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康
糯康 ၼေႃႇၶမ်း |
|
---|---|
![]() 糯康(央視新聞截圖)
|
|
出生 | Sai Naw Kham 1969年11月8日 ![]() |
逝世 | 2013年3月1日![]() |
(43歲)
國籍 | ![]() |
民族 | 撣族 |
語言 | 緬語、泰語及些許漢語 |
職業 | 毒梟 |
組織 | 糯康犯罪集團 |
宗教信仰 | 佛教[1] |
刑事指控 | 故意殺人罪、運輸毒品罪、綁架罪和劫持船隻罪 |
刑事處罰 | 注射死刑 |
![]() |
本頁面包含緬文字母,部分作業系統及瀏覽器需要特殊字母與符號支援才能正確顯示為緬文字母,否則可能出現亂碼、問號、空格等其它符號。 |
糯康(緬甸語:နော်ခမ်း,緬甸語委轉寫:Naw Kham;撣語:ၼေႃႇၶမ်း Naw Kham;1969年11月8日-2013年3月1日),人稱塞糯康(စိုင်းၼေႃႇၶမ်း Sai Naw Kham[註 1]),曾經被稱為「金三角新教父」,是金三角地區一位重要毒梟。緬甸籍撣族人[註 2]。曾經在緬甸毒梟坤沙的蒙泰軍部隊服役,精通緬語、泰語以及些許漢語。他是2011年金三角中國船員遇襲案的主謀之一。
2013年3月1日15時許,糯康和另外三名同夥(桑康·乍薩、依萊和扎西卡)一起在雲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被執行了注射死刑。
販毒生涯[編輯]
糯康出生在緬甸的臘戌,撣族人。他曾是緬甸毒梟坤沙的手下。坤沙於1996年向緬甸政府投降以謀求特赦,糯康糾集了數百名人員,組建成自己的犯罪集團,活躍於緬甸、老撾、泰國邊境交界之處。隨後收編了坤沙的舊部,逐漸成為金三角地區最大的毒梟。糯康集團以位於撣邦、靠近泰國邊界的大其力縣為根據地,制販冰毒、海洛因,而且佔據了湄公河地區,對過往船隻的船員行搶劫、綁架、謀殺、敲詐,因此受到中國、緬甸、老撾、泰國四國的通緝。
2011年10月5日,中國船員在湄公河金三角泰國水域被襲擊殺害,震驚了中國。隨後,中國警方派人前往緬甸、老撾、泰國,聯合當地警方調查,斷定此事系糯康集團所為。中國、緬甸、老撾、泰國四國在湄公河聯合查緝,對糯康進行圍捕。2012年4月25日晚上,糯康在老撾境內被逮捕,並於5月10日移交給中國警方。
2012年9月20日上午9時30分,雲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糯康(緬甸人,死刑)、桑康·乍薩(泰國人,死刑)、依萊(無國籍,死刑)、扎西卡(寮國人,死刑)、扎波(緬甸人,死緩)、扎拖波(緬甸人,有期徒刑八年)等6名被告人分別以涉嫌故意殺人罪 、運輸毒品罪、綁架罪、劫持船隻罪公開開庭審理。11月6日,糯康在昆明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賠償各附帶民事訴訟原告共計人民幣六百萬元。12月20日,二審在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12月26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13年3月1日下午15時左右,糯康與桑康、 依萊、 扎西卡一起,在昆明被法警五花大綁,押赴刑場,執行注射死刑[2][3]。 糯康臨刑前用漢語道白:「睡不著,想我媽」[4]。
注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 「對不起受害的13名中國船員,希望從輕處理」2012-09-18 法制網
- ^ 糯康等湄公河案四名罪犯被依法執行死刑,人民網2013年3月1日
- ^ 糯康伏法全程目擊記,新華網,2013年3月1日
- ^ "希望子女不要像我一樣"——糯康執行死刑前的道白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3-05.,新華社,2013-03-01.
外部連結[編輯]
- 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湄公河血案主犯糯康執行死刑
- 專題網頁:鳳凰網/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