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貧富差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貧富不均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中,個人收入和財富不均衡的現象。[1]

狀況[編輯]

中國共產黨取得中國大陸統治權後,中國改革開放前一直屬於一個社會財富所有權分配平均的社會,社會基尼係數長期在0.2左右。[2] 此後各種財富分配指標長期攀升,到2006年,基尼係數已超過0.497。[3]

在2009年6月份舉行的中國政協十一屆常委會會議上,蔡繼明委員說:「中國權威部門的一份報告顯示,0.4%的家庭掌握了70%的財富,財富集中度高於美國。」[4]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表示目前中國收入分配差距越來越大。[5]

2012年4月,亞洲開發銀行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的獨立學者認為中國的基尼係數位居全球較高國家之列[6]

2012年12月,西南財大的統計報告估計中國大陸的基尼系數已突破0.6,達到了0.61,為全球罕見,但由於中國政府在2000年公佈最後的一個官方堅尼系數為0.412,並長達13年沒有再更新數據,因此該報告提出的數據具有爭議性[7][8]

2013年1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一次性公布了自2003年以來十年的全國基尼係數。此舉相信是為了回應此前民間統計的資料。大陸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稱,按照國際新的統計口徑,大陸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於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為0.485,2006年為0.487,2007年為0.484,2008年為0.491,2009年為0.490,2010年為0.481,2011年為0.477,到2012年的數據是0.474,為2005年以來最低水平,而自2008年起,基尼係數也在逐年下降[9]。但相關數據亦具有一定的爭議性,因為即使考慮到中國政府的政策因素,數據與實際差距應仍有不同。[10]

2014年7月,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謝宇教授組織完成的《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顯示,1995年中國家庭淨財產的基尼係數為0.45,2002年為0.55(1995年和2002年數字來自以往研究),2012年達到0.73。報告認為目前中國三成以上的社會財富被頂端1%的家庭所占有,而底端25%的家庭僅擁有一成社會財富。[11]

2017年,中國的基尼係數為0.476,仍處於較高水平,也高於OECD國家的水平。[12]

2020年5月28日,李克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結束後,按慣例出席了總理記者會[13]在記者會上,李克強表示保就業是頭等大事,他讚揚中國西部有城市通過流動商販的攤位解決了大量就業。[14]。在記者會上,李克強討論了疫情對今年脫貧攻堅戰的影響,並強調中國當前有6億人口的每個月收入只有1000元人民幣左右[15]。此事受到熱烈討論,經濟學家李實稱,此數據反映出中國收入不均的現實問題,並強調脫貧攻堅戰的實際意義[16]。同年中國大陸的基尼系數為0.468。[17]

影響[編輯]

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格夫指出收入不平等的問題對於國家發展至關重要,他評論說:「毫無疑問,收入不平等是世界各國社會穩定的一個最大的威脅,無論是在美國,歐洲,還是中國。」[18]收入不平等是一個威脅到社會穩定的因素,並有可能導致中產階層的資本逐漸被掏空,將會阻礙中國的經濟增長。[19]

2017 年的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0]。而中國社會的「不平衡」就包括了發展不平衡,包括城鄉不平衡、地區不平衡、人群不平衡等現象,特別體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民生領域上的不足[20]。此前,中共在1987年的十三大報告認為,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20]

中國大陸清華大學學者胡鞍鋼在《最嚴重的警告》中稱,如果中國區域之間經濟的差距繼續擴大下去,中國將會有發生南斯拉夫那樣分崩離析的危險。其他學者也指出,貧富差距進一步的加劇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政治和社會問題,催生民族衝突,並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負面影響。[21]有論點認為,中國目前的制度和政策不利於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因為在衛生、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有着明顯的傾向性,導致配給不均,其中工人階層得到的收入嚴重過低。這不僅使得本代人生活貧困,而且也會影響到其子女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拉大城鄉收入差距。[22]換言之,目前收入差距過大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有利於城市導致了進一步的城鄉收入差距,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並進一步加劇了區域和城鄉之間的不平等。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Shixue, 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 Tokyo. 2003-09-29. 
  2. ^ 2002-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中國網. 2002年12月20日 [2007年6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4月7日). 
  3. ^ 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金融界. 2007年5月23日. 
  4. ^ 中国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 有钱人都是谁. 和訊網理財頻道. 2009年6月26日 [2009年7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8日). 
  5. ^ 世行副行长林毅夫称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新浪網 (紅網-瀟湘晨報). 2010年9月14日 [2010-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9). 
  6. ^ 中国贫富差距 逼近联合国警戒线. 聯合早報. 2012-08-22. 
  7. ^ 報告稱中國家庭基尼係數達0.61 收入差距世所少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國經濟網轉自京華時報,2012-12-10
  8. ^ 對西南財大基尼係數的再質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華爾街日報,2013-2-5
  9. ^ 統計局公布2003-2012基尼係數:08年起逐年回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網易財經,2013-1-18
  10. ^ 官方基尼係數與民間數據相差極大遭質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網易新聞,2013-1-19
  11. ^ 《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發布:財富不平會自我強化 http://cen.ce.cn/more/201407/25/t20140725_3232048.s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2. ^ Inequality - Income inequality - OECD Data. theOECD. [2019-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8) (英語). 
  13. ^ (两会受权发布)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華網. 2020-05-29 [2020-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6). 
  14. ^ 中國總理李克強記者會關鍵詞:緊日子、就業、病毒溯源和港台. BBC中文網. 2020-05-28 [2020-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8). 
  15. ^ 中国地摊经济:後疫情时代全民摆摊能否解决就业难. BBC中文網. 2020-06-05 [2020-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6). 
  16. ^ 李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任重而道远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www.ce.cn. [2020-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3). 
  17. ^ 大陸貧富差多大?官方公布:基尼係數0.468 仍逾警戒線. [2022-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2). 
  18. ^ R. A. (2011 July 7). In the long run we’re all equally covered in bees". The Economist. Retrieved from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freeexchange/2011/07/inequal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 ^ Paul R. K., Maurice O., Marc, J. M., (2012).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9th ed.).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 ^ 20.0 20.1 20.2 曹瀅 韓家慧. [十九大“新”观察]“新矛盾”怎么解?. 新華網. 2017-10-24 [2020-08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9). 
  21. ^ Kanbur, Ravi; Zhang, Xiaobo. Which regional inequality? The evolution of rural–urban and inland–coastal inequality in China from 1983 to 1995.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Elsevier). December 1999, 27 (4): 686–701. doi:10.1006/jcec.1999.1612. 
  22. ^ Yang, Dennis Tao. Urban-Biased Policies and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05-01, 89 (2): 306–310. ISSN 0002-8282. JSTOR 117126. doi:10.2307/117126. 

延伸閱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