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空纜車 是臺灣 臺北市 文山區 於2007年7月4日啟用的纜車系統 。路線由臺北市立動物園 西南側起,至貓空 地區,全長4.03公里,共設有4站提供上下車服務[1] 。貓空纜車為台北市首座觀光休憩纜車,同時亦是臺灣最長、首座具有大眾運輸 性質的纜車。
2008年9月,薔蜜颱風 侵台,造成第16號塔柱地基嚴重流失,經技師公會鑑定後有安全顧慮而停駛,直至2010年3月才恢復正常營運。在停駛期間,新增設貓空纜車服務中心,另設置貓纜動物園站前大型動物造型音樂鐘、車站附近的景觀水舞噴泉等[2] [3] 。
2004年4月9日,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提出報告,將貓空纜車定位為發展地區休閒遊憩活動為主的運輸工具,將設置動物園 、指南宮 與三玄宮等3個車站,預計2006年開始營運[4] 。
2005年11月10日,貓空纜車開工興建[5] 。
2006年中,時任臺北市長 馬英九 曾數度要求貓空纜車於年底其卸任前通車營運。[6] [7]
2007年7月4日,貓空纜車正式通車營運。但啟用當日曾多次停機,造成受邀乘車貴賓因停機被困在悶熱車廂中長達十餘分鐘[8] ,並於翌日下午受落雷影響而因安全因素一度停駛了一個多小時[9] 。
2007年7月21日下午,貓空纜車因皮帶驅動輪故障,發生嚴重的停擺事故,合計322名乘客被困在半空中車廂內長達2小時[10] 。
2007年7月22日,消基會 建議全面暫停營運,並進行安全總體檢[11] 。
2007年7月24日,學者建議貓纜可配合台北市立動物園休園時間,於每週一暫停營運,以便檢測設備[12] 。
2007年7月30日起,由於營運初期發生多次機械故障事件,貓空纜車每週一停止營運,以進行例行性維修。
2007年10月22日至10月29日停止營運,進行纜繩維修作業[13] ,並已經於10月30日恢復營運[14] ,此次主要是將纜線裁減約5.5公尺,以維持纜線繩索的張力。
2008年2月4日至2月6日進行檢修保養。春節期間,從七日大年初一起到十七日連續營運11天[15] 。
2008年7月1日,搭乘貓空纜車累計500萬人次[16] 。
2008年7月14日至7月21日暫停營運,7月22日恢復開放營運。
2008年9月28日至9月29日,薔蜜颱風侵襲台灣[17] [18] 。造成「政大御花園」社區上方嚴重坍塌,山區另一側新光路二段74巷附近也有大片崩塌,且兩處塌陷處分別距離上方貓纜16號及15號塔柱只有十餘公尺[19] 。
2008年10月1日宣佈下午三點起,貓纜停駛一個月,待安全沒問題才復駛[20] 。
2008年10月17日,四大技師公會的評估指出,貓纜於半年內無法營運[21] 。
2008年11月4日,台北市政府決定進行為期3個月的改善工程,復建工程經費約需新台幣1億3千萬元。
2008年11月9日,第16號塔柱基座掏空持續擴大,居民要求儘速遷移塔柱[22] 。
2008年12月4日,第20號塔柱基座被發現也有掏空情況[23] 。
2008年12月12日,四大技師公會的鑑定報告建議,優先遷移貓纜16號塔柱,同時,所有塔柱需通盤安檢[24] 。
2009年1月23日,臺北市長郝龍斌召開記者會,公布市政府政風處貓纜調查報告,確認過去的規劃、施工及驗收過程中實有疏失;11人移送監察院,16號塔柱確定要遷移,最快年底完工。[25] [26] [27]
2009年4月8日,貓空纜車預計明年春節完工行駛。
2009年4月21日,貓纜第16塔柱地基掏空,被懷疑偷工減料[28] 。
2010年3月4日,臺北市政府 辦理復駛履勘檢查作業,經過11位學者專家一整天的檢查,檢查結果為:營運前改善事項計3項,一般改善事項計6項,建議參考事項計14 項。經過工程單位及營運單位進行改善,於完成復駛營運前改善事項,並經委員確認後,即可通車營運[29] 。
