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正法念处经(梵文:Saddharmasmṛty-upasthāna sūtra)为说一切有部正量部所敷衍、集成之佛典,收入大正藏〈经集部〉。元魏时,由瞿昙般若流支在542年、543年译为汉文[1],共70卷,有梵语本,亦有藏译本。其内容解说五道轮回之善恶业报,涵盖相当多的阿毘达磨教相。其教理与说一切有部十分相似,也有些许差异处,可能属于接近说一切有部的某一个部派或其分支[2][3]

本经有两种晚出、受到大乘佛教教义润饰的略集本,名为《妙法圣念处经》和《诸法集要经》[4]

概论[编辑]

《正法念处经》解说十善业及十恶业,观生死可厌。描述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含龙、阿修罗),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等天道,最后阐述四大部洲的人道以及“身念处”的修行方法。

部派宗义[编辑]

正法念处经所载之阿毘达磨教相:

记述五道“人、天、地狱、傍生、鬼”,划分阿修罗为两种,魔身饿鬼是鬼道,住须弥山大海底,与天相争斗的阿修罗是傍生[5]。说一切有部《顺正理论》主张五道,阿修罗只视为鬼道[6]。南传上座部《论事》主张五道,南传上座部认为与忉利天斗争的阿修罗是天道,起尸阿修罗等堕苦处阿修罗是鬼道[7]。正量部、大众部、大乘佛教主张六道,别立阿修罗为一道[8][9]。大乘佛教的《瑜伽师地论》则以阿修罗为天道[10]。犊子部《三法度论》列出人、天、三恶道,未特别言及阿修罗[11],大毘婆沙论和大智度论称犊子部亦主张六道[9]

记述了十七种中阴有[12]。在部派佛教当中,中阴身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的主张,分别说部大众部中的诸多部派反对中有学说[13][14]

记述了煖、顶、忍、世第一法的次第[15]。在部派佛教当中,此为《大毘婆沙论》在见道位前所立的四善根位,源自说一切有部身论《发智论》和妙音(Ghoṣa,公元一、二世纪人物)[16]犊子部见道位前,则是立忍、名、相、世第一法[17]分别说部大众部不作此说,而立“种性地法”[18]

记述了三无为法[19]。在部派佛教当中,说一切有部正量部譬喻师立三无为,化地部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等皆立九无为,有分别论者立四无为[20]南传上座部只称涅槃为无为,这继承了《阿含》的说法。《舍利弗阿毗昙论》说到非圣七无为和法入九无为。《大毗婆沙论》和《论事》中,介绍各部派的无为论,关于无为,部派佛教的解释莫衷一是[21][22]

九十八结使[23]。据传此为发智论主的创说,而为说一切有部犊子部所采用。分别论者不做此说,以佛经只说随眠有七种,此说非契经所说[24]

记述十大地法,以及依此展开的四十种心所法类型[25]。在部派中,此为说一切有部的创说,而源自品类论[26]经部师室利逻多不承认十大地法,而只立三种心所。以契经有说此文句,而十大地法为部派论师立说之故[27]。南传上座部《法集论》、法藏部的《舍利弗阿毘昙论》中,也散说心所法,而不用十大地法的方式分类。

记述十一种色法[28],以无表色为实法,立“法处所摄色”,这是说一切有部的主张。譬喻师说“诸所有色,皆五识身所依所缘”,所立色法,只有十色处——眼等五根,及色等五境。由于不立法处所摄色,认为无表色非实法[29]

考证[编辑]

根据古代唯识学者的说法,正法念处经许“蛇眼闻声”,此为正量部宗义,非属大乘义。众贤等师(迦湿弥罗国师)不诵此经[2][30]

水野弘元考究本经“心所法”分类,发现与说一切有部相近,都说四十心所法。而在心所法的列举顺序和细部项目、对布施的成立要件,皆和瞿沙(Ghoṣa)的甘露味论相当雷同。而推断本经可能是由和瞿沙(健驮罗国师)有关系的人所作,或许是公元二世纪左右。《国译一切经》的解题,则认为本经的成立比大毗婆沙论龙树大智度论晚,当在公元五世纪末以后[2]

