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聯盟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結成聯盟的地域示意圖,上圖是1887年,下圖是現今

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在19至20世紀多次提議合併,結盟方案包括聯邦制共主邦聯邦聯制。提議在兩國都有群眾基礎,保加利亞特別積極,歷史上還有多次落實機遇。合併提議大多是保加利亞人提出,但羅馬尼亞人佔據主導。這些提議最後功敗垂成,主要原因包括兩國文化和政治分歧,以及奧匈帝國大國、特別是俄羅斯帝國的反對。

聯盟構想已有歷史先例:兩國人民都曾由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統治,國土包括今羅馬尼亞部分地區;保加利亞人與弗拉赫人還曾合作建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鄂圖曼帝國打敗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後征服並統治兩國人民幾個世紀。巴爾幹半島在18世紀後半葉湧現地區聯邦化的構想而且頗具民意基礎,旨在解決各國間的衝突,對抗附近帝國。這些理念在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前身摩爾達維亞瓦拉幾亞流傳,贏得格奧爾基·薩瓦·拉科夫斯基等人支持。保加利亞親王國成立後實現自治,羅馬尼亞也在1878年全面獨立,兩國關係加強,保加利亞王位繼承人選不乏羅馬尼亞人,如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一世與瓦拉幾亞親王之子、貴族格奧爾基·比貝斯庫。不過,1879年當選的是德意志人巴滕貝格的亞歷山大

俄羅斯企圖在保加利亞發揮影響。經過長期政治動盪,與羅馬尼亞關係友好的亞歷山大一世1886年被迫退位。反俄領導人斯特凡·斯塔姆博洛夫當上攝政王。斯塔姆博洛夫試圖與羅馬尼亞建立共主邦聯並啟動談判,計劃由卡羅爾一世擔任國家元首,兩國可以組建聯合政府,也可各組政府自治。卡羅爾一世對統治保加利亞很感興趣,但俄羅斯極力反對,威脅與羅馬尼亞斷絕外交關係並發動侵略,卡羅爾一世被迫放棄。1887年6月,薩克森-科堡-哥達的斐迪南當選保加利亞親王。數十年後,兩國在共產黨統治時期再度考慮結成聯盟,特別是在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統治保加利亞時期,但蘇聯強烈反對,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太林認為如此提議簡直不可思議。

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始終未能結成聯盟,眾多大國反對、兩國民族目標的分歧、人民缺乏實際興趣甚至相互對立都是重要原因。巴爾幹半島聯邦化的構想一度贏得大力支持,但20世紀開始歐洲衝突層出不窮,直到南斯拉夫粗暴解體,聯邦化理念隨之瓦解冰消。歐洲聯盟成立後,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都在2007年加入,一定程度上實現昔日夢想。

背景[編輯]

14世紀初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地圖,該國領土與歷史上的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大部分國土重疊

保加利亞人羅馬尼亞人歷史上多次由共同政府統治[1][2][3]東歐大草原突厥語民族保加爾人公元680年跨過多瑙河,隨後在此建國並定都普利斯卡。他們與一個世紀前來到巴爾幹半島斯拉夫文化同化,是現代保加利亞人的祖先。保加利亞第一帝國領土向北擴張到多瑙河與蒂薩河,公元九世紀還曾統治今羅馬尼亞大部分領土,保加利亞人極力向現代羅馬尼亞人的先輩推動斯拉夫和基督教影響與文化元素。[1]1018年,拜占庭帝國推翻保加利亞第一帝國併吞並國土[4]

拜占庭帝國1185年爆發旨在復辟保加利亞帝國的阿森與彼得起義Uprising of Asen and Peter),最後建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眾多弗拉赫人(即羅馬尼亞人)投身起義,特別是在起義初期,對新帝國成立作用舉足輕重。同期文獻稱新帝國前三位領導人伊凡·阿森一世卡洛揚彼得二世Peter II)三兄弟是弗拉赫人。[5]保加利亞正教會宗主教保加利亞的巴西爾一世Basil I of Bulgaria)授予卡洛揚的頭銜是「皇帝卡洛揚、全體保加利亞人與弗拉赫人之主」(imperator Caloihannes dominus omnium Bulgarorum atque Blachorum[6]。教皇諾森二世授予的頭銜是「保加利亞人與弗拉赫人之王」(Rex Bulgarorum et Blachorum[7]。此外,起義爆發的默西亞弗拉赫人眾多[2]。白駒過隙,弗拉赫人就像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保加爾人一樣淡出新帝國視野[8],但他們留下的許多地名至今仍在保加利亞沿用[9]

對於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聯盟的支持者來說,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是兩國共同朝代,如今歷史學家主要爭論該國的歷史遺產到底是哪個國家[10]鄂圖曼帝國的土耳其人14世紀末打敗保加利亞第二帝國[11],還在15世紀把勢力擴張到羅馬尼亞親王國瓦拉幾亞[12],16世紀又擴張到摩爾達維亞[13]。不過,這些親王國始終沒有像保加利亞那樣直接劃為省份,而是鄂圖曼帝國的附屬國[3]