2010年3月18日,臺北市長 郝龍斌 宣布貓空纜車於3月30日正式復駛,而自3月23日至3月28日起連續六天,每天開放一萬人次免費搭乘[30] 。
2010年3月21日,捷運公司公佈復駛細則[31] 。
2010年3月23日,開始免費試乘營運,一天一萬人次。第一天民眾的反應超乎預期,人潮一大早就擠爆了纜車動物園站[32] 。
2010年3月27日,免費試乘營運遇到週末假日,排隊人龍一早就塞滿了纜車動物園站。一天一萬人次不足以運輸今日運量,等不到的民眾破口大罵。
2010年3月28日,免費撘乘活動到今天結束,連續6天的運輸成果是超過10萬2000人次親臨體驗[33] 。
2010年3月30日,貓空纜車恢復正常營運,第1台透明車廂首度亮相[34] 。
2010年4月5日,貓纜恢復正常營運後,臺北市長郝龍斌前往搭乘體驗[35] 。
2010年4月7日,貓空纜車T15塔柱傾斜盤監測儀器發出警訊,但經技師及安裝監測設備專業廠商研判分析並確認,該警訊為誤警訊,T15塔柱並未出現異常情形[36] 。
2010年4月9日,貓空纜車復駛一週,累計運量超過10萬人次[37] 。
2010年4月9日,貓空纜車系統於晚間20時9分,發生纜索偵測警訊停機4分5秒,所幸所有旅客安全無虞並未受困,於晚間20時50分恢復正常營運[38] 。
2010年4月29日,貓空纜車復駛日至本日,累計運量27萬人次[39] 。
2010年6月23日,馬英九總統 首度搭乘復駛後的貓纜,並表示『升級版』的貓纜他很滿意。郝龍斌表示貓纜被污名化很嚴重!並力推貓纜暑期優惠方案,北市小學生持數位學生證免費,高中(含)以下皆有優惠[40] 。
2010年11月2日,增加改裝20輛「貓纜之眼」水晶車廂上線服務民眾,每輛限載5人,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台水晶車廂,營運初期以原票價嘉惠民眾[41] 。
2010年11月5日,由於民眾反應熱烈,再增加10輛「貓纜之眼」水晶車廂上線服務民眾,共計有30輛貓纜之眼上線,平均每2~4分鐘就有一台水晶車廂[42] 。
2010年12月13日到12月20日,因應年底跨年、學生寒假及春節等假期,進行為期8天的年度保養檢修作業,期間停止營運,12月21日恢復營運。
2011年3月25日,因為CPU電路板異常,下午1時54分到下午3時25分暫時停止營運91分鐘,12時10分出現系統設備異常警訊,直到下午3 時19分恢復正常營運。此次故障造成125名旅客被困半空中長達40分鐘。300多名遊客無法登車。
2011年6月20日到6月27日,因應暑假,進行為期8天的年度保養檢修作業,停止營運,6月28日恢復營運。
2011年8月20日,搭乘貓空纜車累計1000萬人次。捷運公司為此於8月23日至26日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43]
2011年12月5日到12月15日,因應年底跨年、學生寒假及春節等假期,進行為期11天的年度保養檢修作業,停止營運,12月16日恢復營運。
2012年2月15日,因供電設備異常,造成纜車停駛,捷運公司啟動備用電力,疏散站內旅客。眾多乘客受影響被困半空。
2012年5月2日到6月1日,因應暑假,進行為期31天的年度保養檢修作業,停止營運,6月2日恢復營運。
2012年12月3日到12月17日,因應年底跨年、學生寒假及春節等假期,進行為期15天的年度保養檢修作業,停止營運,12月18日恢復營運。
2013年5月2日到6月1日,因應暑假,進行為期31天的年度保養檢修作業,停止營運,6月2日恢復營運。
2013年12月2日到12月5日,因應年底跨年、學生寒假及春節等假期,進行為期4天的年度保養檢修作業,停止營運,12月6日恢復營運。
2014年1月6日,配合貓熊 圓仔 正式公開亮相,當天台北市立動物園與貓空纜車皆正常營運。
2014年5月5日到5月19日,因應暑假,進行為期15天的年度保養檢修作業,停止營運,5月20日恢復營運。
2015年5月4日到5月22日,進行為期19天的年度保養檢修作業,停止營運,5月23日恢復營運。
