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式中型坦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八九式中型坦克
类型步兵坦克
中型坦克
(注:按英国、美国、德国、苏联的吨位标准,仅到轻型坦克的级别)
原产地 大日本帝国
生产历史
生产商三菱重工业
基本规格
重量
  • 甲型: 自重11.9吨 总重12.7吨
  • 乙型: 自重12.2吨 总重13.0吨[1]
长度
  • 甲型:5.75米
  • 乙型:5.75米
宽度2.18米
高度2.38米
操作人数4

装甲最大17毫米
主武器九〇式57毫米炮(备弹100发)
副武器两挺九一式车载重机枪(备弹2750发)
发动机
作战范围
  • 甲型: 约140公里
  • 乙型: 约170公里
速度
  • 公路:最大25 千米/小时 巡航20 千米/小时
  • 越野: 8 ~ 12千米/小时

八九式中型坦克I-GO(イ号)日本帝国陆军在1920年代开发的全国产坦克,因为在日本皇纪2589年(1929年)获日本军方采用,故名为八九式,当中又分为使用液冷式汽油发动机的甲型和气冷式柴油发动机的乙型,虽然后来开发出九七式中型坦克,但此车活跃于二战期间的日军前线作战,主要运用于中国战场,也被投入于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战事。

研发简史[编辑]

保存至今的八九式甲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仍如火如荼的1917年,身为协约国一员的日本在欧洲战场见证坦克之后,就有向欧洲国家引进坦克的计划,最后自英国和法国引进坦克做研究,当中尤以法国雷诺FT-17坦克为其主力;但当时日本的坦克数量不足编制成独立战斗单位,因此暂时将坦克编入辎重部队管辖;直至1925年才成立第一坦克队

1925年,日本决定花费22个月的时间研发第一辆国产坦克。1927年该辆车出厂,为试制1号坦克日语試製1号戦車;就当时的标准来说,试制1号坦克的性能并不差。但是日本陆军需要的是12级的坦克,研发单位初估是想造16吨级,但是试制1号坦克的满载重量却达到18吨,远超过研发单位与实兵单位的容许范围,因此该辆车无法投入量产。

1928年3月28日,日本陆军技术本部第四研究所开始研发一辆10吨级的轻坦克,并委托大阪炮兵工厂试制;到1935年以前,日本的坦克定义标准只有轻、重两种等级。轻坦克为10吨以下、重坦克为20吨以下。除了既有车型的技术外,1927年3月陆军从英国买了一辆维克斯C型坦克做研究;1928年8月,初步草图发稿给大阪兵工厂开始制造,1929年4月,新型坦克(试制八九式轻坦克一号机)出厂,车重9.8公吨、搭配一门37毫米炮。

试制1号车在1929年10月完成东京到青森的550公里长距离行走,并接受实兵单位测考;原本基于属性问题而压缩在10吨以下的车体受到实兵单位的质疑,因此后续修改增强了装甲、火炮口径也加大,最后在1930年定案的坦克重量达到11.8公吨,也几乎是陆军原本要求的吨位上限,但初期量产时仍称八九式轻坦克。中型坦克的分类是到1935年9月13日,日本有小坦克服役后才重新定位的车种属性。

八九式量产的时间从1930年至1937年,1930-1935量产的是甲型,1935-1937生产的是改良后的乙型;在量产前,日本再度采购10辆雷诺NC型坦克与八九式进行性能对比,在确定与国际同级坦克不相上下后才正式决定量产。但是量产工程不再交由大阪炮兵工厂负责,而是由三菱财阀投资的重工业制造厂三菱重工业承包;当时的三菱重工还不叫这名字,是1928年由三菱内燃机改组为三菱飞机,三菱飞机在1934年与三菱造船合并成为三菱重工;为了造坦克,三菱飞机新设大井工厂、并将名古屋制作所芝浦分工厂合并入大井工厂,使三菱具有制造、维修轮车及履车的相关技术。三菱的坦克研发与制造因陆军委以大量订单之赐营运大幅扩张,1937年在东京下丸子成立三菱重工业东京机器制作所丸子工厂,1938年开辟陆军指定的坦克流水生产线,到1930年代末期,日本坦克有6成以上都是靠三菱重工制造。

设计[编辑]

武器装备[编辑]

八九式原型车的主炮是一门37毫米炮,但是测试时实兵单位便嫌弃其火力不足,所以研发单位改造试制1号坦克上的直射57毫米炮装在吨位只有原车六成的八九式上。57炮正式名称为九十式57毫米坦克炮,倍径18.4,主要作用是作为步兵火炮支援而非坦克对战,故其穿甲能力不高;主炮安装在以人力摇动的单人炮塔内,炮手兼装填、瞄准任务,负担相当大。