印顺法师认为,由内容来说,除经中说色界二十一天,五净居天外,每禅有四天[31],这与说一切有部不合外,其他的内容如阿修罗业果,没有自成一品。又如经说十大地法,三无为法,十一种色法;十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十染污地法,十大善地法的四十心所法分类;四谛十六行相四加行道等说法,都与说一切有部雷同[32]。可能是西北印度的学者,敷衍[注 1]成如此庞大的部帙,在公元三、四世纪时集出[4][33]

Daniel Malinowski Stuart认为《正法念处经》的第一品〈十善业道品〉和第二品〈生死品〉为整部经文当中最先成立的部份,是经文的古层,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增广成包含许多说一切有部教理的庞大部帙,大约成立于公元150年到400年这段期间。其生死品为最古老的部份,也是整部经的核心,该品内容的前半部是中阿含经《分别六界经》的再制。由于经文处处强调瑜伽行地,编纂者很可能是瑜伽师,其经文维持著初期佛教以阿罗汉为修行目标的基调,但又潜藏了大乘佛教菩萨思想的原型[34]

注解[编辑]

  1. ^ “敷衍”的本意为敷陈衍生,即散播蔓延、传播、陈述其义而引申的意思。

参考文献[编辑]

  1. ^ 〈正法念处经叙〉:“名正法念处,起自兴和岁阳玄默,终于武定渊献之季,条流积广,合七十卷”。
  2. ^ 2.0 2.1 2.2 水野弘元. 佛敎文獻硏究. : 333–352 [2016-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3. ^ 水野弘元. 佛教教理研究: 水野弘元著作選集. 二. 2000 [201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4. ^ 4.0 4.1 印顺.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2016-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5. ^ 《正法念处经》:“是故复于人、天、地狱、畜生、饿鬼五道大海,如是系缚……名阿修罗,略说二种。何等为二?一者鬼道所摄;二者畜生所摄。鬼道摄者,魔身饿鬼(Mārakāyika pretā)有神通力;畜生所摄阿修罗者,住大海底须弥山侧”
  6. ^ 顺正理论》:“阿素洛者……定非天趣。是鬼趣摄。……故阿素洛。唯鬼趣收。”
  7. ^ 论事》:若“起尸阿修罗(kālakañcikāsura)饿鬼与等色、等受用、等食、等寿,与饿鬼俱婚姻”者,汝不应言:“有六趣。”……“若“毘摩质怛罗(巴利语:Vepacitti,梵语:Vemacitrin)众天与等色、等受用、等食、等寿,与天俱婚姻”者,汝不应言:“有六趣。””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阿修罗包括了几种有情。诸论师指出,在恶趣地(apāya-bhūmi)里的阿修罗是与饿鬼类似长期遭受折磨的有情。应区别恶趣地的阿修罗和在三十三天与诸神斗争的阿修罗,后者是属于三十三天的神……堕苦处阿修罗(vinipātikāsurā):据说这些有情住在村里或村落的附近,以村民丢弃的食物为生。在没获得食物时,他们也会附上人身或折磨人类”。
  8. ^ 大智度论》:“问曰:经说有五道,云何言六道?答曰:佛去久经流远,法传五百年后,多有别异,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说五者,于佛经回文说五。若说六者,于佛经回文说六。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旨,应有六道。
    大智度论》:“问曰:于五道众生中,佛是天人师不说三恶道,以其无福无受道分故,是诸龙鬼皆堕恶道中。答曰:佛亦不分明说五道。说五道者是一切有部僧所说。婆蹉弗妒路部僧说有六道。复次应有六道。何以故?三恶道一向是罪处。若福多罪少,是名阿修罗揵闼婆等生处应别,以是故应言六道。”
    《论事》注:“今名趣论。此处,“与阿修罗众俱有六趣”者,乃安达派与北道派之邪执。”
    《立世阿毘昙论》(正量部):“云何地狱名泥犁耶……云何禽兽名底栗车?……云何鬼道名闪多阎摩罗……云何说阿脩罗道名阿脩罗……云何天道说名提婆……云何人道说名摩菟沙”
  9. ^ 9.0 9.1 郭忠生,六道与五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瑜伽师地论》:“若天得胜便入非天宫中。为悦其女起此违诤。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为求四种苏陀味故共相战诤。又诸非天当知天趣所摄。然由意志多怀诈幻谄诳多故,不如诸天为净法器。由此因缘,有时经中说为别趣,实是天类。由不受行诸天法故,说为非天。”
