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昂
東魏京兆忠武
永昌忠武王(追封
高昂
東魏侍中司徒、西南道大都督
國家北魏東魏
時代南北朝
主君北魏孝莊帝北魏孝武帝
高姓
敖曹
封爵武城縣伯(528年
武城縣侯532年
京兆郡公538年
永昌郡王560年北齊孝昭帝追封)
籍貫渤海蓨縣(今河北省景縣東)人
出生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
逝世東魏孝靜帝元象元年八月初四
538年9月13日(538歲—09—13)(36—37歲)
西魏河陽

高昂(501年—538年9月13日)[1],字敖曹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南北朝時期東魏大將,爵至京兆郡公,諡號忠武,後在皇建元年(560年)孝昭帝高演追封其為永昌王

生平[编辑]

早年[编辑]

年少時即氣勢豪壯,長大後風流倜儻,膽力過人,龍眉豹頸,姿體雄異。其父高翼為其求得嚴師,令其對子嚴加捶撻。可是高昂不遵師訓,到處走動,並且常說:「男兒當橫行天下,自取富貴,誰能端坐讀書作老博士也」[2]

獲授官爵[编辑]

北魏建義元年(528年)六月,高昂與高乾兄弟聚集流民於河、濟之間起事,響應葛榮起義,並受其官爵,屢破魏軍。由於高乾與魏帝有舊交,便奉旨歸降。高昂被任命為通直散騎侍郎,封武城縣伯,食邑五百戶。柱國大將軍爾朱榮認為高氏兄弟叛而後降,不應再居近要。高氏兄弟聞後,便主動解官而歸。二人在鄉里暗中蒐集勇士,繼續進行抄掠。爾朱榮聞後,懷恨在心,便密令刺史元嶷將高昂誘俘,與薛修義同囚於晉陽[3]

北魏永安三年(530年)九月,爾朱榮入洛陽,掌握北魏軍政大權,高昂也被押到駝牛署。是月,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因不滿爾朱榮遙控朝政,將其誘殺,高昂也被放出。爾朱氏家族聞訊後,四處起兵,圍攻魏都洛陽。孝莊帝親至大夏門進行指揮,時高昂剛被釋放,感孝莊帝之恩,遂“被甲橫戈,志凌勁敵”。並與其侄高長命等率軍而進,所向披靡,孝莊帝及觀者莫不壯之[4]。孝莊帝即以高乾為河北大使,以高敖曹為直閣將軍,賜帛千匹,一起招兵買馬,作為抵禦爾朱氏軍進攻的支援力量。並親送高氏兄弟到黃河岸邊,令他們回冀州招集鄉曲,積極準備。孝莊帝還舉酒指水說:“卿兄弟冀部豪傑,能令士卒致死,京城倘有變,可為朕河上一揚塵”。高乾垂淚受詔,高昂也持劍起舞,誓以必死[5]

投奔高歡[编辑]

北魏永熙二年(533年),高乾被魏孝武帝元修所殺,孝武帝還暗中派東徐州刺史潘紹業殺高昂。高昂已知高乾被殺,便於中途將潘紹業俘虜,在袍領中搜出敕書,高昂遂率十餘騎至晉陽,投奔高歡[6][7]。高歡於韓陵山大破爾朱氏軍後,即以晉陽為根基,遙控朝政。魏孝武帝元修不滿,遂於永熙三年(534年)四月,下詔宇文泰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關西大都督。五月,下詔戒嚴,準備討伐高歡。同年六月,高歡以清君側誅殺斛斯椿為名,調集大軍南下,以其弟、定州刺史高琛鎮守晉陽,以高昂領兵為前鋒,向北魏都城洛陽開進。七月二十九日,高歡軍進入洛陽,高昂率500勁騎追魏帝至陝西,不及而還。同年九月,高昂晉升為豫州刺史,仍然討伐三荊諸州不歸附的勢力,皆為他所平。同年十月,高歡在洛陽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改年號天平。並遷都鄴城,史稱東魏。以高昂為侍中、司空,高昂因其兄高乾死於此位,所以不拜,並於​​次年二月,轉任為司徒[8]。同時,宇文泰於十月領軍攻入潼關,斬守將薛瑜,還軍長安,晉升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逃入長安的魏帝元修因飲毒酒身亡。翌年正月,宇文泰等擁立元寶炬為帝,是為文帝。改年號大統,史稱西魏

東西魏潼關之戰[编辑]

