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吻龙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吻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前期,113 Ma
高吻龙的头颅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亚目: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演化支 禽龙类 Iguanodontia
演化支 橡树龙形态类 Dryomorpha
演化支 直拇指龙类 Ankylopollexia
演化支 硬棘龙类 Styracosterna
演化支 鸭嘴龙形类 Hadrosauriformes
总科: 鸭嘴龙超科 Hadrosauroidea
属: 高吻龙属 Altirhinus
Norman英语David B. Norman, 1998
模式种
库氏高吻龙
Altirhinus kurzanovi

Norman, 1998

高吻龙属属名Altirhinus)是鸭嘴龙超科下的一个,生活于下白垩纪蒙古。高吻龙是双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但在摄食时则可以四足站立的。整个身长由鼻端至尾巴可能约8米。在2010年,美国古生物学家葛瑞格利·保罗英语Gregory S. Paul估计其身长约6.5米,体重约1.1公吨[1]。单是头颅骨就有760公分长,高吻龙有宽广的口鼻部,鼻端上有一个明显的高拱,高吻龙亦因此得名。

高吻龙是于1998年被命名,名字是由拉丁文的“altus”(高)及古希腊文的“ῥίς”(鼻子)。模式种为库氏高吻龙A. kurzanovi),种名来自1981年发现化石的苏联古生物学家塞吉·库札诺夫英语Sergei Kurzanov

发现历史[编辑]

所有已知的高吻龙标本都是于1981年由苏联蒙古科学家的共同考察团所挖掘的,发现于蒙古东戈壁省的Khukhtek地层。该地层是于下白垩纪阿普第阶阿尔布阶生成,距今约1亿2500万到1亿年前。这个地层也发现鹦鹉嘴龙及原始甲龙科沙漠龙等化石。

目前已发现不同年代及大小的化石标本。正模标本(编号PIN 3386/8)是一个左面完整保存的头颅骨,及一些颅后的手、脚、肩及骨盆。另外,还发现一些头颅骨碎片、一些肋骨脊椎碎片、及一个完整的前肢。第三个标本则有很多四肢的骨头,及一列34节的尾椎。两个更小的骨骼碎片亦被发掘,被认为是属于幼龙的。

高吻龙的化石原先被认为是属于1952年发现的东方禽龙Iguanodon orientalis[2]。但是东方禽龙的化石都只是碎片,几乎不能与欧洲贝尼萨尔禽龙I. bernissartensis)分辨[3]。由于东方禽龙与1981年发现的标本没有不同的特征,而该标本却又明显不是属于禽龙,所以必须替标本立一个新名。在1998年,英国古生物学家大卫·诺曼(David B. Norman)就将其命名为库氏高吻龙Altirhinus kurzanovi)。

分类[编辑]

高吻龙是先进的禽龙类,也是基础鸭嘴龙科恐龙,但是在的安排上却有着分歧。

在最初的描述中,它是与禽龙属无畏龙属同样包括在鸭嘴龙科中[4]。而其他后期的分析发现,高吻龙却是比这两个属更为衍化,但较始鸭嘴龙属原巴克龙属鸭嘴龙属原始[5][6][7]。而较早的两项研究都将原赖氏龙放在高吻龙与鸭嘴龙之间,但后者则认为两个属都是同一分支。

而只有一项研究指福井龙较高吻龙为原始[6]

古生物学[编辑]

高吻龙很多方面的构造都引起对其习性的猜测。

移动方式[编辑]

由于高吻龙的前肢约为后肢的一半长度,它似乎主要是双足行走的。但是它的腕骨厚而结实,手掌上的三只中间手指较宽、高度延长,末端有蹄状的骨头,可见它的前肢亦是用来支撑重量。就像其他鸟脚亚目,高吻龙会有很多时间是保持四足姿势,可能是当摄食时。

摄食[编辑]

虽然前肢的中间三只手指很厚,可能用作支援重量,而最外侧的手指却是另一个情况。就如禽龙属,第一只手指是一个简单的尖锐尖刺。除了用作防卫外,这尖刺可能用作破坏水果种子的硬壳。第五只手指可以做出与其他手指相对的动作,可能是用作抓食物。

在其口部前端的角质喙嘴,及口部两边的主要牙齿之间有着很大的裂口,令两个部分能分开运作,所以高吻龙可以一边用喙嘴剪撕裂食植物,一边用牙齿咀嚼。很多植食性哺乳动物都有着相似的适应特征,利用它的门牙来撕裂食物,而不影响臼齿咀嚼。

高吻龙是其中一种先进的禽龙类,口鼻部前端扩大。这是可能与鸭嘴龙科趋同演化的例子。这些适应特征是很多植食性哺乳动物也有的。现今的白犀牛都有宽的口鼻部,而所有都是食草动物。草一般都是在地面上,若高吻龙的宽口鼻就如其他物种一样用作食草,这可以解释了它那负载重量的前肢,是为使头部能更贴近地面。

鼻拱[编辑]

高吻龙那个鼻拱的特征是由鼻骨形成的,而在澳洲木他龙身上亦有发现类似的结构。这个鼻拱有很多不同功能的建议。它可能是存放冷冻血液、保存水分、或提高嗅觉的组织。或者,它可以发声或影像以促成动物间的沟通。由于只发现了两个头颅骨,有可能这个鼻拱只是存在于某一性别,但无论是那一性别,它都可能是作为性征,就像现今的象海豹

参考资料[编辑]

  1. ^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291
  2. ^ Rozhdestvensky, A.K. 1952. [Discovery of iguanodonts in Mongolia.] Doklady Akademiya Nauk CCCP. 84(6): 1243-1246. [in Russian]
  3. ^ Norman, D.B. 1996. On Asian ornithopods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1. Iguanodon orientalis Rozhdestvensky, 1952.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16: 303-315.
  4. ^ Norman, D.B. 1998. On Asian ornithopods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3. A new species of iguanodontid dinosaur.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22: 291-348.
  5. ^ Head, J.J. 2001. A reanalysis of the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Eolambia caroljones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1(2): 392-396.
  6. ^ 6.0 6.1 Kobayashi, Y. & Y. Azuma (2003). "A new iguanodontian (Dinosauria: Ornithopod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Kitadani Formation of Fukui Prefecture, Japan".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3(1): 392-396.
  7. ^ Norman, D.B. 2004. Basal Iguanodontia. In: Weishampel, D.A.,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4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