18世紀下末葉,巴爾幹半島聯邦化的呼聲出現並聚集相當人氣,這些呼聲因政治考量宣傳,特別是經歷戰爭或革命之後[14]。18世紀90年代,來自希臘的阿羅蒙人里格斯·費萊奧斯Rigas Feraios)提出建立希臘統治的巴爾幹半島統一國家取代鄂圖曼帝國[15]。半島居民認為統一才能對抗大國帝國主義政策,特別是哈布斯堡君主國與鄂圖曼帝國的政策,確保地域發展更獨立和穩定,同時解決各國間的衝突。具體方案既有統一巴爾幹半島(巴爾幹聯邦),又有進一步聯合鄰國的多瑙河聯邦,還有半島地區基督教或南部斯拉夫民族聯盟。倡導構想的主力包括知識分子、革命家和左右兩翼的政治家,[16]如羅馬尼亞外交官兼政治家迪米特里·布勒蒂亞努、羅馬尼亞律師兼政治家奧雷爾·波波維奇[17],保加利亞作家柳本·卡拉維洛夫Lyuben Karavelov[18]。擬議的聯盟方案包括聯邦制、邦聯制、聯邦君主制聯盟、共主邦聯聯邦共和國。其中共主邦聯主要是當時君主制國家眾多的時代產物[19]

保加利亞人與羅馬尼亞人對國家統一的理念已不陌生,保加利亞親王國在1878年戰爭後成立,是鄂圖曼帝國的附屬國。1885年該國與鄂圖曼帝國自治省東魯米利亞聯合,維持共主聯邦直到1908年保加利亞宣告從鄂圖曼帝國全面獨立。羅馬尼亞人把1600年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與外西凡尼亞公國勇敢的米哈伊推動下的短暫聯盟視為羅馬尼亞史上第一個民族聯盟。羅馬尼亞本身就是共主邦聯的產物,是1859至1862年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在亞歷山德魯·約安·庫扎親王帶領下統一而成。[20]該國原名「摩爾達維亞與瓦拉幾亞聯合公國」[7][21],1866年更名「羅馬尼亞」[22]

歷史[編輯]

初步提議[編輯]

羅馬尼亞人與保加利亞人早在19世紀就形成聯邦化構想。羅馬尼亞人希望擺脫哈布斯堡君主國(包括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23]、鄂圖曼帝國[24],實現民族獨立、自由和統一[15],希望借聯邦化實現目標。尼古拉·伯爾切斯庫Nicolae Bălcescu)、迪米特里·布勒蒂亞努、米哈伊·愛明內斯庫、奧雷爾·波波維奇等支持者或主張羅馬尼亞融入巴爾幹半島國家,或建議與奧地利、奧匈帝國聯邦化,進而把權力傳承到外西凡尼亞的羅馬尼亞人手中。尋求解放保加利亞的人士希望與幾乎所有鄰近民族統一或結盟來實現類似目標,如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希臘人甚至土耳其人[17]

保加利亞革命家格奧爾基·薩瓦·拉科夫斯基Georgi Sava Rakovski)主張巴爾幹半島團結一致從鄂圖曼帝國解放,他對希臘和塞爾維亞統治精英階層的民族主義者抱持不合作立場深感失望,1863年前往布加勒斯特。為擺脫希臘人的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控制[7]羅馬尼亞正教會宣佈自主並建立主教公會[25],羅馬尼亞人還建立羅馬尼亞聯合公國力圖從鄂圖曼帝國獨立。拉科夫斯基對此深受觸動,認為保加利亞人的解放可以從羅馬尼亞實現。[7]拉科夫斯基1864年在雙語報紙《未來報》(BadushtnostViitorulŭ)發文談論保加利亞人與羅馬尼亞人的關係,強調雙方一直充滿「兄弟般的情誼和團結」,應當合作。他呼籲保加利亞人和羅馬尼亞人「在平等的基礎上」修好,稱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是雙方共同生活的「強大國家」。拉科夫斯基很可能想要重建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未來報》還確立自身目標是捍衛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人的權利,反抗鄂圖曼帝國與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17]

拉科夫斯基的切實計劃已不可考,他支持的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人統一模式可能是「保加利亞人-瓦拉赫人政合國」[7]。這種結盟政體對外合為一體,對內各自獨立,最著名的實例是奧匈帝國[14]。拉科夫斯基與羅馬尼亞親王亞歷山德魯·約安·庫扎關係很好,但保守派和激進自由派組成聯盟並在1866年2月把親王趕下台。政變有違鄂圖曼帝國承認羅馬尼亞成立的條件,聯盟擔心會遭支持親王的鄂圖曼帝國軍方報復,需要尋找盟友。得知拉科夫斯基與親王交好後,他們與拉科夫斯基的昔日戰友伊萬·卡薩博夫(Ivan Kasabov)聯手。卡薩博夫提議羅馬尼亞支持鄂圖曼帝國的保加利亞人叛亂,轉移當局對布加勒斯特政變的注意。根據為此擬定的《羅馬尼亞人與保加利亞人神聖聯盟法》,布加勒斯特的保加利亞革命團體負責組織叛亂,同時引領塞爾維亞公國與鄂圖曼帝國的保加利亞革命團體並提供經費,直到這些團體自給自足。打敗鄂圖曼帝國後,各獨立公國結為邦聯,所在地就是當今保加利亞及附近領土。但這份文檔始終無人簽署,計劃未能落實,1866年5月德意志霍亨索倫王朝卡羅爾一世當上羅馬尼亞親王,羅馬尼亞自由派退出聯盟。[26]