東魏天平三年(536年)十二月,丞相高歡興兵三路進攻西魏,以高昂攻打上洛,大都督竇泰攻打潼關,親率大軍進兵蒲阪。東魏天平四年(537年)正月,高昂渡河後,山道峻隘,高昂率軍自商山轉鬥而進兵,所向披靡,遂攻打上洛。上洛人杜窋向高昂投降,高昂以杜窋為嚮導進行攻城。守將西魏洛州刺史泉企固守十餘日,其子泉元禮泉仲遵也督軍力戰。不久,泉仲遵眼睛受傷,不能再戰,高敖曹遂攻克上洛,俘虜泉企及將帥數十人。高昂以杜窋為洛州刺史。當時高昂為流矢所中,身受重傷,他對部下說:“吾以身許國,死無恨矣,所可嘆息者,不見季式作刺史耳”。高歡聽聞後,即以高昂之四弟高季式為濟州刺史[9][10]。高昂本擬向藍田關進攻,卻因得知竇泰兵敗,加上高歡召他回軍,只好自上洛撤軍。高昂不忍放棄兵將,率軍力戰,得以全軍而還。回軍後,高敖曹仍為軍司、大都督,統七十六都督,與司空、西道大行台侯景治兵於武牢[11]

沙苑之戰[编辑]

同年八月,高歡為了一雪東西魏潼關之戰之敗,報大將竇泰戰死之仇,再次率軍進攻西魏。宇文泰率領李弼等十二名將領進攻東魏,以北雍州刺史于謹為前鋒,連克盤豆、桓農,俘獲東魏軍八千人。閏九月,東魏丞相高歡親率兵二十萬還擊西魏軍,直攻蒲津,進駐許原西。另以高昂率軍三萬進攻河南。當時關中正值飢荒,宇文泰的部屬不滿一萬人,於恆農駐軍五十餘日後,聽聞高歡即將渡河,乃引兵入關,高昂遂圍攻恆農[12]。十月初,宇文泰率領西魏軍於沙苑設置埋伏,大敗東魏軍。高歡率領殘兵渡河北逃,損失士卒八萬餘人。半月後,西魏軍再次攻打東魏,向洛陽挺進。高昂聞高歡戰敗後,遂撤其圍,退保洛陽。不久,西魏大將獨孤信進軍至新安,高昂只得率軍退至黃河以北,獨孤信遂佔據金墉[13]

河橋之戰[编辑]

東魏元象元年(538年),東魏興兵進攻西魏,以高昂與侯景等領兵圍攻金墉,丞相高歡率軍殿後。西魏金墉守將獨孤信閉城固守。侯景下令縱火,金墉城內外官房民宅僅剩十之二三。西魏文帝元寶炬得知金墉告急,即與丞相宇文泰率軍東下,增援金墉,同時,命開府儀同三司李弼、車騎大將軍達奚武率領1000騎兵為前鋒。

同年八月,宇文泰等抵達谷城。東魏將領莫多婁貸文在孝水戰敗被殺。宇文泰等進抵瀍水東岸,迫使侯景等趁夜解除對金墉的包圍,退饋。初四(即538年9月13日),宇文泰又大破東魏軍,東魏軍北遁[14]。宇文泰隨即集中精兵猛攻高昂,高昂由於輕敵,全軍覆沒。高昂單騎而逃,投河陽南城,但守將北豫州刺史高永樂與高昂不合,遂閉門不受。高昂又仰呼求繩,仍不得。不久,追兵至,高昂只得藏在橋下,追兵見高昂從人持金帶,便問高昂藏於何處,從人指橋以示。高昂知其不免,便說:「來!與汝開國公」。追兵遂斬去其首級,當時年僅三十八歲。[1]高歡聽聞高昂戰死,如喪肝膽,杖罰高永樂二百,追贈高昂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滄、瀛、殷五州諸軍事、太師、大司馬、太尉公、錄尚書事、冀州刺史,諡號「忠武」[15][16]。同年十月,西魏将高昂的首级还给东魏[17]。北齐建国后,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元年六月壬午(550年7月3日)诏令,已故司徒高昂等人辅佐先帝,协助治理皇室基业,有的不幸早年去世,有的以身殉职,可以派遣使者到墓地进行祭奠,并安抚慰问他们的妻子儿女,安慰兼及活着或死去的人[18][19]皇建元年十一月庚申(560年12月15日),齐孝昭帝高演诏令将高昂等七人合祭于高澄的宗庙之中[20][21]

家庭[编辑]

父母[编辑]

兄弟姐妹[编辑]

  • 高乾,北魏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司空公、长乐文昭公
  • 高慎,西魏侍中、司徒、渤海郡公
  • 高季式,北齐骠骑大将军、太常卿、都督、乘氏恭穆子
  • 高氏,嫁北魏龙骧将军、卷县县令郑熙

