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Tp61i6m42008/中華人民共和國列表整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发展与民生指数(英語:Development and Life Index,简称DLI)是中国统计学会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而提出的综合反应各地区发展水平和民生状况的指标。其计算方法详见中国国家统计局说明

2000-2011年数据[编辑]

2000-2011年各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单位:%)[1]
省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北 京 64.70 66.98 68.77 69.78 73.65 75.99 78.38 81.44 83.11 84.89 85.41 87.93
天 津 55.01 57.35 60.01 60.71 62.84 63.87 66.91 68.97 70.44 72.69 74.65 76.65
河 北 38.47 39.71 41.15 42.21 43.03 44.98 46.75 48.87 50.69 53.40 56.19 58.75
山 西 34.93 36.26 39.06 39.32 39.92 41.87 44.79 47.46 48.66 52.50 54.66 56.91
内蒙古 35.89 36.65 37.71 38.08 39.29 41.81 44.46 46.64 48.84 51.76 54.27 56.43
辽 宁 42.83 44.14 45.52 47.31 48.26 50.19 52.33 54.51 56.32 59.00 61.27 64.21
吉 林 40.21 41.79 43.20 44.44 45.67 45.88 47.31 50.45 52.46 55.16 57.32 58.94
黑龙江 38.29 39.18 41.11 42.00 42.78 43.73 45.61 48.04 50.03 52.58 54.82 56.56
上 海 62.38 63.71 64.11 67.11 68.93 70.38 72.99 75.88 76.81 79.39 81.69 83.05
江 苏 46.50 48.13 50.19 52.33 54.78 56.18 58.33 61.59 64.10 68.17 70.74 73.83
浙 江 49.28 50.84 51.83 53.35 54.82 58.27 60.78 63.06 64.98 67.83 71.05 73.02
安 徽 35.42 36.54 37.69 38.14 40.22 41.16 43.55 46.30 49.11 52.25 54.61 57.95
福 建 45.61 47.21 48.81 50.11 51.41 52.63 54.23 56.97 59.97 62.20 63.83 66.48
江 西 36.15 37.77 39.79 41.05 42.37 44.95 46.42 49.77 52.17 54.55 56.52 58.76
山 东 42.03 43.10 45.16 46.80 47.56 49.39 52.36 55.20 56.99 59.86 61.83 64.54
河 南 36.04 37.85 39.09 40.56 41.47 42.82 44.73 47.38 49.09 51.85 54.21 57.60
湖 北 40.22 41.13 42.63 43.38 44.15 46.14 48.44 50.96 52.56 55.64 57.92 59.95
湖 南 38.51 40.74 40.73 41.70 42.97 44.71 46.47 48.98 50.97 53.81 56.35 58.78
广 东 50.76 52.71 54.04 54.31 55.93 56.88 58.96 62.08 64.04 66.30 68.88 71.02
广 西 36.15 37.50 39.16 40.06 41.04 43.25 44.67 46.78 48.00 51.66 53.45 54.58
海 南 40.48 41.90 42.68 43.52 44.14 44.94 46.78 48.02 49.74 52.93 55.40 58.80
重 庆 38.33 38.83 40.16 40.98 43.12 45.33 48.01 51.09 53.59 56.19 58.99 63.34
四 川 35.72 38.23 39.95 40.64 41.41 42.56 44.75 48.76 50.63 53.45 55.64 58.85
贵 州 29.66 30.54 32.04 33.02 34.33 36.45 37.44 40.23 41.50 44.58 48.15 51.09
云 南 34.38 33.63 34.91 36.27 37.48 38.96 39.97 43.30 45.48 47.97 50.37 53.00
西 藏 30.48 32.17 33.95 34.63 36.29 35.78 39.10 40.00 41.33 43.58 46.06 47.74
陕 西 38.64 39.42 40.57 40.56 40.95 41.45 43.59 46.86 49.78 53.14 56.48 58.86
甘 肃 29.59 30.10 31.82 32.82 34.07 35.22 35.67 38.21 40.06 42.81 45.37 49.86
青 海 31.44 32.71 33.92 35.77 35.66 37.60 39.61 40.46 41.41 43.12 45.69 48.55
宁 夏 31.50 32.57 34.74 35.86 37.29 38.19 40.30 43.41 44.99 46.63 49.94 50.90
新 疆 30.14 30.95 32.72 34.67 34.49 35.41 37.03 39.76 41.45 44.21 46.74 49.52

参考文献[编辑]

  1. ^ 中国统计学会:2011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报告. 中国信息报. 2013-02-08 [2014-02-12]. 

参见[编辑]

检察院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内地、中国澳门、意大利等)中设立的司法机构。在中国香港,没有检察院的设置。

各国检察院在国家机关中的隶属关系和职权并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检察院承担对贪腐案件的侦查及对公诉案件提起公诉(检控)。在意大利,检察院设在法院内;在中国澳门,检察院隶属于政府;在中国内地,检察院与法院、政府并列,称为“一府两院”。中国内地各级人民检察院的主要职权有:

  1. 查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及经省以上检察机关认为,须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犯罪;
  2. 受理公安机关、监狱侦查部门侦查案件的批捕请求;
  3. 就公诉案件向法院提起公诉;
  4. 监督刑罚执行及监管活动情况;
  5. 对违反法律的判决提出抗诉;
  6. 对国家机关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检察建议;
  7. 其它法律规定的法律监督职权。

本表列出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各类检察院等国家检察机构。

中国内地人民检察院系统[编辑]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中国内地的法律体系属于欧陆法系

最高人民检察院[编辑]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编辑]

专门人民检察院[编辑]

军事检察院[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检察院分为三级: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
  2. 大军区军事检察院、海军军事检察院、空军军事检察院、武警部队军事检察院
  3. 地区军事检察院、军区空军军事检察院、海军舰队军事检察院、武警部队地区军事检察院

铁路运输检察院[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铁路运输检察院分为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分院、基层铁路运输检察院两级。

本条目编排说明[编辑]

注释[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参见[编辑]

本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各级各类法院等国家司法审判机构。内地屬於基層人民法院一部分的人民法庭及各种法院的内设法庭不一一列举于此。

中国内地人民法院系统[编辑]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中国内地的法律体系属于欧陆法系中国内地现行四级两审制(一般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编辑]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编辑]

专门人民法院[编辑]

军事法院[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法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大军区/军兵种级单位的军事法院、基层军事法院三级。

海事法院[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事法院不分级,层级相当于中级人民法院,全称冠以国号

铁路运输法院[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铁路运输法院分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铁路运输基层法院两级。[1]

森林法院[编辑]

已列于上表吉林省、黑龙江省、甘肃省、湖北省等各项下。

农垦法院[编辑]

已列于上表黑龙江省等各项下。

附:开发区法院[编辑]

已列于上表各项下。[16]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系统[编辑]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香港的法律体系属于英美法系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系统[编辑]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澳门的法律体系属于欧陆法系澳门特别行政区现行三级三审制