保加利亞作家柳本·卡拉維洛夫同樣提出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結盟計劃,希望把南部斯拉夫民族、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和希臘聯合。他在《獨立報》(Nezavisimost)提出的「東方聯邦」包含三大核心:塞爾維亞(包含波斯尼亞黑山)、保加利亞(默西亞、色雷斯馬其頓)、羅馬尼亞。聯邦還包含阿爾巴尼亞族實體,君士坦丁堡設為獨立市,希臘如果願意放棄光復拜占庭帝國土地也能加入。卡拉維洛夫還制定分割鄂圖曼帝國與奧匈帝國領土的計劃,東方聯邦將仿照美國和瑞士成立。同樣提出結盟計劃的還有保加利亞革命家瓦西爾·列夫斯基,他設想的「巴爾幹民主共和國」由保加利亞人、黑山人、羅馬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組成,民族間完全平等。[18]保加利亞新聞工作者兼詩人赫里斯托·波特夫支持南部斯拉夫民族或巴爾幹聯盟,反對與當時的土耳其人國家聯合。波特夫認為羅馬尼亞政府「對斯拉夫人沒什麼好感」,還稱羅馬尼亞是「法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政策產物,處心積置要對東方的泛斯拉夫主義設置障礙」。[27]

保加利亞人的統一計劃旨在解決民族教會和立國問題,俄羅斯帝國、西方列強,米切爾·恰扎科夫斯基Michał Czajkowski)之類波蘭民族主義者移民的反俄運動等因素令他們深受鼓舞[28]。19世紀60至70年代,在反抗鄂圖曼帝國問題上立場一致的保加利亞人與羅馬尼亞人多次考慮統一,但他們的整體意向和目標仍具分歧。保加利亞人想要建國,羅馬尼亞人已有國家;保加利亞人屬斯拉夫族群,羅馬尼亞人屬羅曼語族;保加利亞人有意在巴爾幹半島站穩腳跟,羅馬尼亞人對中歐感興趣。[27]此外,巴爾幹半島國家的領土野心相互衝突導致合作受阻,對保加利亞人及其民族運動影響很大,與其他民族相比發展時間太晚。1866至1868年為對抗鄂圖曼帝國簽署的眾多塞爾維亞協議和條約(史稱「第一次巴爾幹聯盟」)提出,羅馬尼亞接收魯塞瓦爾納一線的保加利亞東部領土,剩下的歸塞爾維亞。[28]羅馬尼亞政府拒絕上述提議,保加利亞事後對此銘感五內[29]

物色保加利亞親王[編輯]

1878至1879年保加利亞王位人選、羅馬尼亞親王卡羅爾一世

保加利亞親王國在1877至1878年的俄土戰爭後成立,仍由鄂圖曼帝國控制。原本與羅馬尼亞結為聯邦的構想至此由共主邦聯取代,保加利亞需物色親王人選,部分人士認為羅馬尼亞的卡羅爾一世最合適。羅馬尼亞戰爭期間與俄羅斯並肩作戰,該國戰後經《柏林條約》全面獨立,卡羅爾一世身為羅馬尼亞軍隊總司令名望極高。[20]

羅馬尼亞文獻表明,俄羅斯駐鄂圖曼帝國大使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在戰爭結束之際「向卡羅爾一世親王耳語,勸他掌握解放的保加利亞土地」,但羅馬尼亞與俄羅斯對南比薩拉比亞的分歧導致上述提議始終沒有落實。伊格那提耶夫發佈的文獻聲稱,是卡羅爾一世想當保加利亞親王,想法獲首相揚·康斯坦丁·布勒蒂亞努支持。伊格那提耶夫還稱,羅馬尼亞打算與保加利亞組建共主邦聯,利用保加利亞獲利。[30]

卡羅爾一世在首任保加利亞親王選舉開始前是預定提名人選,支持者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雙重主權國家。保加利亞歷史學家西美昂·拉德夫Simeon Radev)指出,英國支持如此構想是為削弱俄羅斯對當地的影響。保加利亞政治家馬爾科·巴拉巴諾夫Marko Balabanov)宣稱,1879年4月英格蘭人威廉·帕爾格雷夫William Palgrave)曾向他和其他保加利亞人鼓吹與羅馬尼亞聯盟是多麼重要、又有哪些好處,巴拉巴諾夫當時回答,此事必須要有俄羅斯首肯。[31]奧匈帝國與俄羅斯反對估計是不希望巴爾幹地區出現新競爭對手[32]。此外,保加利亞傳媒認為羅馬尼亞人不大可能出力捍衛保加利亞的利益和民族統一[31]

