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越南關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美越关系
美越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美國

越南
代表機構
美國駐越南大使館越南駐美國大使館
代表
大使 馬克·納柏英語Marc Knapper大使 何金玉越南語Hà Kim Ngọc
2019年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與越南副總理范平明會晤

美越關係越南語Quan hệ Hoa Kỳ – Việt Nam,英語:United States–Vietnam relations)是指美利堅合眾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國際關係。在中斷了20年的關係之後,1995年7月11日,比爾·克林頓總統宣布美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外交關係正式正常化。之後,於1995年8月兩國將1995年1月間開設的聯絡處升格為大使館,美國隨後在胡志明市開設了總領事館,越南在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開設了領事館[1]

自兩國實現外交正常化以來,美國與越南的關係變得更加深入和多樣化。通過定期和地區安全的議題,兩國擴大了政治交往。中斷了兩年的年度雙邊人權對話於2006年恢復。雙方於2000年7月簽署了雙邊貿易協定,並於2001年12月生效。2003年,兩國簽署了禁毒協定(2006年修訂)、民航協定和紡織品協定。2007年1月,美國國會批准越南建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2015年7月,在美國的邀請下,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作為首個訪問美國的越共總書記訪問了美國,兩國關係迅速升溫。[1]

美籍越南人大概有180萬人,大多是越南戰爭後移民到美國的。這些美籍越南人的數量大概占了所有的海外越南人的一半。2012年,越南留學生形成了美國高校留學生的第八大群體,占所有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國人的2%。[2]

歷史[編輯]

美國—越南共和國關係

美國

南越
代表機構
美國駐越南共和國大使館越南共和國駐美國大使館
代表
末任大使 葛拉漢·馬丁英語Graham Martin末任大使 陳金鳳

1945年之前[編輯]

早在二戰時期,越南和美國就存在聯繫,但是和美國存在聯繫的並非法國殖民當局,而是當時的叛軍越盟首領,也就是後來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當時胡志明是親美人士,兩者的關係是透過戰略情報局,也就是CIA的前身實現的。[3]阿基米德·帕蒂(Archimedes Patti)領導的代理人小組曾在法屬印度支那合作對付日本,越盟為美國特工提供庇護。1944年在越南西北部山區建立的越南人民軍得到戰略情報局的支持,並得到包括支持越南的戰略情報局官員阿基米德·帕蒂在內的美國軍事人員的訓練。

共產黨支持的越盟與戰略情報局之間的關係,標誌着美國開始介入越南。當時,美國同情胡志明和越盟,支持他們推翻日本在印度支那的統治。後來,胡志明要求與美國建立同盟關係,得到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批准,並得到美國將軍艾森豪威爾的支持。然而,在越南發生了一系列事件,包括支持越南獨立的戰略情報局官員A·彼得·杜威被越盟殺害,以及讓哈里·S·杜魯門上台和羅斯福突然去世,兩國之間的同盟之後一直未能建立。

美國1950年2月17日與越南國建交,並與其後繼者越南共和國保持外交關係至1975年4月30日,南越被北越統一。美國是南越最為重要的邦交國,也是南越在戰爭期間最為重要的盟友。

越南戰爭[編輯]

1975年4月30日,越南戰爭結束,北越統一南越,美軍退出越南。美國隨即越南全面實施貿易禁令和武器禁運直到1995年越美建交。

和解[編輯]

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約翰·克里成功促使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於1994年2月解除對越南貿易禁運。[4]美國對越南的禁運最終於1994年2月解除。1995年兩國正式實現關係正常化,兩國開設聯絡處,及後升級為正式大使館,美國隨後開設於胡志明市美國總領事館和越南在舊金山開設領事館。[5]1997年,越南政府同意償還南越政府當時達1.4億美元的債務,以便獲准與美國進行貿易。[6]此後,兩國之間的貿易量蓬勃發展。[7]

21世紀[編輯]

一年一度的雙邊人權對話在中斷兩年後於2006年恢復。美國和越南於2000年7月簽署了雙邊貿易協定,並於2001年12月生效。2003年,兩國簽署了禁毒協定書(2006年修訂)、民航協定和紡織協定。2007年1月,國會批准越南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 2015年7月,阮富仲以越南共產黨總書記的身份對美國進行訪問,成為第一位訪問美國的越共領導人。[8]2016年5月2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全面解除對越南武器禁售。[9]

2023年9月10日,美國總統喬·拜登與越共總書記阮富仲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11]

2023年9月23日,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美國擬於2024年向越南出售大批武器,包括F-16戰鬥機,並相應提供特別軍事融資。若計劃成事,將為美越雙方的最大一筆軍售[12]

交通[編輯]

兩國關係不斷擴大的另一個跡象是2003年12月簽署的雙邊航空運輸協定。幾家美國航空公司已經與越南航空簽署了第三方代碼共享協議。胡志明市與舊金山之間的直航始於2004年12月。越南和美國還在2007年3月簽署了一項雙邊海事協議,向美國公司開放了越南的海上運輸和服務業。2011年,美國銀行同意向越南基礎設施投資15億美元。

軍事合作[編輯]