本条目编排说明[编辑]

注释[编辑]

  1. ^ 铁路运输法院原由同级铁路局的组织部门管理人事,并由同级铁路局保障经费。2012年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要求同年6月底前完成铁路运输法院向地方的移交。此后,各级铁路运输法院的人、财、物均改为地方负责。
  2. ^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设立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的决定
  3. ^ 香港原裁判司署现名裁判法院
  4. ^ 4.0 4.1 澳门第一审法院澳门初級法院澳门行政法院组成。

参见[编辑]

本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前的主要羁押场所,包括监狱(含未成年犯管教所、监狱医院——有的已经改制为监狱,一般称新康监狱等)、劳动教养管理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安康医院等机构,看守所拘留所暂不列入。中国内地有关部门的命名方式一般为:直属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等者,其名称均带有该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直属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等的司法局等者,其名称均不带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有关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监狱等机构的情况,请见内文。

类别[编辑]

刑罚执行场所[编辑]

监狱是根据1994年12月29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等法律法规而建立的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该法第二条规定,“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根据司法部部长吴爱英2012年4月2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所作的《国务院关于监狱法实施和监狱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全国共有监狱681所,监狱人民警察30万人,在押犯164万人。

未成年犯管教所是根据1994年12月29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1999年12月18日公布施行的《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建立的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未成年犯管教所是监狱的一种类型,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未满十八周岁的罪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接受教育改造。”

行政强制措施执行场所[编辑]

劳动教养管理所是根据1957年8月3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79年11月29日公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1年7月10日起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1982年1月21日公布施行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1990年12月28日公布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1991年9月4日公布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等法律法规而建立并运行的劳动教养场所。

强制隔离戒毒所是根据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法律法规而建立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

安康医院是根据1988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印发的《全国公安机关第一次精神病管治工作会议纪要》(公发〔1988〕5号)及200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办发〔2004〕71号)转发的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建立的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及监管场所。安康医院名称前一般带有所属公安厅、局名称,但也有例外。

戒毒康复中心等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十九条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开办的戒毒康复场所或社会力量依法开办的公益性戒毒康复场所。由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开办的戒毒康复中心大量设于劳动教养管理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机构中,或采用一个机构多块牌子等形式,且其中有的还负担着强制隔离戒毒任务,故也一并收入本表。但须注意其主要承担的仍是戒毒康复工作,不属于强制隔离戒毒。社会力量依法开办的公益性戒毒康复场所则不列入。

列表[编辑]

国务院[编辑]

公安部[编辑]

司法部[编辑]

北京市[编辑]

北京市司法局[编辑]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
北京市设有9个押犯单位(包括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1个市监狱管理局分局,7个监狱)。[1]

北京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北京市戒毒管理局
北京市设有8个劳动教养管理所。[2]

北京市公安局[编辑]

天津市[编辑]

天津市司法局[编辑]

天津市监狱管理局
天津市设有11个押犯单位(包括10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3]

天津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天津市戒毒管理局
天津市设有7个劳动教养管理所,1个劳动教养收容所[4]

天津市公安局[编辑]

河北省[编辑]

河北省司法厅[编辑]

河北省监狱管理局
河北省设有28个押犯单位(包括27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另外还有1个局属留场老残人员管理所,管理已释放的留场工作老残人员。

河北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河北省戒毒管理局
河北省设有15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4个,地级市属11个)

河北省公安厅[编辑]

山西省[编辑]

山西省司法厅[编辑]

山西省监狱管理局
山西省设有21个押犯单位(包括20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5]

山西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山西省戒毒管理局
山西省设有13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8所,地级市属5所)。[6]

山西省公安厅[编辑]


内蒙古自治区[编辑]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编辑]

内蒙古自治区监狱管理局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戒毒管理局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编辑]


黑龙江省[编辑]

黑龙江省司法厅[编辑]

黑龙江省监狱管理局
黑龙江省设有25个押犯单位(包括23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1个监狱中心医院)(省属22个,市属3个)。

黑龙江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黑龙江省戒毒管理局


黑龙江省公安厅[编辑]

吉林省[编辑]

吉林省司法厅[编辑]

吉林省监狱管理局
吉林省设有20个押犯单位(包括1个省监狱管理局分局,17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1个监狱中心医院)(省属14个,地级市属6个)。[7]

吉林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吉林省戒毒管理局
吉林省设有13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3个,地级市及自治州属10个)。

吉林省公安厅[编辑]

辽宁省[编辑]

辽宁省司法厅[编辑]

辽宁省监狱管理局

辽宁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辽宁省戒毒管理局

辽宁省公安厅[编辑]

山东省[编辑]

山东省司法厅[编辑]

山东省监狱管理局

山东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山东省戒毒管理局

山东省公安厅[编辑]

河南省[编辑]

河南省司法厅[编辑]

河南省监狱管理局
河南省设有35个押犯单位(包括33个监狱,2个未成年犯管教所)(省属25个,市属10个)[10]

河南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河南省戒毒管理局
河南省设有20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5个,市属15个)

河南省公安厅[编辑]

安徽省[编辑]

安徽省司法厅[编辑]

安徽省监狱管理局
安徽省设有19所押犯单位(含2个省监狱管理局分局,16所监狱,1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省属押犯单位16个,地级市属监狱3 所)[11]

安徽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安徽省戒毒管理局
安徽省设有8个劳动教养管理所(含1个戒毒康复中心)(省属6所,地级市属2所)[12]

安徽省公安厅[编辑]

江苏省[编辑]

江苏省司法厅[编辑]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
江苏省设有25所监狱(含未成年犯管教所)及1所省监狱管理局下属戒毒所。[13]

江苏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江苏省戒毒管理局
江苏省设有7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5所,地级市属2所),每所均加挂强制隔离戒毒所牌子[14]

江苏省公安厅[编辑]

上海市[编辑]

上海市司法局[编辑]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
上海市设有12所监狱(含未成年犯管教所),以及1所监狱总医院[15]

上海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上海市戒毒管理局
上海市设有8个劳动教养管理所,每所均加挂强制隔离戒毒所牌子。

上海市公安局[编辑]

浙江省[编辑]

浙江省司法厅[编辑]

浙江省监狱管理局
浙江省设有21所监狱(含未成年犯管教所)(省属15所,地级市属6所),以及1所监狱中心医院。[16]

浙江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浙江省戒毒管理局
浙江省设有12个劳动教养管理所,6个强制隔离戒毒所(其中5所附设于劳动教养管理所)。(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4所,地级市属8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省属4所,地级市属2所)。[17]

浙江省公安厅[编辑]

福建省[编辑]

福建省司法厅[编辑]

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福建省设有18所监狱(含1所未成年犯管教所),以及1所监狱中心医院。

福建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福建省戒毒管理局
福建省设有9个劳动教养管理所。

福建省公安厅[编辑]