夫人[编辑]

  • 张氏

子女[编辑]

  • 高突骑,东魏京兆郡公
  • 高道豁,第三子,隋朝黄州刺史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 1.1 此处从《北齐书》中华版卒年三十八。如按其他版本取卒年四十八,则高昂生于491年,比其兄高乾早出生六年,不取。
  2. ^ 北齊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高昂傳》:長大後更是倜儻。昂,字敖曹,乾第三弟。幼稚時,便有壯氣。長而俶儻,膽力過人,龍眉豹頸,姿體雄異。其父為求嚴師,令加捶撻。昂不遵師訓,專事馳騁,每言男兒當橫行天下,自取富貴,誰能端坐讀書作老博士也。
  3. ^ 北齊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高昂傳》:建義初,兄弟共舉兵,既而奉旨散衆,仍除通直散騎侍郎,封武城縣伯,邑五百戶。乾解官歸,與昂俱在鄉里,陰養壯士。尒朱榮聞而惡之,密令刺史元仲宗誘執昂,送於晉陽。
  4. ^ 北齊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高昂傳》: 永安末,榮入洛,以昂自隨,禁於駝牛署。既而榮死,魏莊帝既引見勞勉之。時尒朱既隆還逼宮闕,帝親臨大夏門指麾處分。昂既免縲絏,被甲橫戈,志淩勁敵。乃 與其從子長命等推鋒徑進,所向披靡。帝及觀者莫不壯之。卽除直閤將軍,賜帛千疋。
  5. ^ 資治通鑑 卷一百五十四》:榮之入洛也,以高敖曹自隨,禁於駝牛署。榮死,帝引見,勞勉之。兄乾自東冀州馳赴洛陽,帝以乾為河北大使,敖曹為直閣將軍,使歸,招集鄉曲為表裡形援。帝親送之於河橋,舉酒指水曰:「卿兄弟冀部豪傑,能令士卒致死,京城倘有變,可為朕河上一揚塵。」乾垂涕受詔,敖曹援劍起舞,誓以必死。
  6. ^ 資治通鑑 卷一百五十六》: 高乾將之徐州,魏主聞其漏洩機事,乃詔丞相歡曰:「乾邕與朕私有盟約,今乃反覆兩端。」歡聞其與帝盟,亦惡之,即取乾前後數啟論時事者遣使封上。帝召乾, 對歡使責之,乾曰:「陛下自立異圖,乃謂臣為反覆,人主加罪,其可辭乎!」遂賜死。帝又密敕東徐州刺史潘紹業殺其弟敖曹,敖曹先聞乾死,伏壯士於路,執紹 業,得敕書於袍領,遂將十餘騎奔晉陽。
  7. ^ 北齊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高昂傳》:兄乾被殺,乃將十餘騎奔晉陽,歸於高祖。及斛斯椿釁起,高祖南討,令昂為前驅。武帝西遁,昂率五百騎倍道兼行,至於崤陝,不及而還。
  8. ^ 北齊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高昂傳》:尋行豫州刺史,仍討三荊諸州不附者,並平之。天平初,除侍中、司空公。昂以兄乾薨於此位,固辭不拜,轉司徒公。
  9. ^ 資治通鑑 卷一百五十七》:高敖曹自商山轉斗而進,所向無前,遂攻上洛。郡人泉岳及弟猛略與順陽人杜窋等謀翻城應之,洛州刺史泉企知之,殺岳及猛略。杜窋走歸敖曹,敖曹以為鄉導而攻之。敖曹被流矢,通中者三,殞絕良久,復上馬,免冑巡城。企固守旬餘,二子元禮、仲遵力戰拒之,仲遵傷目,不堪復戰,城遂降。企見敖曹曰:「吾力屈,非心服也。」敖曹以杜窋為洛州刺史。敖曹創甚,曰:「恨不見季式作刺史。」丞相歡聞之,即以高季式為濟州刺史。
  10. ^ 北齊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高昂傳》:時高祖方有事關隴,以昂為西南道大都督,徑趣商洛。山道峻隘,已為寇所守險,昂轉鬭而進,莫有當其鋒者。遂攻剋上洛,獲西魏洛州刺史泉企,並將帥數十人。會竇泰失利,召昂班師。時昂為流矢所中,創甚,顧謂左右曰:「吾以身許國,死無恨矣,所可嘆息者,不見季式作刺史耳。」高祖聞之,既馳驛啟季式為濟州刺史。
  11. ^ 北齊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高昂傳》:昂還,復為軍司大都督,統七十六都督,與行臺侯景治兵於武牢。
  12. ^ 資治通鑑 卷一百五十七》:東魏丞相歡將兵二十萬自壺口趣蒲津,使高敖曹將兵三萬出河南。時關中饑,魏丞相泰所將將士不滿萬人,館谷於恆農五十餘日,聞歡將濟河,乃引兵入關,高敖曹遂圍恆農。……歡知不可攻,乃涉洛,軍於許原西。泰至渭南,征諸州兵,皆未會。欲進擊歡,諸將以眾寡不敵,請待歡更西以觀其勢。
  13. ^ 資治通鑑 卷一百五十七》:冬,十月,壬辰,泰至沙苑,距東魏軍六十里。……歡聞泰至,癸巳,引兵會之。候騎告歡兵且至,泰召諸將謀之。開府儀同三司李弼曰:「彼眾我寡,不可平地置陳,此東十里有渭曲,可先據以待之。」泰從之,背水東西為陳,李弼為右拒,趙貴為左拒,命將士皆偃戈於葦中,約聞鼓聲而起。……東魏兵望見魏兵少,爭進擊之,無復行列。兵將交,丞相泰鳴鼓,士皆奮起,於謹等六軍與之合戰,李弼等帥鐵騎橫擊之,東魏兵中絕為二,遂大破之。魏加丞相泰柱國大將軍,李弼等十二將皆進爵增邑有差。高敖曹聞歡敗,釋恆農,退保洛陽。……獨孤信至新安,高敖曹引兵北度河。信逼洛陽,洛州刺史廣陽王湛棄城歸鄴,信遂據金墉城。
