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詹姆斯·邦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
詹姆斯·邦德角色
首次登场小说《皇家赌场》(1953)
最后登场电影《007:无暇赴死》 (2020)
创作者伊恩·弗莱明
饰演
角色设定信息
国籍英国
职业秘密情报局局长

M伊恩·弗莱明创作的詹姆斯·邦德小说及电影的角色,秘密情报局(即军情六处)的局长,邦德的上司。弗莱明在创作这个角色时,参考了他认识的几位英国情报部门的管理人员。M这个角色出现在弗莱明及七位后续作者的作品和24部电影中,其中永世制片公司英语Eon Productions版本先后由柏纳德·李劳勃·布朗朱迪·丹奇和现任的拉尔夫·费因斯饰演,另外两部独立作品的版本则由约翰·休斯顿大卫·尼文爱德华·福克斯饰演。

背景[编辑]

海军情报部英语Naval Intelligence Division (United Kingdom)少将约翰·戈弗雷英语John Henry Godfrey是弗莱明的上级,M就是以他为原型创作。

弗莱明在二战期间服役于海军情报部英语Naval Intelligence Division (United Kingdom),当时他的上级、也就是M的原型,海军少将约翰·戈弗雷英语John Henry Godfrey。弗莱明去世后,戈弗雷曾抱怨“他把我变成了不讨人喜欢的角色,M”[1]

M的原型人物还包括军情六处副主任、战时Z网络负责人、克劳德·丹西英语Claude Dansey爵士中校。丹西的好友对他的评价不一,马尔科姆·蒙格瑞奇说他是“军情六处唯一的老鸟”,休·特雷弗-罗珀说丹西“烂透了,腐败,不称职,但有点狡猾”[2]。除此之外,军情五处的局长麦克斯韦·奈特英语Maxwell Knight也是原型之一,弗莱明很了解他,他在备忘录上签的名字也是“M”[1]。而军情六处的头头们签名时只写一个字母的习惯源于曼斯菲尔德·史密斯-卡明,卡明签名时会用绿墨水写他的姓氏首字母“C”[3]

威廉·梅尔维尔英语William Melville也是另一个可能是M原型的人物。这位爱尔兰人是特勤局(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的前身)局长,认识他的政界人士都会叫他M[4]。梅尔维尔亲手把西德尼·乔治·赖利招进政治部门,这位“王牌间谍”曾成功挫败维多利亚女王金禧年纪念日英语Golden Jubilee of Queen Victoria的刺杀阴谋[5]。弗莱明传记作者约翰·皮尔森还假设了弗莱明对M的刻画,反映了他母亲的回忆:

有一个M真实身份的解释很有说服力,它说弗莱明小时候叫她母亲M......而弗莱明小时候很怕她母亲,她那严厉的管教、不由分说的要求和对成功的不懈追求诡异且不断呼应了M对付007这位艰苦卓绝的杀手时的方式。
约翰·皮尔森,《伊恩·弗莱明的一生》[6]

小说[编辑]

弗莱明的第三部邦德小说《太空城 (小说)》首次提到M的姓名首字母“M**** M*******”[7],而后来的情节显示他的姓氏叫迈尔斯(Miles)。在系列的最终作《金枪人英语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M的全名海军中将迈尔斯·梅斯维尔维二等功勋爵[8]。梅斯维尔维继任在办公室遭暗杀的前军情六处处长[9]

海军主题贯穿弗莱明对M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始终,专门研究邦德的记者本·麦金太尔英语Ben Macintyre认为M的性格是“严格执行海军的每一条规章制度”[8]。麦金太尔还在他研究邦德的著作指出,金斯利·艾米斯总结了弗莱明对M话语描写有:愤怒(3次提到);粗鲁、冷漠(7次提到);简练、枯槁(5次提到);粗野(7次提到)、严肃、性急(5次)[10]

