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23年9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odule:Lang可怕的内存消耗

只要条目当中引入了{{lang-xx}}系列模板,就会用到Module:Lang。引入这个模组,会带来大致16MB的内存开销。讽刺的是,{{Lang}}模板本家没有用到这个模板,不知道这是不幸还是万幸。我简单地把德国条目所有{{lang-de|xxx}}改成了[[德语]]:{{lang|de|xxx}},就挤出来了十几个MB的空间,这个条目就不报错了。

英维的{{lang}}采取了引用模组的方法。我担心日后有人说要同步模板,又把条目搞炸了。也许,懒加载是个好东西呢。--MilkyDefer 2023年8月27日 (日) 09:45 (UTC)回复[回复]

调用{{#invoke:Unicode data|is|Latin|àzàhàr̃iyyā̀}}会占用15.5MB(多次调用稍有增长)。可能该建议改进这个模块。wikifunctions也许会有帮助?--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27日 (日) 18:02 (UTC)回复[回复]
問題是真的有必要嗎? 比方說我要判斷àzàhàr̃iyyā̀ is Latin真的有必要載入一個包含了U+00000到U+E0FFF的表嗎? 然後這個判斷的目的是甚麼? 是哪一個語言不是由模板參數確定的嗎? 怎麼會變成需要用演算法去算它呢?--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8月28日 (一) 02:53 (UTC)回复[回复]

德国 Lua错误:not enough memory

繁简转换错误

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把「朝鲜」转换成「北韩」?谁解释一下「北韩族」是什么玩意?

建议给「朝鲜族」这个词增加例外。--——Kone718 2023年9月1日 (五) 02:47 (UTC)回复[回复]

朝鲜一词如果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时候,根据不同地区的媒体叫法各有不同,在中国大陆称为“朝鲜”,在香港和台湾称为“北韩”,在日本则称为“北朝鲜”,除此以外类似于人权观察等网站的中文版也通常使用北朝鲜而非北韩。这个不能算“繁简转换错误”,至于“朝鲜族”等专有的名词,应该另开章节讨论,谢谢!--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9月1日 (五) 09:16 (UTC)回复[回复]
Module:CGroup/Korea有相关的转换。如遇到转换问题请给出具体页面以便修复。——暁月凛奈 (留言) 2023年9月1日 (五) 09:28 (UTC)回复[回复]

結構化自動繁簡轉換

在下在User talk:天夜叉#模板連結鏈結簡體頁面鏈結時都被自動更換成繁體文字紅鏈結,換了兩個瀏覽器編輯都一樣,想請教一下是技術上的bug嗎?--🚊 鐵路Railway 2023年9月1日 (五) 01:26 (UTC)回复[回复]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結構式討論中不必要的自動繁簡轉換?是MediaWiki的新bug吗。--YFdyh000留言) 2023年9月1日 (五) 08:02 (UTC)回复[回复]
哦哦,是一樣的問題。--🚊 鐵路Railway 2023年9月1日 (五) 12:04 (UTC)回复[回复]

ToolsRedirect 重定向标记

Template:Lang無法正常顯示

{{{2}}},這段字串是多打什麼才會顯示{{{2}}}?--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9月4日 (一) 16:58 (UTC)回复[回复]

等號需要使用魔術字{{=}}。效果:1.38. While each Album sold counts directly towards qualification for this Award, Singles and Tracks are weighted at 10% of the value of the album (that is, every 10 Single/Track sales = 1 eligible sale). ——留言) 2023年9月4日 (一) 18:22 (UTC)回复[回复]

2023年第36期技术新闻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3年9月4日 (一) 23:33 (UTC)回复[回复]

Template:Taxonomy的導向問題

這件事我昨晚才遇到的,但是看了編輯紀錄可能已經發生一陣子了。所以在這裡提出來請求協助處理。

事情是這樣的:我昨晚要加入日鳽屬的link_target重新定向到日鳽本身,結果無論是先預覽或是直接送出修改,Template:Taxonomy/Eurypyga都會跑到「Template:Taxonomy/」(空學名的版本)的模板去,而直送編輯還會跳出編輯衝突警告。所以就看了一下其他Template:Taxonomy是否也如此,結果也發生一樣情形,我自己試下來海豚、陸龜、老虎都發生了一樣問題。