装甲防护[编辑]

八九式的整车是由日本制钢所在1924年开发的二世谷钢(ニセコ钢板),该金属为实施表面浸炭工程的镍铬钢日语ニッケルクロム鋼,由于浸炭后表面硬度提高,因此可作为防弹钢板使用。八九式的装甲最厚为车体正面及炮塔的17毫米、车体侧上方与后部为15毫米、侧下方为12毫米、车顶10毫米、底盘5毫米,日军测试时正面装甲可以抵挡十一年式步兵炮在150米距离射击。但是在中国战场上,面对国军的德式步枪或机枪所发射的7.92×57毫米毛瑟弹药,仍然有机会在50至70米左右的距离被贯穿;在冲破防线任务时八九式常常被各型机枪打成蜂窝。

由于仍未使用焊接技术,八九式的主要构造及装甲大量使用铆钉接合;虽然这种加工技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但用铆钉扣接也有不少缺点,除了装甲厚度受到限制外,当车体或炮塔被炮弹击中时,即使装甲没有被贯穿,但撞击或爆炸产生的震波可能会将铆钉弄断,铆钉的碎片会在车内飞溅,对车内的组员造成伤害。

动力配备[编辑]

1935年把其发动机由水冷式汽油改为风冷式柴油,为了分别两者而把它们分别称为甲型和乙型。

实战[编辑]

西住小次郎日语西住小次郎
诺门罕战役的八九式
1942年进攻菲律宾马尼拉的八九式中型坦克

1932年一二八上海事变,5辆八九式轻坦克首次参战,1937年日中战争全面爆发,八九式成为日军装甲师的主力并投入淞沪会战,主要作用是为日军步兵开路。

华北战场方面,1937年忻口会战期间,进攻山西沙河镇的日军其中一辆八九式被中国守军一枚手榴弹引爆而点着了副油箱,全车着火,但车长小林仍坚持前进,结果反而攻破中国军防线,之后全车驶入河中去灭火,被俘的中国士兵还以为日本军发明了火炎坦克。

1938年徐州会战,日军动用5个坦克大队进攻徐州,当中的第5坦克队队长西住小次郎日语西住小次郎在向上级报告后回坦克时被狙击手击中阵亡并被奉为军神,其坦克被打成有1300多个弹痕,被送回国展出。日本军发现在30米的距离上,7.92毫米穿甲弹打出很多弹痕都无法打穿战车正面,只有一例在30米上面着角85度几乎垂直于炮塔正面的子弹正好穿透了17毫米。但是PaK 36反坦克炮的37毫米穿甲弹能在300米上从任何角度打穿正面任何部位。[2]

作为日军首款大量装备的坦克,虽然八九式有很多弱点,但因为中国军队在1930年代后期以前缺乏坦克,又没有专门的反坦克武器,所以八九式能够横行一时,直至1938年徐州会战,国民革命军配备德制的PaK 36反坦克炮及20毫米机炮,始能对抗日军装甲部队,但这些具有反坦克能力的武器,一直不是中国军队普及的装备,中国军队少量配备反坦克炮,并未有改变日军装甲部队在中国战场享有的优势;到1939年诺门罕战役面对苏军的BT-7坦克,八九式完全暴露出火力和防护力都薄弱的缺点,当时八九式的炮身倍径不如BT-7,而且由于日本缺少资源,穿甲弹的配发数和品质都不如苏军。[3][4]再加上苏联红军装甲部队有数量优势,令日军在此战损失较大。太平洋战争初期,八九式也有与其后继者九七式中型坦克参与南方作战,包括入侵菲律宾的作战,不过到1942年以后,美军也投入装甲部队对抗日军,即使是较新型的九七式也难以抗衡美军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M4雪曼中型坦克,八九式更因为性能低下要退出东南亚及太平洋战场,但仍然活跃于中国战场至1945年日本投降。

使用国家[编辑]

脚注[编辑]

  1. ^ ‘机甲入门’p569
  2. ^ 《机甲入门》p535、p536
  3. ^ “第1回陆军技术研究会、兵器分科讲演记录(第1巻)”21页。
  4. ^ “第1回陆军技术研究会、兵器分科讲演记录(第1巻)”23页では押収されたラ式37mm対戦车炮の1937年制の弾丸と概ね同等とされており、同资料においては“タングステン”弾を他国の同种の弾丸と同等のものとして各种の计算を行っている。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