特進綦毋達、太中大夫公師彧、尚書王琰、田歆,少府陳休、左衛卜崇,大司農朱誕等,皆群閹所忌也。
  27. ^ 《十六國春秋·卷三·前趙錄三》:(麟嘉元年)二月,(劉)聰出臨上秋閣,誅特進綦毋達、大中大夫公師彧、尚書王琰、田歆、少府陳休、左衛卜崇、大司農朱誕等,皆羣閹所惡也。
  28. ^ 28.0 28.1 《十六國春秋·卷十三·後趙錄三》:(建平二年)七月,大雨霖,中山西北暴水流漂巨木百餘萬根,集于堂陽。勒大悦,謂公卿曰:「諸卿知不此非為災也,天意欲吾營鄴都爾。」於是令少府任汪、都水使者張漸等監營鄴宫。
  29. ^ 《晉書·卷一零六·載記第六》:(咸康元年,石)季龍荒遊廢政,多所營繕,使邃省可尚書奏事,選牧守,祀郊廟;惟征伐刑斷乃親覽之。觀雀台崩,殺典匠少府任汪。
  30. ^ 《十六國春秋·卷十八·後趙錄八》:石鑒……殺遵自立,年號青龍,大赦殊死已下。……(石)閔使尚書王朗、少府王鬰帥衆數千,守鑒于御龍觀……
  31. ^ 《十六國春秋·卷十九·後趙錄九》:(永興二年三月)栗特康等執大單于胤及左僕射劉琦等,送于祗,盡殺之。司空璞、尚書令徐機、車騎將軍胡睦、侍中李綝、中書監盧諶、少府王鬰、尚書劉欽、劉休等及諸將士死者凡十餘萬人……
  32. ^ 32.0 32.1 《晉書·卷一零二·載記第二》:左都水使者襄陵王攄坐魚蟹不供,將作大匠望都公靳陵坐溫明、徽光二殿不成,(劉聰)皆斬於東市。
  33. ^ 33.0 33.1 《十六國春秋·卷二·前趙錄二》:(嘉平二年四月),左都水使者襄陵王攄坐魚蟹不供,將作大匠望都公靳陵坐溫明、徽光二殿未成,皆斬於都市。
  34. ^ 《晉書·卷一零三·載記第三》:尚書郝述、都水使者支當等固諫,曜大怒,鴆而殺之。
  35. ^ 《十六國春秋·卷七·前趙錄七》:(光初十一年二月),尚書郝述、都水使者支當等固諫,曜大怒,鴆而殺之。
  36. ^ 《十六國春秋·卷三十八·前秦錄七》:(建元二十一年三月)前禁將軍李辨、都水使者隴西彭和正恐長安不守……
  37. ^ 《十六國春秋·卷六·前趙錄六》:(光初五年十二月)……(劉曜)又遣將作大匠勳胡元增永吳、顯平二陵高九十尺……
  38. ^ 《十六國春秋·卷二十七·前燕錄五》:(光壽元年十二月)……以護軍平熙領將作大匠,監造二廟……
  39. ^ 《十六國春秋·卷三十一·前燕錄九》:侯青,武邑人也,一云朝那人。仕儁將作大匠、屯騎校尉……
  40. ^ 《晉書·卷一百三十·載記第三十》:乃赦其境內,改元為鳳翔,以叱干阿利領將作大匠,發嶺北夷夏十萬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營起都城。
  41. ^ 《十六國春秋·卷三十一·前燕錄九》:鞠殷,樂浪太守彭之子也。……殷仕儁為尚書左丞,太原王恪克廣固,遷殷為東萊太守,彭時為大長秋,以書戒殷曰……
  42. ^ 《十六國春秋·卷五十二·後燕錄十》:韋閬,字友觀,京兆杜陵人也。世為三輔冠族,祖楷,晉建威將軍,長樂、清河二郡太守;父逵,仕垂吏部郎、大長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