看了「Template:Taxonomy/」的歷史紀錄,似乎有人因該問題不停修改到此模板。現在Template:Taxonomy/Eurypyga已另請管理員Mys_721tx閣下修改,而「Template:Taxonomy/」稍早前已被設為半保護。

至於時間點據歷史紀錄應該是8/25早上就開始頻繁發生,不過更早之前似乎就有零星情形了,但我自己8/22時還沒有觸發這情況。--WiToTalk 2023年8月31日 (四) 03:57 (UTC)回复[回复]

  • 我刚才测试了下,我这边用Wikiplus编辑是没问题的,用Mediawiki自有的编辑功能就会有问题。——🦝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8月31日 (四) 05:07 (UTC)回复[回复]
我开F12看了一下,发出的网络请求是POST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Template:Taxonomy/Paleodictyon&action=submit没错。--——🦝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8月31日 (四) 05:12 (UTC)回复[回复]
我刚刚测试了一下,应该是以{{Don't edit this line {{{machine code|}}}为开头的编辑内容会被送到空页面,其他内容不会。--——🦝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8月31日 (四) 05:19 (UTC)回复[回复]
我有时打开Wikipedia:互助客栈的话,会跳到Wikipedia:互助客栈/.一般是网络不好,重新刷新页面的时候,偶尔会跳到那里。猜测可能是浏览器url地址补全的锅。(我遇到的问题只在firefox出现过),不知道Template:Taxonomy/是不是同样原因?--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8月31日 (四) 06:28 (UTC)回复[回复]
刚刚试了一下,Chrome也会这样。--——🦝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8月31日 (四) 07:39 (UTC)回复[回复]
我前幾天透過Chrome編輯時也有遇到一樣的問題,應該可以排除是網路問題--Lureplant留言) 2023年8月31日 (四) 08:37 (UTC)回复[回复]
我兩台電腦在不同網路環境下在Chrome都有問題,Firefox只試過一台但也是一樣情況。--WiToTalk 2023年8月31日 (四) 09:08 (UTC)回复[回复]
问题应该是出在{{Don't edit this line}},在任何页面只要将编辑内容替换为{{Don't edit this line {{{machine code|}}}}}之后保存时都会保存到Template:Taxonomy/。——🦝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8月31日 (四) 11:37 (UTC)回复[回复]
不過模板本身很久沒被編輯了,是Mediawiki更新的問題嗎?--WiToTalk 2023年8月31日 (四) 13:01 (UTC)回复[回复]
應該是的,本地所有相關模板和模組近期都未更新。還有一個旁證就是,T:Add new taxon右邊的“新建模板”按鈕,在分類學模板頁面(即「Template:Taxonomy」的所有子頁面)中都跑到了輸入框下方。該模板通過被表格語法包含,並追加class屬性值“infobox biota”以在分類學模板頁面顯示,其按鈕原本與輸入框位於同一行,近期出現異常估計是什麼地方的css更新所致,總之不是本地模板的問題。--蕭漫留言) 2023年9月2日 (六) 19:03 (UTC)回复[回复]
@Interaccoonale完全無法復現你所述的內容Special:Diff/78766146wikitext html historySpecial:Diff/78766165 Special:Diff/78766191(不過倒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用debug server無法保存此一內容,一直session lost)--SunAfterRain 2023年9月2日 (六) 12:58 (UTC)回复[回复]
