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易州中國隋朝時設置的

開皇元年(581年),置易州。唐朝時屬河北道,曾改為上谷郡。戶四萬四千二百三十,口二十五萬八千七百七十九。下轄六縣。明朝時屬保定府。清朝初年,仍屬保定府。雍正十一年(1733年),因境內有清泰陵的緣故升易州為易州直隸州淶水縣廣昌縣(現淶源縣)歸屬易州直隸州。

行政區劃[編輯]

隋朝[編輯]

隋代行政區劃變遷
區劃 開皇元年 區劃 大業3年
易州 幽州 蔚州 上谷郡
昌黎郡 范陽郡 靈丘郡 易縣 遂城縣 永樂縣
遒縣 淶水縣 飛狐縣
新昌縣 永樂縣
遒縣
范陽縣 廣昌縣

唐朝[編輯]

縣名 現在地名 簡介 備註
易縣 上。
容城縣 上。本遒縣。武德五年,以容城及幽州之固安、歸義置北義州。貞觀元年州廢,縣還故屬。聖歷二年以拒契丹更名全忠,神龍三年復故名,天寶元年又更名。
遂城縣 上。
淶水縣 上。
滿城縣 中。本永樂縣,天寶元年更名。有郎山。有永清軍,貞元十五年置。
五回縣 中下。開元二十三年析易縣置,並置樓亭縣板城縣。天寶後省。
唐朝易州轄縣
618年 易縣逎縣遂城縣淶水縣永樂縣飛狐縣[1]
619年 易縣逎縣遂城縣淶水縣永樂縣飛狐縣改屬蔚州
622年 易縣遂城縣淶水縣永樂縣逎縣改屬北義州
627年 易縣遂城縣淶水縣永樂縣逎縣來屬)
699年 易縣遂城縣淶水縣永樂縣逎縣(改名全忠縣
704年 易縣遂城縣淶水縣永樂縣全忠縣清苑縣武昌縣[2]來屬)
704年 易縣遂城縣淶水縣永樂縣全忠縣清苑縣武昌縣改屬瀛州
735年 易縣遂城縣淶水縣永樂縣全忠縣五回縣[3]板城縣[4]樓亭縣[5]來屬)
736年 易縣遂城縣淶水縣全忠縣永樂縣五回縣[6]板城縣樓亭縣
742年 易縣遂城縣淶水縣全忠縣(改名容城縣)、永樂縣(改名滿城縣)、五回縣板城縣樓亭縣
758年 易縣遂城縣淶水縣容城縣滿城縣五回縣(廢除板城縣樓亭縣
907年 易縣遂城縣淶水縣容城縣滿城縣(廢除五回縣

刺史[編輯]

唐朝易州刺史

注釋[編輯]

  1. ^ 河北省淶源縣淶源鎮
  2. ^ 河北省安新縣端村鎮關城村
  3. ^ 今河北省易縣良崗鎮龍村
  4. ^ 今河北省淶水縣趙各莊鎮
  5. ^ 今河北省易縣梁格莊鎮婁亭村
  6. ^ 今河北省易縣安格莊鄉西古縣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