2015年10月26日,「動物園內站」中文站名改為「動物園南站」,英文本維持「Taipei Zoo South Station」不變。
2016年2月1日,票價上漲:搭乘1站70元、2站100元、3站120元;至於年滿65歲以上年長者、6歲以上未滿12歲兒童、身心障礙者、台北市民等,享不限站數、每次50元票價優惠;取代原本的1至3站為30元、40元與50元。[44]
2016年5月9日至5月31日,進行年度保養檢修作業,停止營運。
纜車系統 [ 編輯 ]
貓空纜車採用法國POMA公司 生產的單線自動循環式纜車系統,總造價10.8億新台幣,具有高運輸能量、較低單位運輸成本之特性。纜車普通車箱116部、水晶車廂31部,共有147部(含3部備用),轉角二站以及貓空站 各有70台的儲車空間。每車至多可載8個人,水晶車廂因玻璃底部強化因素,重達200多公斤,基於安全考量,至多僅可載5人。估計每小時單向最高運量可達2400人,最高運行速度為每秒6公尺,單程行車時間約17分鐘,而由於沿線鄰居對噪音的反感,現階段運行時速每秒5公尺。全線呈現 L 型,設有25個墩座共34支單柱鋼管支柱。供電方式採用雙迴路設計,當其中一條迴路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切換至另一條迴路供電,以維持纜車正常運作。
其他採用POMA公司纜車系統之纜車尚有遠雄海洋公園 纜車及中國大陸 張家界 武陵源 天子山纜車。
目前貓空纜車通車路段為動物園站至貓空站共六站,依序為動物園站、轉角一站[45] 、動物園南站、轉角二站[45] 、指南宮站及貓空站,全程長度約4公里。轉角站為引導鋼纜進行轉彎[46] 及動力操控之用,不提供乘客上下,為全球纜車路線少見的設計,也成為貓空纜車的特色之一。
未來規劃 [ 編輯 ]
在遠期計畫中,動物園端將向北延伸,跨越景美溪並於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設立一座車站;貓空端將向西延伸至樟山寺及恆光橋,並各設立一座車站。[47]
興建事紀與風波 [ 編輯 ]
2008年7月4日通車一年運量突破500萬人次。
自2007年7月30日起,貓空纜車每週一停止營運,以進行例行性維修。
2007年10月22日-2007年10月29日停止營運,進行纜繩維修作業,並已經於2007年10月30日恢復營運,此次主要是將纜線裁減約5.5公尺,以維持纜線繩索的張力。
2008年2月4日~2月6日進行檢修保養。春節期間,從2月7日大年初一起到17日連續營運11天。
2008年7月14日至7月21日暫停服務進行年檢大修,7月22日恢復開放營運。
2008年11月4日薔蜜颱風來襲造成貓空纜車塔柱基座掏空及崩坍,貓纜第16號塔柱基樁土石淘空,台北市政府決定進行為期3個月的改善工程,復建工程經費約需新台幣1億3千萬元。
2007年7月4日至2008年10月1日暫停營運期間,總共吸引617萬餘人次搭乘。
2010年3月30日恢復正常營運,並將經改裝後,限乘5人的「透明車廂」放上線。
貓空纜車通車後,文山區公所將文山區徽修改,放入纜車圖案,纜車塔柱基座掏空事件後區徽再度修改,取消纜車圖案。
2010年5月起,限乘5人的「透明車廂」改稱為「水晶車廂」,欲搭乘者,得先至服務台抽取號碼牌。
2011年8月20日,搭乘貓空纜車累計1000萬人次。捷運公司為此於8月23日至26日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
相關條目 [ 編輯 ]
以下營運單位皆是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圖片集 [ 編輯 ]
參考資料 [ 編輯 ]
外部連結 [ 編輯 ]
圖例 :「灰色 」為有計劃並興建中或待啟用的車站(暫定名稱),「斜體 」為規劃中或研究階段的車站(暫定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