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烏克蘭反抗軍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乌克兰起义军
烏克蘭反抗軍
Українська повстанська армія
領導人瓦西里·伊瓦希夫
活躍期1942年-1956年
國家納粹德國 德佔烏克蘭(1941年—1944年)
 蘇維埃烏克蘭
動機納粹[註 1]
蘇聯、反波蘭
烏克蘭獨立
活躍地區西烏克蘭
隸屬於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激進派
盟友 納粹德國(1942年—1943年)
波蘭 自由與獨立協會
對手 蘇聯
 納粹德國(1943年—1944年)
 波蘭地下國
 波蘭人民共和國
軍徽

烏克蘭反抗軍烏克蘭語Українська Повстанська Армія羅馬化Ukrainska Povstanska Armiia,簡寫:УПА)是烏克蘭歷史上的一個民族主義準軍事組織,以反納粹(1941年直到1944年德軍敗退)、反蘇聯、反波蘭,烏克蘭獨立為宗旨,在德蘇戰爭中的1942年10月成立[1],主要在西烏克蘭進行反抗紅軍、德軍的活動,戰後也繼續和蘇聯作戰。

歷史

[編輯]

被認為是第一支烏克蘭反抗軍力量的軍隊是塔拉斯·布爾巴-博羅維茨於1940年6月20日建立的以白烏邊境為基地的「波利西亞衛隊」[2],該軍事組織於1941年達到了10000人,由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流亡政府以及梅爾尼克的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溫和派的支持,持彼得留拉式的左翼民族主義路線。1941年8月21日-11月15日,他們在奧廖夫斯克成立了「奧廖夫共和國」。1942 年 9 月,博羅維茨與蘇聯游擊隊進行談判,後者希望他將軍事重點放在德國。兩支隊伍無法達成協議,因為博羅維茨拒絕服從蘇聯的指揮,並擔心德國人對烏克蘭平民進行報復。直到 1943 年春天,博羅維茨支隊和蘇聯游擊隊之間仍然保持中立。[3]1942年11月,他與沃里尼亞和波多利亞總區安全局局長普茨博士為代表的德國舉行了會議,要求博羅維茨和他的手下加入對抗蘇聯游擊隊的戰鬥。隨後,談判以書面形式繼續進行。博羅維茨要求釋放被捕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並提出政治要求,但遭到拒絕。1941年12月,布爾巴將其的部隊改名為「烏克蘭反抗軍」[4],然而後來,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班德拉派要求取得烏克蘭叛軍的統一領導權,要求波利西亞衛隊放棄從屬於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流亡政府而從屬於他們,博羅維茨在與OUN-B的鬥爭中失利,絕大部分博羅維茨的軍隊被解散或吞併,餘下部分被稱為「烏克蘭人民革命軍」,1943年10月5日,烏克蘭人民革命軍宣布解散轉入地下,實際停止活動。儘管他本人反對,他的部隊仍然參與了對猶太人和波蘭人的迫害。

雖然建立初期烏克蘭反抗軍視蘇聯為較德國更大的威脅,但烏克蘭反抗軍還是由於不滿德國政策公開向德國宣戰[5]。而烏克蘭反抗軍的一些兵員和武器裝備也來自於偽軍中開小差的人員。1943年,德軍眼看東線戰場大勢已去,而且德軍發現烏克蘭特別是烏克蘭西部60%的地區已被民族主義分子控制。為了維持戰爭潛力,希特勒重新向抵抗首領班傑拉羅曼·舒赫維奇示好,允許他們在2月成立公開的武裝力量「烏克蘭起義軍」(UPA),班傑拉是政治領袖,舒赫維奇負責軍事。隨着蘇聯紅軍逼近,烏克蘭起義軍在開始強制「動員」居民參戰,如果反對的話,就會施以鞭刑,最多的被打過115下,並直接對逃兵處於絞刑以節省子彈[來源請求]。曾製造過瓦萊尼亞與東加利西亞波蘭人大屠殺等戰爭罪行。

1944年,蘇軍逐步收復烏克蘭並由此進軍中歐,起義軍除以「禮送出境」為名逼迫德軍退出烏克蘭據點,還重點對蘇聯游擊隊、商人、小股蘇軍官兵(收集糧草的後勤人員)下手,目的是搶奪武器與物資。為了破壞對方聲譽,雙方有時穿上對方制服,迫害烏克蘭和波蘭平民,然後嫁禍給對方。為了瓦解起義軍的核心力量,蘇聯政府發布命令,特赦一批起義軍成員,同時成立特別機動部隊集群,接納內務部隊、原游擊隊員和起義軍投誠者,他們熟悉地形以及起義軍的語言、戰術和生活習慣等,可以有針對性作戰[來源請求]。2月29日,烏克蘭反抗軍在羅夫諾州奧斯特羅赫區米利亞京伏擊蘇軍大將尼古拉·費多羅維奇·瓦圖京,瓦圖京受重傷,其後於4月15日死亡。11月,起義軍發布命令中止同蘇軍直接鬥爭,轉入秘密破壞階段。

