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元曄
統治530年12月5日-531年4月1日
出生
逝世532年12月26日
安葬
年號
建明:530年十月-531年二月
諡號
廟號
政權北魏

元曄(?—532年12月26日),字華興,小名盆子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曾孫,鄯善鎮將、扶風王元怡之子,北魏宗室、官員,一度被爾朱兆爾朱世隆擁立為皇帝。

生平[編輯]

元曄性格輕浮急躁,有體力,以秘書郎起家官,略微升遷至通直散騎常侍建義元年四月甲辰(528年5月21日),魏孝莊帝元子攸封秘書郎中元曄為長廣王[1][2],食邑一千戶,外任太原郡太守,代理并州刺史。爾朱榮死後,爾朱世隆逃回并州的建興郡高都縣爾朱兆從晉陽縣前來匯合,於是在永安三年十月壬申(530年12月5日)推舉爾朱榮夫人北鄉公主的侄子元曄為皇帝,大赦所管轄的地區,年號建明,所有官員加四級[3][4][5][6]。元曄小名盆子,聽說此事的人都認為類似赤眉軍之事[7]

建明元年十二月戊申(531年1月10日),元曄在攻克洛陽後大赦天下[8][9]。爾朱世隆與兄弟密謀,擔心元曄的母親衛氏干預朝政,觀察衛氏出行,派遣數十騎兵裝扮成劫匪,在京城小巷子裡殺死了衛氏。公家和私人都感到驚愕,不知道什麼原因。很快又張貼公告懸賞,以一千萬錢懸賞劫匪[10]。百姓知道後,沒有不垂頭喪氣的。爾朱世隆很快認為元曄是北魏宗室遠支,又不是眾望所推的人,想要推舉宗室近支廣陵王元恭為皇帝[11][12][13][14][15]。建明元年春二月己巳(531年4月1日),元曄前往邙山南,爾朱世隆等人在洛陽東城外奉迎廣陵王元恭,爾朱世隆等人寫好禪讓的冊文,以泰山郡太守竇瑗執馬鞭進入行宮,啟奏元曄說:「上天和百姓的願望,都在廣陵王身上,請實行禪讓的禮儀。」元曄因此退位[16][17][18][19]

魏節閔帝元恭登基後,於普泰元年三月癸酉(531年4月5日)封元曄為東海王[20][21][22],食邑一萬戶。太昌元年十一月甲辰(532年12月26日),安定王元朗和元曄在家中被賜令自殺[23][24][25]。元曄的爵位被削除[26][27]

家庭[編輯]

母親[編輯]

  • 衛氏

兄弟[編輯]

  • 元肅,北魏驃騎大將軍、太師、魯郡王

夫人[編輯]

兒子[編輯]

  • 拓跋良,北周散騎常侍、開府儀同三司、直閣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太子仆、並恆二州諸軍事、二州刺史、晉陽縣開國侯[28]

參考資料[編輯]