在12部小说和2部短篇小说集中,弗莱明指出了许多跟M的背景和性格有关的细节。在小说《女王密使》中,M做情报部门主管一年的薪水有6500英镑(2024年为144,803英镑[11]),其中1500英镑是海军的退役补助金[12]。尽管他的薪水在20世纪50、60年代很体面,但小说没提到他加入刀片俱乐部英语Blades Club或负担会费的原因,而这个俱乐部的服务由他经常光顾的赌场和餐厅提供。刀片帮仅限200名男士入会,所有会员必须出示10万英镑(2024年为2,227,732英镑[11])现金或金边债券[13]。艾米斯在他的研究专著《詹姆斯·邦德档案英语The James Bond Dossier》中指出,依M的薪水看来,他那个俱乐部会员资格的手段确实是个迷[12]。由于M个人喜欢阿尔及利亚的廉价红葡萄酒英语Algerian wine,刀片帮的工作人员一直给他供应这种酒,但这种酒没有出现在葡萄酒彩蛋中。M称这种酒“易怒者”(Infuriator)。除非心情很不好,否则这种酒M不会喝很多[14]

学者保罗·斯托克(Paul Stock)指出,M的办公室是英国的代名词,邦德出任务时,必定会去那里,不过他也认为M是英国和英国文化的代表[15]

在弗莱明去世后的首部邦德小说《孙上校英语Colonel Sun》中,M在寓所Quarterdeck遭人绑架,邦德竭尽全力营救[16]。后来由约翰·加德纳创作的续作指出,迈尔斯·梅斯维西继续担任M。特勤局的气候不同以往,人浮于事,但M依旧器重邦德,认为英国需要“一种锐器”[17]。在加德纳的最后一部小说《末日之子英语Cold (novel)》中,M又遭到绑架,邦德又去营救,最终M从军情六处退休[18]雷蒙德·本森英语Raymond Benson之后在1998年写了续集《死亡的真谛英语The Facts of Death》,故事接着写到梅斯维西的退休后仍住在Quarterdeck寓所[19],新任M是芭芭拉·莫兹利(Barbara Mawdsley[20]

电影[编辑]

永世制片作品[编辑]

柏纳德·李:1962年–1979年[编辑]

自第一部邦德电影《诺博士》开始,M一角由柏纳德·李饰演,直到《太空城[21]。在《诺博士》中,M提到自己持有自上任以来行动人数伤亡数目减少的纪录,暗示之前有人做过他的工作。电影亦指M自称是军情七处英语MI7处长,不过这是电影上映前修改的,李原本说自己管军情六处。电影的早期内容中,一名电台人员也指他所在的部门是军情六处[22]

部分棒的学者指出李对该角色的诠释切合原著的文学形象。柯克和斯图兹观察到,李“非常贴近弗莱明版本的角色”[23],而鲁宾认为他是一个严肃、有效率、不讲胡话的权威人物[24]。与此同时,史密斯和拉文顿表示李是“弗莱明这位脾气暴躁的海军上将的非常化身”[25]

1981年1月,《只为你的双眼》上映四个月前,拍完了所有的戏份的李罹患癌症去世[26]。出于致敬,他的角色没有新演员接任,相反剧本改成了他去休假,他的台词转给了总参谋长比尔·坦纳英语Bill Tanner和国防部长弗雷德里克·格雷爵士英语List of James Bond allies#Sir Frederick Gray。后来的作品也提到了李任内的工作,1999年作品《黑日危机》中的军情六处苏格兰总部出现了李的油画[23]

登场作品:

罗伯特·布朗:1983年–1989年[编辑]

