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格雷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卫·格雷伯
2015年
出生David Rolfe Graeber
(1961-02-12)1961年2月12日
 美国纽约市
逝世2020年9月2日(2020岁—09—02)(59岁)
 意大利威尼斯
国籍 美国
母校芝加哥大学
知名于《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
机构
受影响自
施影响于占领运动
2018年6月录制

大卫·格雷伯(英语:David Graeber,1961年2月12日—2020年9月2日),美国人类学家无政府主义活动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1]。以对官僚主义、政治和资本主义的尖锐描写而闻名[2]

生平[编辑]

他的父母是工人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3],且都是犹太人[4]。他的母亲露丝·鲁宾斯坦曾是一名制衣工人,1930年代活跃于国际妇女服装工人工会,并在音乐剧中扮演主要角色[3][5]。他的父亲肯尼斯早年加入美国青年共产主义联盟,参加了1936年巴塞罗那西班牙革命内战。1939年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前便退出了青年联盟[6]

大卫·格雷伯于1978年毕业于菲利普斯学院,1984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分校文学学士学位。后在芝加哥大学深造,期间获得富布赖特奖学金,在马达加斯加贝塔富进行了为期20个月的民族志研究田野调查[7]。1996年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1987年的灾难:马达加斯加农村地区的记忆与暴行》,导师为马歇尔·萨林斯[8][9]

1998年,受聘为耶鲁大学助教授,随后升任副教授[8]。2005年5月,在他即将获得终身教职的前一年,耶鲁大学人类学系决定不与他续约。格雷伯指责这是由于政治立场原因。有4500多名同事和学生在支持他的请愿书上签名[8]。2005年12月,他同意在接受一年的带薪休假后离开耶鲁大学。2006年春,他教了最后两门课程“文化人类学导论”(有200多名学生参加)和“直接行动和激进社会理论”研讨会。2008年至2013年,他在伦敦大学金匠学院任教。2013年,他接受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职位[10]

2007年,格雷伯(左)参加纽约市联合广场移民者集会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开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是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关键人物之一。2011年11月,《滚石》杂志称赞格雷伯为占领华尔街运动提供了主题“我们就是那99%的人”。但是格雷伯却说,这个口号“是大家集体创造的”[11]。2011年8月2日,他参与召集第一届纽约市大会,当时仅有60名参与者。随后,他参加工作组会议以及组织有关非暴力抵抗的法律和医学培训班。他曾在祖科蒂公园扎营数天,后离开纽约市前往得克萨斯州奥斯汀[3]

2019年10月11日,格雷伯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反抗灭绝活动中发表讲话,谈到“狗屁工作”与环境损害之间的关系[12]

2019年,他与妮卡·杜布罗夫斯基(Nika Dubrovsky)结婚[13]。2020年9月2日他在意大利威尼斯与妻子和朋友一起度假时,因急性胰腺炎在当地的一家医院去世,享年59岁[14]。他在生前的最后一刻,依然像往常一样活跃于Twitter[15]

出版物[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Staff List.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2013-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9). 
  2. ^ 吴俊燊; 董牧孜. 占领华尔街运动发起人、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逝世,享年59岁. 新京报. 2020-09-04. 
  3. ^ 3.0 3.1 3.2 Bennett, Drake. David Graeber, the Anti-Leader of Occupy Wall Street: Meet the anthropologist, activist, and anarchist who helped transform a hapless rally into a global protest movement. Business Week. 2011-10-26 [201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4. ^ Stuart Jeffries. David Graeber interview: So many people spend their working lives doing jobs they think are unnecessary. The Guardian. 2015-03-21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9). 
  5. ^ Paid Notice: Deaths: Graeber, Ruth R.. The New York Times. 2006-04-20 [201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9). 
  6. ^ Kenneth Graeber. Abraham Lincoln Brigade: Spanish Civil War History and Education. [201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7). 
  7. ^ Berrett, Dan. Intellectual Roots of Wall St. Protest Lie in Academe.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11-10-16 [201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8. ^ 8.0 8.1 8.2 Arenson, Karen W. When Scholarship and Politics Collided at Yale. The New York Times. 2005-12-28 [201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3). 
  9. ^ Graeber, David. David Graeber. Yal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Yale University. 2004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2-22). 
  10. ^ Shea, Christopher. A Radical Anthropologist Finds Himself in Academic 'Exil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13-04-15 [201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7). 
  11. ^ Graeber, David. The Democracy Project. Spiegel & Grau. 2013: 41. ISBN 978-0812993561. As a matter of historical record, since there is so much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slogan "We Are the 99 Percent," the answer is that - appropriately enough - it was a collective creation. 
  12. ^ Writers Marathon by Writers Rebel | Theatre in London. Time Out London.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2). 
  13. ^ David Graeber. I've never been married before. Even though the proper ceremony is later in London & Berlin, I have never been more moved that someone who actually knows me would want to be with me forever.. 25 April 2020 [12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3) –通过Twitter. 
  14. ^ Cain, Sian. David Graeber, anthropologist and author of Bullshit Jobs, dies aged 59. The Guardian. 2020-09-03 [2020-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3). 
  15. ^ 自述:我是怎样成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 澎湃新闻. 2020-09-04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