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家山羊
化石時期:新石器時代現在
家山羊(Domestic goat)
馴養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牛科 Bovidae
亞科: 羊亞科 Caprinae
屬: 山羊屬 Capra
種:
野山羊 C. aegagrus
變種:
家山羊 C. a. var. hircus
三名法
Capra aegagrus var. hircus
Linnaeus, 1758
異名

Capra hircus

山羊

山羊學名Capra aegagrus hircus[1]又稱夏羊黑羊羖羊,和綿羊一樣,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家畜之一。山羊的祖先是野山羊,在距今10,500年前於伊朗扎格羅斯完成馴化[2]。人類馴養山羊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便於取得其。山羊直到中世紀還被經常用於旅行和野營時使用的水袋或酒袋,在某些地區,山羊皮還製成羊皮紙用於書寫。

山羊肉和山羊奶至今仍有做為食用,但相對於其他地區而言,美國人較少食用羊肉[來源請求]。在印度,山羊肉常被叫做「羊肉」或「羔羊肉」。山羊皮仍被用於製作小羊皮手套和其他衣物。某些種類的山羊可以產羊毛纖維、開司米馬海毛,可以用於製造羊毛衫等。

與綿羊相同與不同之處[編輯]

山羊與綿羊有較近的親屬關係,但是較短,角長而直,而綿羊角則螺旋狀捲曲。山羊適於群體單獨飼養,較綿羊活潑,天性好奇,適於作寵物。

分布[編輯]

中國大陸[編輯]

中國大陸山羊飼養歷史悠久,早在時代就有養羊文字記載。一千多年前人們就開始飼養山羊,後逐步形成規模。山羊生產具有繁殖率高、適應性強、易管理等特點,至今在中國大陸廣大農牧區廣泛飼養。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山羊養殖業發展迅速,成就顯著。中國大陸山羊分布的地區廣,遍及全境,全境有一半以上的省(區)山羊頭數超過綿羊。南方一些省(區)不能養綿羊的地方卻可以養山羊。

台灣[編輯]

台灣最常見的羊是以肉用或乳用為主的家山羊。家山羊的品種很多,目前台灣現有八種羊品種,包括兩種本地種及六種外來種;山羊品種約達100種: 兩種本地種為:

  • 台灣黑山羊(Taiwan black goat)
  • 台灣褐色山羊(Formosan brown goat)

以及六種外來種,其中乳羊品種為:

  • 撒能山羊(Saanen)
  • 阿爾拜因山羊(Alpine)
  • 吐根堡山羊(Toggenburg)

肉羊品種為:

  • 波爾山羊(Boer)
  • 吉安山羊(Jian goat):由花蓮吉安畜產試驗所育成,非外來種,尚未命名通過

乳肉兼用品種:

  • 努比亞山羊(Nubian)

習性[編輯]

山羊是聰明好奇的生物。牠們經常會用一些聰明的方法去穿越圍欄。能輕易地爬到彎曲的上。牠們也會往車上跳。

山羊幾乎什麽都,牠們最喜歡的食物是灌木和草。排泄物是顆粒狀態,是很好的肥料。

文化影響[編輯]

神話與文俗學[編輯]

古希臘oenochoe描繪山羊

山羊也是中國十二生肖之一(不過大多數認為綿羊是中國十二生肖之一)。在迷信中羊年出生的人都很害羞、 內向、有創造性,且是個完美主義者。山羊在西方文化中象徵不屈,綿羊象徵軟弱;猶太文化則視山羊為叛逆,綿羊為順服。

傳說中魔羯座是有魚尾的山羊。

北歐神話[編輯]

索爾和他的拉車山羊

坦格里斯尼爾和坦格喬斯特。牠們是北歐神話中,索爾Thor)的一對神奇山羊,負責拉索爾的車。

索爾平時皆徒步,不然就是駕著由兩匹羊拉的黃銅車,所以索爾也被稱為「驅車者索爾」(Aku-Thor)。索爾有時也會殺了山羊來宴請他人,只要吃完後將羊皮和吃剩的骨頭聚集起來,再用他的雷神之鎚擊打,山羊就會復活過來。

五羊傳說[編輯]

位於越秀公園內的五羊石像

相傳在周夷王八年(前887年),楚庭(今廣州)因連年旱災,五穀歉收,人們生活困難。有一天,忽然仙樂悠揚,南海天空飄來五朵彩雲,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各騎不同毛色的仙羊,手執稻穗,騰雲駕霧降臨楚庭。仙人們把稻穗贈給這裡的人們,並祝福此地從此豐衣足食,永無饑荒;又把五隻仙羊留下來,然後騰雲離去。人們把稻穗撒向大地,從此廣州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五隻仙羊化為石羊留在山坡上。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仙人和仙羊,在傳說的仙人降臨的地方修建了五仙觀。觀內有五仙雕塑,伴以五羊石像,五仙被奉為「山谷神」。觀內還有一塊巨大的紅砂岩,上面有一個一米多長的凹痕,形狀似腳印,被稱為「仙人拇跡」。廣州的仙鄰巷、仙羊街、伍仙橋等地名都與五羊仙人有關。現時越秀公園內的五羊石像,被視為廣州城標。

注釋[編輯]

  1. ^ 「羊」一詞可指泛稱許多羊屬物種,但有關於山羊一詞。可參見:東海大學畜產學系/陳盈豪,山羊與綿羊之區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1年8月13日查閱。
  2. ^ Alberto, Florian J.; Boyer, Frédéric; Orozco-terWengel, Pablo; Streeter, Ian; Servin, Bertrand; de Villemereuil, Pierre; Benjelloun, Badr; Librado, Pablo; Biscarini, Filippo; Colli, Licia; Barbato, Mario; Zamani, Wahid; Alberti, Adriana; Engelen, Stefan; Stella, Alessandra; Joost, Stéphane; Ajmone-Marsan, Paolo; Negrini, Riccardo; Orlando, Ludovic; Rezaei, Hamid Reza; Naderi, Saeid; Clarke, Laura; Flicek, Paul; Wincker, Patrick; Coissac, Eric; Kijas, James; Tosser-Klopp, Gwenola; Chikhi, Abdelkader; Bruford, Michael W.; Taberlet, Pierre; Pompanon, François. Convergent genomic signatures of domestication in sheep and goa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12, 9 (1): 813. doi:10.1038/s41467-018-03206-y. 

相關[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