  14. ^ 資治通鑑 卷一百五十八》:八月,庚寅,丞相泰至谷城,侯景等欲整陳以待其至,儀同三司太安莫多婁貸文請帥所部擊其前鋒,景等固止之。貸文勇而專,不受命,與可朱渾道元以千騎前進。夜,遇李弼、達奚武於孝水。弼命軍士鼓噪,曳柴揚塵,貸文走,弼追斬之,道元單騎獲免,悉俘其眾送恆農。泰進軍瀍東,侯景等夜解圍去。辛卯,泰帥輕騎追景至河上,景為陳,北據河橋,南屬邙山,與泰合戰。泰馬中流矢驚逸,遂失所之。泰墜地,東魏兵追及之,左右皆散,都督李穆下馬,以策抶泰背罵曰:「籠東軍士!爾曹主何在,而獨留此?」追者不疑其貴人,捨之而過。穆以馬授泰,與之俱逸。
  15. ^ 資治通鑑 卷一百五十八》:魏兵復振,擊東魏兵,大破之,東魏兵北走。京兆忠武公高敖曹,意輕泰,建旗蓋以陵陳,魏人盡銳攻之,一軍皆沒,敖曹單騎走投河陽南城。守將北豫州刺史高永樂,歡之從祖兄子也,與敖曹有怨,閉門不受。敖曹仰呼求繩,不得,拔刀穿闔未徹而追兵至。敖曹伏橋下,追者見其從奴持金帶,問敖曹所在,奴指示之。敖曹知不免,奮頭曰:「來!與汝開國公。」追者斬其首去。高歡聞之,如喪肝膽,杖高永樂二百,贈敖曹太師、大司馬、太尉。
  16. ^ 北齊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高昂傳》:元象元年,進封京兆郡公,邑一千戶。與侯景等同攻獨孤如願於金墉城,周文帝率衆救之。戰於邙陰,昂所部失利,左右分散,單馬東出,欲取河陽南城,門閉不得入,遂為西軍所害,時年四十八。贈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滄瀛殷五州諸軍事、太師、大司馬、太尉公、錄尚書事、冀州刺史,諡忠武。
  17.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八》:冬,十月,魏归高敖曹、窦泰、莫多娄贷文之首于东魏。
  18. ^ 《北齐书·卷四·帝纪第四》:诏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昂、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俊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殒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慰逮存亡。
  19. ^ 《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壬午,诏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敖曹、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俊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殂,或陨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
  20. ^ 《北齐书·卷六·帝纪第六》:庚申,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王厍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师高乾、故司徒莫多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二人配飨太祖庙庭,故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七人配飨世宗庙庭,故太尉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脩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飨显祖庙庭。
  21. ^ 《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庚申,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王库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师高乾、故司徒莫多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二人配飨太祖庙庭;故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十一人配飨世宗庙庭;故太尉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修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飨高祖庙庭。
  • 北齊書》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高昂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