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采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筑物的采光设计对图书馆而言极为重要。图为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

图书馆采光是一门以研究图书馆建筑的采光设计、灯光布置、光线强度等问题为主的学问。照明可以改善为图书馆的环境,因为舒适与足够的光线可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品质。不良的照明设计除了会对读者与馆员的视力造成伤害外,更可能会使其产生重影与眩光等视觉疲劳问题[1]

历史[编辑]

电灯发明以前,图书馆经常发挥不了它该有的作用,即提供读者足够的光线阅读。而且由于图书馆内充满易燃的书籍手稿,在馆内使用蜡烛油灯等会产生火花的灯具是极为不智的行为,因为只要发生一次意外就可以造成难以弥补的严重损失[2]。19世纪时西方各国图书馆使用的是不会产生火花的煤气灯,但由于它是以天然气做为燃料,所以会在室内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而万一发生爆炸后果更是不堪设想[3]

1906年,汤玛斯·爱迪生发明钨丝灯芯,使电灯得以大规模且廉价地应用,图书馆的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此它可以终年提供充足且较为安全的照明,而不再只能仰赖自然光,开放时间也从白天延伸到黑夜。虽然在爱迪生以前,英国科学家约瑟夫·史旺就已发明电灯,但由于价格昂贵,因此仍然无法满足图书馆的长时间使用需求。爱迪生以制造灯芯的电灯泡让图书馆得以终日提供良好的照明,并增进读者的进馆意愿,连带使知识的普及率增加。

采光设计[编辑]

图书馆的采光设计应同时兼顾照明与馆藏维护两点,缺一不可。影响纸张保存的因素众多,其中一项便是光线的照射。由于纸的结构成分含有纤维,而光线则会与氧气发生光合水解作用,其产生的能量会使纤维素分解氧化,造成纤维素分子链断裂,纸张纤维的聚合度也跟着下降,导致其硬化分裂,使纸张的损坏加剧[4]。所以在存有较脆弱古老之书籍与手稿的书库中应避免日光直射,人工照明也应谨慎使用。

在读者阅览空间中,则应以照明为主要考量,光源需同时兼顾人工照明与自然光源。但由于自然光源的不稳定性,所以仍应提供充足且稳定的人工照明以利馆内人员使用[5]。光线强度依不同区域需有所变化,但相邻区域强度不应变化过大[6]。在开架藏书区中,书架的摆放应与人工照明垂直,与自然光源平行,以达到光线的最大利用。由于书籍需避免紫外线照射,故以萤光灯等不会产生紫外线的灯具为佳[7]。而在阅览区,其人工照明除应柔和、舒适且明亮外,还应避免读者与馆员产生眩光等视觉疲劳现象[1][5]。因此阅览室的光线应具备足够照度与辉度,必要时可加设台灯,以利照明[1]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視力保健實務手冊 (PDF).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0-07-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12) (中文(台湾)). 
  2. ^ 杨时荣. 圖書館安全規劃之探討 (html). 佛教图书馆馆刊 (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 1996年12月, 8 [201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6) (中文(台湾)). 
  3. ^ Disenchanted Night: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Ligh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JSTOR. 1990 [201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8) (英语). 
  4. ^ 杨时荣. 圖書紙張纖維的氧化與水解. 书苑季刊 (国立台中图书馆). 2003年8月, 31: 34–39 [2010-07-25]. (原始内容 (html)存档于2004-12-23) (中文(台湾)). 
  5. ^ 5.0 5.1 曾琪淑. 資訊時代博物館附設圖書室之內部空間規劃 (PDF). 台湾图书馆管理季刊 (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2006年10月, 2: 105 [2010-07-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湾)). 
  6. ^ 朱家荣; 杨美华.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建築用後評估之研究 (pdf). 台湾图书馆管理季刊 (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2003年8月, 4: 113 [2010-07-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0-19) (中文(台湾)). 
  7. ^ 杨时荣. 圖書水淹處理與光害防治 (pdf). 佛教图书馆馆刊 (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 2006年6月, 43: 73–80 [2010-07-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