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范转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科学 系列条目 |
---|
![]() |
典范转移(英语:Paradigm shift),又称范式转移或思角转向、范式转变等,是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 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门科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实践的根本变化。尽管库恩将这个术语的使用限制在自然科学中,范式转换的概念也被用于许多非科学背景中,以描述基本模型或事件感知的深刻变化。
库恩在他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年)中提出了他的范式转变概念。
库恩将表征科学革命的范式转变与常规科学的活动进行了对比,他将其描述为在流行的框架或范式内完成的科学工作。当正常科学运作的主导范式与新现像不相容时,范式转变就会出现,从而促进新理论或范式的采用。[1]
正如一位评论者所总结:
库恩承认以两种不同的含义使用了“范式”一词。在第一个中,“范式”指的是某个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共同点,也就是说,共同体成员共享的整个技术、专利和价值观。在第二种意义上,范式是一个整体的单个元素,例如牛顿的原理,它作为一个共同的模型或例子……代表了明确的规则,从而定义了一个连贯的调查传统。因此,问题是库恩通过范式研究什么使他所谓的“常规科学”的构成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可以决定某个问题是否被认为是科学的科学。规范科学根本不是指以连贯的规则体系为指导的科学,相反,规则可以从范式中推导出来,但范式也可以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指导调查。这正是“范式”一词的第二个含义,库恩认为它是最新和最深刻的,尽管它实际上是最古老的。[2]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 ^ Kuhn, Thoma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 1962: 54.
- ^ Agamben, Giorgio. What is a Paradigm? (PDF). [November 1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8).
外部链接[编辑]
- MIT 6.933J - The Structure of Engineering Revolu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MIT OpenCourseWare, course materials (graduate level) for a course on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through a Kuhnian lens.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Puzzles with a Purpose, A Kuhnian illustration of a worrisome implication for technology.
- 国家教育研究院 双语词汇、学术名词暨辞书资讯网 典范转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