除卡羅爾一世外,羅馬尼亞人還提出其他保加利亞王位人選。瓦拉幾亞親王格奧爾基·比貝斯庫Gheorghe Bibescu,1843至1848年在位)之子(同名)已入籍法國,是法國政治家萊昂·甘必大和部分奧地利人士支持的候選人。比貝斯庫派使節到保加利亞自薦,大特爾諾沃《保加利亞人報》(Balgarskiy lev)出版商斯韋托斯拉夫·米拉羅夫Svetoslav Milarov)、羅馬尼亞久爾久的《巴爾加林報》(Balgarin)作家赫里斯托·巴赫瓦諾夫(Hristo Bachvarov)和迪米塔爾·克拉斯捷夫·波波夫Dimitar Krastev Popov)都是他的支持者。兩份報紙均主張比貝斯庫當選保加利亞親王。《巴爾加林報》編輯為此在奧匈帝國維也納出版小冊子鼓吹比貝斯庫的品格,宣稱他會效仿父輩在瓦拉幾亞的壯舉:清除「土耳其人政府與法那爾人凱馬坎Kaymakam)的惡劣影響」。親比貝斯庫政治宣傳聲稱他是保加利亞第二帝國首都大特爾諾沃的波雅爾後代。[33]

《馬里查報》(Maritsa)和佩特科·卡拉維洛夫等保加利亞政治家反對比貝斯庫,卡拉維洛夫認為「比貝斯庫親王不是保加利亞親王」,尊貴程度連「給未來保加利亞親王養馬的資格都沒有」。卡羅爾一世與比貝斯庫均遭遇一定程度反對[32],兩人都不是保加利亞王位選舉大會的考慮人選[33]。1879年4月17日,德意志親王巴滕貝格的亞歷山大當選並獲大國和奧斯曼蘇丹認可,史稱「亞歷山大一世」[31]。此後又有提議通過卡羅爾一世收養亞歷山大來團結兩國,但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反對[34]

1886至1887年保加利亞危機[編輯]

受反對俄羅斯的共同立場等因素影響,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期間關係友好。布勒蒂亞努曾於1886年5月面見1881年開始擔任羅馬尼亞國王的卡羅爾一世與亞歷山大一世,[35]布勒蒂亞努稱亞歷山大一世當時提議組建巴爾幹邦聯,卡羅爾一世任國家元首和軍隊總司令。1885年保加利亞與東魯米利亞統一後,該國對俄羅斯與其他大國的觀感惡化,[34]再加上馬其頓地區從鄂圖曼帝國統治下「解放」,共同促使亞歷山大一世提出上述建議[29]。根據設想,巴爾幹邦聯對內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政府自治,一旦發生戰爭就在軍事上保持統一領導[36]。布勒蒂亞努將提議告知保加利亞外交官格里戈爾·納霍維奇Grigor Nachovich)。保加利亞後來否認上述主張,但兩國友誼與對巴爾幹邦聯的熱望毋庸置疑。[34]

俄羅斯指控亞歷山大一世反俄,保加利亞在1886至1887年陷入危機,國家很快分裂成反俄(支持亞歷山大一世)與親俄(支持俄羅斯政策)兩大派系。親俄派1886年8月9日發動政變迫使亞歷山大一世退位,拉開危機序幕,不久反俄派又推他復辟。俄羅斯對此頗為反感[37],亞歷山大一世沒有勇氣面對俄羅斯的敵意繼續統治[38],於8月25日再度退位。保加利亞仍由反俄派控制,斯特凡·斯塔姆博洛夫掌權當上攝政王。1886年8月至1887年6月,保加利亞物色新親王統治國家,[39]為與羅馬尼亞組建共主邦聯提供可能[34]。潛在候選人約有20名,其中包括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鄂圖曼帝國[39]、黑山等鄰國君主[40]。俄羅斯和奧匈帝國反對所有候選人,擔心各自利益因巴爾幹半島出現新大國受損[39]

保加利亞媒體、政治家和公民起初對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聯盟的倡議反響熱烈,認為這是徹底斷絕俄羅斯對巴爾幹半島影響的良機[36]。卡羅爾一世人氣比保加利亞其他鄰國人選要高,但在所有候選人里還不算領先。斯塔姆博洛夫等實權人物支持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共主邦聯倡議。[39]1886年各方參與談判商討聯盟內的兩國政府如何運作,最後決定國家整體由卡羅爾一世統治,羅馬尼亞民族擔任國防部重要職務。據羅馬尼亞史學家亞歷克斯·米海·斯托涅斯庫Alex Mihai Stoenescu)記載,德國、英國和奧匈帝國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上述方案,法國選擇與俄羅斯一個鼻孔出氣。斯托涅斯庫認為,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聯盟如果成立將非常強大,再加上控制黑海西部就能起到緩衝國的作用,結合其他因素甚至有望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戰[36]

19世紀末包括俄羅斯、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歐洲政治格局

攝政集團希望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結盟能解決危機,為建立強力反俄的巴爾幹邦聯邁出第一步[39]。歷史學家認為巴爾幹半島此時民族主義意識強烈,上述願景實效存疑[41]。英國極力維持保加利亞的反俄政策,攝政集團倒向該國駐保加利亞外交官弗蘭克·拉塞勒斯。但拉塞勒斯認為卡羅爾一世身為獨立國家君主,不可能接受保加利亞親王這種仍需看鄂圖曼帝國眼色行事的附庸地位,建議攝政集團放棄。[42]保加利亞直到1908年獨立才擺脫上述附庸地位[20]