李去世后,制作人聘请罗伯特·布朗在《八爪女》中饰演M。电影发行时,普遍观点认为这一版的M和李的版本一样,只不过如今是由布朗饰演罢了,本质上就像罗杰·摩尔乔治·拉兹比取代肖恩·康纳利一样。不过,布朗在1977年作品《海底城》中饰演潜艇旗官英语Rear Admiral Submarines哈格里夫斯海军(Admiral Hargreaves)上将,而邦德学者斯蒂芬·杰伊·鲁宾、约翰·柯克和柯林·斯图兹都认为哈格里夫斯已经获任命为M,所以不应认为他和李饰演的M一样,或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27][28]

菲佛和沃罗尔认为,尽管布朗看起来很完美,但是他的角色比李要弱[29],“太像叔伯辈”[30]。然而,到了《杀人执照》,他们又认为布朗的角色在片中撤销了邦德的杀人执照,很有说服力[31]。小说续作作者雷蒙德·本森表示同意,指出M的角色“再度被改写”,认为布朗没有机会去挖掘展露的角色特征[32]。本森也认为他的角色“太过友善”[33]。 2021年作品《007:无暇赴死》中的军情六处苏格兰总部以油画画像呈现。

登场作品:

朱迪·丹奇:1995年–2015年[编辑]

经过了《杀人执照》到《黄金眼》的一个长的阶段,制片人决定让朱迪·丹奇女士接任罗伯特·布朗饰演M。她的角色原型是现实中自1992年到1996年担任军情五处主管的斯黛拉·雷明顿英语Stella Rimington[34][35]。在《黄金眼》中,丹奇扮演了一位冷酷、直率的M,最初讨厌邦德,认为他是“一头有性别歧视、厌恶女性的恐龙、冷战余孽”[36]。参谋长坦纳在电影中给她起了外号“数字界的邪恶女王”,而在那个依赖统计数字和分析,而非冲动和主动性的年代,她给自己积攒了不少声誉[37]

皮尔斯·布鲁斯南不再饰演邦德后,丹奇于2006年电影《007:大战皇家赌场》中继续扮演M。该片是邦德系列的重启制作,丹尼尔·克雷格扮演了处在职业生涯初期的邦德。在这部全新的续作中,M曾在军情六处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一次她呢喃道:“老天爷,我真怀念冷战”[38] 。根据《007:大破天幕杀机》,M此前曾在1990年代掌管军情六处在香港的行动部门。然而,她掌管军情六处的能力多次被质疑:在《007:大战皇家赌场》中,邦德向手无寸铁的囚犯开枪、炸毁外国大使馆的过程被镜头录下,M女士因此需要问责;在《007:大破量子危机》,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下令M召回在玻利维亚执行任务的邦德,停止调查多米尼克·格林(Dominic Greene)的生态恐怖主义组织;在《007:大破天幕杀机》,军情六处遗失一个装有全球卧底特工身份资料的计算机硬盘,M需要接受公开聆讯英语Public inquiry[39]。《007:大破天幕杀机》是丹奇第七次出演M,片中她成了前军情六处特工拉乌尔·席尔瓦英语Raoul Silva的目标,为了营救另外六名特工,他将席尔瓦交给了中国。M在片中中枪负伤死亡,是永世系列邦德片中M唯一一次殉职。《007:幽灵党》是丹奇最后一次亮相,她出现在一则影片遗嘱中,给邦德下最终命令,去追捕击杀一个人,这最终将邦德引向该片的一个有名无实的犯罪组织

M的身世有过简要提及[40]:在《黄金眼》,他回应了坦纳给她的“数字界邪恶女王”的称呼,告诉他自己想听讽刺的话,就会找自己的几个孩子[41]。《007:大破量子危机》的导演马克·福斯特表示,丹奇的角色在与邦德建立关系时,产生了母性色彩[42],这种色彩在《007:大破天幕杀机》中得到彰显,片中多次叫她“母亲”和“妈妈”[43],她在片中透露自己是寡妇。

登场作品:

另外也出现在六款电子游戏中:

拉尔夫·费因斯:2012年–至今[编辑]