  11. ^ 三法度论》:“欲界者,人、天、恶趣……于中三十三天者,在须弥山顶,彼行欲如人。四王者处中。地天者,依此地树山间居……恶趣者,地狱、畜生、饿鬼,此三是恶趣。……大势者,夜叉、罗刹、毘舍遮……此三种是大势。彼境界如天,宿命福德故”
    《四阿鋡暮抄解》:“欲界者,人、天、趣……彼三十三须弥顶,彼如人行淫。四大王游乾陀罗上(秦言持天地也),彼亦如人。地者,此间地树河山上居处……趣者,地狱、畜生、饿鬼……彼大飞,阅叉、罗刹、厌鬼……大飞鬼,彼像如天,自然住”
  12. ^ 《正法念处经‧畜生品一》:“此中阴有分,若本不行布施持戒,是人则生暖水之中,口常干燥,如触灰汁,以本业故。”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复次诸天子。有十七种中阴有法。汝当系念行寂灭道。若天若人念此道者。终不畏于阎罗使者之所加害。何等十七中阴有耶。所谓死时。见于色相。若人中死。生于天上。则见乐相。见中阴有。”
  13. ^ 《异部宗轮论》:“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都无中有……其化地部本宗同义……定无中有”
  14. ^ 释慧悟. 部派佛教「中陰身」之觀 (PDF). 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2013. [2016-12-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2-22). 
  15. ^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之十三》:“若于出入息,善知十六断,暖法及顶相,忍法逆顺观。知世第一法,次第知真谛,知次第正法,不失于善道。解脱于三结,破坏八种有,勇猛断恶道,故名须陀洹。有漏不善法,决定行恶道;流趣于涅槃,故名须陀洹
  16. ^ 印顺.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六章 大乘時代之聲聞學派. [201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1). 妙音也是西方的大论师,著有‘生智论’,论名显然受到‘发智论’的影响。在‘大毘婆沙论’中,妙音说到了世友的‘品类论’,提婆设摩Devaśarman的‘识身论’,所以要比世友迟一些。‘发智论’说到世第一法laukikâgra-dharma,顶mūrdhāna,煖uṣma-gata,没有说到忍kṣānti。“妙音生智论说:云何煖?云何顶?云何忍?云何世第一法”?有部的“四顺抉择分善根”,可能到妙音才完成。 
  17. ^ 印顺.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201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3). 
  18. ^ 大毘婆沙论》:“他于此世第一法,起多诽谤。……于名起诽谤者,谓或有说:此名种性地法,不应名世第一法。”
    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性地法者,即世第一法,如毗婆沙第三卷说。此说:从发心,乃至第一法,(大众部)皆说有退;以世第一法,多念相续故,便有退;非退初果时,其亦随退,今名为退;未至初果,住性地时,便有退故。”
    舍利弗阿毘昙论·非问分·品》:“云何人?若人,次第住凡夫胜法,若法即灭,上正决定,是名性人。”
    清净道论》:“其次是种姓智,转入于道之处故,非属于行道智见清净,亦不属于智见清净。在此两者之间无清净之名称。然,入此观之流故称为观。……时,一切相及转起之所缘为障碍而现起时,有“随顺智”彼瑜伽者,其习行之后,以无相、不转起、离有为行、涅槃为所缘,超越凡夫种姓、凡夫名称、凡夫之地,进入圣者种姓、圣者名称、圣者之地——对涅槃所缘行最初之转入、最初之念虑、最初之专念——对于道完成无间、等无间、习行、亲依、非有、离去之六种缘之状态,达顶点为观之最高——不转入而生起“种姓智”。”
    印顺.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2017-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7). 以“忍”为修行的位次,是契经所没有明说的。事实上,‘发智论’主也但说三法,并没有加以综合的条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组成四加行,是经文所没有,是论师所组成的...这样,犊子部立忍、名、相、世第一法为四加行,就不觉得稀奇了。进一步说,大众部称世第一法为性地,不是一刹那;不立四加行,还是古代素朴的教说呢! 