1886年10月至1887年5月,斯塔姆博洛夫開展新一輪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邦聯談判,建議兩國採取單一政府。俄羅斯在此期間也沒閒着,保加利亞的談判啟動不久就有人在9月4日暗殺布勒蒂亞努未遂,估計俄羅斯脫不了干係。暗殺激起羅馬尼亞民眾強烈反彈,開始攻擊那些疑似「俄國間諜」的報社。1886年11月,俄羅斯中斷與保加利亞的外交關係,直到1896年才恢復。[36]

大國在保加利亞爭奪影響力的鬥爭愈演愈烈,羅馬尼亞在危機期間保持中立。羅馬尼亞為亞歷山大一世提供庇護,同時容許政變背後的始作俑者入境。1886年末,卡羅爾一世建議保加利亞與俄羅斯和解並挑選保加利亞人當親王。據拉德夫記載,卡羅爾一世對保加利亞如覆薄冰,以免直接得罪俄羅斯。[43]羅馬尼亞人還可能因擔心保加利亞人影響羅馬尼亞政治反對兩國結盟。此外,據稱羅馬尼亞某身份未公佈的政府部長宣稱,結盟會危及羅馬尼亞對大量保加利亞人定居的北多布羅加Northern Dobruja)地區統治。[41]

1887年初保加利亞又開始物色親王,但奧斯曼蘇丹反對保加利亞人與土耳其人結盟建國的提議,攝政集團1887年2月再度倒向羅馬尼亞。他們先向羅馬尼亞駐魯塞領事提出聯盟建議,斯塔姆博洛夫再於2月27日親赴羅馬尼亞駐索菲亞大使館,自稱期望卡羅爾一世統治保加利亞。[40]不過,斯塔姆博洛夫認為羅馬尼亞國王會因擔心開罪三國同盟否決上述提議,故而始終沒有提出正式請求。三國同盟是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王國1882年組建的秘密聯盟,羅馬尼亞1883年加入。[29]羅馬尼亞政治活動家贊菲爾·阿博爾Zamfir Arbore)公佈俄國間諜在該國活動的證據,進一步削弱俄羅斯對巴爾幹半島國家的影響,激起其他大國對俄羅斯的惡感[36]

俄羅斯認為羅馬尼亞君主登上保加利亞王位有違《柏林條約》[41],於1887年6月10日揚言斷絕與羅馬尼亞的外交關係。卡羅爾一世聯絡德國和奧匈帝國代表後得知,如果他接受保加利亞王位,俄羅斯將入侵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44]卡羅爾一世有意與保加利亞結盟[41],但還是不得不在6月15日告知俄羅斯,不會在沒有對方首肯的前提下接受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聯合,至此聯盟計劃嘎然而止[44][41]。1887年6月25日,薩克森-科堡-哥達的斐迪南當選保加利亞親王,史稱「斐迪南一世」[39]。7月16日,羅馬尼亞《哨兵報》(Sentinela)刊登《保加利亞經國王卡羅爾一世與羅馬尼亞聯盟》(Unirea Bulgariei cu România în persoana Regelui Carol I),介紹保加利亞對兩國同盟的構想[45]

共產黨統治時期[編輯]

共產黨統治時期,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聯盟再度提上日程[46][47][48][49]。保加利亞1946年起便是正式的社會主義國家[50],直到1990年[51];羅馬尼亞的共產黨統治時代從1947年正式開始[52],1989年結束[53]。巴爾幹半島社會主義者對19世紀後半頁湧現的巴爾幹聯邦特別感興趣,保加利亞政治家迪米塔爾·布拉戈耶夫克里斯蒂安·拉科夫斯基揚科·薩卡佐夫保加利亞語Yanko Sakazov),羅馬尼亞政治家康斯坦丁·多布羅加努-蓋列亞Constantin Dobrogeanu-Gherea)等領導人非常支持。社會主義者認為統一有望解決巴爾幹半島各國乃至整個地區的帝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問題,是當地開始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重要機遇[54]。共產黨上台前,巴爾幹聯邦理念在數十年間都有一定支持[41],但巴爾幹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已然式微,頻繁的衝突令半島四分五裂,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國家都納入「贏家」或「輸家」陣營[55]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期間,兩國曾短暫敵對,羅馬尼亞攻打保加利亞並佔領南多布羅加[56]Southern Dobruja);1916至1918年,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互為對手[54],但這次沒有領土變更[57]

