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字词转换/修复请求/存档/2013年12月
錯誤轉換:“馬克士威-波茲曼分布”(TW)没有正确转换为 “麦克斯韦-波尔兹曼分布”(CN)以及“麥克斯韋–波茲曼分佈”(HK);[编辑]
請修復台湾正体中的“馬克士威-波茲曼分布”没有正确转为大陆简体的“麦克斯韦-波尔兹曼分布”以及香港繁体中的“麥克斯韋–波茲曼分佈”;錯誤案例:“电子自旋共振”条目,“讯号来源”一节中的最后一句。—Cllay(留言) 2013年12月1日 (日) 15:16 (UTC)
錯誤轉換:“里”被過度轉換成“裡” [编辑]
請修復“里”被過度轉換成“裡”;錯誤案例:國宅里 (臺南市)內銜接附近的里其中「日新里」與「光明裡」。hoyalang(留言) 2013年12月3日 (二) 10:46 (UTC)
錯誤轉換:“后”被過度轉換成“後” [编辑]
錯誤轉換:“皇后”被过度转换成了“前後的後” https://zh.wikipedia.org/zh-hk/庇護十二學校
請修復“天神之后”被换成了“天神之後”; 陳有后 换成 陳有後—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Vvwst(對話|貢獻)於2013年12月8日 (日) 12:24 (UTC)加入。
錯誤轉換:「豔后」過度轉換成「豔後」[编辑]
請修復「豔后」過度轉換成「豔後」;錯誤案例:雷克斯·哈里遜;其他說明:「后」無需轉換。—Quest for Truth(留言) 2013年12月8日 (日) 14:21 (UTC)
錯誤轉換:「水里鳳林線」過度轉換成「水裡鳳林線」[编辑]
請修復「水里鳳林線」過度轉換成「水裡鳳林線」;錯誤案例:水里鳳林線;其他說明:「里」無需轉換。—Yashigano(留言) 2013年12月9日 (一) 02:48 (UTC)
错误转换:原始码很不直观:黃刀鎮/耶洛奈夫[编辑]
用账号登陆进来以后默认是“不转换”的(大家也都是这样的吧?),结果就看到『黃刀鎮(英语:Yellowknife),又意譯作黄刀镇』。我开了个(chrome)隐身窗口看倒是没什么问题,直接自动显示大陆简体了(是因为我的电脑系统/chrome 的默认是大陆简体吗?)。我意思是,虽然只是不方便到一小部分人(有维基账户的人),但这个手动转换真的有必要吗?请类比“姊妹城市”白馬市_(加拿大),完全没有用到转换,但显示得很清楚明白,原始码也简单。大家对此怎么看?是应该发扬黄刀主义还是白马主义?SzMithrandir(留言) 2013年12月10日 (二) 23:00 (UTC)
錯誤轉換:「林杰樑」過度轉換成「林傑樑」[编辑]
案例:林杰樑 —何震邦(留言) 2013年12月12日 (四) 08:20 (UTC)
錯誤轉換:“中文(简体):列表的历史;中文(繁體):列錶的歷史”[编辑]
請修復“中文(简体):列表的历史;中文(繁體):列錶的歷史”;錯誤案例:中国书法家列表;其他說明:中文(繁體)應為“列表的歷史”。—Lif…lon 2013年12月13日 (五) 20:52 (UTC)
- 但注意“中文(简体):表的历史;中文(繁體):錶的歷史”這組字詞轉換在指鐘錶的情況下是正確的,例如“手表的历史”、“钟表的历史”。-Lif…lon 2013年12月13日 (五) 20:54 (UTC)
錯誤轉換:“中文(简体):周期表的历史;中文(繁體):周期錶的歷史”[编辑]
請修復“中文(简体):周期表的历史;中文(繁體):周期錶的歷史”;錯誤案例:化学年表;其他說明:中文(繁體)應為“周期表的歷史”。—Lif…lon 2013年12月13日 (五) 20:52 (UTC)
錯誤轉換:“中文(简体):年表的历史;中文(繁體):年錶的歷史”[编辑]
請修復“中文(简体):年表的历史;中文(繁體):年錶的歷史”;錯誤案例:辛提人和罗姆人纪念碑;其他說明:中文(繁體)應為“年表的歷史”。—Lif…lon 2013年12月13日 (五) 20:52 (UTC)
錯誤轉換:「栗栖溪」過度轉換成「栗棲溪」[编辑]
- 案例:武界、世界隧道列表、濁水溪、台灣隧道、臺灣日治時期發電所列表、Template:台灣日治時期發電所—Yashigano(留言) 2013年12月22日 (日) 12:51 (UTC)
- 理據:依網路上找到的來源[1]、[2]--Yashigano(留言) 2013年12月22日 (日) 13:03 (UTC)
錯誤轉換:「罗马历」錯誤轉換成了「羅馬歷」[编辑]
請修復「罗马历」錯誤轉換成了「羅馬歷」;錯誤案例:星期的計算:「就像古羅馬歷一樣」;其他說明:「罗马历」是「羅馬曆」(Roman calendar),但如果是「罗马历史」或「罗马历代」則應該用「歷」。—Quest for Truth(留言) 2013年12月29日 (日) 08:2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