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粒子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反粒子(英語:Antiparticle)是相對於正常粒子而言的,它們的質量壽命自旋都與正常粒子相同,但是所有的內部相加性量子數(比如電荷重子數奇異數等)都與正常粒子大小相同、符號相反。有一些粒子的所有內部相加性量子數都為0,這樣的粒子叫做純中性粒子,反粒子就是它本身,比如光子π0介子等。

電子和其反粒子正子成對產生

反粒子的概念首先是1928年由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在他的空穴理論中提出的。1932年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正電子,證實了狄拉克的預言。1956年美國物理學家歐文·張伯倫(Owen Chamberlain)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發現了反質子。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狄拉克空穴理論玻色子不適用,因而不能解釋所有的粒子和反粒子。根據量子場論,粒子被看作是場的激發態,而反粒子就是這種激發態對應的複共軛激發態。

如果反粒子按照通常粒子那樣結合起來就形成了反原子。由反原子構成的物質就是反物質

參閱[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