武裝衝突導致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持續多年都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結盟,只有極少數社會主義者持續支持類似理念[54]。戰爭結束後,《非戰公約》簽署和大蕭條等因素促使巴爾幹半島各國逐漸打破關係堅冰。20世紀30年代的眾多會議促使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希臘土耳其1934年組成巴爾幹協約國,巴爾幹聯邦理念死灰復燃。不信奉社會主義的學者和政治家、特別是左派分子仍希望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同其他國家結盟,組建更強大的新國家。[58]羅馬尼亞史學家維克多·帕帕科斯蒂亞(Victor Papacostea)1936年提出組建以羅馬尼亞為首的邦聯「巴爾幹尼亞」(Balkania),解決地區衝突問題[54]。但直到共產黨執政後,巴爾幹聯盟構想才真正出現進展。南斯拉夫王國1945年轉為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該國曾於1944年末到次年初與保加利亞談判成立南斯拉夫聯邦。[59]同時可能通過施加影響促使阿爾巴尼亞與羅馬尼亞加入巴爾幹社會主義聯邦[60]。但是,馬其頓地區的爭端,以及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的地位不對等最終導致談判流產。1947年至1948年初,兩國再度啟動談判,提議建立巴爾幹或巴爾幹-多瑙河聯邦,羅馬尼亞可能加入。[59]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都成立親親共政府,一定程度上改善兩國受損的關係[59]。戰爭期間羅馬尼亞就在納粹德國壓力下與保加利亞簽署《克拉約瓦條約》(Treaty of Craiova),後者收復南多布羅加[61]。戰後兩國外交陷入孤立,都對蘇聯俯首貼耳,國土由紅軍佔領[62]。蘇聯對羅馬尼亞更加冷淡,估計這是因為戰間期羅馬尼亞與蘇聯關係惡劣[63],1941至1944年羅馬尼亞對德國入侵蘇聯助力很大[63][64][65]。保加利亞二戰期間把軍隊控制在巴爾幹半島,避免參與蘇德戰爭,只在半島範圍的軸心國佔領區配合行動[66]。兩相比較,蘇聯自然優先考慮保加利亞[63],打算利用保加利亞把蘇聯的影響帶到羅馬尼亞、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至此成為巴爾幹半島「主人翁」[67]。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還存在民族和政治分歧,但聯邦理念依然活躍。經過1946年9月的偽造公投,保加利亞正式更名「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68]。保加利亞總理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同年11月接受羅馬尼亞記者格奧爾基·扎哈里亞(Gheorghe Zaharia)採訪時稱[59],羅馬尼亞可以加入可能成立的巴爾幹聯邦。羅馬尼亞共產黨總書記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對季米特洛夫的言論非常不滿(估計是因擔心得罪蘇聯),一度撤銷扎哈里亞在《星火報》(Scînteiaa)公佈採訪內容的許可。[69]

1947年7月12日,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政府官員在索菲亞會面[70]。季米特洛夫和羅馬尼亞領導人彼得魯·格羅查探討修好,格羅查聲稱應該「推倒長城」(指開放邊境)「增進了解鄰國人民」,估計有暗示聯盟之意[71]。羅馬尼亞外長格奧爾基·塔塔內斯庫會議期間表示:「再沒有什麼把我們分開,我們沒有利益衝突,只有一項政策:合作與理解」[72]。1947年12月30日國王米哈伊一世退位[73]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74]。此後國家境遇持續惡化,比以往更加孤立,體制上更無能[73]。保加利亞對羅馬尼亞的影響提升,羅馬尼亞共產黨員開始研究甚至模仿保加利亞紅色政權[75]。羅馬尼亞共產黨傳媒理想化保加利亞領導人,宣傳保加利亞的成就,鼓吹兩國結盟有望帶來的好處。不過,羅馬尼亞官方此間沒有提出聯盟建議。[48]

包含蘇聯及其衛星國的歐洲東方集團地圖

季米特洛夫1948年1月15至16日訪問布加勒斯特,兩國簽署《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友好合作互助條約》[76],背後的實際動機可能是想兩國聯盟[49]。季米特洛夫訪問期間想同羅馬尼亞律師兼新聞工作者彼得·潘德里亞Petre Pandrea)交流。潘德里亞是共產主義活動家盧克雷奇·帕特拉什卡努的親戚,認為羅馬尼亞應以瑞士為典範倡導中立,支持「瑞士聯邦化」理念。[76]季米特洛夫支持把潘德里亞的構想在巴爾幹半島全面落實,後來還宣揚德語短語「三倍瑞士!」(Dreimal Schweiz![77]。1959年,法院判決潘德里亞陰謀「瑞士聯邦化羅馬尼亞」罪名成立[76]。他入獄後宣稱季米特洛夫的設想不過是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融入中立理念。保加利亞史學家布拉戈維斯特·尼亞古洛夫(Blagovest Nyagulov)認為,潘德里亞宣稱的構想可以理解成三國隨後按瑞士模式聯邦化。[77]

季米特洛夫回國後在記者招待會提出巴爾幹與多瑙河邦聯,其中包括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可以隨後加入。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太林宣稱上述主張對莫斯科不利,《真理報》1月18日和2月10日發文批評季米特洛夫的言論。保加利亞、蘇聯和南斯拉夫代表隨後開會,期間季米特洛夫表示不會再重申先前「有害且錯誤」的言論,歷史學家推測這是他在壓力下的違心之言。[78]估計蘇聯反對是為確保控制手下衛星國,季米特洛夫所言可能成為反對建立東方集團的理由[79]。史太林不但反對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結盟,而且確保兩國關係無法改善。在他看來,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歷史上沒有任何聯繫,兩者結盟根本「不可思議」且「愚蠢」,一如多年前俄羅斯帝國反對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聯盟。[80]

所有涉及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聯合構想最後胎死腹中,1947年末到1948年初蘇聯對羅馬尼亞的影響大幅提升,1948年的蘇南衝突迫使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徹底放棄南斯拉夫聯邦構想[81]

結果和展望[編輯]

構想失敗[編輯]

歐洲聯盟地圖

白駒過隙,巴爾幹半島聯邦化構想逐漸淡出視野。巴爾幹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加劇民族主義和地緣政治衝突,為聯邦前景冒上陰影。地區聯邦只在社會主義南斯拉夫實施,隨着戲劇化且充滿暴力的南斯拉夫解體劃上句點,泛巴爾幹聯邦更加無人問津,以文化和民族同質為基礎的民族國家理念強化。[19]