我這兩天用不同的設備及瀏覽器做了多次測試,同樣無一次復現,或許bug已被修復?--蕭漫留言) 2023年9月2日 (六) 19:04 (UTC)回复[回复]
我剛(9/3)嘗試新增頁面後依然可以復現,使用的瀏覽器是Chrome,編輯的方法是直接點擊新建模板以原始碼形式編輯。--Lureplant留言) 2023年9月3日 (日) 01:01 (UTC)回复[回复]
如果未在T:Add new taxon的框中输入分类单元学名,便直接点击“新建模板”的话,确实会进入T:Taxonomy/的编辑介面,这是模板设计上的缺陷,不是什么bug。--蕭漫留言) 2023年9月3日 (日) 02:27 (UTC)回复[回复]
這部分確定是有輸入分類單元學名的,甚至會是在創建新頁面的介面,只是在送出編輯後它就會自動跳轉為針對T:Taxonomy/的編輯。--Lureplant留言) 2023年9月3日 (日) 06:53 (UTC)回复[回复]
我剛剛試了一下,還是發生了一樣情形。用拉布拉多鴨測試的。(該屬僅下轄該物種)--WiToTalk 2023年9月3日 (日) 01:56 (UTC)回复[回复]
编辑时用源代码模式,并打开动态预览。--——🦝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9月3日 (日) 09:29 (UTC)回复[回复]
看來是動態預覽功能導致的,關閉預覽後即可正常編輯。--蕭漫留言) 2023年9月3日 (日) 09:38 (UTC)回复[回复]
居然又是動態預覽的問題嗎...因為我前陣子還有遇到動態預覽導致NoteTA的繁簡的圖示無限複製的情況。(然後現在還沒修好。)--WiToTalk 2023年9月3日 (日) 10:10 (UTC)回复[回复]
这个实时预览是不久前新推出的功能,兼容性还有待完善,我试用了几次後便再未启用过,难怪问题一直无法復現。--蕭漫留言) 2023年9月3日 (日) 10:18 (UTC)回复[回复]
剛剛試了一下,只要有載入到即時預覽就會卡進T:Taxonomy/裡,就算有再關掉也是。--WiToTalk 2023年9月3日 (日) 13:43 (UTC)回复[回复]
這兩三天還是有人編輯到「Template:Taxonomy/」了,是否在找出原因前先鎖起來才不會一直改到?--WiToTalk 2023年9月2日 (六) 08:37 (UTC)回复[回复]
( π )题外话:如果說bug被修復後(目前好像已修復?)以及8月25日出現bug之前,T:Taxonomy/被編輯的情形一直時有發生,那問題多半出自T:Add new taxon,該模板是最有可能將用戶引向T:Taxonomy/的途徑。當用戶未在框中輸入分類單元學名,便直接點擊按鈕創建模板時,便會意外編輯T:Taxonomy/,這不得不說是模板設計上的一個失誤。考慮到該模板頗有實用價值,效仿英維將其棄用並刪除不是上策,而我們又無法強求用戶以何種習慣使用模板,因此只能設法修改,以避免用戶通過它接觸到T:Taxonomy/。趁着這次修改,可能還需對按鈕上的“新建模板”字樣作地區詞轉換,因為非大陸用戶對“新建”一詞可能有點眼生。在Windows的右鍵菜單中,大陸的“新建”在臺灣譯為“新增”,尚不清楚港澳和新馬用詞。當然最好有臺灣用戶幫助確認,看是否有必要添加地區詞轉換。--蕭漫留言) 2023年9月2日 (六) 19:07 (UTC)回复[回复]
至於按鈕掉到下面的問題,由於不是T:Add new taxon本身的原因,還得在別處另行修改。--蕭漫留言) 2023年9月2日 (六) 19:08 (UTC)回复[回复]
新建可以解釋成「新增+创建/建立」,所以沒什麼問題,而如果硬要防止Template:Add new taxon提交到Template:Taxonomy/的話可以用Special:PermaLink/78777237,再把下面這段放進MediaWiki:Common.js
$('.zhwiki-add-new-taxon form').on('submit', (ev) => { const $form = $(ev.target); let title = String($form.children('input[name="title"]').val() || '').trim(); try { title = new mw.Title(title).toText(); } catch { OO.ui.alert('Title isn\'t valid.'); ev.preventDefault(); return; } if (title.endsWith('/')) { OO.ui.alert('Bad title.'); ev.preventDefault(); } });
