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五四青年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節日,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而設立的。
起源[編輯]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最後發展成為以青年學生發起的學生運動和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
1939年,在紀念五四運動20周年的時候,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決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又稱「五四青年節」)。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但並非全民假日,僅14至28周歲的青年可放假半天[1]。在香港、澳門主權移交後,五四青年節並沒有成為法定公眾假期,僅限於政府或個別團體所舉辦的相關活動,如金紫荊廣場五四升旗禮[2][3][4]。
參考文獻[編輯]
- ^ 14至28周岁青年“五四”放假半天. 人民網. 人民日報. 2008-04-22 [2009-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中文(簡體)).
- ^ 腾讯网:香港100多万学生参加“五四”升国旗仪式. [2009-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2).
- ^ 新华网:香港举行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座谈会. [2009-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4).
- ^ 东方新闻:纪念"五四运动"澳门青年社团筹备系列活动. [2009-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參見[編輯]
|
![]() | 這是一篇與節日風俗相關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