江西省[编辑]

江西省司法厅[编辑]

江西省监狱管理局
江西省设有15所监狱(含1所未成年犯管教所)。[18]

江西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江西省戒毒管理局
江西省设有7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4所,地级市属3所)。[19]

江西省公安厅[编辑]


湖北省[编辑]

湖北省司法厅[编辑]

湖北省监狱管理局
湖北省设有32个押犯单位(包括31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其中湖北省沙洋监狱管理局下辖12个监狱。)

湖北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湖北省戒毒管理局
湖北省设有18个劳动教养管理所,均加挂强制隔离戒毒所牌子。

湖北省公安厅[编辑]

湖南省[编辑]

湖南省司法厅[编辑]

湖南省监狱管理局 湖南省设有27个押犯单位(包括26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省属19个,地级市及自治州属8个)[20]

湖南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湖南省戒毒管理局
湖南省设有19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5个,市及自治州属14个)。另设有1个戒毒康复所,属自愿戒毒所。

湖南省公安厅[编辑]

广东省[编辑]

广东省司法厅[编辑]

广东省监狱管理局
广东省设有26个押犯单位(包括24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1个司法警察医院)(省属22个,地级市属4个)。[22]

广东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广东省戒毒管理局
广东省设有32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7个,地级市属25个)。另外设有1个省戒毒康复管理所;广州市另外设有1个法制教育管理所。[23]

广东省公安厅[编辑]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

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编辑]

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设有19个押犯单位(包括18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戒毒管理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设有8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7个,地级市属1个)[24]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编辑]

陕西省[编辑]

陕西省司法厅[编辑]

陕西省监狱管理局
陕西省设有23个押犯单位(包括22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

陕西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陕西省戒毒管理局
陕西省设有11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9个,地级市属2个)。

陕西省公安厅[编辑]

甘肃省[编辑]

甘肃省司法厅[编辑]

甘肃省监狱管理局
甘肃省设有16个押犯单位(包括15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

甘肃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甘肃省戒毒管理局
甘肃省设有5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4个,地级市属1个)。

甘肃省公安厅[编辑]

宁夏回族自治区[编辑]

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编辑]

宁夏回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宁夏回族自治区戒毒管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设有3个劳动教养管理所,均加挂强制隔离戒毒所牌子。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编辑]

青海省[编辑]

青海省司法厅[编辑]

青海省监狱管理局
青海省设有9个押犯单位(包括7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1个监狱中心医院)

青海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青海省戒毒管理局
青海省设有3个劳动教养管理所

青海省公安厅[编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编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监狱管理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有23个押犯单位(包括20个监狱,3个未成年犯管教所)[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戒毒管理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有12个劳动教养管理所。[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编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编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监狱管理局[编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有?个押犯单位(兵团直属?个监狱,农一师8个监狱,农二师4个监狱,农三师5个监狱,农六师3个监狱,农七师2个监狱,农八师4个监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编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有3个劳动教养管理所。均加挂强制隔离戒毒所牌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编辑]

西藏自治区[编辑]

西藏自治区司法厅[编辑]

西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
西藏自治区设有4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27]

西藏自治区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西藏自治区戒毒管理局
西藏自治区设有4个劳动教养管理所。

西藏自治区公安厅[编辑]

重庆市[编辑]

重庆市司法局[编辑]

重庆市监狱管理局
重庆市设有14个押犯单位(12个监狱,1个新犯转运站,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

重庆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重庆市戒毒管理局
重庆市设有7个劳动教养管理所,1个新劳动教养人员转运站。另外设有1个戒毒康复中心。

重庆市公安局[编辑]

四川省[编辑]

四川省司法厅[编辑]

四川省监狱管理局
四川省设有38个押犯单位(包括37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省属37个,地级市属1个)

四川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四川省戒毒管理局
四川省设有8个劳动教养管理所。

四川省公安厅[编辑]

贵州省[编辑]

贵州省司法厅[编辑]

贵州省监狱管理局
贵州省预计将设有27个押犯单位(包括25个监狱,1个未成年犯管教所,1个司法警察医院)

贵州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贵州省戒毒管理局
贵州省设有10个劳动教养管理所,均加挂强制隔离戒毒所牌子。

贵州省公安厅[编辑]

云南省[编辑]

云南省司法厅[编辑]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

云南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云南省戒毒管理局
云南省设有14个劳动教养管理所(省属8个,地级市属6个)。

云南省公安厅[编辑]

海南省[编辑]

海南省司法厅[编辑]

海南省监狱管理局

海南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海南省戒毒管理局

海南省公安厅[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辑]

各军事监狱
各军事劳动教养管理所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编辑]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编辑]

各军事监狱
各军事劳动教养管理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编辑]

懲教署[编辑]

香港懲教署負責管理23間懲教院所,包括各監獄、懲教所、教導所、勞教中心、戒毒所、更生中心、越南非法入境者羈留中心和精神病治療中心。懲教署亦為釋囚提供中途宿舍宿舍服務。

高度設防

中度設防

低度設防

更生中心(均属低度設防)

中途宿舍

越南非法入境者羈留中心

澳门特别行政区[编辑]

保安司[编辑]

注释[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参见[编辑]

司法相关机构
其他羁押形式

各省级行政区现任主要正职领导人[编辑]

各直辖市四大机构现任正职领导人[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直辖市四大机构现任正职领导人
直辖市 中共市委书记 人大常委会主任 人民政府市长 政协主席
北京市 郭金龙 杜德印 王安顺 吉 林
天津市 孙春兰 肖怀远 黄兴国 何立峰
上海市 韩 正 殷一璀 杨 雄 吴志明
重庆市 孙政才 张 轩 黄奇帆 徐敬业

各省四大机构现任正职领导人[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四大机构现任正职领导人
中共省委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省人民政府省长 省政协主席
河北省 周本顺 周本顺 张庆伟 付志方
山西省 袁純清 袁纯清 李小鹏 薛延忠
辽宁省 王 珉 王 珉 李 希 夏德仁
吉林省 王儒林 王儒林 巴音朝鲁 黄燕明
黑龙江省 王宪魁 王宪魁 陆 昊 杜宇新
江苏省 罗志军 罗志军 李学勇 张连珍
浙江省 夏宝龙 夏宝龙 李 强 乔传秀
安徽省 张宝顺 张宝顺 王学军 王明方
福建省 尤 权 尤 权 苏树林 张昌平
江西省 强 卫 强 卫 鹿心社 黄跃金
山东省 姜异康 姜异康 郭树清 刘 伟
河南省 郭庚茂 郭庚茂 谢伏瞻 叶冬松
湖北省 李鸿忠 李鸿忠 王国生 杨 松
湖南省 徐守盛 徐守盛 杜家毫 陈求发
广东省 胡春华 黄龙云 朱小丹 朱明国
海南省 罗保铭 罗保铭 蒋定之 于 迅
四川省 王东明 王东明 魏 宏 李崇禧
贵州省 赵克志 赵克志 陈敏尔 王富玉
云南省 秦光荣 秦光荣 李纪恒 罗正富
陕西省 赵正永 赵正永 娄勤俭 马中平
甘肃省 王三运 王三运 刘伟平 冯健身
青海省 骆惠宁 骆惠宁 郝 鹏 仁青加