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聯邦化道路面臨許多自身問題。兩國正教會統一,經濟和文化聯繫密切而且都渴望從鄂圖曼帝國獨立,但兩國友誼受民族主義和外來勢力荼毒,二戰前夕還充滿民族和領土矛盾。共產黨執政時期兩國關係改善但外交政策不同,保加利亞忠於蘇聯,羅馬尼亞力求自立自主,減少蘇聯影響。[82]

尼亞古洛夫認為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聯盟無法落實存在多方面原因[83]。聯合提議總是保加利亞方面提出,希望從羅馬尼亞獲得某些政治好處,但雙方的國家優先考慮事項不同[83]。保加利亞人關注巴爾幹半島,羅馬尼亞着眼中歐[27]。同時,聯盟大都是爭取解放或獨立的手段,而非彼此存在實際利益。民族國家模式和領土主張在巴爾幹半島其他國家隨處可見,眾多大國一再極力反對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聯盟,[83]如1878至1879年,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就反對羅馬尼亞候選人問鼎保加利亞王位[32];1886至1887年,兩國又反對保加利亞從鄰國物色君主[39],俄羅斯甚至揚言侵略來阻嚇羅馬尼亞君主登上保加利亞王位[44];1947至1948年,羅馬尼亞為避免得罪蘇聯拒絕與任何國家結為聯邦[69],保加利亞領導人因聯邦構想遭遇蘇聯口誅筆伐[78]。大國、特別是俄羅斯(或蘇聯)的極力反對很可能出於「分而治之」原則考量,不希望巴爾幹半島出現新強國對抗大國控制[33][39][83]。即便沒有外部影響,還是有許多保加利亞人[32]和羅馬尼亞人反對結盟[41]

1989年共產黨政權土崩瓦解,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間湧現各種新舊分歧。不過,2007年[19]兩國加入歐洲聯盟後關係改善、合作加強。[82]2011年,保加利亞總理博伊科·鮑里索夫與羅馬尼亞、土耳其和克羅地亞團購戰鬥機。保加利亞外交部長尼古拉·姆拉德諾夫Nickolay Mladenov)更進一步,提議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整合空軍和海軍。許多政治家和軍事專家提出類似建議,因為此舉能顯著降低維護飛機和訓練飛行員的成本。[84]

歐洲一體化」進程再度引發巴爾幹半島聯邦化構想[19]。歐盟及其民主價值觀為各社會發展提供共同願景,或許會在將來引發新的地區聯邦化方案[83]

比較[編輯]

下方以表格從各角度對比現今的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人口採用兩國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85][86],經濟、地理和軍事採用2021年4月21日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的數據[87][88]

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對比
統計項目  保加利亞  羅馬尼亞
人口(2011年) 7,364,570[89] 20,121,641[90]
面積 110,879平方公里[87] 238,391平方公里[88]
人口密度(2011年) 每平方公里66.42人[89][87] 每平方公里84.41人[90][88]
民族構成(2011年)[a] 保加利亞人(84.8%)、
土耳其人(8.8%)、羅姆人(4.9%)
其他(1.5%)[93]
羅馬尼亞人(88.9%)、
匈牙利人(6.5%)、羅姆人(3.3%)
其他(1.3%)[92]
首都 索菲亞[87] 布加勒斯特[88]
海岸線 354公里[87] 225公里[88]
海拔 平均:472米
最低點:0米(黑海)
最高點:2925米(穆薩拉峰[87]
平均:414米
最低點:0米(黑海)
最高點:2544米(摩爾多韋亞努峰[88]
貨幣 保加利亞列弗[87] 羅馬尼亞列伊[88]
國內生產總值(2019年估算) 購買力平價:1616億5400萬美元
名義GDP:684.9億美元[87]
購買力平價:5795億4900萬美元
名義GDP:2495億4300萬美元[88]
軍事規模(2020年估算) 約3.2萬常備軍[87] 約6.5萬常備軍[88]

參見[編輯]

註釋[編輯]

  1. ^ 保加利亞2011年登記的人口總數為736萬4570人[89],其中661萬1513人登記民族[91],羅馬尼亞同樣登記人口為2012萬1641人[90],其中1888萬4800人登記民族[92]

腳註[編輯]

