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京人藝戲劇專門學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人藝戲劇專門學校(簡稱「劇專」)是1922年設立的中國第一所現代戲劇高等學校。[1]

歷史

[編輯]

1922年9月由人藝社員蒲伯英陳大悲汪仲賢陳晴皋發起創辦。校董事會成員:魯迅周作人藍公武林長民、汪仲賢、林卜琳、陳晴皋、楊太空梁啓超、費覺天、孫幾伊、徐半梅、王章祜、羅綸、孫伏園、蹇念益。1922年10月24日,校董事會舉定蒲伯英為校長,設話劇系、歌劇系。校款為蒲伯英私人捐贈。1922年11月14日、15日招考話劇科男生45名,其中前20名為內班,後25名為外班不可住校。內班學生有張藍璞(張寒暉)、謝興(章泯)、王光漢(王泊生)等。1922年11月22日入學典禮,校址北京南橫街一百一十號。學制3年。陳大悲任教務長。1922年12月14日招收插班生12名(主要招女生,但報名者寥寥)。1923年1月終於招入唯一女生吳瑞燕女高師附小教員,秘密入學,未敢在報紙上公開)。劇專學生流動性極大,這部分是因為不收學費、膳食費、住宿費,因而成了貧寒學生的中轉過渡機會。

主要課程有西洋戲劇史、英文、美學、發音術、劇本朗讀法、心理的修煉、劇本實習、動作法、編劇術、佈景術、藝術的裝飾法、雄辯術、音樂原理、跳舞、武技、戲劇文學、現代思潮、藝術學綱要等。表演技術課大多由陳大悲擔任。

1923年5月19日,蒲伯英出資十餘萬元建造的北京新明劇場作首次實習公演《英雄與美人》,試行對號入座辦法,改進了劇場管理;由於角色數量,只有張藍璞(張寒暉)、吳瑞燕、王光漢(王泊生)等幾人得到出演機會。至1923年11月24日共演出19次。劇目內容介於文明戲愛美劇(英文 Amateur 的音譯,意為非職業戲劇,不以營利為目的)與現代話劇之間,不新不舊。

1923年12月,張藍璞(張寒暉)、吳瑞燕、王光漢(王泊生)等26名學生鬧學潮指責陳大悲的教學、排演以及與女生戀愛;徐公美等15名學生未參與。隨即蒲伯英開除26名學生,在新聞風潮中停辦該校。至1924年6月學生星散。1924年暑假後蒲伯英另起爐灶開辦進群大學

被開除的26名學生組成「廿六劇學社」,1924年5、6月天津北洋大學抗議風潮時演丁西林的《一隻馬蜂》、萬籟天的《三個條件》等新文學運動劇目。陳大悲向法院起訴廿六劇學社「公然侮辱」罪,法院判決象徵性賠償7元錢。[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劉子凌:「20世紀20年代北京人藝戲劇專門學校成立過程的再考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10):210-221.
  2. ^ 向陽:「人藝戲劇專門學校始末考」,《戲劇藝術》,2014(3):65-75.