--SunAfterRain 2023年9月3日 (日) 10:16 (UTC)回复[回复]
我更新一下复现方法:在任何页面使用源代码编辑并开启右侧栏动态预览,只要将编辑内容替换为{{Don't edit this line {{{machine code|}}}}}之后保存时都会保存到Template:Taxonomy/。——🦝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9月3日 (日) 09:34 (UTC)回复[回复]
順便提供一下debug出的reqId連結給有權限的參考
/w/api.php?action=parse&...: e2a755bb-0d39-42bb-be91-b5718d6f73cc
/w/index.php?action=submit&...: 7a46e980-efbc-465f-b728-d2fc5b129bdf
(我都特意標紅字了你還要問怎麼使用就別來跟我抗議了)--SunAfterRain 2023年9月3日 (日) 10:40 (UTC)回复[回复]
谢谢说明,可用。我关闭动态预览功能(在不重新加载页面的情况下显示预览)之后,没有再发生重新定向,可以正常预览和提交编辑。--Arixm留言) 2023年9月7日 (四) 09:01 (UTC)回复[回复]
最近又发生了更奇怪的误编辑,我个人猜测是U:萧漫U:高晶的一个模板提删了,然后高晶挂{{hang on}}模板的时候挂到这个空白学名的页面了。是否可以考虑把这个页面全保护起来,然后在保护日志里面写「开启动态预览会导致误编辑,请关闭动态预览后编辑本页面」。这样用户在误编辑本页面的时候就会看到保护日志。--——🦝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9月7日 (四) 09:10 (UTC)回复[回复]
我挂{{hang on}}模板是今天的事,但这个BUG有一个多星期了,今天User:萧漫提删的条目,即是因为这个BUG产生的。--Gao Jing(留言) 2023年9月7日 (四) 09:24 (UTC)回复[回复]
删除掉这个页面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7日 (四) 12:45 (UTC)回复[回复]
恐怕無法解決,刪除之後若動態預覽的問題還是沒修復,大概只會變成該頁面被重複創立。現在看起來全保護或是修復動態預覽才能解決這問題。--WiToTalk 2023年9月7日 (四) 13:27 (UTC)回复[回复]
在此集中回應三個話題:
  1. @高晶近期新建的若干分類學模板與現有模板內容雷同,並且模板名稱與學名(|scientific_name=)參數的值不一致,目前已發現的有:
  2. T:Taxonomy/本身用於回傳錯誤消息——若分類學模板未填寫父類群,它便會在模板頁左側的表格內顯示“屬性錯誤”。當前的模板名稱毫無意義,未反映其用途,不符合模板命名慣例。因此個人曾想到的處理方式是將其移動更名為T:Taxonomy/Error,避免不明就裡的編者誤解其用途,但其似乎被Module:Autotaxobox所調用,若要移動可能還需修改模組。
  3. 關於T:Add new taxon,感謝@SunAfterRain提供的修改方案,但如此處理未免太費周折。為了某一個模板而在全站js中專門塞入一段代码不甚妥當,不僅讓全站js更加繁冗複雜,還增加了模板維護成本,給日後的維護者帶來了不便。因此我先以簡單省事的方法改之,等發現新問題了再說吧。--蕭漫留言) 2023年9月8日 (五) 12:50 (UTC)回复[回复]
關於第一點,是否可能還有其他重名的模板並沒有找到的?有辦法直接偵測標題與scientific_name不一致的模板並自動置入"分類學模板標題與內容名稱不一致"之類的分類嗎?--WiToTalk 2023年9月8日 (五) 13:27 (UTC)回复[回复]
{{#ifeq:{{#titleparts:{{PAGENAME}}||2}}|{{{scientific_name}}}||[[Category:頁面名稱與學名參數值不一致的分類學模板]]}},用這串程式碼應該就能做到,但分類學模板介面已經使用了很多解析器函式,再增加這樣的分類又是一筆開銷。--蕭漫留言) 2023年9月8日 (五) 14:23 (UTC)回复[回复]

