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英緬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三次英緬戰爭
英緬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1885年
地點
結果 英國勝利,緬甸併入英屬印度
參戰方
 大英帝國 貢榜王朝
指揮官與領導者
哈利·普倫德英語Harry Prendergast 錫袍

第三次英緬戰爭緬甸語တတိယအင်္ဂလိပ်မြန်မာစစ်,英語:Third Anglo-Burmese War)爆發於1885年,戰爭持續了幾個星期,但是少量的地方部隊負隅頑抗至1887年。這是十九世紀大英帝國侵略緬甸的第三場戰爭,英國最終占領了緬甸。

背景[編輯]

緬甸在1878年發生繼承危機後,英國和緬甸中斷了外交關係,並撤出了駐緬甸的英國官員。英國打算發動一場新的戰爭,但是由於在非洲阿富汗的持續的戰爭,使英國不得不放棄即時對緬甸開戰。

在19世紀80年代,英國開始關注緬甸和法國之間的聯繫。印度支那的戰爭讓法國人進入了緬甸。1883年,一個緬甸的高級代表團動身前往歐洲。

戰爭[編輯]

儘管英軍對上緬甸內陸這片被茂密的森林包圍的土地並不熟悉,但是英國的蒸汽船時常在伊洛瓦底江上奔馳,知道由水路可迅速直達緬甸首都曼德勒。加上在仰光的伊洛瓦底江艦隊公司擁有大量輕型蒸汽軍艦,他們知道這樣就能輕易佔領緬甸。

哈利·普倫德加斯特少將擔任這次入侵的指揮官。他統率3,029英軍、6,005印度火槍軍、67門大砲及至少55艘軍艦及在艦上設置24挺機關槍以控制河道。

英國利用受到緬甸政府科以罰款的英商孟買伯馬貿易公司英語Bombay Burmah Trading Corporation的上訴作為發動戰爭的口實,企圖兼併整個緬甸。10月22日,英國向緬甸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賦予英國監督緬甸外事活動的權力。緬甸方面接受了這項要求。儘管如此,預先部署好的英軍還是發動了進攻。

11月14日,英軍開始發動攻擊,由於緬甸軍隊毫無準備,在零星抵抗的情況下,英軍迅速佔領敏赫拉英語Minhla, Bago。加上英軍訛稱只是要推翻緬甸國王錫袍,另立新君,並無意侵佔緬甸。緬甸人民大多並不抵抗英軍。

11月26日,英軍進逼至阿瓦,錫袍派出特使議和,因而放棄抵抗。11月28日,英軍進入曼德勒,錫袍成為階下囚。全戰只用了14日便完成。貢榜王朝滅亡,錫袍被囚於王宮之中。其後錫袍與他的王后和子女們被帶往印度勒德納吉里(Ratnagiri),在那裡度過了餘生。

吞併和抵抗[編輯]

1886年1月1日,緬甸被宣布為英國領地,作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獨立省。英國同樣擴大了在克欽山和欽山的控制區域。這些土地從名存實亡的貢榜王朝接管過來,還包括中國政府與緬甸爭執北緬甸的領土。1937年,英國將緬甸從英屬印度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塊單獨的殖民地。

為了反擊英國的奴役,緬甸境內開展了反對占領者的游擊戰爭。直至十九世紀末,才被英國人鎮壓下去。

國際社會的反映[編輯]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英國將緬甸武力併入英屬印度後,雲南總督岑毓英據情上奏。中國政府命駐英公使曾紀澤向英國抗議,表達占領無效。 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六月):中國與英國在北京簽訂《中英緬甸條約》,「規定中國承認英國對緬甸有支配權,但緬甸對中國仍照往例,十年一貢。至於中緬邊境未定界,應由兩國會商勘定。」

另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Public Domain 本條目包含來自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 D. G. E. Hall, Europe and Burm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5)
  • Martin D. W. Jones, 'The War of Lost Footsteps. A Re-assessment of the Third Burmese War, 1885–1896', Bulletin of the Military Historical Society, xxxx (no.157), August 1989, pp. 36–40
  • Third Anglo-Burmese War page at OnW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