  1. ^ 《魏書·卷十·帝紀第十》:甲辰,追復故廣陽王淵、故樂安王鑑爵。通直散騎常侍、敷城王坦為咸陽王,諫議大夫元貴平為東萊王,直閣將軍元肅為魯郡王,秘書郎中元曄為長廣王,馮翊郡開國公源紹景復先爵隴西王,扶風郡開國公馮冏、東郡公陸子彰、北平公長孫悅並復其先王爵,以北平王超還復為安定王。
  2.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甲辰,以敷城王坦為咸陽王,以諫議大夫元貴平為東萊王,以直閣將軍元肅為魯郡王,以秘書郎中元曄為長廣王,以馮翊郡公源紹景復先爵隴西王,扶風郡公馮冏、東郡公陸子彰、北平公長孫悅並復先王爵,以北平王超還復為安定王。
  3. ^ 《魏書·卷十·帝紀第十》:壬申,爾朱世隆停建興之高都,爾朱兆自晉陽來會之,共推太原太守、行并州刺史長廣王曄為主,大赦所部,號年建明,普汎四級。
  4.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壬申,世隆停建興之高都,爾朱兆自晉陽來會之,共推長廣王曄為主,大赦所部,年號建明。
  5. ^ 《洛陽伽藍記·卷一·城內》:世隆至高都,立太原太守長廣王曄為主,改號曰建明元年。爾朱氏自封王者八人。長廣王都晉陽,遣潁川王爾朱兆舉兵向京師。
  6.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四》:汾州刺史爾朱兆聞榮死,自汾州帥騎據晉陽;世隆至長子,兆來會之,壬申,共推太原太守、行并州事長廣王曄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建明。曄,英之弟子也。
  7. ^ 《北史·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至長子,與度律等共推長廣王曄為主。曄小名盆子,聞者皆以為事類赤眉。
  8. ^ 《魏書·卷十·帝紀第十》:戊申,元曄大赦天下。
  9.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四》:戊申,魏長廣王大赦。
  10.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四》:爾朱世隆與兄弟密謀,慮長廣王母衛氏干預朝政,伺其出行,遣數十騎如劫盜者於京巷殺之,尋懸榜以千萬錢募賊。
  11. ^ 《北史·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世隆與兄弟密謀,慮元曄母干豫朝政,伺其母衛氏出行,遣數十騎如劫賊,於京巷殺之。公私驚愕,莫識所由。尋縣榜,以千萬錢募賊,百姓知之,莫不喪氣。尋又以曄疏遠,欲推立節閔帝。
  12. ^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莊帝崩,爾朱世隆等以元曄疏遠,又非人望所推,以王潛默晦身,有過人之量,將謀廢立,恐實不語,乃令王所親申其意,且兼迫脅。
  13.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及莊帝崩,爾朱世隆等以元曄疏遠,又非人望所推;以帝有過人之量,將謀廢立。
  14. ^ 《洛陽伽藍記·卷二·城東》:建明二年,長廣王從晉陽赴京師,至郭外。世隆以長廣本枝疏遠,政行無聞。逼禪與廣陵王恭。
  15.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五》:世隆兄弟密議,以長廣王疏遠,又無人望,欲更立近親。
  16. ^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春二月己巳,曄進至邙南,世隆等奉王東郭之外,行禪讓之禮,群臣上表曰:「否泰沿時,殷憂啟聖,故六飛在御,三石興符。伏惟陛下運屬千齡,智周萬物,獨昭系象,妙極天人,寶曆有歸,光宅攸屬,而將安獨善,不務兼濟,靈命徘徊,幽明載佇。伏願時順謳謠,念茲宗祏,用舍勞疾,允答人神。」王答曰:「自量眇身,是以讓執。然王公勤至,不可拒違。今敬承所陳,惟愧弗堪負荷耳。」太尉公爾朱度律奉進璽綬袞冕之服,乃就輅車,百官侍衛,入自建春、雲龍門,昇太極前殿,群臣拜賀。
  17.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及元曄至邙南,世隆等奉帝東郭外,行禪讓禮。
  18. ^ 《魏書·卷八十八·列傳良吏第七十六》:爾朱世隆等立長廣王曄為主,南赴洛陽。至東郭外,世隆等遣瑗奏廢之。璦執鞭獨入禁內,奏曰:「天人之望,皆在廣陵,願行堯舜之事。」曄遂禪焉。
  19.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五·》:己巳,長廣王至邙山南,世隆等為之作禪文,使泰山太守遼西竇瑗執鞭獨入,啟長廣王曰:「天人之望,皆在廣陵,願行堯、舜之事。」遂署禪文。
  20. ^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三月癸酉,封長廣王曄為東海王。
  21.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三月癸酉,封長廣王曄為東海王;以青州刺史、魯郡王肅為太師;沛郡王欣為太傅、司州牧,改封淮陽王;以徐州刺史彭城王爾朱仲遠、雍州刺史隴西王爾朱天光並為大將軍;以柱國大將軍、并州刺史、潁川王爾朱兆為天柱大將軍;封晉州刺史、平陽郡公高歡為勃海王;以特進、清河王亶為太傅;以尚書令、樂平王爾朱世隆為太保;以趙郡王諶為司空。
  22.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五》:癸酉,魏封長廣王曄為東海王,以青州刺史魯郡王肅為太師,淮陽王欣為太傅,爾朱世隆為太保,長孫稚為太尉,趙郡王諶為司空,徐州刺史爾朱仲遠、雍州刺史爾朱天光並為大將軍,并州刺史爾朱兆為天柱大將軍;賜高歡爵勃海王,征使入朝。
  23. ^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甲辰,安定王朗及東海王曄坐事死。
  24.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甲辰,殺安定王朗及東海王曄。
  25.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十五》:甲辰,魏殺安定王朗、東海王曄。
  26. ^ 《魏書·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下》:曄字華興,小字盆子。性輕躁,有膂力。起家秘書郎,稍遷通直散騎常侍。莊帝初,封長廣王,邑一千戶。出為太原太守,行并州事。爾朱榮之死也,世隆等奔還并州,與爾朱兆會於建興,乃推曄為主,大赦所部,號年建明。尋為世隆等所廢。前廢帝立,封曄為東海王,邑萬戶。出帝初,坐事賜死於第。無子,爵除。
  27. ^ 《北史·卷十八·列傳第六》:肅弟曄,字華興,小字盆子。性輕躁,有膂力。莊帝初,封長廣王。爾朱榮死,世隆等推曄為主,年號建明。尋為世隆廢。節閔立,封為東海王。孝武初,被殺。
  28. ^ 胡戟,榮新江主編.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11: 670–671. ISBN 978-7-301-16079-4 (中文(繁體)). 
前任:
孝莊帝元子攸
中國北魏皇帝
530—531
繼任:
節閔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同時期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