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別譯雜阿含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別譯雜阿含經》為《雜阿含經》的別譯本,共二十卷(《大正藏》分作十六卷,二誦,三六四經),其內容相當於《雜阿含經》〈八眾誦〉的全部偈頌,以及〈如來所說誦〉的一部分[1]

版本

[編輯]

《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編號為T100,歷代佛經目錄記載作二十卷,《大正新脩大藏經》遵從《高麗藏》作十六卷。十六卷的版本保有「三十一首」攝頌,現存的二十卷本則遺佚其中一首(攝頌未含攝 260經),並少收錄258-267等十經[2]

其經題別譯二字,應為後人所加。《出三藏記集》與《眾經別錄》(敦煌寫卷 P. 3848)[3]沒有本經的紀錄,本經最早的記載出自法經的《眾經目錄》[4][5],和費長房的《歷代三寶紀[6][7],列入失譯。經文夾注寫「秦言」,又以如是我聞開頭,應為鳩摩羅什同時代或時代稍後的譯者[8]。辛嶋靜志認為就別譯雜阿含的語言特徵而言,大約是譯於 420 年至450 年之間[9]

考證

[編輯]

關於《別譯雜阿含經》屬於何種部派,有許多分歧的意見,而沒有定論。

最早提出推斷的,是古代日本僧人法幢,在《俱舍論稽古》中主張為飲光部水野弘元認為是法藏部化地部[10]印順認為五〇卷本是說一切有部的誦本,次第與二〇卷本相近,飲光部與說一切有部教義接近,又從說一切有部分化而出,傾向認為是飲光部[11]

榎本文雄等認為是說一切有部[12]。馬德偉(Marcus Bingenheimer)主張不應把別譯雜阿含歸於飲光部,因為法幢的論證有問題,又以五十卷本和二十卷本在帝釋相應的次第上相近,傾向認為是說一切有部[13]。辛嶋靜志認為不是說一切有部,因為在說一切有部的《雜阿含經》中,描述阿那律早上誦雜藏中諸偈頌之處,別譯雜阿含的對應文句是用法句偈,而非用說一切有部慣用的憂陀那稱呼,並主張是化地部[9]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漢譯有《別譯雜阿含經》,現作一六卷,分二誦;《大正藏》編目,共三六四經。「失譯,今附秦錄」,為《雜阿含經》的一部分。從譯文看來,比求那跋陀羅所譯為早,所以「別譯」二字,應該是後人所加,不是原譯本所有的。……《別譯雜阿含經》,「失譯」「附秦錄」。《大正藏》依「高麗藏本」作一六卷,分「初誦」與「二誦」,次第非常紊亂。「宋藏」等本分為二〇卷,次第較為合理。……所以「別譯」二〇卷本,次第與內容,大體可信,而多少也要依《雜阿含經》來校正的。……《別譯雜阿含經》,是以〈眾相應〉的偈頌,及「如來所說一部分」(「大迦葉」、「聚落主」、「馬」、「釋氏」、「生死眾多」、「婆蹉出家」、「外道出家」)所合成……《別譯雜阿含經》,合〈眾相應〉的偈頌,與「如來所說」部分(這裏面有長者眾)為一部。」
  2. ^ 《別譯雜阿含經》卷13:「慢(258)、優竭提(259),生聽(261)、極老(262),比丘(263)、種作(264)及梵天(265),佛陀(266)、輪相(267)為第十」(CBETA, T02, no. 100, p. 467, b25-26) CBETA 漢文大藏經;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大正藏 (T) » 第 2 冊 » No.0100 » 第 13 卷. [2018-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3). 
  3. ^ P 代表伯希和 Pelliot(備註:S 代表 史坦因 Stein)
  4. ^ 眾經目錄 CBETA 漢文大藏經; 隋 沙門 法經 等撰. 大正藏 (T) » 第 55 冊 » No.2146 » 第 7 卷 (CBETA, T55, no. 2146, p. 149, a26-27). [2018-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9). 
  5. ^ 眾經目錄卷第一 CBETA 漢文大藏經; 隋 開皇十四年 大興善寺 翻經眾沙門 法經 等撰. 大正藏 (T) » 第 55 冊 » No.2146 » 第 3 卷. [2018-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4). 
  6. ^ 歷代三寶紀CBETA 漢文大藏經; 隋 費長房 撰. 大正藏 (T) » 第 49 冊 » No.2034. [2018-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3). 
  7. ^ 歷代三寶紀卷第十四 CBETA 漢文大藏經; 隋 開皇十七年 翻經學士 費長房 撰. 大正藏 (T) » 第 49 冊 » No.2034 » 第 14 卷. [2018-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30). 
  8. ^ 船山徹. 「如是我聞」か「如是我聞一時」か:六朝隋唐の「如是我聞」解釋史への新視角 (PDF). 法鼓佛學學報. 2007 [2022-03-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2-26). 「如是我聞」という譯を最初に考案したのは誰であったか。鳩摩羅什であった可能性が高いのであるが,しかしこの點は必ずしも十分に確定しているわけではない。特に問題となるのは鳩摩羅什譯と竺佛念譯との先後關係である。 
  9. ^ 9.0 9.1 辛嶋靜志. 三部《雜阿含經》(《大正藏》99、100、101) 原語問題及其所屬部派之考察. 佛光學報. 2020. 因而以上事實皆表明,《別譯雜阿含經》是法顯從斯里蘭卡帶回的寫本的漢譯,該原本是化地部的經典 
  10. ^ 水野弘元《部派佛教與雜阿含》:「雜阿含與別譯雜阿含之關係,古來即不被重視。直至日本德川時代,法幢始著『俱舍論稽古』,認為別譯雜阿含即小本雜阿含,屬飲光部之經典,但未提出有力論據。不過,由上述內容可知別譯雜阿含乃屬於法藏部、化地部之雜阿含,或與此相近者。」
  11. ^ 印順. 雜阿含經論會編. [2022-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12. ^ 〈Udanavarga諸本與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中阿含經之部派歸屬〉:「別雜,所傳四分律不屬於法藏部。然而,從化地部所傳之五分律及飲光部所傳之解脫戒經比較,目前並不能明確地下結論,關於別雜所屬之部派,有更加檢討之必要。」《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2號,1980年3月,933頁
  13. ^ Marcus Bingenheimer. More Suttas on Sakka and why the Shorter Chinese Saṃyukta-āgama should not be attributed to the Kāśyapīya school.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009 [2022-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