《007:大破天幕杀机》片尾中朱迪·丹奇饰演的M去世后,拉尔夫·费因斯饰演的加雷斯·马洛里(Gareth Mallory)继任。马洛里之前是英国陆军上校,曾任议会情报与安全委员会主席[49]北爱尔兰问题时期,曾与特种空勤团北爱尔兰服役,在当地被爱尔兰共和军俘虏三个月[50]。《007:幽灵党》中,军情六处的00部门被解散,马里洛也随之降级。他协助邦德捣毁幽灵党利用九眼联盟占领全球的计划。《007:无暇赴死》中,马里洛主导制造了一种用作生物武器的纳米机器人,通过改变人类DNA的手段杀人。但这个武器被恐怖分子吕西弗·萨芬挪用,彻底剿灭幽灵党组织,更计划用导弹将武器发射到全世界。最终邦德及时阻止了他的阴谋,但不幸染上武器。为了保护妻女,邦德最终与萨芬导弹同归于尽。

登场作品:

其他作品[编辑]

约翰·休斯顿/大卫·尼文:1967年[编辑]

1967年滑稽剧《皇家赌场》一角有两位M。一位是该片的联合导演约翰·休斯顿[51]。片中,M的原名为迈克尔塔里(McTarry),因意外死亡。为了让邦德退休,他下令军方用迫击炮攻击邦德家,这项工作是之前退休的特工拒绝执行的。邦德之后去了迈克尔塔里在苏格兰的城堡,归还在袭击后发现的M唯一一件遗物——一顶深红色假发[52]。后来,大卫·尼文成了新任的M[53],他下令所有军情六处特工,不论男女,都改名为“詹姆斯·邦德007”来迷惑敌人[54]

爱德华·福克斯:1983年[编辑]

1983年《巡弋飞弹》中,爱德华·福克斯饰演了一位蔑视邦德M,打破了之前电影M与邦德关系。学者杰里米·布莱克英语Jeremy Black (historian)认为,M对00部门特务的蔑视,是对康纳利版本邦德的回应[55]。福克斯扮演的M比之前的版本都要年轻[36]。媒体史学家詹姆斯·查普曼指出,尽管M认为邦德是过时的产物,外交大臣还是重启了00部门[56]

詹姆斯·邦德系列以外[编辑]