  19. ^ 《正法念处经‧生死品》:“彼法入中摄三种法。谓数缘灭。非数缘灭。及以虚空所有无法皆法入摄”
  20. ^ 《成唯识论学记》:“述曰。次例破馀。谓大众部一说出世鸡胤。皆立九无为。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虗空。四空处。五识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无色蕴细。别有无为)。八缘起支。九八圣道支(令彼染净不杂乱性)。化地部亦立九。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虗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恶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圣道真如。九缘起真如。正量及譬喻。立三无为。无有体性。分别论者。立四无为。谓虗空等三。及缘起无为。……此重总破以上诸部。且萨婆多。许三无为。”
  21. ^ 平川彰. 印度佛教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23日). 巴利上座部只称涅槃为无为(Dhammasavgani p.244),这继承了《阿含经》的说法...据《婆沙论》,分别论者也主张缘起无为。此外《婆沙论》和《论事》中,介绍了各部派的无为论,关于无为,部派佛教的解释莫衷一是。 
  22. ^ 水野弘元. 佛教教理研究: 水野弘元著作選集. 二. [201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23. ^ 《正法念处经‧饿鬼品》:“九十八种诸结使 如是等法行三界 ”
  24. ^ 龙树大智度论》:“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结。使有七。合为九十八结。如《迦旃延子阿毘昙》义中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犊子儿阿毘昙》中结使亦同。缠有五百。”
    顺正理论》:“分别论师作如是说:无九十八所立随眠,经说随眠唯有七故。谓契经说:‘若欲永断七种随眠,汝等从今应于我所勤修梵行。’由此故知:正理论者唯依自计立九十八随眠。若离圣言依自计立,则应许有无量随眠。”
    大毘婆沙论》:“复次,为止著文沙门意故。谓:有沙门执著文字,离经所说,终不敢言。彼作是说:谁有智慧过于佛者?佛唯说有七种随眠,如何强增为九十八!为遮彼意,广七随眠为九十八”
    大毘婆沙论》:“唯除五结及九十八随眠,此中应除如是二论。所以者何?一切阿毘达磨皆为解释契经,此二论既非契经所说,是故应除。由此尊者妙音作如是说,一切阿毘达磨皆为释经,因如是如是经,作如是如是论,非经说者皆应除之。”
  25. ^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诸天子。又观十种大地之法。何等为十。一者受。二者想。三者思。四者触。五者作意。六者欲。七者解脱。八者念。九者三昧。十者慧。是名十大地法。……诸天子。复有十种烦恼大地。若有受行如此法者。临命终时。为阎罗使。自在系缚。何等为十。一者不信。二者懈怠。三者不念。四者乱心。五者愚痴。六者不善观。七者邪见解脱。八者不调伏。九者无明。十者放逸。是名十法烦恼大地。……诸天子。复有十种染地之法。何等为十。一者瞋。二者恨。三者不悔。四者坚。五者幻。六者谄曲。七者嫉妒。八者悭。九者㤭慢。十者大慢。是名十种染地法也。……复有十种善大地法。何等为十。所谓不贪不痴。有惭有愧。有信调伏。不放逸精进。舍离不生侵恼。是名十种善大地法。”
  26. ^ 印顺.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項 世友品類論的特色. [2017-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3). 
  27. ^ 顺正理论》:“彼上座言,无如所计十大地法,此但三种,经说俱起受想思故。岂不彼经亦说有触,如彼经言,三和合触。经虽言有触,不说有别体,故彼经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说名为触。故无如所计十大地法性。”
    《成唯识论学记》:“多兴诤论,或说唯三,谓受想思(经说五蕴故)。或说有四,加触。或说有十,谓十大地。或说十四,加贪瞋痴慢。”