各自治区四大机构现任正职领导人[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自治区四大机构现任正职领导人
自治区 中共自治区党委书记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自治区政协主席
内蒙古自治区 王 君 王 君 巴特尔 任亚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 彭清华 彭清华 陈 武 陈际瓦
西藏自治区 陈全国 白玛赤林 洛桑江村 帕巴拉·格列朗杰
宁夏回族自治区 李建华 李建华 刘 慧 齐同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张春贤 雪克来提·扎克尔 努尔·白克力 努尔兰·阿不都满金

各特别行政区现任行政长官[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特别行政区 行政长官
香港特别行政区 梁振英
澳门特别行政区 崔世安

中共各省级行政区党委常委会现任委员[编辑]

以下列出中国共产党各省级行政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现任委员

华北地区[编辑]

省级行政区 党委书记 党务系统 政府系统 驻地军区代表 其他系统
专职
副书记
纪委
书记
政法委
书记
组织
部长
宣传
部长
统战
部长
秘书长 政府
首长
政府
常务
副职
政府
副职
北京 郭金龙 吕锡文 叶青纯 吉林 姜志刚 李伟 牛有成 赵凤桐 王安顺 李士祥 陈刚 高东璐 苟仲文
天津 孙春兰 王东峰 臧献甫 散襄军 尹德明 成其圣 刘长喜 段春华 黄兴国 崔津渡 廖可铎 袁桐利
朱丽萍
河北 周本顺 赵勇 臧胜业 张越 梁滨 艾文礼 范照兵 景春华 张庆伟 杨崇勇 史鲁泽 孙瑞彬
田向利
山西 袁纯清 李兆前 王建明 汤涛 胡苏平 白云 聂春玉 李小鹏 高建民 杜善学 张少华 陈川平
内蒙古 王君 李佳 张力 李佳 李鹏新 乌兰 布小林 符太增 巴特尔 潘逸阳 杨俊兴 那顺孟和
杜梓
王中和

东北地区[编辑]

省级行政区 党委书记 党务系统 政府系统 驻地军区代表 其他系统
专职
副书记
纪委
书记
政法委
书记
组织
部长
宣传
部长
统战
部长
秘书长 政府
首长
政府
常务
副职
政府
副职
辽宁 王珉 许卫国 王俊莲 苏宏章 辛桂梓 范卫平 陈超英 李希 周忠轩 张林 曾维
唐军
赵国红
吉林 王儒林 竺延风 陈伦 金振吉 齐玉 庄严 房俐 巴音朝鲁 马俊清 陈伟根 陈红海 高广滨
张安顺
黑龙江 王宪魁 陈润儿 黄建盛 杨东奇 徐泽洲 张效廉 赵敏 李海涛 陆昊 郝会龙 马学义 林铎
韩学键

华东地区[编辑]

省级行政区 党委书记 党务系统 政府系统 驻地军区代表 其他系统
专职
副书记
纪委
书记
政法委
书记
组织
部长
宣传
部长
统战
部长
秘书长 政府
首长
政府
常务
副职
政府
副职
上海 韩正 侯凯 姜平 应勇 徐麟 沙海林 尹弘 杨雄 屠光绍 艾宝俊 朱生岭 艾宝俊(兼)
沈晓明
江苏 罗志军 石泰峰 弘强 李小敏 杨新力 王燕文 樊金龙 李学勇 李云峰 李笃信 杨卫泽
黄莉新
蒋宏坤
浙江 夏宝龙 王辉忠 任泽民 王辉忠 胡和平 葛慧君 赵一德 李强 王新海 刘力伟
龚正
陈德荣
刘奇
安徽 张宝顺 李锦斌 王宾宜 徐立全 王炯 曹征海 沈素琍 唐承沛 王学军 詹夏来 陈树隆 宋海航 吴存荣
福建 尤权 于伟国 倪岳峰 苏增添 姜信治 袁荣祥 叶双瑜 苏树林 张志南 曹德信 杨岳
王蒙徽
陈桦
江西 强卫 尚勇 周泽民 周萌 赵爱明 姚亚平 蔡晓明 赵智勇 鹿心社 莫建成 马家利 王文涛
史文清
山东 姜异康 王军民 李法泉 才利民 高晓兵 孙守刚 颜世元 雷建国 郭树清 孙伟 刘从良 王敏
李群

中南地区[编辑]

省级行政区 党委书记 党务系统 政府系统 驻地军区代表 其他系统
专职
副书记
纪委
书记
政法委
书记
组织
部长
宣传
部长
统战
部长
秘书长 政府
首长
政府
常务
副职
政府
副职
河南 郭庚茂 邓凯 尹晋华 刘满仓 夏杰 赵素萍 史济春 刘春良 谢伏瞻 李克 周和平 吴天君
陈雪枫
湖北 李鸿忠 张昌尔 侯长安 张昌尔 楼阳生 尹汉宁 张岱梨 傅德辉 王国生 王晓东 陈大民 阮成发
黄楚平
王君正
湖南 徐守盛 孙金龙 黄建国 孙建国 郭开朗 许又声 李微微 韩永文 杜家毫 陈肇雄 李有新 易炼红
张文雄
广东 胡春华 马兴瑞 黄先耀 朱明国 李玉妹 庹震 林雄 林木声 朱小丹 徐少华 黄善春 王荣
万庆良
李嘉
广西 彭清华 危朝安 石生龙 温卡华 周新建 沈北海 范晓莉 陈武 黄道伟 林念修 白念法 余远辉
海南 罗保铭 李宪生 马勇霞 毛超峰 李秀领 许俊 孙新阳 蒋定之 谭力 谭本宏 肖若海
陈辞

西南地区[编辑]

省级行政区 党委书记 党务系统 政府系统 驻地军区代表 其他系统
专职
副书记
纪委
书记
政法委
书记
组织
部长
宣传
部长
统战
部长
秘书长 政府
首长
政府
常务
副职
政府
副职
重庆 孙政才 张国清 徐松南 刘学普 曾庆红 燕平 刘光磊 吴政隆 黄奇帆 翁杰明 梁冬春 刘光磊(兼)
凌月明
徐海荣
四川 王东明 柯尊平 王怀臣 刘玉顺 范锐平 吴靖平 陈光志 魏宏 钟勉 李亚洲 李登菊
黄新初
李昌平
贵州 赵克志 李军 宋璇涛 秦如培 孙永春 张广智 刘晓凯 廖国勋 陈敏尔 谌贻琴 秦如培 王盛槐 陈刚
王晓光
云南 秦光荣 仇和 辛维光 孟苏铁 刘维佳 赵金 黄毅 曹建方 李纪恒 李江 杨成熙 张田欣
李培
西藏 陈全国 吴英杰
邓小刚
王拥军 邓小刚 梁田庚 董云虎 公保扎西 多托 洛桑江村 邓小刚
丁业现
刁国新 白玛赤林
齐扎拉
罗布顿珠
王瑞连

