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姓氏
百家姓》第96位
11:
12:
13:

郡望  江夏郡

黄姓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中国大陆第七大姓[1][2]。黄姓人口在广东省最多,占全国黄姓总人口的约19%。黄姓在广东香港澳门为第二大姓;在广西为第一大姓;在福建台湾为第三大姓。在韩国、朝鲜亦有黄姓,罗马字母转写为Huang。

姓氏起源[编辑]

黄氏的起源如下:

一、出自嬴姓:《后汉书·郡国志》曰:“故黄国,赢姓。”

  • 伯益之后: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其后裔有封于黄国。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十四个分支,即:“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而其中的黄氏,约是商末周初时,在现今河南潢川建国,到了周朝,因受封为子爵,故又称做黄子国。蔡邕在《汉交阯都尉胡夫人黄氏神诰》明言:“黄氏出自伯翳”。

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灭亡。黄国灭亡后,其国人不忘故国,遂以黄为氏。他们多距原黄国不远,其中在江夏(今湖北新洲县西)一带聚居最多,故后人遂以江夏为黄氏的郡望。

二、出自金天氏台骀少皋金天氏的曾孙,因治水有功,颛顼封他到汾川(今山西汾水流域)。其后人曾在春秋时其建立沈、姒、蓐、黄等国,周初,为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这支赢姓黄氏,主要集中分布在今山西一带,是为山西黄氏。

三、古代南方蛮族有黄姓。在广西南宁一带。武陵溪人、峒人和壮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黄姓。《新唐书》记载:“邕管(在广西境内)蛮有黄姓。唐黄少卿、少高、少温是。”

四、出自近代其它民族。一为避乱时改姓,如满族之“伊喇氏、西林觉罗氏、鄂吉氏、鄂佳氏、那拉纳喇氏”,亦或回族之“蒲氏”。或是如台湾原住民汉化时由当权者、汉人赐姓。

五、他姓改姓黄。上古时候,黄、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为黄姓;还有其他原因改姓黄的:如陆姓巫姓吴姓金姓改黄姓等等。巫改黄:巫、黄,古音近似。《江西通志稿》载:黄氏,即巫双瑞后裔。

华南黄氏[编辑]

秦汉时期,黄氏遗民们已散处于江南、闽粤和湘、川、黔交界地带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是当时的巴、濮、蛮、越等少数民族生活和栖息之地,因而被视为“南蛮荒服”之地。黄氏遗民南迁江南、岭南后,因长期与当地的土著蛮越杂居生活,到秦汉以后便有一部分黄国遗民被完全同化而融合到土著蛮越民族中去了,形成中国南方蛮越土著民族中的黄姓了。

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广府民系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广府黄氏多属江夏堂,多由江夏郡迁至南雄珠玑巷,再散居珠江三角洲。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143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原创研究?]

分布状况[编辑]

多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湖北等南方省份,计有临江、淮南、汝南、南阳、零陵、巴西、河阳、新安、金华、邵武、固始、信州、旴江等。[3] 约莫于明、清代之后,迁往东南亚各地。此外,在壮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黄姓人。

福建黄氏[编辑]

南宋梁克家三山志》载:“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明何乔远闽书》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也。”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晋安郡黄氏为八姓之一,唐太子詹事林披(795年进士)撰写的《唐桂州刺史封开国公岸行状》、《刺史公迁居述》载:“其先望出江夏安陆......家状谓其先光州固始人,晋元帝渡江,随徙闽侯官。”现福州三坊七巷的“黄巷”即为祖居地,在福建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满街排”之说。莆田的莆阳黄氏、巩溪黄氏、军城黄氏、龙溪黄氏、金墩黄氏及泉州的紫云黄氏等为其后裔。

唐朝末年,光州固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率军入闽,光州固始的黄氏族人黄敦黄膺也随军定居于福建,后裔分虎丘黄氏、五经黄氏等。邵武黄峭一族也是光州固始迁徙来的,分21房。

福建黄氏从唐宋时逐渐分布到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台湾等地。

历史和迁徙[编辑]

夏朝至春秋时期[编辑]

竹书纪年》载:“(夏)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黄夷东夷的一支,商代卜辞中也有“伐于黄尹”的记载。《左传》桓公八年(前704年)开始有黄国的记载,公元前648年夏,黄国被楚成王所灭。黄国故城位于今河南省潢川县城西约6公里的的隆古乡,1983年在潢川之南的光山县城旁宝相寺发现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出土有“黄君孟自乍行器”和“黄子乍黄夫人孟姬器”之铭的铜器和大量精美的玉器。1988年发掘出黄国贵族黄季佗父墓。因此黄氏从黄夷时期到春秋时期的聚居地在河南省潢川县光山县一带。

战国至汉末[编辑]

黄国灭亡后一些族人迁到河南中部(如西汉黄霸淮阳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县)人,为丞相后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一些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还有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

公元前262年,黄国后裔黄歇楚考烈王任命为令尹,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为封邑。十五年改封于江东,在原吴国故墟(今苏州)建城,以为都邑。《越绝书-吴地传》曰:“春申君,楚考烈王相也。烈王死,幽王立,封春申君于吴。三年幽王征春申为楚令尹,春申君自使其子为假君治吴。十一年幽王征假君,与春申君并杀之,二君治吴凡十四年。”春申君的一些后裔定居于江苏。

