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上海執行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

座標31°13′28″N 121°28′23″E / 31.224467°N 121.473129°E / 31.224467; 121.473129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上海執行部舊址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上海市黃浦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24年
登錄1977年12月7日
地圖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上海執行部,簡稱「國民黨中央上海執行部」、「國民黨上海執行部」,也稱國民黨上海事務所[1],是中國國民黨在上海設立的黨務機構。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1924年1月31日,中國國民黨一屆一中全會上,孫中山決定將國民黨本部從上海遷來廣州,在上海、北京、漢口等5處建立執行部,作為中央派出機構領導各地區黨務工作。上海執行部管轄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四省和上海的黨務工作,辦公地點設在環龍路44號(今南昌路180號)[1]

歷史[編輯]

法租界環龍路44號,原是中華革命黨本部事務所所在地。1915年8月,王亞樵柏文蔚引薦,與常恆芳王樂平等一道前往此處拜見孫中山並加入中華革命黨[2]。1916年5月3日,孫中山、宋慶齡夫婦相繼由日本秘密返回上海,在環龍路63號(南昌路59號)租屋住下[3]。由於袁世凱去世,1916年7月,黨禁撤銷,中華革命黨本部由東京遷往上海,並在孫中山夫婦住所對面的環龍路44號建立了中華革命黨總事務處。之後孫中山到廣東發動護法運動,上海黨務事務所並未撤銷。1919年10月10日,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本部仍位於環龍路44號,居正陳樹人謝持張繼楊庶堪等國民黨政要曾在此辦公[4]

1924年2月25日,胡漢民主持召開上海執行部第一次會議,到會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胡漢民于右任葉楚傖,中央候補執行委員瞿秋白茅祖權毛澤東,列席會議的何世楨邵力子謝持孫鏡。毛澤東是該次會議記錄者。會議通過執行部組成名單:秘書處常務委員胡漢民、葉楚傖、汪精衛,秘書處文書科主任邵元沖(邵元沖實際未到任,一直由毛澤東代理[5][6]),秘書處會計庶務科主任林煥亭;組織部長胡漢民,組織部秘書毛澤東,統計登記幹事鄭觀,組織指導幹事羅章龍;宣傳部長汪精衛,宣傳部秘書惲代英,檢閱本國報紙幹事韓覺民,檢閱外國報紙幹事張君謀,宣傳指導幹事施存統沈澤民(後增);農民工人部長于右任,秘書邵力子,調查幹事鄧中夏、王錄一,辦事員劉伯倫王荷波;青年婦女部長葉楚傖,秘書何世楨,助理向警予;調查部長茅祖權,秘書孫鏡。以《民國日報》為機關報。會議決定於3月1日開始辦公[7]中國國民黨黨史館藏的「一九二四年三月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工作人員薪資冊」,共24名黨員領取「月費」:孫鏡何世楨張君謀羅章龍惲代英、毛澤東等6人領120塊大洋、1人領100塊大洋、8人領80塊大洋、1人領60塊大洋、8人領40塊大洋。毛澤東和楊開慧居住在慕爾鳴路甲秀里318號(今為茂名北路120弄7號),這是他一生中「最安穩、最富家庭生活氣息」的日子,也是毛澤東與楊開慧和孩子們共同生活時間最長的一段歲月。[8]

各部主持實際工作的是秘書,另外許多共產黨員在各部擔任助理和幹事等職務[9]

1924年3月6日召開的上海執行部第二次會議,成立了婦女運動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宣傳委員會、平民教育運動委員會、工人運動委員會等,並開展宣傳和組織工作,上海執行部以其機關報《民國日報》為主要陣地開展宣傳。平民教育運動委員會簡稱「平教委員會」,由汪精衛、葉楚倫等9人組成,推舉孫鏡、鄧中夏、毛澤東3人為常務委員。1924年5月6日毛澤東以「腦病日增,組織部及秘書處事務日繁」辭去平教委員會常務委員,請劉伯倫代理。

1924年3月9日,胡漢民、邵力子、毛澤東、鄧中夏等在小西門少年宣講團內參加了由上海執行部和幾十個團體共同發起的追悼列寧大會,出版了《追悼列寧大會特刊》和《願國民謹記列寧之遺言》。[10]

1924年3月,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復考黃埔軍校第一期的上海地區、長江流域和北方各省報考青年,3月12日、3月23日共組織兩場複試,錄取200人赴廣州參加最後終試,[11]包括蔣先雲伍文生張際春黃維方志敏桂永清、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徐向前[12]郭一予《我對黃埔軍校的片斷回憶》還提及了對報考人員的接待。[13]

存世的一封胡漢民給毛澤東的信:

頃得覺生先生來書,要取《宣言》十份,《黨章》十份及《民國日報特刊》一份,入黨表、登記表各四十份,志願書二十份,請即交其來人為幸!