  1. ^ 1.0 1.1 Hitchins 2014,第16–17頁.
  2. ^ 2.0 2.1 Madgearu 2016,第74頁.
  3. ^ 3.0 3.1 Hitchins 2014,第31頁.
  4. ^ Crampton 2005,第20頁.
  5. ^ Madgearu 2016,第58–59頁.
  6. ^ Madgearu 2016,第135頁.
  7. ^ 7.0 7.1 7.2 7.3 7.4 Nyagulov 2012,第41頁.
  8. ^ Madgearu 2016,第62頁.
  9. ^ Nandriș 1951,第17頁.
  10. ^ Nyagulov 2012,第40–41頁.
  11. ^ Hitchins 2014,第26頁.
  12. ^ Hitchins 2014,第26–27頁.
  13. ^ Hitchins 2014,第29頁.
  14. ^ 14.0 14.1 Nyagulov 2012,第37頁.
  15. ^ 15.0 15.1 Nyagulov 2012,第39頁.
  16. ^ Nyagulov 2012,第37–38頁.
  17. ^ 17.0 17.1 17.2 Nyagulov 2012,第39–40頁.
  18. ^ 18.0 18.1 Nyagulov 2012,第44頁.
  19. ^ 19.0 19.1 19.2 19.3 Nyagulov 2012,第38頁.
  20. ^ 20.0 20.1 20.2 Nyagulov 2012,第46頁.
  21. ^ Hitchins 2014,第103頁.
  22. ^ Hitchins 2014,第112頁.
  23. ^ Hitchins 2014,第143頁.
  24. ^ Hitchins 2014,第117–118頁.
  25. ^ Păcurariu 2007,第198頁.
  26. ^ Nyagulov 2012,第41–42頁.
  27. ^ 27.0 27.1 27.2 Nyagulov 2012,第45頁.
  28. ^ 28.0 28.1 Nyagulov 2012,第43頁.
  29. ^ 29.0 29.1 29.2 Lupu & Niculae 2017,第125頁.
  30. ^ Nyagulov 2012,第46–47頁.
  31. ^ 31.0 31.1 31.2 Nyagulov 2012,第47頁.
  32. ^ 32.0 32.1 32.2 32.3 Nyagulov 2012,第47–48頁.
  33. ^ 33.0 33.1 33.2 Nyagulov 2012,第48頁.
  34. ^ 34.0 34.1 34.2 34.3 Nyagulov 2012,第49頁.
  35. ^ Nyagulov 2012,第46, 49頁.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Stoenescu 2010,第30頁.
  37. ^ Nyagulov 2012,第49–50頁.
  38. ^ Crampton 2005,第101頁.
  39.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Nyagulov 2012,第50頁.
  40. ^ 40.0 40.1 Nyagulov 2012,第51頁.
  41. ^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Nyagulov 2012,第52頁.
  42. ^ Nyagulov 2012,第50–51頁.
  43. ^ Nyagulov 2012,第51–52頁.
  44. ^ 44.0 44.1 44.2 Stoenescu 2010,第31頁.
  45. ^ Petcu 2012,第532頁.
  46. ^ Nyagulov 2012,第55–58頁.
  47. ^ Anghel 2017,第62–63頁.
  48. ^ 48.0 48.1 Anghel 2017,第69–70頁.
  49. ^ 49.0 49.1 Anghel 2017,第72頁.
  50. ^ Crampton 2005,第184–185頁.
  51. ^ Crampton 2005,第216頁.
  52. ^ Hitchins 2014,第227頁.
  53. ^ Hitchins 2014,第291–292頁.
  54. ^ 54.0 54.1 54.2 54.3 Nyagulov 2012,第54頁.
  55. ^ Nyagulov 2012,第53–54頁.
  56. ^ Hitchins 2014,第150頁.
  57. ^ Hitchins 2014,第158頁.
  58. ^ Nyagulov 2012,第53頁.
  59. ^ 59.0 59.1 59.2 59.3 Nyagulov 2012,第55頁.
  60. ^ Anghel 2017,第66頁.
  61. ^ Hitchins 2014,第199頁.
  62. ^ Anghel 2017,第58頁.
  63. ^ 63.0 63.1 63.2 Anghel 2017,第59頁.
  64. ^ Hitchins 2014,第208–209頁.
  65. ^ Hitchins 2014,第215–216頁.
  66. ^ Crampton 2005,第168–169頁.
  67. ^ Anghel 2017,第71頁.
  68. ^ Anghel 2017,第60頁.
  69. ^ 69.0 69.1 Nyagulov 2012,第55–56頁.
  70. ^ Anghel 2017,第61頁.
  71. ^ Anghel 2017,第63頁.
  72. ^ Anghel 2017,第62頁.
  73. ^ 73.0 73.1 Anghel 2017,第69頁.
  74. ^ Hitchins 2014,第226頁.
  75. ^ Anghel 2017,第59–60頁.
  76. ^ 76.0 76.1 76.2 Nyagulov 2012,第56頁.
  77. ^ 77.0 77.1 Nyagulov 2012,第57頁.
  78. ^ 78.0 78.1 Nyagulov 2012,第57–58頁.
  79. ^ Nyagulov 2012,第58頁.
  80. ^ Nyagulov 2012,第58–59頁.
  81. ^ Nyagulov 2012,第59頁.
  82. ^ 82.0 82.1 Nyagulov 2012,第60頁.
  83. ^ 83.0 83.1 83.2 83.3 83.4 Nyagulov 2012,第61頁.
  84. ^ Bâtcă 2011.
  85. ^ Bulgarian census 2011.
  86. ^ Romanian census 2011.
  87. ^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CIA World Factbook: Bulgaria.
  88. ^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CIA World Factbook: Romania.
  89. ^ 89.0 89.1 89.2 Bulgarian census 2011,第3頁.
  90. ^ 90.0 90.1 90.2 Romanian census 2011,第1頁.
  91. ^ Bulgarian census 2011,第28頁.
  92. ^ 92.0 92.1 Romanian census 2011,第5頁.
  93. ^ Bulgarian census 2011,第25頁.

來源[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