汉末至唐朝[编辑]

东汉时期,一些世代公卿的家族逐渐成为名门世家,江夏郡安陆(今湖北安陆北)人黄香黄琼黄琬祖孙四代,作为名闻天下的孝子、名臣,在黄琬被杀后,江夏黄氏就败落无闻。唐太宗所编氏族志中,郡望有江夏郡南安郡松阳郡东阳郡濮阳郡

两宋至明清[编辑]

经历晚唐及五代十国的动荡,大量北方士族南渡,及南方商品经济发展,加速了黄姓人口分散到南方地区。

  • 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江西诗派奠基人,江西洪州分宁人(今江西九江市修水县)。
  • 黄溍,元代文学家,浙江婺州义乌人(今浙江金华义乌人)。
  • 黄昭,兵部尚书,江西抚州临川人(今江西乐安龚坊)。
  • 黄宗羲,明末三大思想家之一,浙江余姚县人(今宁波市余姚市)。

郡望[编辑]

  • 江夏郡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武汉一带。治所在安陆,今天湖北省安陆市。
  • 南安郡:南朝梁天监(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治晋安县(今南安市丰州镇),辖今莆田、泉州、漳州、厦门四市地。
  • 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濮阳市西)。
  • 东阳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属扬州。治金华县(金华市婺城区)。
  • 松阳郡:隋朝置郡,今浙江省松阳县。
  • 栎阳郡:古县名,故城在今天陕西省临潼县东北。
  • 安定郡汉武帝置郡。相当于今天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西部,治所高平,在宁夏固原县。
  • 房陵郡:汉置房陵县,属汉中郡。建安末年置房陵郡,在今天湖北省房县地区。
  • 汉东郡:古县名。故城在今天湖北省钟祥县西北。
  • 上谷郡: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后置上谷郡。相当于今天河北省西北部,治所沮阳,在今天河北省怀来县。
  • 谯郡:东汉建安年间置,相当于今天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堂号[编辑]

地名[编辑]

  • 黄家口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下辖的镇
  • 黄家潭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东升镇下辖的村
  • 黄家营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下辖的村

• 黄冲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下辖的村

相同的吴粤发音[编辑]

汉语音韵史上,源于上古全浊匣母的中古次浊云母较中古仍读全浊的匣母更易脱落是北方方言“黄”(huáng)、“王”(*hüáng > *üáng/yuáng > uáng/wáng)音值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普通话中区分宕摄合口一三等的例外情况[4],在二者均未脱落的吴语、二者均脱落的粤语中二字同音。潮州话例外地出现合口脱落的情形,“王”读如“刑”[5],同时“黄”字文读音“hông”极不常用,作为姓氏直接简读为“ng”,从而以另一种方式避免了两姓同音。

在无法避免两姓同音的方言中常通过描述字型来区分两姓。如在上海,黄姓读作“草头hhuang”(繁体廿一黄),王姓读作“三划hhuang”;在香港,黄姓读作“大肚wong”或“江夏wong”等等。官话使用者多无法分辨吴语声母“hh”与零声母差别,并产生吴语中黄王两姓均读“uang”的错误印象,甚至体现在一些影视作品之中(如《武林外传》)。

然而,二姓同音衹是指北部吴语广府白话的语音,不能代表这些方言的普遍现象。例如,吴语遂昌话将“王”读做[iɔŋ]、“黄”读做[ɔŋ]体现了中古音的等呼差异(但二字均合口隐入元音、浊声母脱落),温州瑞安话亦如同中古模式通过介音(等呼)来区分二字读音(如陶山镇“王”读做[ɦyo]、“黄”读做[ɦo]),且王姓存有ü介音,非常存古(但二字韵尾或鼻化一般脱落),又如岭南方言德胜话“王”读做[iuɔŋ]、“黄”读做[uɔŋ](限两姓,德胜话匣云演变不十分规律)。不过,吴语确实具有匣云母不按介音分化成二母的倾向,且多整体弱化为次浊音甚至零声母,极少读成擦化程度极强的全浊音甚至清擦音,各方言点区分两姓时常按介音区分并直接对应中古等呼,通过声母分化区分的点不多。

参考资料[编辑]

  1. ^ 记者张建松. 研究机构公布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 凤凰网(来源:新华网). 2013-04-14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2. ^ 武洁、杨建春. 张、王、李、赵谁最多——2010年人口普查姓氏结构和分布特点. 中国统计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年6月, (总390期): 21–22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3. ^ 陈建魁、黄百鸣. 黄姓简史. 江西人民出版社、北京图书. 2014年12月1日. 
  4. ^ 相比之下虽同为见组但清声母古三等字“况”(*hüàng > kuàng)在普通话中由于声母未脱落而与古一等字“旷”同音,并未表现出洪细差异。
  5. ^ 相当于在官话中将王读作*hiáng>xiáng,不过类似字(如“羊”)以母脱落故官话中音节“xiáng”不含团音字。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百家姓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黄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