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浆
永和豆浆(世界豆浆大王) | |
---|---|
成立 | 1955年 |
创办人 | 李云增 王俊杰[1] |
总部 | ![]() 新北市永和区顶溪地区 |
业务范围 | ![]() ![]() |
产业 | 食品业、饮食业 |
网站 | 世界豆浆大王(台湾) |
永和豆浆源指台湾新北市永和区顶溪地区,以贩卖豆浆、烧饼、油条为主的中式早餐店名,由一群从华北迁徙至台湾者于1955年创立。现今以永和豆浆为名的商号已遍及台湾与中国大陆,但永和豆浆(台湾)、世界豆浆大王(台湾)与永和豆浆(中国大陆)此三者并无关系。
永和豆浆[编辑]
1955年,位于新北市永和区靠近中正桥处,有三间相邻的店面“永和豆浆”、“清粥小菜”与“东海豆浆”,以及稍远处的“四海豆浆”。之后“永和豆浆”与“清粥小菜”接连结束营运。
世界豆浆大王[编辑]
年代不详,“东海豆浆”的创办人为中华民国退伍军人李云增与王俊杰,两人买下“清粥小菜”店面,并共有建物及土地所有权[2]。期间经过多次改名,目前店名为“世界豆浆大王”,登记地址为新北市永和区永和路二段284号。
1997年,发生经营纠纷,经调解后达成协议,建物及土地所有权由第二代王宁柔与同为第二代的李庆馀登记共同持有,王宁柔并退出经营只收取房租。之后李庆馀将店面交予大股东王竞平经营,王宁柔称收不到房租属主张无权占有不动产,故提出返还不动产之诉,李庆馀则提出分割共有物之诉。
2009年,板桥地院判定拍卖共有物,拍卖价金两造平分,底价为新台币三千八百一十五万元,其中建物底价为二百一十五万元。王宁柔投标五千多万,李庆馀以六千多万得标[4]。
2011年,王宁柔再次提出损害赔偿之诉,至2017年为止共八个案件[5]。
中华民国商标权[编辑]
1982年,当时从事中介业的林炳生向中华民国经济部标准检验局申请注册,以“永和”加“豆浆”饮品,成功注册为商标,但近年修法后,不可再使用“地名”加“食品名”注册商标[6]。
1985年,林炳生成立弘奇食品,在台北市士林区开设“永和豆浆店”,大量生产浓缩豆浆销往早餐店、面包店、学校、超级市场等,只要加水稀释便可饮用,大大减少熬煮豆浆的时间跟劳力。
2020年,商标权经过多次转移,目前由大陆商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并授权予独资成立的台湾永和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建雄为林炳生的弟弟[7]。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权[编辑]
1985年,林炳生创立永和食品集团,旗下有“永和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弘奇永和食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8]。
1995年,林建雄将永和豆浆推广到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第一家永和豆浆店开在上海浦东地区。在当年的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中,《北京晚报》评价其“大出风头”[9]。
2009年,林建雄成立永和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目前在中国大陆有超过500间门市,并将业务推广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泰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成为国际品牌。
2019年,上海弘奇永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状告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等侵犯商标权。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永和是地名,且豆浆是商品通用名称,故无权禁止他人使用。但使用相同字体及近似图案,不构成正当使用[10]。
参考资料[编辑]
- ^ 創立與傳承. 豆豆爷爷.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 ^ 世界豆漿大王 拍出225萬/坪天價. 中时新闻. [200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 ^ 世界豆漿大王拍賣6000萬 每坪225萬. 台湾英文新闻. [200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 ^ 永和世界豆浆 26坪拍6千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2009-09-29
- ^ 歷審判決書. 中华民国司法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 ^ 永和豆漿遍地開!地區、食品名無法商標註冊. 东森新闻. [2019-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 ^ 台灣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台湾公司数据库. [202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 ^ 台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 (永和豆漿). 大陆台商经贸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 ^ 品牌故事. 永和豆浆官网(中国).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 ^ “永和豆漿”遭遇商標侵權?這個案件很有意思. 人民网. 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9-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