2004年7月,越南軍官觀看柯蒂斯·威爾伯號驅逐艦停靠峴港

根據外交關係委員會的說法,越南的國防政策基於「三不原則」:沒有軍事聯盟,沒有外國軍隊駐紮在越南領土上,也不會與外國勢力合作打擊另一個國家。[13]在國防、防擴散、反恐和執法等其他領域的合作也在穩步擴大。越南在2007年接待了五艘美國海軍艦艇的訪問,其中包括載有一支由醫療和工程人員組成的多國部隊的兩棲攻擊艦「貝利烏號」(USS Peleliu -5)停靠峴港。2007年6月,越南觀察員首次參加了由美國海軍組織的多國海軍海上演習合作準備和訓練(CARAT)。越南總理表示,越南參加國際維和行動的準備工作已經進入最後階段,這是越南作為聯合國安理會新成員所做貢獻的一部分。

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阮芳在回應2011年本拉登之死時說「恐怖分子必須為他們的行為承擔責任,應該受到嚴厲懲罰。」越南將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根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基本原則,打擊恐怖主義,消除恐怖主義。」[14]

外交機構[編輯]

美國駐越南大使館設在河內。美國駐越南總領事館設在胡志明市。越南駐美國總領事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2009年,美國獲准在峴港開設領事館;2010年,越南在休斯敦正式成立了總領事館。

外交代表[編輯]

美國駐越大使[編輯]

美國駐南越大使(駐西貢)
  1. 希斯英語Donald R. Heath(1950–1952年,公使
  2. 希斯(1952–1954年)
  3. 萊因哈特英語G. Frederick Reinhardt(1955–1957年)
  4. 德布羅英語Elbridge Durbrow(1957–1961年)
  5. 瑙爾汀英語Frederick Nolting(1961–1963年)
  6. 洛奇(1963–1964年)
  7. 泰勒(1964–1965年)
  8. 洛奇(1965–1967年)
  9. 邦克英語Ellsworth Bunker(1967–1973年)
  10. 馬丁英語Graham Martin(1973–1975年)
美國駐越南大使(駐河內)
  1. 彼得森英語Pete Peterson(1997–2001年)
  2. 薄瑞光(2001–2004年)
  3. 馬林越南語Michael W. Marine(2004–2007年)
  4. 米夏拉克英語Michael W. Michalak(2007–2011年)
  5. 帕爾默英語Virginia E. Palmer(2011年,臨時代辦
  6. 施大偉(2011–2014年)
  7. 歐修斯英語Ted Osius(2014–2017年)
  8. 康達(2017–2021年)

越南駐美大使[編輯]

南越駐美國大使
  1. 陳文可(1952–1954年)
  2. 陳文章(1954–1963年)
  3. 陳善謙(1964–1965年)
  4. 武文泰(1965–1966年)
  5. 裴艷(1967–1972年)
  6. 陳金鳳(1972–1975年,直到西貢淪陷
越南駐美國大使
  1. 黎文旁(1997–2001年)
  2. 阮心戰(2001–2008年)
  3. 黎公鳳越南語Lê Công Phụng(2008–2011年)
  4. 阮國強越南語Nguyễn Quốc Cường (Nam Định)(2011–2015年)
  5. 范光榮越南語Phạm Quang Vinh (đại sứ)(2015–2018年)
  6. 何金玉越南語Hà Kim Ngọc(自2018年)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Political Risk Yearbook: East Asia & the Pacifi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RS Group, 2008, page 27
  2. ^ TOP 25 PLACES OF ORIGI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3. ^ Ho Chi Minh and the OSS. [2020-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1). 
  4. ^ Castelli, Beth. 「The Lifting of the Trade Embargo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Vietnam: The Loss of a Potential Bargaining Tool or a Means of Fostering Cooperation?」 Penn State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vol. 13, 1 Jan. 1995.
  5. ^ Political Risk Yearbook: East Asia & the Pacifi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RS Group, 2008, page 27
  6. ^ Sanger, David E. Hanoi Agrees to Pay Saigon's Debts to U.S.. The New York Times. 1997-03-11 [2021-04-02].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6) (美國英語). 
  7. ^ Napier, Nancy K.; Vuong, Quan Hoang. What we see, why we worry, why we hope: Vietnam going forward. Boise, ID, USA: Boise State University CCI Press. 2013: 140. ISBN 978-0985530587. 
  8. ^ Kang, David. American Grand Strategy and East Asian Secur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133. ISBN 9781316616406. 
  9. ^ Obama lifts US embargo on lethal arms sales to Vietnam. BBC News. 2016-05-23 [2023-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7) (英國英語). 
  10. ^ House, The White. FACT SHEET: President Joseph R. Biden and General Secretary Nguyen Phu Trong Announce the U.S.-Vietnam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The White House. 2023-09-10 [202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1) (美國英語). 
  11. ^ Palma, Stefania; Foy, Henry; Politi, James; Ruehl, Mercedes. Vietnam and US upgrade relations in move to counter China. Financial Times. 2023-09-10 [202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3). 
  12. ^ Exclusive: Biden aides in talks with Vietnam for arms deal that could irk China. 路透社. 2023-09-23 [2023-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6). 
  13. ^ The Evolution of U.S.–Vietnam Ties |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19-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5). 
  14. ^ Vietnam Condemns All Forms of Terrorist Acts. Communist Party of Vietnam. 2005-12-01 [2011-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