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据《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记载,公元一世纪时,罗马与印度之间贸易的起点即为埃及。罗马为了快捷与安全的考量避开陆路。

甘英(公元1世纪—公元2世纪?),东汉外交官,曾奉命出使大秦[1]

生平[编辑]

甘英曾于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他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经条支(即位于波斯的希腊化塞琉古帝国,但甘英出使时已被帕提亚帝国消灭多年。条支的位置有不同的说法[2])、安息(即波斯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境内)等诸国,到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注同上,[3])沿岸,但未能到达目的地大秦。

后汉书·西域传·安息传》记载:

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安息国是汉朝与大秦交易的中转点,将汉朝的丝与丝织品与大秦交易,从中获取垄断的暴利。也许是考虑到若汉朝直接开通了与大秦的商路会损害其垄断利益,于是安息人没有向甘英提供更直接的经叙利亚的陆路,而是备陈渡海的艰难:“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又以传说渲染海上航行的恐怖:“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此语一出,即使甘英在西海却步返还,最终未能到达大秦,但甘英却是史书所载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他的这一行程丰富了当时汉朝对中亚的认识,是中西方交流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页。

有学者指出,安息船人所说的“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的,很可能即是希腊神话中以歌声迷惑水手的塞壬。在《晋书·四夷传·西戎传附大秦国传》中有略为不同的记载:

汉时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其国。入海,船人曰:“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怀。若汉使不恋父母妻子者可入。”英不能渡。

甘英出身于内陆,回国后甚至报告海水不可饮用:“途经大海,海水咸苦不可食。”(《晋书》)也许正是因为对海上航行知之甚少,甘英才相信了安息船人对航海危险的夸张描述,止步于安息。

参考文献[编辑]

  1. ^ 张忠纲主编,全唐诗大辞典,语文出版社,2000.09,第599页
  2. ^ 关于条支的位置,有不同的说法,地中海东岸说、波斯湾东岸说、里海沿岸说。详见金宇飞:条支国地理位置的几种假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金宇飞:条支国地理位置的几种假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