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轧筝,南方又称作轧琴,是中国传统弦乐器。其历史悠久,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宋代陈旸《乐书》记载:“唐有轧筝,以竹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1]形制与类似,为长方形共鸣箱,面板上张弦数根,用细长竹片擦弦以拉奏。

明代朱载堉《明·郑氏子瑟谱》中曰:“今官筝十五弦,而世多用十四弦者”。南宋时,轧筝一度易名“蓁”[2]时期,轧筝为“七弦七柱”,顾瑛《玉山璞稿·斯歌二首》诗中曰:“锦筝弹尽鸳鸯曲,都在秋风十四弦”。[3]随著历史变迁,至清代,形制无变化,唯弦数由7根增至9根。[4]现代的轧筝经改良,以钢丝为弦,共十一条,音域可达两个八度以上。[5]

另外,轧筝传至朝鲜半岛越南后,逐渐演变为牙筝,进而融入韩文化和越文化。传至琉球后则演变成提筝。在越南,这种乐器曾在顺化宫廷雅乐中使用,但不再使用。

参考[编辑]

  1. ^ 陈旸《乐书》卷一百四十六
  2. ^ 陈元靓《事林广记》说:“蓁,形如瑟,二头俱方,七弦七柱,以竹润其端而轧之”
  3. ^ 轧筝复原以及轧筝过去的故事. 
  4. ^ 《大清会典》记载:“轧筝三尺二寸有余。弦数十,以木杆轧之。”;《御制律吕正义后编》下:“筝似瑟而小,十四弦。……通体用桐木金漆,四边绘金夔龙,梁及尾边用紫檀,弦孔用象牙为饰……今筝十一弦则五声二变为七,倍之十一也”
  5. ^ 中国民族音乐在线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