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蘇市
蒙古語ᠤᠰᠤ
ᠬᠣᠲᠠ
西里爾字母ус хот
哈薩克語شيحۋ قالاسى
維吾爾語شىخۇ شەھىرى
縣級市
坐標:44°25′36″N 84°40′37″E / 44.42657°N 84.67708°E / 44.42657; 84.67708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
政府駐地烏魯木齊北路
下級行政區
18
面積
 • 總計14,394.12 平方公里(5,557.60 平方英里)
人口(2020)
 • 總計26.29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新疆時間UTC+6
郵政編碼833000
電話區號992
車輛號牌新G
行政區劃代碼654202
網站烏蘇市政府網

烏蘇市蒙古語ᠤᠰᠤ
ᠬᠣᠲᠠ
西里爾字母ус хот哈薩克語شيحۋ قالاسى / Şıhw qalasy,維吾爾語شىخۇ شەھىر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下轄的縣級市,位於新疆西北部,烏魯木齊奎屯以西,克拉瑪依以南。烏蘇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水」。

歷史[編輯]

漢代烏孫屬地、車師之西境。唐代於烏蘇置黑水守捉,顯慶二年(657年)後隸屬昆陵都護府。後屬西遼。元屬別失八里行尚書省。後屬瓦剌。清初為準噶爾牧地。

十六世紀初為準噶爾牧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併入大清帝國版圖,稱庫爾喀喇烏蘇。置庫爾喀喇烏蘇領隊大臣統轄。1761年設庫爾喀喇烏蘇辦事大臣。1772年修築慶綏城,仍名庫爾喀喇烏蘇,設領隊大臣,並設縣丞。1784年築新城於東北,而城仍舊稱。1886年(光緒十二年)置庫爾喀喇烏蘇直隸廳,隸屬於鎮迪道

  • 1913年(民國二年)改為烏蘇縣,屬鎮迪道。
  • 1917年(民國六年)3月,劃屬塔城道。
  • 1958年7月,奎屯從烏蘇縣析出,劃歸克拉瑪依市管轄。
  • 1968年,劃屬塔城地區。
  • 1996年7月10日,撤銷烏蘇縣,設立烏蘇市。

人口[編輯]

2020年末,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為262906人。[1]

地理[編輯]

烏蘇地處準噶爾盆地西南部,跨準噶爾盆地和北天山山地兩大地貌單元,由北而南隨海拔程度的升高,氣候地貌的地帶性差異很大,垂直分帶明顯,地貌類型多樣。北部的準噶爾盆地主要由沖積平坦平原構成,其中相當部分為半沙漠;中部為盆地到山地的過渡帶,由沖積洪積傾斜平原和乾燥剝蝕低山構成;南部為北天山山地,由乾燥剝蝕中山、侵蝕剝蝕中山和冰緣、冰川作用高山構成。境內天山山地為北天山中段北坡的一部分,包括依連哈比爾尕山西段北坡和婆羅科努山東段北坡。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濕潤氣流通過阿拉山口和額敏河谷進入新疆往南運動時,受到天山的阻擋,在高山低溫的作用下轉化為大氣降水。依連哈比爾尕山和婆羅科努山在烏蘇境內的北坡冰川有1016.45平方公里,其中299.7平方公里融水補給安集海河流出,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3條大河為12.472億立方米。

烏蘇地處北溫帶乾旱地區,屬典型大陸性氣候。其特徵為: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年內溫差變幅大,光照充足;降雨稀少,蒸發強烈,相對濕度小。夏季有乾熱風,冬季常有寒流入侵。由於南北地形高差超過4000米,因而境內氣候又形成明顯垂直分佈的不同小氣候區。氣候從南到北大致分為山地氣候、山麓氣候、平原氣候和荒漠氣候4個氣候區。全年可能日照時數4444小時,實際日照時數2600~2800小時。極端最低氣溫為-37.5℃,極端最高氣溫為42.2℃,氣溫年較差為42.8℃。降水主要受大西洋和北冰洋冷濕氣流的控制。當冷濕氣流從西部或西北部翻越準噶爾西部界山以後,在精河一帶和克拉瑪依一線形成荒漠性較強的少雨區,平原地區春、夏多風,夏季高溫乾旱,裸地平均年蒸發量超過2000毫米。

行政區劃[編輯]

烏蘇市下轄5個街道辦事處、10個、5個、2個民族鄉[2]

南苑街道、​虹橋街道、​新市區街道、​西城街道、​奎河街道、​白楊溝鎮、​哈圖布呼鎮、​皇宮鎮、​車排子鎮、​甘河子鎮、​百泉鎮、​四棵樹鎮、​古爾圖鎮、​西湖鎮、​西大溝鎮、​八十四戶鄉、​夾河子鄉、​九間樓鄉、​石橋鄉、​頭台鄉、​吉爾格勒特郭愣蒙古族鄉、​塔布勒合特蒙古族鄉、​甘家湖牧場、​巴音溝牧場、​賽力克提牧場和烏蘇監獄。

交通[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