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明抗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聯明抗清又稱明末農民軍聯明抗清,是南明時期原農民起義軍餘部同南明皇室共同抗清的事件[參1]

在農民軍里最早提出聯合明朝官軍抗清的而是在明末。農民軍的主力進入山西,進逼北京時。他們派人到北京會見崇禎帝,提出聯兵抵抗清軍的主張,但是明政府拒絕了。關於這一說法,正史如《明史》、《明鑑》等均不載[參2]。而南明政權的隆武帝最先提出聯合各地農民軍抗清的主張,這一政策對整個南明的抗清決策影響深遠[參3]

背景[編輯]

清軍入關後,清廷在全國推行一系列民族征服、民族壓迫政策[註1],階級矛盾變為民族矛盾[參4][參5]。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南明弘光政權建立初期採取聯虜平寇的策略想藉助清軍來消滅中原地區的農民軍,沒想到清軍卻以代明「復仇」為名推行滅明之策,導致弘光政權被清軍消滅。此時清國一方面打擊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餘部力量,另一方面消滅南明政權,而李自成的被殺和弘光政權的覆滅使得農民軍和南明政權走向聯合,一起來抵抗清軍[參6][參7][參8]

過程[編輯]

大順軍聯明抗清[編輯]

順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犧牲後,餘部將領李過高一功等率領大順軍聯明抗清,主要在湖南湖北廣西貴州等省活動。李過高一功繼殉難後,李來亨率部自貴州進入邊境,同先到達的郝搖旗劉體純部會師,並且聯合當地的其他反清武裝勢力,組建了夔東十三家李來亨選定湖北茅麓山作反清基地,並屯耕山田自給,隊伍很快擴大到幾十萬人,成為當時抗清的主要力量之一[參9]

大順軍堅持抗清鬥爭達二十多年。康熙四年八月,清政府派李守戎率數萬大軍進山圍剿,起義軍傷亡慘重,最終失敗[參10]

大西軍聯明抗清[編輯]

順治四年(1647年),張獻忠去世後,部下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率領大西政權餘部由四川貴州轉戰入雲南,以昆明為中心建立農民政權,聯合南明永曆帝抗擊清軍[參11]。後迎永曆帝入滇,昆明一度稱滇都,繼續抗清,前後堅持了16年[參12]

但是由於孫可望引起的內訌[參13],再加上農民軍沒有聯合東南沿海抗清的鄭成功,導致局面日益惡化,最後永曆帝被擒,李定國吐血而死,大西軍聯明抗清失敗了。

結果[編輯]

但是後期因為南明政權內部不和逐步被清軍分化瓦解,農民軍和南明諸政權紛紛被清軍消滅。

影響[編輯]

農民起義軍聯合南明政權後,奔赴抗清鬥爭的第一線,轉戰南北,收復失地,縱橫數省,曾一度有望中興明朝[參10]

評價[編輯]

有人認為農民軍餘部同南明朝廷的關係稱作「聯合」值得商榷。事實上,原農民軍餘部同南明朝廷的關係依然是傳統皇權下的君臣關係,並不存在「聯合」的關係[參1]

注釋[編輯]

    註:

  1. ^ 民族壓迫政策詳見條目清初六大弊政

參考資料[編輯]

    參:

  1. ^ 1.0 1.1 曾磊. 《“联明抗清”说质疑》.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第4期. 
  2. ^ 劉蕙孫. 《明末农民起义军联明抗清的史实》. 《歷史教學問題》. 06期. 
  3. ^ 張嶔. 明末乱局之中谁最早提出联合农民军抗击清军?. 鳳凰網. 2012-01-15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中文). 
  4. ^ 顧城,《南明史·第三章·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第一節·基本國策——「借虜平寇」》:「對於清初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史學界有不同意見。有的人認為從清兵入關占領北京起,民族矛盾就成了主要矛盾;也有人認為由明至清階級矛盾一直處於主要地位。這些看法很值得商榷。因為如果認為階級矛盾始終是主要矛盾,那就不能正確解釋二十年左右仁人志士的抗清運動,更不能公正評價大順、大西農民軍聯明抗清的正義性。而認為清軍入關就標誌着民族矛盾已經成為主要矛盾,顯然不符合事實。甲申五月,無論是滿洲貴族建立的清廷,還是在南京繼統的弘光朝廷,都把大順農民軍視為死敵。直到清兵南下,弘光朝廷覆亡,清廷推行一系列民族征服、民族壓迫政策,民族矛盾才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
  5. ^ 1980年8月出版《清史論叢》第二輯載拙文《論清初社會矛盾》。
  6. ^ 《清史论丛》第二辑载拙文. 《論清初社會矛盾》. 1980年8月. 
  7. ^ 顧城. 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 南明史. 國學網.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中文). 
  8. ^ 《南明史·第四章 大顺政权的覆亡》. 國學導航. [2014-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4). 
  9. ^ 湖北兴山县发现李来亨抗清遗址的城墙. 中國新聞網. 2009-03-06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7) (中文). 
  10. ^ 10.0 10.1 陕西发现南明永历兴朝钱 为明末农民军遗留. 騰訊網.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11. ^ 徐鼒:《小腆紀年附考·卷17》:「歃血,誓扶明室無二心」。
  12. ^ 西军联明抗清. 滇台連線. 2009-04-09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13. ^ 劉彬:《晉王李定國列傳》:「今雖大局稍有轉機,而敵勢力張,成敗尚未遂睹。正吾儕同心協力,共策興復之秋。不宜妄聽讒言,自相殘殺,以敗壞國家,願明公深長思之。」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