西北地区[编辑]

省级行政区 党委书记 党务系统 政府系统 驻地军区代表 其他系统
专职
副书记
纪委
书记
政法委
书记
组织
部长
宣传
部长
统战
部长
秘书长 政府
首长
政府
常务
副职
政府
副职
陕西 赵正永 孙清云 郭永平 安东 毛万春 景俊海 陈强 刘小燕 娄勤俭 江泽林 高龙福 魏民洲
姚引良
甘肃 王三运 欧阳坚 张晓兰 泽巴足 吴德刚 连辑 李建华 刘伟平 罗笑虎 咸辉
冉万祥
傅传玉 虞海燕
青海 骆惠宁 王建军 多杰热旦 张光荣 王令浚 吉狄马加 旦科 王小青 郝鹏 骆玉林 王晓 武玉德
宁夏 李建华 崔波 陈绪国 王雁飞 傅兴国 蔡国英 马三刚 纪峥 刘慧 袁家军 李锐 王志宏 徐广国
李文章
新疆 张春贤 韩勇 宋爱荣 熊选国 未任自
治区党
委常委
李学军 白志杰 努尔·白克力 黄卫 库热西·买合苏提 刘雷 车俊
肖开提·依明
尔肯江·吐拉洪
朱海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四大机构历任正职领导人[编辑]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正职领导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职领导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级官员[编辑]

Template:See also

附:中联办主任(正部长级)张晓明

香港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编辑]

Template:Main

Template:Nowrap
司長
政務司司長 林鄭月娥
財政司司長 曾俊華
律政司司長 袁國強
局長
教育局局長 吳克儉
保安局局長 黎棟國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 高永文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 鄧國威
民政事務局局長 曾德成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張建宗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陳家強
發展局局長 陳茂波
環境局局長 黃錦星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張炳良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蘇錦樑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譚志源
其他特定政府部门首长
警務處處長 曾偉雄
廉政專員 白韞六
審計署署長 孫德基
入境事務處處長 陳國基
海關關長 張雲正

Template:HKCE

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级官员[编辑]

Template:See also

附:中联办主任(正部长级)白志健

澳門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编辑]

Template:Main

Template:MCE

参考文献[编辑]

Template:Reflist

外部链接[编辑]

参见[编辑]

Template:-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数据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党务主官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行政主官 Template:Expand list Template:动态列表 中国省级行政长官列表列出了自1912年起至今的全部现存或曾为省级(含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等)行政区的行政长官。表内包含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民国政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满洲国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汪精卫政权等政权,不论政权性质及疆域,以便读者阅读参考。

直辖市[编辑]

Template:Main

辽宁省[编辑]

Template:辽宁行政长官

吉林省[编辑]

Template:吉林行政长官

黑龙江省[编辑]

Template:黑龙江行政长官

内蒙古自治区[编辑]

Template:内蒙古行政长官

直隶省/河北省[编辑]

Template:河北行政长官

河南省[编辑]

Template:河南行政长官

山东省[编辑]

Template:山东行政长官

山西省/大同省[编辑]

Template:山西行政长官

察哈尔特别区/察哈尔省/宣化省[编辑]

Template:察哈尔行政长官

绥远特别区/绥远省[编辑]

Template:绥远行政长官

热河特别区/热河省[编辑]

Template:热河行政长官

陕西省[编辑]

Template:陕西行政长官

甘肃省[编辑]

Template:甘肃行政长官

宁夏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编辑]

Template:宁夏行政长官

新疆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辑]

Template:新疆行政长官

西藏地方/西藏自治区[编辑]

Template:西藏行政长官

青海省[编辑]

Template:青海行政长官

川边特别区/西康省[编辑]

Template:西康行政长官

四川省[编辑]

Template:四川行政长官

云南省[编辑]

Template:云南行政长官

贵州省[编辑]

Template:贵州行政长官

广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

Template:广西行政长官

广东省[编辑]

Template:广东行政长官

福建省[编辑]

(含中华共和国闽海省延建省兴泉省龙汀省Template:福建行政长官

江西省[编辑]

Template:江西行政长官

浙江省[编辑]

Template:浙江行政长官

江苏省[编辑]

Template:江苏行政长官

安徽省[编辑]

Template:安徽行政长官

湖北省[编辑]

Template:湖北行政长官

湖南省[编辑]

Template:湖南行政长官

琼崖特别区/海南特别行政区/海南省[编辑]

Template:海南行政长官

香港特别行政区[编辑]

Template:Main

澳门特别行政区[编辑]

Template:Main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Template:Reflist

书籍[编辑]

  • 刘寿林等:《民国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Template:-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数据 Template: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Template: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行政區劃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以上行政区变动 Template:满洲国行政区划 Template:蒙疆行政区划 Template: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一级行政区划 Template:Provinces of Fujian People's Govern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划图,未包括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其海域和藏南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截止至2009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

以下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3][4][5]

省级行政区[编辑]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分省级行政区排列)[编辑]

北京市[编辑]

Template:北京行政区划

天津市[编辑]

Template:天津行政区划

辽宁省[编辑]

Template:辽宁行政区划

吉林省[编辑]

Template:吉林行政区划

黑龙江省[编辑]

Template:黑龙江行政区划

陕西省[编辑]

Template:陕西行政区划

甘肃省[编辑]

Template:甘肃行政区划

青海省[编辑]

Template:青海行政区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编辑]

Template:宁夏行政区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辑]

Template:新疆行政区划

内蒙古自治区[编辑]

Template:内蒙古行政区划

四川省[编辑]

Template:四川行政区划

贵州省[编辑]

Template:贵州行政区划

云南省[编辑]

Template:云南行政区划

西藏自治区[编辑]

Template:西藏行政区划

山西省[编辑]

Template:山西行政区划

河北省[编辑]

Template:河北行政区划

河南省[编辑]

Template:河南行政区划

山东省[编辑]

Template:山东行政区划

上海市[编辑]

Template:上海行政区划

重庆市[编辑]

Template:重庆行政区划

湖北省[编辑]

Template:湖北行政区划

湖南省[编辑]

Template:湖南行政区划

广东省[编辑]

Template:广东行政区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

Template:广西行政区划

江苏省[编辑]

Template:江苏行政区划

安徽省[编辑]

Template:安徽行政区划

江西省[编辑]

Template:江西行政区划

浙江省[编辑]

Template:浙江行政区划

福建省[编辑]