表格显示不正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1%B8%E8%88%89%E4%BA%BA%E5%9C%98_(%E7%BE%8E%E5%9C%8B)#%E5%90%84%E5%B7%9E%E9%80%89%E4%B8%BE%E4%BA%BA%E7%A5%A8%E6%95%B0 明尼苏达州如果加上明尼苏达州州旗明尼苏达州 表格就不正常,怎么办加上其他旗帜表格都很正常--Tokugawa08留言) 2023年9月8日 (五) 17:03 (UTC)回复[回复]

目前未见异常。--YFdyh000留言) 2023年9月9日 (六) 04:12 (UTC)回复[回复]
似乎 已修复,由TimWu007閣下的Special:Diff/78845684。——留言) 2023年9月9日 (六) 10:03 (UTC)回复[回复]
根据Help:模板-noinclude,之前的操作Special:Diff/78734075/78784780会插入空行?--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9日 (六) 10:27 (UTC)回复[回复]

FIFA World Rankings無法使用HKG代碼

149 (2023年7月20日)[1]使用HKG代碼會顯示NR(Not ranked),請問原因是?--日月星辰留言簿 2023年9月9日 (六) 07:21 (UTC)回复[回复]

Module:SportsRankings/data/FIFA World Rankings中HKG对应的全称需要更新,已变化。--YFdyh000留言) 2023年9月9日 (六) 07:36 (UTC)回复[回复]
已更新。--东风留言) 2023年9月9日 (六) 09:06 (UTC)回复[回复]
謝謝!—日月星辰留言簿 2023年9月9日 (六) 16:13 (UTC)回复[回复]

参考資料

  1. ^ The FIFA/Coca-Cola World Ranking. FIFA. 2023年7月20日 [2023年7月20日]. 

2023年第37期技术新闻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3年9月11日 (一) 21:06 (UTC)回复[回复]

我注意到{{Hidden}}模板在Minerva介面無法點開[展開]圖示,不知這是什麼技術問題呢?--Sean0115 2023年9月13日 (三) 11:36 (UTC)回复[回复]

和上面{{Collapsible list}}应该是同一个问题。--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13日 (三) 22:33 (UTC)回复[回复]

Wikimedia DNS服务

项目页面:meta:Wikimedia DNS

Wikimedia DNS是维基媒体推出的DoT/DoH服务。实测在中国大陆已经被干扰(SNI RST)。

我个人的想法是,虽然这个服务对中文维基百科社群意义不大,但可以看出基金会确实在反审查上有所努力。感觉基金会在网络服务这方面一直走的是求稳的路线,他们在FAQ中针对为什么不设立官方VPN服务的回答也反映了这一点。

大家一起加油吧。--碟之舞📀💿 2023年9月13日 (三) 10:22 (UTC)回复[回复]

在别的地方看到这消息了,第一眼就觉得墙肯定会采取什么行动的。--🔨留言) 2023年9月13日 (三) 12:22 (UTC)回复[回复]
对于城墙三件套来说,然并卵。更像是一种稍微动一下的表态。——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9月14日 (四) 00:53 (UTC)回复[回复]

为什么infobox person配偶栏显示不出来

编辑彭立发条目时发现如题问题,该如何处理?--本次为您服务的是魔女 2023年9月15日 (五) 08:48 (UTC)回复[回复]

条目引用一段参考章节出现引用错误

我在条目涉及到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訴訟插入一段注解出现了“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请问问题出在哪里,谢谢!--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9月16日 (六) 01:49 (UTC)回复[回复]

Template:RefGroupTag#備註3的說法是:「當使用本模板時,不可同時使用不分組(即沒有設定group)的<references />{{reflist}},以免註腳系統發生辨認失敗之狀況。」用{{NoteTag}}似乎無此問題(Special:Permalink/78960248),{{efn}}之類似乎亦可。——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20:04 (UTC)回复[回复]

2023年第38期技术新闻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3年9月18日 (一) 19:18 (UTC)回复[回复]

