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衰落时期的罗马人,托马斯·库图尔,1847
在罗马帝国的狂欢,亨德里克·赫克托·希米拉德斯基,1872

颓废(法语:décadence中世纪拉丁语 decadentia, 拉丁语 cadere),泛指自我放纵,无视于道德与社会观感。相关于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亦与沮丧、消极、消沉、精神萎靡不振等同义。19世纪从法国开始爆发了颓废主义运动

在文学方面,颓废派运动 - 十九世纪末与世纪运动有关的世纪末作家 - 首先被敌对的批评者命名。 后来,一些作家自己也成功地采用了它。 颓废者称赞了自然和精致而不是简单的技巧,通过接受批评者认为病态和过度精炼的主题和风格来蔑视当代衰落的话语。 其中一些作家受到哥特式小说的传统以及埃德加爱伦坡的诗歌和小说的影响。

基本解释[编辑]

该术语的使用有时意味着道德谴责,或接受这一观念,自古以来就在世界各地得到满足,这种下降是客观上可观察到的,并且它们不可避免地先于有关社会的破坏; 因此,现代历史学家谨慎使用它。 这个词起源于中世纪拉丁语(dēcadentia),出现在16世纪的法语中,很快就进入了英语。 它具有衰退,减少或衰落的中性意义,直到19世纪后期,当时社会退化的新理论的影响促成了它的现代意义。

颓废的中文含义出自《后汉书·翟酺传》:“太尉 赵熹 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而顷者颓废至为园采刍牧之处。”。

发展[编辑]

在中世纪的一神论宗教中,古代颓废的观念占了上风。这些信念已经在罗马共和国和元首制的拉丁文献中得到了规定。对于基督教神学而言,奥古斯丁的《忏悔录》(397-401)是一个中心剧本,其中征服了罗马文化。在伊斯兰势力范围内也发现了文化和道德腐朽的话题,例如,在14世纪的伊本·赫勒敦,它接受了希腊罗马古代的思想。。[1]

目前的问题[编辑]

在目前的用法中,术语颓废或颓废行为主要等同于弱点,堕落和/或浪费,并且从社会有害(主要是道德伦理)的角度来看,偏离健康自然的生命形式。 通常,该术语批评具有角色模型角色的人的行为,即公众人物,媒体明星等扫过。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Vgl. zuletzt Benjamin Biesinger: Römische Dekadenzdiskurse. Untersuchungen zur römischen Geschichtsschreibung und ihren Kontexten (2. Jahrhundert v. Chr. bis 2. Jahrhundert n. Chr.). Stuttgart 2016.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