阿兰·摩尔凯文·奥尼尔英语Kevin O'Neill (comics)创作的漫画《天降奇兵英语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打造了一个1898年风格的联盟(由米娜·哈克英语Mina Harker率领),该组织由大师M的手下、詹姆斯·邦德的祖父坎皮·邦德英语Campion Bond指挥。后来,M被揭示为詹姆斯·莫里亚蒂教授的化身,他利用联盟赢得对抗傅满洲的帮派大战。莫里亚蒂教授死后,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哥哥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继任M[57]。续集《天降奇兵:黑色档案英语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Black Dossier》设在1950年代战后垂死的乌托邦德式英国,英国特工部主管M为格林童话黑狱亡魂》中的哈里·莱姆。最终集《世纪大战英语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Century》横跨1910年到2009年,2009年的M是《复仇者》的老年版埃玛·皮尔英语Emma Peel[58]。在2003年改编电影中,M再次由莫里亚蒂担任、理查德·罗森堡扮演[59]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Macintyre, Ben. Bond – the real Bond. The Times. 2008-04-05: 36. 
  2. ^ Macintyre 2008,第78页.
  3. ^ Macintyre 2008,第77页.
  4. ^ Sharrock, David. M: Britain's first spymaster was an Irishman who played patriot game. The Times. 2007-07-02: 39. 
  5. ^ Macintyre 2008,第81页.
  6. ^ Pearson 1966,第235页.
  7. ^ West 2010,第142页.
  8. ^ 8.0 8.1 Macintyre 2008,第74页.
  9. ^ Griswold 2006,第47页.
  10. ^ Amis 1966,第75页.
  11. ^ 11.0 11.1 见英国零售价指数英语Retail Price Index,数据来自Clark, Gregory. The Annual RPI and Average Earnings for Britain, 1209 to Present (New Series). MeasuringWorth. 2017 [2022-06-11]. 
  12. ^ 12.0 12.1 Amis 1966,第39页.
  13. ^ Comentale, Watt & Willman 2005,第153页.
  14. ^ Lejeune 1979,第63页.
  15. ^ Stock 2009,第251页.
  16. ^ Lane & Simpson 2002,第65页.
  17. ^ Lane & Simpson 2002,第71页.
  18. ^ Simpson 2002,第61页.
  19. ^ Simpson 2002,第63页.
  20. ^ Lane & Simpson 2002,第81页.
  21. ^ Rubin 2003,第256页.
  22. ^ Smith & Lavington 2002,第11页.
  23. ^ 23.0 23.1 Cork & Stutz 2007,第154页.
  24. ^ Rubin 2003,第227-228页.
  25. ^ Smith & Lavington 2002,第15页.
  26. ^ Obituary: Mr Bernard Lee. The Times. 1981-01-19: 12. 
  27. ^ Cork & Stutz 2007,第154-155页.
  28. ^ Rubin 2003,第178页.
  29. ^ Pfeiffer & Worrall 1998,第136页.
  30. ^ Pfeiffer & Worrall 1998,第155页.
  31. ^ Pfeiffer & Worrall 1998,第165页.
  32. ^ Benson 1988,第236-137页.
  33. ^ Benson 1988,第137页.
  34. ^ West 2010,第45页.
  35. ^ Rimington 2008,第244页.
  36. ^ 36.0 36.1 Black 2005,第100页.
  37. ^ Pfeiffer & Worrall 1998,第174页.
  38. ^ McKay 2008,第353页.
  39. ^ Miller, Henry K. Film of the week: Skyfall. Sight & Sound.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2-10-26 [2012-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8). 
  40. ^ Jütting 2007,第91页.
  41. ^ Simpson 2002,第22页.
  42. ^ Nathan, Ian. Quantum's Leap. Empire. October 2008: 87. 
  43. ^ James, Caryn. Skyfall: Bond Is Older, Wiser, Better. The Huffington Post. 2012-11-11 [2012-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1). 
  44. ^ James Bond 007: Everything or Nothing Review. James Bond 007: Everything or Nothing Xbox. IGN Entertainment. 2004-02-18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5). 
  45. ^ GoldenEye: Rogue Agent. GoldenEye: Rogue Agent PlayStation 2. IGN Entertainment. 2004-11-22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4). 
  46. ^ East, Tom. Making Of Quantum Of Solace. Nintendo magazine. Future plc. 2008-11-04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2). 
  47. ^ E3 2010: GoldenEye Reimagined for Wii. GoldenEye 007 Wii. IGN Entertainment. 2010-06-15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0). 
  48. ^ James Bond 007: Blood Stone Review. James Bond 007: Blood Stone Xbox 360. IGN Entertainment. 2010-11-02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1). 
  49. ^ Pande, Sophia. Skyfall. Nepali Times (Kathmandu). 2012-11-09 [201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1). 
  50. ^ French, Philip. Skyfall – review. The Observer (London). 2012-10-28: 32 [2020-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9). 
  51. ^ Casino Royale (1967). Allrovi. Rovi Corporation.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0). 
  52. ^ Rubin 2003,第187页.
  53. ^ Rubin 2003,第44页.
  54. ^ Chapman 2009,第107页.
  55. ^ Rubin 2003,第148页.
  56. ^ Chapman 2009,第186页.
  57. ^ Morrison 2011,第367页.
  58. ^ "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Century 1999" Review. The Comics Journal. 2012-07-06 [201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59. ^ Kerr, Philip. In a league of its own. New Statesman. 2003-10-27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6). 

文献资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