移动网页版下展开折叠按钮失效

之前的问题见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23年7月#移动网页版(Minerva皮肤)下所有表格的展开折叠无法点击,系统并未修复。未登录情况下,仅显示“[展开]”。部分条目使用了{{Collapsible list}},看了下模板历史,7月份并未改动,可能不是该模板的问题。发现英维中是直接将点击后才展开的在手机上全都默认展开了。 举例:孙中山条目的信息框。--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13日 (三) 05:49 (UTC)回复[回复]

好像是在移动设备上处理这种折叠展开比较有问题,所以按照道理应该是默认全部展开。可能需要本地hack一下--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20日 (三) 02:38 (UTC)回复[回复]

{{Copyvio}}編輯請求

鑒於{{CopyvioEntry}}中有{{Anchor}},建議做以下更改,並同步對Twinkle做相應修改,以更準確的連結到提報。

注:因超出單一模板範圍而到客棧處理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date|}}}|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
+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FULLPAGENAME}}|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

--Cookai餅塊🍪💬留言 2023年9月20日 (三) 12:00 (UTC)回复[回复]

模板的原理

在将中国的乡镇级的居民点翻译为英文时,发现模板不能自动翻译,发现英文维基百科没有Template:PRC admin/navcat这个模板,有哪位大神能将它翻译成英文,谢谢!--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9月21日 (四) 07:30 (UTC)回复[回复]

这套模板印象中比较复杂和不易维护。建议翻译条目实际内容。--YFdyh000留言) 2023年9月21日 (四) 22:23 (UTC)回复[回复]

字词转换疑问

金溥聪侯友宜两页面的大陆简体模式下都会出现把“执行长”过度转换成“首席执行官”的情况(其中在前者中还出现同一个词汇没有过度转换和过度转换并存的情况),稍微浏览了一下代码,不得要领。几个月前在字词转换那边已提过修复,不过似乎没有回音,而且我也很好奇是到底什么给卡住了(还能卡出没转错跟转错并存的情况),里面好像也没有加什么会影响到这里的全局转换或者公共转换组,因此来这边提问一下,看看有没有高手帮忙指点处理一下,谢谢。(我试过加-{}-是可以弄好,不过我总觉得这件事是个bug,所以还是想看看能不能彻底修一下。)--银色雪莉留言) 2023年9月21日 (四) 21:00 (UTC)回复[回复]

前者大概是此规则所致,后面有标点才会转换。--YFdyh000留言) 2023年9月21日 (四) 22:22 (UTC)回复[回复]
难怪我之前尝试给“執行長”加全文转换(甚至试了一下指定不转换,因为全文转换啥反应都没)却无效,原来这个规则把带标点符号的情况都设定进去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就加-{}-会比较好?毕竟这个转换,就是像CEO、执行长和首席执行官这些名衔的转换,是多数情况,感觉没有必要去改动这个转换。--银色雪莉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01:55 (UTC)回复[回复]
是,除非有更好方案,不然改动这批转换规则挺麻烦的。--YFdyh000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02:24 (UTC)回复[回复]

cite book等模板中填写language参数后所显示的语言中文名称是由什么控制的?

Template:cite book模板在Help:撒丁语国际音标中的应用为例,填写了“language=sc”参数后,显示“(萨丁语)”,但是该语言的译名应为“撒丁语/薩丁尼亞語”而非“萨丁语”,我想对其进行修改,请问应当修改何处?据我所知应该并不是Module:Lang/data。--Bigbullfrog1996𓆏) 2023年9月20日 (三) 05:11 (UTC)回复[回复]

我也一直很好奇。——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20日 (三) 08:23 (UTC)回复[回复]
看起来是用的这个:{{#language:sc|zh}} -> 萨丁语,要改的话,得去translatewiki申请CLDR的本地化权限,然后作为Wikimedia的代表与各大机构一起协调CLDR的本地化工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21日 (四) 02:35 (UTC)回复[回复]
似乎在Module_talk:Citation/CS1/Language#Module:Citation_language参数翻译问题提到,如有必要可以用本地Module:Citation/CS1/Language的local_table繞過?——留言) 2023年9月21日 (四) 22:33 (UTC)回复[回复]
local_table可能会增加解析负荷?--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22日 (五) 06:16 (UTC)回复[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