Template:福建行政区划

海南省[编辑]

Template:海南行政区划 23县级市

特别行政区区域划分[编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资料,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并无下辖的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以下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域划分:

香港特别行政区[编辑]

香港特别行政区分为18个区,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18个区只设立非政权性区域组织,以下为这18个区的列表[6]Template:香港行政區劃

澳门特别行政区[编辑]

澳門特别行政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路环两个离岛。澳门半岛分为5个区,再加上氹仔、路环各1个区,共有7个区。各区以区内主要教堂命名,只是地域上的划分,并无行政管理机构[7]。以下为这7個區的列表: Template:澳門行政區劃

台湾地区[编辑]

Template:Main Template:See also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稱:“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8],但台湾事实上从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管辖,故台湾并无下辖的所謂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目前,台湾地区(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的主权事实上是由中华民国政府中国大陆称其为台湾当局)行使,參見台海現狀台湾行政区划

Template:中华民国自由地区行政区划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行政区划

注释[编辑]

Template:Notelist

参考文献[编辑]

主要依据[编辑]

具体引用[编辑]

Template:Reflist

外部链接[编辑]

参见[编辑]

Template:-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数据 Template: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以上行政区变动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副省级行政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级以上行政区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 Template:Navbox

Template:Navbox

Template:Collapsible option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級行政區劃的最高點列表,包括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

排名 區劃 地點 海拔高度(米)(英尺)
1 西藏自治區 珠穆朗瑪峰 8,848 (29,021)
2 新疆 K2峰 8,611 (28,244)
3 四川 貢嘎山 7,556 (24,784)
4 青海 布喀達坂峰 6,860 (22,501)
5 雲南 卡瓦格博 6,740 (22,107)
6 甘肅 阿爾金山脈 5,798 (19,022)
7 陝西 太白山 3,767 (12,356)
8 內蒙古 賀蘭山主峰 3,556 (11,664)
寧夏
10 湖北 神農峰 3,105 (10,184)
11 山西 五臺山 3,058 (10,030)
12 貴州 韭菜坪 2,900 (9,512)
13 河北 小五臺山 2,882 (9,453)
14 吉林 白頭山 2,691 (8,826)
15 重慶 光頭山 2,685 (8,806)
16 河南 老鴨產岙 2,414 (7,918)
17 北京 東灵山 2,303 (7,554)
18 福建 黃岗山 2,157 (7,075)
江西
20 廣西 貓兒山 2,141 (7,022)
21 湖南 壺瓶山 2,099 (6,885)
22 浙江 黃茅尖 1,921 (6,301)
23 廣東 石坑崆 1,902 (6,239)
24 安徽 蓮花峰, 黃山 1,873 (6,143)
25 海南 五指山 1,867 (6,124)
26 黑龍江 大兔子峰 1,690 (5,543)
27 山東 玉皇顶, 泰山 1,545 (5,068)
28 遼寧 花脖子山 1,336 (4,382)
29 天津 八仙山 (天津) 1,078 (3,536)
30 香港 大帽山 957 (3,139)
31 江蘇 雲臺山 625 (2,050)
32 澳門 九澳山 172 (564)
33 上海 大金山 103 (338)

參考文獻[编辑]

Template:-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数据 Template:Expand 這列表是中國行政區劃的男女比例,並且是學術界的主題研究課題,因為自從1990年代來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1]

1~4歲的男女比例[编辑]

排名 名稱 男孩對100個女孩
1 江西 143
2 河南 142
3 安徽 138
4 海南 134
5 湖南 133
5 廣東 133
7 湖北 129
8 貴州 127
9 陝西 125
10 江蘇 123
11 河北 122
11 廣西 122
13 甘肅 120
14 福建 119
14 重慶 119
16 天津 118
17 四川 116
17 山東 116
19 雲南 115
20 遼寧 114
21 浙江 113
22 北京 112
22 山西 112
22 吉林 112
22 寧夏 112
26 黑龍江 111
26 青海 111
28 內蒙古 109
29 新疆 107
30 西藏 106
31 上海 101
n/a 澳門
n/a 香港
n/a 台灣

來自2009年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數據。[2]

参考文献[编辑]

Template:Reflist

Template:-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数据 Template:Life in the PRC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一級行政區(包括主张拥有主权的藏南等地区)人口密度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根据人口密度的排名表。资料是利用中国省级行政区面积列表中国省级行政区人口列表的资料所计算出的。单位是「平方公里人數」。

人口密度:

  1. 澳門 - 18811
  2. 香港 - 6639
  3. 上海 – 3701
  4. 北京 – 1167
  5. 天津 – 1085
  6. 江苏 – 767
  7. 山东 – 610
  8. 广东 – 564
  9. 河南 – 563
  10. 浙江 – 523
  11. 安徽 – 463
  12. 河北 – 378
  13. 重庆 – 350
  14. 湖南 – 310
  15. 福建 – 307
  16. 湖北 – 305
  17. 辽宁 – 296
  18. 江西 – 267
  19. 海南 – 255
  20. 山西 – 229
  21. 贵州 – 204
  22. 广西 – 194
  23. 陕西 – 181
  24. 四川 – 165
  25. 吉林 – 147
  26. 云南 – 117
  27. 宁夏 – 94.9
  28. 黑龙江 – 81.7
  29. 甘肃 – 56.3
  30. 内蒙古 – 20.9
  31. 新疆 – 13.1
  32. 青海 – 7.80
  33. 西藏 – 2.46

参考文献[编辑]

Template:Reflist

参见[编辑]

Template:-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数据

Template:Life in the PRC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次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人口有13亿3972万人,约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