此上

潤之我兄

1924年5月5日上海執行部全體人員在孫中山寓所(今香山路7號)舉行慶祝孫中山先生就任非常大總統三周年紀念活動。

1924年7月,由於葉楚傖對毛澤東的工作一直持異議,對共產黨員一直持戒備心理,毛澤東辭去組織部秘書,推薦共產黨員張廷灝繼任。8月1日, 葉楚傖在南方大學召開會議,專門研究「處置共產黨分子問題」,當場遭到許多人的反對。第二天,一些國民黨員闖入上海執行部,毆打共產黨員邵力子。事件發生後,葉楚傖處理不公。毛澤東與惲代英、施存統沈澤民聯名上書孫中山,控告葉楚傖「主持不力,跡近縱容」。毛澤東與葉楚傖的矛盾,在執行部幾乎人人皆知。毛澤東在上海執行部困難重重,吃力不討好,兼之勞累成疾,於1924年12月請假回湖南老家韶山。

1924年12月24日推動「上海國民會議促進會」成立。

但就國共合作問題上,國民黨內部存在着激烈鬥爭。1925年五卅運動中,國共衝突不斷加劇,戴季陶等公開撰文反對國共合作。上海執行部連發宣言「中國國民黨願助全中國之愛國愛平等自由之民眾,對此慘無人道之行為及其所代表之武力侵略政策,以全力奮鬥,伸張人權;恢復國威」,提出「以取消中國與英日締結之一切不平等條約為賠償此次死傷侮辱與損失之最低代價」的主張,聲明「本執行部誓遵守我總理孫中山先生之遺囑,與全國民主共同努力奮鬥,以恢復我民族之獨立自由平等」。還在機關報《民國日報》上刊發宋慶齡談話。

五卅運動後,吳玉章受上海執行部提議回四川組織國民黨(因四川國民黨為西山會議派石青陽謝持等所包辦),改組當地國民黨,選出中國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的代表。[14]

1925年8月中旬,廣州國民黨中央停發津貼費。1925年11月23日,林森張繼等在北京西山召開所謂的一屆四中全會,史稱西山會議,掀起反蘇反共潮流。1925年11月下旬西山會議派進占上海執行部機關,作為「國民黨中央黨部」辦公地。1926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國國民黨正式撤銷執行部[15]

建築[編輯]

1924年2月,國民黨上海執行部成立後,駐此地辦公[16]。後由於工作人員增多,又租下了隔壁46號作為辦公場地。當時44號樓下是總務部,樓上是組織部(毛澤東曾在此辦公,1924年底因積勞成疾離開上海返回湖南養病[17]),46號樓上是宣傳部,44號、46號樓上後二間是婦女部[18][19]

環龍路44號和46號是沿馬路靠弄堂的一樓一底帶花園的西式房子,房子外面有矮圍牆,上有鐵柵欄,二間房子裡面可以連通,但各有大門可以進出。房子外觀之後經翻修有所改變,拆除小花園,並增高圍牆。樓下曾先後辦過教堂、學校、加工場、盧灣區業餘大學實驗室等。1943年,汪精衛政權接收上海法租界,將環龍路以江西省會南昌改名為南昌路[20]。1959年5月26日,舊址以「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上海執行部舊址」名義,經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公布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1]。1977年12月7日,重新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2][23]

參考[編輯]

  1. ^ 1.0 1.1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都会遗踪 第4辑. 上海:學林出版社. 2011.12: 74. ISBN 978-7-5486-0277-4. 
  2. ^ 餘音編.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2013.01: 55. ISBN 978-7-5317-2988-4. 
  3. ^ 孫遜,陳恆主編. 书写城市 文学与城市体验.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14.05: 236. ISBN 978-7-5426-4766-5. 
  4. ^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編. 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文集 2002-201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04: 213–214. ISBN 978-7-208-11307-7. 
  5. ^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增订本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184. 
  6. ^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編.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第4辑.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11: 448. ISBN 7-5325-3940-7. 
  7. ^ 馬洪武主編. 世纪沧桑 华夏百年胜迹.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3.02: 113. ISBN 7-80122-918-5. 
  8. ^ 记者 顾学文:“1924年毛泽东杨开慧在上海的家”,来源:《解放日报》,2011年07月01日. [2021年11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1月29日). 
  9. ^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辦公室. 中共中央在上海.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6.06: 77–79. ISBN 7-80199-438-8. 
  10. ^ 1980年《新文學史料》第1期刊載茅盾的《文學與政治的交錯:回憶錄(六)》,述及上海執行部的建立、管理區域範圍,以及機構設置與人員組成,提到列寧追悼會、平民教育工作。
  11. ^ 張鼎:「關於國民黨上海執行部與黃埔軍校一期在滬招考的若干問題」,《上海黨史與黨建》,2017年第7期第21-24頁。
  12. ^ 中共黨史出版社編. 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2.08: 73–74. ISBN 978-7-5098-0853-5. 
  13. ^ 郭一予:「我對黃埔軍校的片斷回憶」,《廣東文史資料》(第37輯),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
  14. ^ 《歷史研究》1981年第4期刊載了《吳玉章自傳》
  15. ^ 熊月之主編. 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01: 584. ISBN 7-208-05281-6. 
  16. ^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人民军队中的上海兵.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08: 390. ISBN 978-7-208-11337-4. 
  17. ^ 婁承浩、薛順生著. 上海老房子.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12: 74. ISBN 978-7-5326-2590-1. 
  18. ^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編.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第八辑.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12: 380. ISBN 978-7-5325-5136-1. 
  19. ^ 倪興祥主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編.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2.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2.09: 373. ISBN 7-5426-1701-X. 
  20. ^ 薛理勇著. 街道背后 海上地名寻踪.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8.01: 118. ISBN 7-5608-3736-0. 
  21. ^ 王志鮮、段煉編著. 孙中山上海史迹寻踪.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9.12: 174. ISBN 978-7-5326-2727-1. 
  22. ^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編.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第4辑.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11: 448–450. ISBN 7-5325-3940-7. 
  23. ^ 薛理勇著. 街道背后 海上地名寻踪.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8.01: 116. ISBN 7-5608-3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