  28. ^ 《正法念处经·生死品》:“第十一者,名为无作,是色所摄。一切法中,与色相应。若人受戒,一发戒已,若睡若闷,失心癫狂,如是善法,相续转行。譬如河流流常不断。如是之人,若睡若闷失心癫狂,如是无作,常流不断,无作名色,不可见对。彼复云何色业所摄?此无作色,乃是一切善法之柱,此如是等十一种色”
  29. ^ 释悟殷. 讀《大毘婆沙論》劄記 論師的業力觀(中).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30. ^ 成唯識論疏義演. 正法念经云:因位五识亦许互缘,如蛇眼闻声,如何会释耶?答:疏自会云,是正量部师义,非大乘义。大乘不许蛇眼闻声,以蛇眼可有识根等故。 
    《成唯识论学记》:“众贤等师不诵正法念经,但信对法,依彼计破。然正法念经,是正量部经,涅槃随彼转,非真实理,故非所依”
    《正法念处经‧身念处品》:“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如阎浮提中,郁单越中,弗婆提中,三天下人,闻声差别,瞿陀尼人耳识缘声,如是不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瞿陀尼人,眼识闻声。如阎浮提中蛇虺之类,眼中闻声。瞿陀尼人,亦复如是。如隔障碍,闻众音声,见众色像,亦复如是。以法胜故”
  31. ^
    • 《正法念处经·生死品》:“彼比丘观察如是三界五道,五种彩色生死画衣,于三地住,谓欲界地色无色地。心业画师,习近淫欲,攀缘欲界种种色画,缘色依止,有二十种。离欲四禅,以为画笔,依十六地,是所画处,画作色界。离缘色界,三摩跋提,缘无色界,画为四处。心业画师,广画如是,三界大衣。”
    •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放逸之人有十九处,二种所摄,所谓四禅处,除净居天,有十六处,欲界三处”
  32. ^ 《正法念处经‧生死品》:“彼法入中摄三种法。谓数缘灭。非数缘灭。及以虚空所有无法皆法入摄。……所言色者。谓十色入。云何眼识。非见非对。见对见色。如是耳识。非见非对。云何取声。如是鼻识。非见非对。云何取香。如是舌识。非见非对。云何取味。如是身识。非见非对。云何取触。云何如是。彼外五入。此内五入。……第十一者。名为无作。是色所摄。……此无作色。乃是一切善法之柱。此如是等十一种色”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诸天子。又观十种大地之法。何等为十。一者受。二者想。三者思。四者触。五者作意。六者欲。七者解脱。八者念。九者三昧。十者慧。是名十大地法。……诸天子。复有十种烦恼大地。若有受行如此法者。临命终时。为阎罗使。自在系缚。何等为十。一者不信。二者懈怠。三者不念。四者乱心。五者愚痴。六者不善观。七者邪见解脱。八者不调伏。九者无明。十者放逸。是名十法烦恼大地。……诸天子。复有十种染地之法。何等为十。一者瞋。二者恨。三者不悔。四者坚。五者幻。六者谄曲。七者嫉妒。八者悭。九者㤭慢。十者大慢。是名十种染地法也。……复有十种善大地法。何等为十。所谓不贪不痴。有惭有愧。有信调伏。不放逸精进。舍离不生侵恼。是名十种善大地法。”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诸天子。所谓是苦圣谛因缘有故无常。败坏故苦。离人故空。不自在故无我。如是四种分别。观苦圣谛。行者观苦圣谛已。观集圣谛。四种分别。云何分别。所谓行相续转故。集相似果流转诸有故。因一切性流转有故。势力不相似相续缘有故。行者复观苦灭圣谛。四种分别。诸天子。云何行者分别修行苦灭圣谛。舍一切衰恼故。灭烦恼火离故。一切法第一寂灭故。清净法出生死故。行者复观道圣谛。四种分别。诸天子。云何行者分别观察。所谓得不退处故。道不颠倒故。一切圣人所住法故。以无碍断除生死衰恼出世间故。是名十六种修行之法。……若于出入息,善知十六断,暖法及顶相,忍法逆顺观。知世第一法,次第知真谛,知次第正法,不失于善道。解脱于三结,破坏八种有,勇猛断恶道,故名须陀洹。有漏不善法,决定行恶道;流趣于涅槃,故名须陀洹”
  33. ^ 印顺. 印度佛教思想史.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34. ^ Stuart, Daniel Malinowski. A Less Traveled Path: Meditation and Textual Practice in the Saddharmasmrtyupasthana(sutra). 2012 [202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5).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