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哨政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狗哨政治(英語:Dog-whistle politics)指使用編排過的隱語來向特定人群傳遞政治信息的手法。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這樣的信息看起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實際的目標群體會有不同的理解或者更明確的理解。這個詞語源於用來喚狗的高音頻哨子,該頻率的聲音人類無法聽到。

「狗哨政治」的意涵類似於使用隱語,但它僅在政治語境中使用。而且隱語通常對一般大眾來說是難以理解的,而狗哨式的信息對一般大眾來說也是可以理解的。

語源[編輯]

美國作家、政論家威廉·薩菲爾英語William Safire認為,政治語境中的狗哨一詞來源於輿論調查。《華盛頓郵報》輿論調查部門主管在1988年曾寫道:「在調查問題中做細微的修改有時能導致調查結果的很大差別……研究者將其稱為『狗哨效應』,回應調查的人接收到了研究者沒有察覺到的信息。」薩菲爾認為這個詞彙從政治輿論調查者傳播到了從事競選者之中。[1]:190

澳大利亞作家阿曼達·羅利英語Amanda Lohrey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狗哨的目的在於爭取儘可能多的潛在選民,而儘量不讓其餘的人感到違和。舉例而言,「家庭」(family)和「價值」(value)會讓基督徒有更強烈的反響,同時也不會看起來像是宣揚基督教價值觀,可以避免招致非基督徒選民的反感。[2]:48-58

澳大利亞政治理論家羅伯特·古丁英語Robert E. Goodin認為狗哨對民主政治具有弊害。它使得在競選活動中不同的選民對自己所支持的觀點有不同的理解。如此一來,選民對特定黨派和人物的共同支持就流於表象,通過狗哨政治獲取的權力就並非來自民選。[3]:224-228

應用[編輯]

澳大利亞[編輯]

在澳大利亞,該概念在1990年代中期起被使用,並且被頻繁用於描述約翰·霍華德的政治活動。[4]:90批評者認為,他在擔任澳大利亞總理的11年裡——尤其是在第4個任期里使用了「非澳大利亞的」(un-Australian)、「主流」(mainstream)、非法移民(illegals)等詞彙去爭取特定選民的支持。[5]:19-20[6]:end-notes霍華德政府以針對難民的強硬立場贏得了選民的支持,但有人認為他們提供的信息中有隱含的種族主義傾向[7]:18,卻因為沒有明顯的種族主義言論而不必承擔責任[8]。也有批評意見認為2007年的澳大利亞公民考試英語Australian citizenship test包含狗哨:批評意見認為其中的內容表面看起來正常,但因其主張移民應當了解澳大利亞本國文化,可以贏得傾向於不包容移民外來文化的選民的支持[8]:10

加拿大[編輯]

2015年加拿大聯邦大選中,時任總理斯蒂芬·哈珀在一場辯論中被指責使用了「密碼」信息以呼籲該黨的支持者投票。當時,保守黨在民調中排在第三,落後於自由黨和新民主黨。[9]他們在競選中聘請了澳大利亞政治策略家林頓·克羅斯比作為政治顧問。在一場電視辯論中,斯蒂芬·哈珀在談到政府的一項有爭議的決定。這一決定將某些移民和難民從加拿大的醫療保健系統中移除。當時他為了證明政府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提到了「老牌加拿大人」(Old Stock Canadians,指歐洲裔的加拿大人)的概念。結果,包括魁北克自由黨前議員馬琳·詹寧斯在內的反對黨黨魁卻聲稱斯蒂芬·哈珀的言論是種族主義和煽動分裂的言論,因為「老牌加拿大人」這個詞會被用來排斥加拿大的有色人種。[10]


來源文獻[編輯]

  1. ^ Safire, William. Safire's political dictionary Rev.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0-19-534334-4 (英語). 
  2. ^ Lohrey, Amanda. Voting for Jesus: Christianity and Politics in Australia. Melbourne, Vic.: Black Inc. 2006. ISBN 1-86395-230-6 (英語). 
  3. ^ Goodin, Robert E. Innovating Democracy: Democratic Theory and Practice after the Deliberative Turn Rep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0-19-954794-7 (英語). 
  4. ^ Grant Barrett. The official dictionary of unofficial English.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6 (英語). 
  5. ^ Soutphommasane, Tim. Reclaiming patriotism: nation-building for Australian progressives. Melbour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0-521-13472-2 (英語). 
  6. ^ Gelber, Katharine. Speech matters: getting free speech right 1st. St Lucia, Qld.: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ISBN 0-7022-3873-2 (英語). 
  7. ^ Garran, Robert. True believer: John Howard, George Bush and the American alliance. Allen & Unwin. 2004 [2019-04-08]. ISBN 978-1-74114-41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英語). 
  8. ^ 8.0 8.1 Josh Fear. Under the Radar: Dog-whistle politics in Australia (PDF). Discussion paper (Australia Institute) (The Australia Institute). 2007-09, 96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12) (英語). 
  9. ^ Chase, Steven. Controversial Australian strategist to help with Tories' campaign. [2021-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10. ^ Harper's 'Old-stock Canadians' Line is Part Deliberate Strategy: Pollster. CBC News.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21-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