以下是中国大陆地区于2010年底,省级行政区总人口的排名表。

大陆各省数据不包括现役军人(但百分比基底包括),大陆数据依照2010第6次人口普查、2005 1%抽样人口普查及户籍资料推算。[1]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分省指标[编辑]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省概况(千人)
位次 地区 总人口 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 受教育程度
总人口 比重
(%)
男性 女性 15岁
以下
15-64岁 65岁
以上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文盲
中国大陆 1,339,725 100 686,853 652,872 222,460 998,433 118,832 119,637 187,986 519,656 358,764 54,657
1 广东 104,303 7.79 54,397 49,906 17,618 79,646 7,039 8,567 17,807 44,760 23,944 2,042
2 山东 95,793 7.15 48,447 47,346 15,074 71,289 9,430 8,329 13,323 38,468 23,912 4,757
3 河南 94,024 7.02 47,490 46,534 19,746 66,419 7,859 6,016 12,423 39,923 22,668 3,991
4 四川 80,418 6.00 40,831 39,587 13,644 57,966 8,808 5,368 9,045 28,057 27,847 4,377
5 江苏 78,660 5.87 39,630 39,030 10,230 59,862 8,568 8,507 12,698 30,418 19,017 2,995
6 河北 71,854 5.36 36,430 35,424 12,093 53,841 5,920 5,243 9,132 31,903 17,720 1,877
7 湖南 65,684 4.90 33,768 31,915 11,574 47,686 6,424 4,989 10,129 25,963 17,594 1,754
8 安徽 64,501 4.44 30,246 29,255 10,699 42,745 6,057 3,985 6,410 22,619 16,629 4,965
9 湖北 57,238 4.27 29,393 27,845 7,964 44,070 5,204 5,456 9,502 22,676 13,091 2,619
10 浙江 54,427 4.06 27,966 26,461 7,189 39,679 7,559 5,078 7,381 19,964 15,685 3,061
11 广西 46,027 3.44 23,926 22,100 9,991 31,782 4,253 2,751 5,079 17,842 14,581 1,249
12 云南 45,966 3.43 23,850 22,116 9,528 32,932 3,506 2,656 3,850 12,631 19,944 2,770
13 江西 44,567 3.33 23,085 21,483 9,750 31,431 3,386 3,052 5,493 16,842 13,373 1,394
14 辽宁 43,746 3.27 22,148 21,599 4,997 34,240 4,509 5,234 6,469 19,829 9,365 844
15 黑龙江 38,312 2.86 19,460 18,852 4,580 30,543 3,188 3,474 5,743 17,272 9,225 788
16 陕西 37,327 2.79 19,288 18,040 5,489 28,654 3,184 3,940 5,888 14,981 8,741 1,398
17 福建 36,894 2.75 18,981 17,913 5,706 28,276 2,912 3,085 5,119 13,978 10,995 900
18 山西 35,712 2.67 18,339 17,373 6,106 26,901 2,705 3,114 5,619 16,115 7,805 762
19 贵州 34,746 2.59 17,951 16,795 8,765 23,005 2,977 1,839 2,530 10,351 13,681 3,039
20 重庆 28,846 2.15 14,596 14,250 4,898 20,614 3,334 2,493 3,811 9,514 9,747 1,239
21 吉林 27,462 2.05 13,912 13,550 3,293 21,867 2,303 2,716 4,632 11,553 6,607 527
22 甘肃 25,575 1.91 13,064 12,511 4,644 18,826 2,106 1,923 3,245 7,983 8,313 2,223
23 内蒙 24,706 1.84 12,831 11,875 3,483 19,356 1,868 2,522 3,737 9,689 6,280 1,005
24 上海 23,019 1.72 11,855 11,164 1,986 18,704 2,330 5,053 4,826 8,393 3,116 631
25 新疆 21,813 1.63 11,190 10,623 4,531 15,932 1,350 2,320 2,526 7,874 6,560 516
26 北京 19,612 1.46 10,126 9,486 1,687 16,216 1,709 6,178 4,162 6,157 1,953 333
27 天津 12,938 0.97 6,907 6,031 1,268 10,568 1,102 2,262 2,672 4,936 2,206 271
28 海南 8,672 0.65 4,560 4,112 1,735 6,261 676 674 1,272 3,620 1,972 354
29 宁夏 6,301 0.47 3,229 3,073 1,354 4,544 404 577 785 2,121 1,879 392
30 青海 5,627 0.42 2,914 2,713 1,177 4,095 355 485 587 1,428 1,984 576
31 西藏 3,002 0.22 1,543 1,460 732 2,118 153 165 131 386 1,098

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分布[编辑]

历次人口普查分省(直辖市与自治区)数据(万人)
地区
1953
人口
1953
(%)
1964
人口
1964
(%)
1982
人口
1982
(%)
1990
人口
1990
(%)
2000
人口
2000
(%)
2010
人口
2010
(%)
中国大陆 59,435 100 69,458 100 100,818 100 113,368 100 126,583 100 133,972 100
北京 277 0.47 757 1.09 923 0.92 1,082 0.95 1,382 1.09 1,961 1.46
天津 269 0.45 776 0.77 879 0.77 1,001 0.79 1,294 0.97
河北 3,598 6.05 4,569 6.58 5,301 5.26 6,108 5.39 6,744 5.33 7,185 5.36
山西 1,431 2.41 1,802 2.59 2,529 2.51 2,876 2.54 3,297 2.60 3,571 2.67
内蒙 610 1.03 1,235 1.78 1,927 1.91 2,146 1.89 2,376 1.88 2,471 1.84
辽宁 1,855 3.12 2,695 3.88 3,572 3.54 3,946 3.48 4,238 3.35 4,375 3.27
吉林 1,129 1.90 1,567 2.26 2,256 2.24 2,466 2.18 2,728 2.16 2,746 2.05
黑龙江 1,190 2.00 2,012 2.90 3,267 3.24 3,521 3.11 3,689 2.91 3,831 2.86
上海 620 1.04 1,082 1.56 1,186 1.18 1,334 1.18 1,674 1.32 2,302 1.72
江苏 4,125 6.94 4,450 6.41 6,052 6.00 6,706 5.91 7,438 5.88 7,866 5.87
浙江 2,287 3.85 2,832 4.08 3,888 3.86 4,145 3.66 4,677 3.69 5,443 4.06
安徽 3,034 5.11 3,124 4.50 4,967 4.93 5,618 4.96 5,986 4.73 5,950 4.44
福建 1,314 2.21 1,676 2.41 2,593 2.57 3,010 2.65 3,471 2.74 3,689 2.75
江西 1,677 2.82 2,107 3.03 3,318 3.29 3,771 3.33 4,140 3.27 4,457 3.33
山东 4,888 8.22 5,552 7.99 7,442 7.38 8,439 7.44 9,079 7.17 9,579 7.15
河南 4,421 7.44 5,033 7.25 7,442 7.38 8,551 7.54 9,256 7.31 9,402 7.02
湖北 2,779 4.68 3,371 4.85 4,780 4.74 5,397 4.76 6,028 4.76 5,724 4.27
湖南 3,323 5.59 3,718 5.35 5,401 5.36 6,066 5.35 6,440 5.09 6,568 4.90
广东 3,477 5.85 4,280 6.16 5,930 5.88 6,283 5.54 8,642 6.83 10,430 7.79
广西 1,956 3.29 2,085 3.00 3,642 3.61 4,225 3.73 4,489 3.55 4,603 3.44
海南 656 0.58 787 0.62 867 0.65
重庆 3,090 2.44 2,885 2.15
四川 6,230 10.48 6,796 9.78 9,971 9.89 10,722 9.46 8,329 6.58 8,042 6.00
贵州 1,504 2.53 1,714 2.47 2,855 2.83 3,239 2.86 3,525 2.78 3,475 2.59
云南 1,747 2.94 2,051 2.95 3,255 3.23 3,697 3.26 4,288 3.39 4,597 3.43
西藏 127 0.21 125 0.18 189 0.19 220 0.19 262 0.21 300 0.22
陕西 1,588 2.67 2,077 2.99 2,890 2.87 3,288 2.90 3,605 2.85 3,733 2.79
甘肃 1,293 2.18 1,263 1.82 1,957 1.94 2,237 1.97 2,562 2.02 2,558 1.91
青海 168 0.28 215 0.31 390 0.39 446 0.39 518 0.41 563 0.42
宁夏 390 0.39 466 0.41 562 0.44 630 0.47
新疆 487 0.82 727 1.05 1,308 1.30 516 0.45 1,925 1.52 2,181 1.63
西康 338 0.57
热河 516 0.87
现役军人 424 0.42 320 0.28 250 0.20 230 0.17
难以确定常住地 465 0.35