1944-1945年冬,蘇聯邊防軍、游擊隊和紅軍合力剿殺起義軍。1945年1月26日,內務部隊第169步兵團的支援下,逮捕北部起義軍首領斯捷利馬舒克。1945年2月5日至6日,起義軍總司令舒赫維奇在捷爾諾波爾州森林中召開會議,決定取消分隊與百人隊作戰模式,全部化整為零,以小股兵力游擊作戰,防止主力部隊被蘇軍集中圍殲。僅1945年上半年,就有25868人投降。5月納粹德國投降後,蘇聯政府鎮壓起義軍的力度也逐漸加大,這一年共發動9238次清剿行動,34210人陣亡,46059人被俘,其中包括1008名大小頭目,如起義軍第一副司令克利亞奇科夫斯基和參謀長「喀爾波維奇」(化名)。1946年起,蘇聯政府以利沃夫軍區、喀爾巴阡軍區的全部兵力投入清剿行動,還派出特工滲透到起義軍內部,大大削弱其戰鬥力。

1949年,烏克蘭反抗軍被正式解散,但部份勢力直到1956年仍持續活動,曾在1947年在波蘭東部刺殺波蘭國防部副部長蘇軍大將卡羅爾·希維爾切夫斯基,促使波蘭政府在蘇聯的支持下展開了維斯瓦河行動,進行清算以清除波蘭東南部當地烏克蘭人對反抗軍的物質支持。1950年3月,蘇軍最終在利沃夫郊外咬住烏克蘭起義軍主力,總司令舒赫維奇陣亡,繼任者庫克(Kuk)不久也被捕(2007年病故)。1959年,躲藏在西柏林的政治領袖班傑拉也被蘇聯特工斯塔申斯基用毒霧槍刺殺。在不斷遭受重大損失之後,烏克蘭起義軍的有組織抵抗才逐漸消失。

在蘇聯統治時期,烏克蘭起義軍一直被視為禁忌話題,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才被提及。

反抗軍與第三帝國盟友的關係

[編輯]

宣布成立黨衛軍加利西亞師的消息在加利西亞引起了轟動。這被視為第三帝國對烏克蘭政策發生變化的宣布。因此其徵募到了大量士兵。其中包括一些OUN的成員和同情者。然而,來自沃倫的烏克蘭反抗軍指揮官德米特羅·克利亞奇基夫斯基和列昂尼德·斯圖普尼茨基反對招募。在他們的影響下,OUN-B公開表示反對黨衛軍加利西亞師。反抗軍稱加利西亞師為叛徒,加利西亞師則稱反抗軍為「躲在樹林裡的黑幫」。然而,並沒有明確的關於加利西亞師和反抗軍的交戰記錄。反抗軍試圖在加利西亞師中引入一些忠於反抗軍的成員,但納粹德國通過審查使其沒有實現。在加利西亞師被擊潰後,其殘部有數百人加入了反抗軍。

軍階

[編輯]
烏克蘭反抗軍宣傳畫。圖中的反抗軍士兵腳下踩着納粹德國和蘇維埃俄國的旗幟。

烏克蘭反抗軍採用雙軍階系統,代表其中包括了指揮職位和傳統軍階。由於在組織初期嚴重缺乏合格且政治上可靠的官員,因此制定了職能系統。[6]

Головний командир УПА Краєвий командир УПА Командир Воєнної Округи Командир загону Курінний Курінний бунчужний Сотенний Бунчужний сотні Чотовий Ройовий
最高指揮官 區域指揮官 師長 旅長 營長 副營長 連長 副連長 排長 班長

反抗軍軍階系統由最少七個軍官軍階、四個士官軍階和兩個士兵軍階組成。已知軍階的等級順序及其近似的美國陸軍等效軍階如下:[7]

反抗軍軍階 美國陸軍軍徽
Heneral-Khorunzhyj 准將
Polkovnyk 上校
Pidpolkovnyk 中校
Major 少校
Sotnyk 上尉
Poruchnyk 中尉
Khorunzhyj 少尉
Starshyj Bulavnyj 士官長
Bulavnyj 一級軍士長
Starshyj Vistun 上士
Vistun 軍士
Starshyj Strilets 上等兵
Strilets 士兵

蘇德占領區的其他類似組織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Demotix: 69th anniversary of the Ukrainian Insurgent Army. Kyivpost.com. [2013-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4). 
  2. ^ https://www.encyclopediaofukraine.com/display.asp?linkpath=pages%5CP%5CO%5CPolisianSich.htm
  3. ^ Дзьобак, Володимир (2002). Тарас Бульба-Боровець і його військові підрозділи в українському русі Опору (1941-1944 рр.). Киев: Інститут історії України. НАН України. ISBN 966-02-2192-4.
  4. ^ 1943年5月,由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班德拉派直接控制的德米特里·克里亞奇基夫斯基部隊也改名為烏克蘭反抗軍,兩者之間從未完全融合
  5. ^ Розділ 4 – 'Двофронтова' боротьба УПА (1943 – перша половина 1944 рр.) [Chapter 4 – The 'two front' combat of the UPA (1943 – first half of 1944)] (PDF). history.org.ua.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1 April 2008) (烏克蘭語). 
  6. ^ Major Petro R. Sodol, USA (ret.). UPA: They Fought Hitler and Stalin. New York 1987. p. 34
  7. ^ Major Petro R. Sodol, USA (ret.). UPA: They Fought Hitler and Stalin. New York 1987. p. 36

外部連結

[編輯]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註"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