主要年份年末常住人口[编辑]

中国大陆地区各省份主要年份常住人口及所占比重(千人)
位次
(2009)
地区
2009
人口
2009
(%)
2005
人口
2005
(%)
2000
人口
2000
(%)
1990
人口
1990
(%)
1980
人口
1980
(%)
1970
人口
1970
(%)
1960
人口
1960
(%)
1954
人口
1954
(%)
中国大陆 1,334,740 100 1,307,560 100 1,267,430 100 1,143,330 100 987,056 100 829,920 100 662,070 100 602,664 100
1 广东 96,380 7.22 91,940 7.03 77,070 6.08 63,460 5.55 57,802 5.86 48,110 5.80 39,951 6.03 33,900 5.63
2 河南 94,870 7.11 93,800 7.17 94,880 7.49 86,490 7.56 72,854 7.38 59,910 7.22 48,463 7.32 46,026 7.64
3 山东 94,700 7.10 92,480 7.07 89,980 7.10 84,930 7.43 72,964 7.39 64,410 7.76 52,191 7.88 50,517 8.38
4 四川 81,850 6.13 82,120 6.28 86,020 6.79 108,040 9.45 98,196 9.95 83,420 10.05 68,540 10.35 64,481 10.70
5 江苏 77,250 5.79 74,750 5.72 73,270 5.78 67,670 5.92 59,382 6.02 52,520 6.33 42,726 6.45 42,267 7.01
6 河北 70,340 5.27 68,510 5.24 66,740 5.27 61,590 5.39 51,676 5.24 47,740 5.75 44,291 6.69 37,250 6.18
7 湖南 64,060 4.80 63,260 4.84 65,620 5.18 61,280 5.36 52,810 5.35 44,810 5.40 35,894 5.42 34,296 5.69
8 安徽 61,310 4.59 61,200 4.68 62,860 4.96 56,750 4.96 48,928 4.96 39,400 4.75 30,856 4.66 31,760 5.27
9 湖北 57,200 4.29 57,100 4.37 59,600 4.70 54,390 4.76 46,844 4.75 40,270 4.85 31,680 4.78 28,654 4.75
10 浙江 51,800 3.88 48,980 3.75 45,960 3.63 41,680 3.65 38,266 3.88 33,160 4.00 26,506 4.00 23,590 3.91
11 广西 48,560 3.64 46,600 3.56 47,500 3.75 42,610 3.73 35,384 3.58 28,170 3.39 19,553 2.95 20,180 3.35
12 云南 45,710 3.42 44,500 3.40 42,410 3.35 37,310 3.26 31,734 3.22 25,090 3.02 19,076 2.88 18,018 2.99
13 江西 44,320 3.32 43,110 3.30 41,490 3.27 38,100 3.33 32,702 3.31 25,840 3.11 20,188 3.05 17,297 2.87
14 辽宁 43,190 3.24 42,210 3.23 41,840 3.30 39,670 3.47 34,869 3.53 33,890 4.08 25,664 3.88 19,595 3.25
15 黑龙江 38,260 2.87 38,200 2.92 38,070 3.00 35,430 3.10 32,038 3.25 26,850 3.24 18,154 2.74 12,761 2.12
16 贵州 37,980 2.85 37,300 2.85 37,560 2.96 32,680 2.86 27,767 2.81 21,800 2.63 16,653 2.52 15,571 2.58
17 陕西 37,720 2.83 37,200 2.84 36,440 2.88 33,160 2.90 28,314 2.87 24,270 2.92 19,542 2.95 16,664 2.77
18 福建 36,270 2.72 35,350 2.70 34,100 2.69 30,370 2.66 25,178 2.55 20,470 2.47 15,947 2.41 13,683 2.27
19 山西 34,270 2.57 33,550 2.57 32,480 2.56 28,990 2.54 24,764 2.51 21,110 2.54 17,120 2.59 14,786 2.45
20 重庆 28,590 2.14 27,980 2.14 30,920 2.44 - - - - - - - - - -
21 吉林 27,400 2.05 27,160 2.08 26,820 2.12 24,830 2.17 22,107 2.24 21,310 2.57 14,047 2.12 11,767 1.95
22 甘肃 26,350 1.97 25,940 1.98 25,570 2.02 22,550 1.97 19,184 1.94 15,880 1.91 12,625 1.91 13,388 2.22
23 内蒙 24,220 1.81 23,860 1.82 23,720 1.87 21,630 1.89 18,765 1.90 7,440 0.90 11,752 1.78 6,450 1.07
24 新疆 21,590 1.62 20,100 1.54 18,490 1.46 15,290 1.34 12,832 1.30 9,760 1.18 7,047 1.06 5,145 0.85
25 上海 19,210 1.44 17,780 1.36 16,410 1.29 13,370 1.17 11,463 1.16 10,720 1.29 10,506 1.59 6,627 1.10
26 北京 17,550 1.31 15,380 1.18 13,570 1.07 10,860 0.95 8,860 0.90 7,710 0.93 7,320 1.11 3,104 0.52
27 天津 12,280 0.92 10,430 0.80 10,010 0.79 8,840 0.77 7,514 0.76 4,230 0.51 - - 2,850 0.47
28 海南 8,640 0.65 8,280 0.63 7,890 0.62 6,630 0.58 - - - - - - - -
29 宁夏 6,250 0.47 5,960 0.46 5,540 0.44 4,700 0.41 3,737 0.38 2,850 0.34 2,163 0.33 - -
30 青海 5,570 0.42 5,430 0.42 5,170 0.41 4,480 0.39 3,769 0.38 2,830 0.34 2,486 0.38 1,768 0.29
31 西藏 2,900 0.22 2,770 0.21 2,580 0.20 2,220 0.19 1,853 0.19 1,450 0.17 1,129 0.17 - -

参考文献[编辑]

  1. ^ 《中国人口年鉴》2011年,中国人口年鉴杂志社。其中香港数据援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澳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估算。
  • 常住人口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人口数据
  • 第一次至第五人口普查数据来自历年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自历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与各省市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参见[编辑]

Template:-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数据
引证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 Template:Namespace
引证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if:]]'"`UNIQ--item-6765--QINU`"'">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if:]]'"`UNIQ--item-6765--QINU`"'" />标签 Template:Nam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